CN212451653U -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1653U
CN212451653U CN201921389579.XU CN201921389579U CN212451653U CN 212451653 U CN212451653 U CN 212451653U CN 201921389579 U CN201921389579 U CN 201921389579U CN 212451653 U CN212451653 U CN 212451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xygen
tank body
hydrogen
electro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95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鸣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3895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1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1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1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与负氧离子装置,其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下部并用于对罐体内电解液进行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模组及设置于罐体下方并用于对电解模组提供直流电能的供电模组,罐体上端设置有注水口和出气口;出气口处设置有用于净化氢气与氧气并产生负氧离子的净化催化模块;净化催化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净化催化床、负离子稀土活性陶粒,以及防水透气膜。本实用新型在可携带的罐体底部设置可将罐体内的液体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模组及提供直流电的供电模组,在罐体的出气口设置用于净化氢氧气并产生负氧离子的净化催化模组,当人们需要补充氧气和氢气时,可以随时随地很方便地使用本实用新型补充氧气和氢气及负氧离子。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解与人体呼吸健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小型电解水装置主要两种,一种是质子交换膜(PEM)的氢燃料电池逆反应电解纯水制取氢气和氧气,但该方式两个缺点:其一,需用高纯二次蒸馏水,现实生活中不便获取,使PEM膜易污染中毒导致使用寿命较短,且 PEM膜电解纯水时成本高;其二,产气量慢而少,电解效率低,并有微量臭氧(O3) 产生,耗电量大且控制及处理装置复杂笨重,现在市场上的此类产品都是较大机型只适于家用,不便移动或携带。另外一种是电解碱水溶液方式,一般也是大型设备用于工业用制氢,机体超大型且复杂昂贵,并且电解碱水生成的氢氧气中也会有少量臭氧(O3),臭氧是强氧化剂,对人体有较强毒副作用。而且现有这两种技术方案用于人体供氢氧气都没能做到微型化与便携化,主要难点在于既要提高电解效率,又要微型便携化,还要对产物混和氢氧气即时去臭氧及净化处理等。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下部并用于对罐体内电解液进行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模组及设置于罐体下方并用于对电解模组提供直流电能的供电模组,所述的罐体上端设置有注水口和出气口;
所述的出气口处设置有用于净化氢气与氧气并产生负氧离子的净化催化模块;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包括层叠设置的:净化催化床、负离子稀土活性陶粒,以及防水透气膜;
所述的电解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内的阳极、与阳极一体成型并密封贯穿于所述罐体的阳极接线柱、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阴极、以及与阴极一体成型并密封贯穿于所述罐体的阴极接线柱,所述的阳极接线柱和阴极接线柱与所述供电模组的输出接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具有一罩盖,所述的净化催化床、负离子稀土活性陶粒、防水透气膜设置于该罩盖内,且罩盖螺纹连接在罐体的出气口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与所述出气口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供电模组包括有电池和控制电池充电与负载及保护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括充电及放电保护电路、以及与所述电解模组连接的输出接口、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的充电输入插口、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电流输出的开关档位组件及用于提示所述电池电量的电量指示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供电或充电的 USB输出插接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供电模组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罐体下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罐体上方设置有一外壳罩盖,所述的注水口上罩设有一盖帽;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的罩盖上端设置有气体输出接口,该气体输出接口穿过所述外壳罩盖,用于与鼻吸管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壳罩盖设置有液位观测条形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可携带的罐体的底部设置可将罐体内的液体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模组及用于给电解模组提供电能的供电模组,且在罐体的出气口设置用于将电解及紫外光作用中产生的微量臭氧催化为氧气并将氧气催化产生大量负氧离子的净化催化模块,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补充氧气和氢气及负氧离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罐体 10液体 11注水口
