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0950U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0950U
CN212450950U CN202020714716.9U CN202020714716U CN212450950U CN 212450950 U CN212450950 U CN 212450950U CN 202020714716 U CN202020714716 U CN 202020714716U CN 212450950 U CN212450950 U CN 212450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eramic membrane
sewage treatment
membrane
a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47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龙飞
向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7147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0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0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09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输气泵,反应箱内设有至少一个陶瓷膜,第一输送管与陶瓷膜连通,第一输送管设有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管与陶瓷膜连通,第二输送管设有第二输送泵。采用本实用新型,其过滤压力大,膜面容易清洗,降低了膜面污染程度,增加污水的处理通量。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和工厂数量急剧增加,由此产生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污水处理成了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主要是通过MBR处理,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按照膜的结构可分为平板膜、管状膜和中空纤维膜等,按膜孔径可划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
现有的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有机纤维膜进行,有机纤维膜强度低、容易缠绕等,曝气和过滤压力小,易污染,由于有机纤维膜刚性不足,无法通过高压反冲洗以减轻膜面污染,导致其长期运行过后膜面污染严重,处理通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过滤压力大,膜面容易清洗,降低了膜面污染程度,增加污水的处理通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输气泵,反应箱内设有至少一个陶瓷膜,第一输送管与陶瓷膜连通,第一输送管设有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管与陶瓷膜连通,第二输送管设有第二输送泵。其过滤压力大,膜面容易清洗,降低了膜面污染程度,增加污水的处理通量。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一端设于反应箱内,排水管另一端设于反应箱外,排水管设有第三输送泵。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反应箱内设有曝气管,曝气管设有多个出气孔,曝气管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设于反应箱外。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曝气管数量为三个,三个曝气管平行设于陶瓷膜下方,中间曝气管的出气孔面积大于两侧曝气管的出气孔面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反应箱内设有用于调节曝气管高度的调节座,曝气管设于调节座。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节座数量为两个并相对设置,任一调节座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卡槽,曝气管卡接于卡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陶瓷膜与第一输送管之间、任一陶瓷膜与第二输送管之间均设有第一调节开关。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调节开关与陶瓷膜之间、反应箱内均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应箱上设有检修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输气泵,反应箱内设有至少一个陶瓷膜,第一输送管与陶瓷膜连通,第一输送管设有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管与陶瓷膜连通,第二输送管设有第二输送泵。
工作原理:首先第一输送泵开启,第二输送泵关闭,污水从第一输送管中通过第一输送泵泵入陶瓷膜中,在水压作用下,污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如水分、无机盐等)透过陶瓷膜流入反应箱与陶瓷膜之间的空腔中,污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如固体杂质、悬浮物、胶和微生物等)被陶瓷膜截留,留在陶瓷膜内,从而完成污水中水分和杂质的分离。
分离完毕后,关闭第一输送泵,开启第二输送泵和输气泵,输气泵将高速的气体从第一输送管吹入陶瓷膜内,由于留在陶瓷膜内的杂质也仍含有很多水分,在高速的气体冲击下,将附着在陶瓷膜膜面上的杂质吹落下来,同时第二输送泵将陶瓷膜内的杂质从第二输送管泵出,完成杂质清理过程。如此由于水压的作用,陶瓷膜过滤压力大,而且通过气体的冲刷,膜面容易清洗,降低了膜面污染程度,增加污水的处理通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调节座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座位置的俯视图。
图标:1-反应箱;2-陶瓷膜;3-第一输送泵;4-第二输送泵;5-第三输送泵;6-第一调节开关;7-第二调节开关;8-压力表;9-输气泵;10-第一输送管;11-曝气管;12-鼓风机;13-出气孔;14-调节座;15-第二输送管;16-排水管;17-卡槽;18-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局部剖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1、第一输送管10、第二输送管15和输气泵9,反应箱1内设有至少一个陶瓷膜2,第一输送管10与陶瓷膜2连通,第一输送管10设有第一输送泵3。第二输送管15与陶瓷膜2连通,第二输送管15设有第二输送泵4。
工作原理:首先第一输送泵3开启,第二输送泵4关闭,污水从第一输送管10中通过第一输送泵3泵入陶瓷膜2中,在水压作用下,污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如水分、无机盐等)透过陶瓷膜2流入反应箱1与陶瓷膜2之间的空腔中,污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如固体杂质、悬浮物、胶和微生物等)被陶瓷膜2截留,留在陶瓷膜2内,从而完成污水中水分和杂质的分离。
