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976U -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976U
CN212447976U CN202020667254.XU CN202020667254U CN212447976U CN 212447976 U CN212447976 U CN 212447976U CN 202020667254 U CN202020667254 U CN 202020667254U CN 212447976 U CN212447976 U CN 212447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ody
air bag
water
notch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72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宇飞
张现德
赵辉
陈杰
陈学辉
王震有
王立军
耿海峰
陈秉浩
蒋振
靳帅
张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72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7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作业平台,包括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第一浮体的第一侧具有第一缺口,第二浮体的第一侧具有能与第一缺口相对合的第二缺口,第一浮体第一侧和第二浮体第一侧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浮体第一侧和第二浮体第一侧的第二端可拆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水上作业平台,可以实现在桥墩上的固定,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则有效避免了水上作业平台相对于桥墩的大幅度位移,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作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上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景观栈桥被修建供大家休闲娱乐,此类栈桥有相当一部分采用单排圆形桥墩结构,一般建在溪水、湖中等水域。出于工程质量的考虑,施工后的混凝土桥墩一般需要进行实体回弹等试验操作,以检测桥墩的强度,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时,通常乘坐竹筏、油桶、大型泡沫等漂浮物靠近桥墩进行作业,人员站在漂浮物上对桥墩进行回弹。漂浮物难以在水中固定。作业时漂浮物很容易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下向后退,此时人员脚在漂浮物上,手在桥墩上,极易导致落水,安全性能差。并且,人员需要对桥墩四周进行操作,漂浮物难以灵活转向,影响工作效率。
另外,有时需要对栈桥桥墩进行刷漆等装饰作业,作业人员也是乘坐类似漂浮物进行施工,存在诸多与上述相似的问题,安全隐患大,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桥墩上进行固定,提高作业安全性的水上作业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第一浮体的第一侧具有第一缺口,第二浮体的第一侧具有能与第一缺口相对合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浮体第一侧和第二浮体第一侧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浮体第一侧和第二浮体第一侧的第二端可拆接连接。
为了提高减小第一浮体、第二浮体与桥墩之间的空隙,提高水上作业平台固定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侧壁上均匹配设置有第一气囊。
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呈弧形,所述第一气囊为弧形的气囊。
为了方便将第一浮体、第二浮体展开连接,所述第一浮体第二侧和第二浮体第二侧的第一端可拆接连接。
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地,所述第一浮体第一侧和第二浮体第一侧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一环形件,所述第一浮体、第二浮体上的第一环形件通过第一插杆相连接。
所述第一浮体第二侧和第二浮体第二侧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件,所述第一浮体、第二浮体上的第二环形件通过第二插杆相连接。
为了方便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的展开连接,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气囊相连接,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上还设置有推动第二气囊收缩的回力件。
为了方便在第二气囊充气时推定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并列对合,所述第二气囊的一侧边与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的第一端相贴紧,所述第二气囊的另一侧边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气囊。
为了减小行进阻力,所述第三气囊的外侧边呈弧形。
为了方便为各气囊进行充气,还包括气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水上作业平台,进行作业时,可以通过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第一端的相对转动,使得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呈并列状态进行对合,对合后,第一浮体上的第一缺口和第二浮体上的第二缺口也相应对合而能够围设在桥墩外,通过对第一浮体、第二浮体第二端的相互固定,如此则实现了该水上作业平台在桥墩上的固定,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则有效避免了水上作业平台相对于桥墩的大幅度位移,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上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水上作业平台,包括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整体呈长方形,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长度和宽度相同。第一浮体1的第一侧具有第一缺口11,第二浮体2的第一侧具有能与第一缺口11相对合的第二缺口21,如此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并列对合后,第一浮体1的第一侧和第二浮体2的第一侧对合在一起,相应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对合形成一个能供桥墩置入的空间。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对合形成的空间形状与桥墩的形状相匹配,通常桥墩外周的形状为圆形,相应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均呈弧形,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对合后形成圆形的空腔。