12出气口 13外壳罩盖 14帽盖
15卡钩 2电解组件 21阳极
22阳极接线柱 23阴极 24阴极接线柱
3供电模组 31电池 32控制模组
321输出接口 322充电输入插口 323开关组件
324电量指示灯 325USB输出插接口 4净化催化模块
40气体输出接口 41罩盖 42净化催化床
43负离子稀土活性陶粒 44防水透气膜 4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为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包括:罐体1、设置于罐体1下部并用于对罐体1内电解液10进行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模组2及设置于罐体1下方并用于对电解模组2提供直流电能的供电模组3,所述的罐体1上端设置有注水口11和出气口12;
所述的出气口12处设置有用于净化氢气与氧气并产生负氧离子的净化催化模块4;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4包括层叠设置的:净化催化床42、负离子稀土活性陶粒43,以及防水透气膜44;
所述的净化催化床42为改性活性炭基的锰氧化物催化剂颗粒;所述的负离子活性陶粒43为稀土与电气石粉体混和烧结而成的负离子稀土活性球状陶粒;所述净化催化床中为活性碳基锰氧化物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锰MnO2及碳酸锰 MnCO3微粉,其表面活性位可将臭氧降解催化为氧气,其催化降解机理如下(* 表示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O3+*—O2+O*,O*+O3—O2+O2*,O2*—O2+*
并且负离子稀土陶粒43还可将所流经氧气催化产生大量负氧离子;
所述的负离子稀土陶粒43为稀土和电气石粉按适当比例制球粒并烧结而成,电气石成分是以含硼为特征的铝、钠、铁、锂环状结构的硅酸盐物质,因其热电性和压电性,使其极性离子在平衡位置振动而引起偶极矩变化产生远红外电磁辐射,与稀土材料及其烧结陶粒的毛细效应及超大比表面积等综合作用,可将流经氧气催化产生大量负氧离子。
所述的电解模组2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的阳极21、与阳极21一体成型并密封贯穿于所述罐体1的阳极接线柱22、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的阴极23、以及与阴极23一体成型并密封贯穿于所述罐体1的阴极接线柱24,所述的阳极接线柱22和阴极接线柱24与所述供电模组3的输出接口321电性连接。所述的阳极21为镍或镀镍网格合金阳极,所述的阴极23为镀铂钛合金的网格阴极,原因是它们作阴、阳极时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性能且较低的过电位,网格的目的便于增大比表面积和利于生成气泡上升。
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4具有一罩盖41,所述的净化催化床42、负离子稀土活性陶粒43、防水透气膜44设置于该罩盖41内,且罩盖41螺纹连接在罐体1 的出气口12处。所述的罩盖41为螺旋罩盖。
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4与所述出气口1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45。所述的密封圈45有多个,目的在于防止碱水电解液外溢。
所述的供电模组3包括有电池31和控制电池31充电与负载及保护的控制模块32,该控制模块32包括充电及放电保护电路、以及与所述电解模组2连接的输出接口321、用于给所述电池31充电的充电输入插口322、用于控制所述电池 31电流输出的开关档位组件323及用于提示所述电池31电量的电量指示灯324。
所述的控制模块32还包括用于供电或充电的USB输出插接口325。
所述的供电模组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罐体1下部。
所述的罐体1上方设置有一外壳罩盖13,所述的注水口11上罩设有一盖帽 14;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4的罩盖41上端设置有气体输出接口40,该气体输出接口40穿过所述外壳罩盖13,用于与鼻吸管连接。所述的气体输出接口40与鼻吸管连接,通过人体呼吸循环系统将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吸收到体内。所述的电解模组2位于所述罐体1底部。
所述的外壳罩盖13设置有液位观测条形孔。
所述的电解液10为溶于饮用纯净水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的碱水电解液。所述的电解液10采用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电解质)与饮用纯净水按比例1— 40%混合相溶的碱水溶液,通低压直流电后在阳极21上析出氧气;反应式:阳极 4OH--4e-=O2↑+2H2O;阴极23上析出氢气;反应式:阴极4H++4e-=2H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下启停开关,由电池31将蓄存的直流电提供给电解模组2的阳极21和阴极23,在阳极21上析出氧气,阴极23上析出氢气,与此同时,设置于净化催化模块4内的净化催化床42将流经的混和气中少量的臭氧净化催化为氧气,进而氢、氧气在流经负离子稀土陶粒43时,将部份氧气催化产生大量负氧离子,进而从气体输出接口40输出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气供人体采吸。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置于罐体(1)下部并用于对罐体(1)内电解液(10)进行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模组(2)及设置于罐体(1)下方并用于对电解模组(2)提供直流电能的供电模组(3),所述的罐体(1)上端设置有注水口(11)和出气口(12);
所述的出气口(12)处设置有用于净化氢气与氧气并产生负氧离子的净化催化模块(4);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4)包括层叠设置的:净化催化床(42)、负离子稀土活性陶粒(43),以及防水透气膜(44);