分离完毕后,关闭第一输送泵3,开启第二输送泵4和输气泵9,输气泵9将高速的气体从第一输送管10吹入陶瓷膜2内,由于留在陶瓷膜2内的杂质也仍含有很多水分,在高速的气体冲击下,将附着在陶瓷膜2膜面上的杂质吹落下来,同时第二输送泵4将陶瓷膜2内的杂质从第二输送管15泵出,完成杂质清理过程。如此由于水压的作用,陶瓷膜2过滤压力大,而且通过气体的冲刷,膜面容易清洗,降低了膜面污染程度,增加污水的处理通量。
目前的技术中MBR系统大多数用水反冲洗的方式减缓膜面污染,延长化学清洗周期,提高系统的污水处理效率。完全用水反冲洗操作简单方便,但耗水量过大,且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输气泵9将高速的气体从第一输送管10吹入陶瓷膜2内,产生的气泡高速浮升的泡振作用和气泡尾迹的混掺作用及气泡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的尾迹效应有助于提高反冲洗效果,而且此冲洗过程主要是通过气体进行冲洗,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陶瓷膜2采用管式陶瓷膜,管式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和环保等目的。而且由于管式陶瓷膜形状为圆筒形,在水压作用下,压力均匀分散到各个位置,小分子物质能均匀透过陶瓷膜2,也能防止某处压力过大造成陶瓷膜2损坏。本实施例的输气泵9采用空气压缩机。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水管16,排水管16一端设于反应箱1内,排水管16另一端设于反应箱1外,排水管16设有第三输送泵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水管16和第三输送泵5,可以将分离出来的水分泵出反应箱1,防止水分过多后逆流回陶瓷膜2。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应箱1内设有曝气管11,曝气管11设有多个出气孔13,曝气管11连接有鼓风机12,鼓风机12设于反应箱1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曝气管11,鼓风机12将氧气通过曝气管11吹入反应箱1内,给分离出的水分中的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使其氧化分解水分中的有机物,对水质进一步净化。而且从出气孔13出来的气泡在水分里上升的过程中,气泡破裂对水分产生的搅动大,从而加强了水分对膜面的冲刷作用,使得杂质不易沉积在膜面,减缓了膜面污染进程。
请参照图2和图3,图2所示为图1中调节座14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调节座14位置的俯视图。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曝气管11数量为三个,三个曝气管11平行设于陶瓷膜2下方,中间曝气管11的出气孔13面积大于两侧曝气管11的出气孔13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个曝气管11,从每个曝气管11的出气孔13出来的气泡上升,由于中间的气泡体积大,两侧的气泡体积小,同时上升的过程中在水分里形成了2个左右对称的环流,如此对膜面产生较强的冲刷作用,进而导致膜面污染阻力较大,进一步降低膜面的污染。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应箱1内设有用于调节曝气管11高度的调节座14,曝气管11设于调节座14。由于产生的气泡与膜面接触的部分会对气泡本身施加一定的摩擦力,对气泡的上升产生阻碍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壁效应”,“壁效应”越大,其对膜面污染的缓解作用越大。实验中,发明人在改变曝气管11与陶瓷膜2间距的过程中,随着二者距离的增大,气泡与膜面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小,“壁效应”相应减弱,因此曝气管11和陶瓷膜2的间距越大,膜面污染阻力也越大。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座14,便于将曝气管11安装于调节座14和通过调节座14调整曝气管11的高度和相对于陶瓷膜2的位置,以使“壁效应”效果最好。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座14数量为两个并相对设置,任一调节座14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卡槽17,曝气管11卡接于卡槽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槽17,便于通过曝气管11卡接安装在卡槽17中,也能便于曝气管11在卡槽17中滑动以调整曝气管11相对于陶瓷膜2的位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管10与第二输送管15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输送管10与第二输送管15连通,当泵入污水时,污水可同时从陶瓷膜2的上端和下端进入陶瓷膜2中,如此陶瓷膜2上下均产生水压,增加污水中水分的分离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任一陶瓷膜2与第一输送管10之间、任一陶瓷膜2与第二输送管15之间均设有第一调节开关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调节开关6,每个陶瓷膜2均可通过其连接的第一调节开关6控制其开和关,如此可以在污水处理量小的时候选择性的关闭某些陶瓷膜2,节约设备运行成本。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输送泵3的位置设有第二调节开关7,第二输送泵4的位置设有第二调节开关7,输气泵9的位置设有第二调节开关7,如此在泵入污水时可以关闭第二输送泵4位置的第二调节开关7和输气泵9位置的第二调节开关7;在泵出杂质时可以关闭第一输送泵3位置的第二调节开关7和输气泵9位置的第二调节开关7;在吹入气体时可以关闭第一输送泵3位置的第二调节开关7和第二输送泵4位置的第二调节开关7。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调节开关6和第二调节开关7均采用电磁阀。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开关6与陶瓷膜2之间、反应箱1内均设有压力表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力表8,可以监测陶瓷膜2内和陶瓷膜2外的压力值,用以技术人员分析。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应箱1设有检修口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检修口18,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反应箱1中进行检修作业。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1、第一输送管10、第二输送管15和输气泵9,反应箱1内设有至少一个陶瓷膜2,第一输送管10与陶瓷膜2连通,第一输送管10设有第一输送泵3。第二输送管15与陶瓷膜2连通,第二输送管15设有第二输送泵4。
工作原理:首先第一输送泵3开启,第二输送泵4关闭,污水从第一输送管10中通过第一输送泵3泵入陶瓷膜2中,在水压作用下,污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如水分、无机盐等)透过陶瓷膜2流入反应箱1与陶瓷膜2之间的空腔中,污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如固体杂质、悬浮物、胶和微生物等)被陶瓷膜2截留,留在陶瓷膜2内,从而完成污水中水分和杂质的分离。
分离完毕后,关闭第一输送泵3,开启第二输送泵4和输气泵9,输气泵9将高速的气体从第一输送管10吹入陶瓷膜2内,由于留在陶瓷膜2内的杂质也仍含有很多水分,在高速的气体冲击下,将附着在陶瓷膜2膜面上的杂质吹落下来,同时第二输送泵4将陶瓷膜2内的杂质从第二输送管15泵出,完成杂质清理过程。如此由于水压的作用,陶瓷膜2过滤压力大,而且通过气体的冲刷,膜面容易清洗,降低了膜面污染程度,增加污水的处理通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箱、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输气泵,所述反应箱内设有至少一个陶瓷膜,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陶瓷膜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设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管与所述陶瓷膜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设有第二输送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设于所述反应箱内,所述排水管另一端设于所述反应箱外,所述排水管设有第三输送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内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曝气管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反应箱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的曝气管平行设于所述陶瓷膜下方,中间曝气管的出气孔面积大于两侧曝气管的出气孔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内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曝气管高度的调节座,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调节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数量为两个并相对设置,任一所述调节座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卡槽,所述曝气管卡接于所述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陶瓷膜与第一输送管之间、任一所述陶瓷膜与第二输送管之间均设有第一调节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开关与所述陶瓷膜之间、所述反应箱内均设有压力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设有检修口。
CN202020714716.9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50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4716.9U CN212450950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4716.9U CN212450950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0950U true CN212450950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471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50950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0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Clech Membrane bioreactors and their use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s
US7585411B2 (en) Low pressure filtration
US7288197B2 (en) Biological membrane filtration system for water treatment and a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US6361695B1 (en) Shipboar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US20120285874A1 (en) Immersion type membrane module unit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equipment
US20150068977A1 (en) Integrated membrane system for distributed water treatment
Fane Membrane bioreactors: design & operational options
US20070151916A1 (en) Network for supporting spiral wound membrane cartridges for submerged operation
JPWO2009047970A1 (ja) 微細気泡散気管、微細気泡散気装置、および、浸漬型膜分離装置
JPH084722B2 (ja) 膜分離装置
KR20090121833A (ko) 배관 일체형 분리막 프레임 구조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분리막유니트
JPWO2008038436A1 (ja) 膜分離方法、浸漬型膜分離装置、及び膜分離プロセス
JP2010082597A (ja) 浸漬型膜分離装置
JPH09215980A (ja) 廃水の膜分離生物処理方法
CN106495325A (zh) 基于平板陶瓷膜的复合污水处理装置
KR101501998B1 (ko) 막 분리장치
CN211620065U (zh) 基于芬顿反应的双膜自清洗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1245095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JP2008279335A (ja) 造水装置および造水方法
CN201626870U (zh) 一种浸没式陶瓷膜生物反应器
JP2007152302A (ja) 固液混合処理液の固液分離装置
KR100538126B1 (ko) 침지형 막분리를 이용한 유기오염물질 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9990045939A (ko) 개선된중공사막모듈및이를사용한폐수처리방법
CN100462312C (zh) 生物膜滤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JP2014046275A (ja) 膜ろ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