所述的电解模组(2)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的阳极(21)、与阳极(21)一体成型并密封贯穿于所述罐体(1)的阳极接线柱(22)、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的阴极(23)、以及与阴极(23)一体成型并密封贯穿于所述罐体(1)的阴极接线柱(24),所述的阳极接线柱(22)和阴极接线柱(24)与所述供电模组(3)的输出接口(32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4)具有一罩盖(41),所述的净化催化床(42)、负离子稀土活性陶粒(43)、防水透气膜(44)设置于该罩盖(41)内,且罩盖(41)螺纹连接在罐体(1)的出气口(12)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4)与所述出气口(1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模组(3)包括有电池(31)和控制电池(31)充电与负载及保护的控制模块(32),该控制模块(32)包括充电及放电保护电路、以及与所述电解模组(2)连接的输出接口(321)、用于给所述电池(31)充电的充电输入插口(322)、用于控制所述电池(31)电流输出的开关档位组件(323)及用于提示所述电池(31)电量的电量指示灯(3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32)还包括用于供电或充电的USB输出插接口(3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模组(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罐体(1)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上方设置有一外壳罩盖(13),所述的注水口(11)上罩设有一盖帽(14);所述的净化催化模块(4)的罩盖(41)上端设置有气体输出接口(40),该气体输出接口(40)穿过所述外壳罩盖(13),用于与鼻吸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罩盖(13)设置有液位观测条形孔。
CN201921389579.XU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Active CN212451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9579.XU CN212451653U (zh)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9579.XU CN212451653U (zh)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1653U true CN21245165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9579.XU Active CN212451653U (zh) 2019-08-24 2019-08-24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16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8948A (zh) * 2019-08-24 2019-11-05 何鸣皋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8948A (zh) * 2019-08-24 2019-11-05 何鸣皋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90781A1 (e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Producing and Storing Hydrogen by the Redox of Zinc and Water
CN113403630B (zh) 一种催化电解制取氢气装置
CN109617215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氢储能系统及方法
JP2006298670A (ja) 水素発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電気化学エネルギー生成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212451653U (zh)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CN100593877C (zh) 一种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复合膜电极
CN109487292A (zh) 一种使用膜电极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方法和装置
CN204570053U (zh)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电解装置
CN101882685B (zh) 一种用于海水水下的镁氧电池
CN108258267A (zh) 一种酸阴极-碱阳极低温醇类燃料电池
CN201864781U (zh) 一种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机
CN101967651B (zh) 自呼吸式电化学制氧机
CN107981666B (zh) 一种新型富氢水杯
CN110408948A (zh) 一种便携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及负氧离子装置
KR20140036436A (ko) 물의 전기 분해에 의한 고효율 산소발생장치
CN209200758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氢储能系统
CN112957580A (zh) 一种便携式多源智能产氧供氧呼吸仪
US20130088184A1 (en) Battery device utilizing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reactions to produce electric potential
CN212316256U (zh) 便携式氢氧发生装置
CN2321786Y (zh) 高效制氧装置ⅲ
CN1231348A (zh) 氢氧混合气电解方法及其电解装置
CN215048970U (zh) 一种双模电解富氢水杯
CN212199427U (zh) 一种带多媒体屏物联吸氢机
CN211339702U (zh) 一种氢气和氧气的电解输出装置
CN215560709U (zh) 一种pem纯水电解槽及氢氧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