为了提高减小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围设在桥墩外后与桥墩之间的空隙,提高水上作业平台在桥墩上固定的稳定性,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的侧壁上均匹配设置有第一气囊3。当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均呈弧形时,相应第一气囊3为弧形的气囊。使用时,在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未包围在桥墩外时,第一气囊3处于非充气状态,而当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包围固定在桥墩外后,则对第一气囊3进行充气,使得第一气囊3膨胀起来,进而缩小与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与桥墩之间的空隙,使得和桥墩的帖进度更高,提高了该水上作业平台的固定的牢固性。
第一浮体1第一侧和第二浮体2第一侧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转动机构来实现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之间的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转动。
第一浮体1第一侧和第二浮体2第一侧的第二端可拆接连接,具体地,第一浮体1第一侧和第二浮体2第一侧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一环形件4,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上的第一环形件4通过第一插杆5相连接。即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通过相对转动而并列对合后,将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上的第一环形件4叠放在一起,然后使用第一插杆5穿入两个第一环形件4,第一插杆5的顶部具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横杆,进而实现第一浮体1第一侧和第二浮体2第一侧的第二端的连接,该操作过程非常简单,需要分开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第二端时,仅需要将第一插杆5拔出即可。
第一浮体1第二侧和第二浮体2第二侧的第一端可拆接连接。具体地,第一浮体1第二侧和第二浮体2第二侧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件6,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上的第二环形件6通过第二插杆7相连接。其中第二环形件6、第二插杆7的配合使用过程与第一环形件4、第一插杆5的配合使用过程相同。如此,当水上作业平台在出发时,可以将松开第一环形件4与第一插杆5的结合,同时将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呈展开沿长度方向连接,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的第一侧的第一端本身转动连接,然后将第二环形件6、第二环形件6叠放在一起,利用第二插杆7同时穿过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上的第二环形件6,如此实现对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的第一端的第二侧的固定,如此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连接为一个长条状的浮体而向桥墩的位置行进。
为了方便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展开连接,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气囊8相连接,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上还设置有推动第二气囊8收缩的回力件9。该回力件9的推力小于第二气囊8完全充气后的压力,以保证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并列对合状态下的稳定性。为了方便在第二气囊8充气时推定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并列对合,第二气囊8的一侧边与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第一端相贴紧,所述第二气囊8的另一侧边呈弧形。
另外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气囊100,第三气囊100的外侧边呈弧形,如此可以减小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展开时行进的阻力。
为了方便为各气囊进行充气,第一浮体1或者第二浮体2上还设置了气泵200,该气泵200具有与第一气囊3相连接的第一气管、与第二气囊8相连接的第二气管以及与第三气囊100相连接的第三气管,为了方便控制各气管的开合情况,可以在各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气阀。
该水上作业平台的使用方法为:在水上作业平台下水前,第一环形件4和第一插杆5松开状态,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8均为未充气状态。第二插杆7插入在各第二环形件6内,进而使得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沿长度方向展开连接。然后水上作业平台下水,作业人员利用浆或篙进行行驶,将第一浮体1上的第一缺口11或者第二浮体2上的第二缺口21划至桥墩外侧。打开第二插杆7与第二环形件6的连接,利用气泵200向第二气囊8内充气,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在第二气囊8的作用下相对转动对合,此时可以利用浆或篙对平台进行调整,确保第二气囊8在充气过程中,可以将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对应于桥墩的位置包裹住桥墩,直至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第一侧完全贴合,贴合后,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上的第一环形件4圆心重合,将第一插杆5插入两个第一环形件4内进行锁死。然后,启动气泵200,向两个第一气囊3内充气,直至第一气囊3完全填满桥墩和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之间的空隙。此时作业人员可以进行桥墩检测、装饰等工作。作业施工结束后,拔掉第二插杆7,同时停止对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8的供气,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在回力件9的作用下逐渐旋转,第二气囊8在回力件9作用下逐渐被压缩,直至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完全展开,此时,两个第二环形件6的圆心重合,将第二插入两个第二环形件6内,此时作业人员可以利用浆或篙行驶驶离桥墩进行下一循环操作。

Claims (10)

1.一种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第一浮体(1)的第一侧具有第一缺口(11),第二浮体(2)的第一侧具有能与第一缺口(11)相对合的第二缺口(21),所述第一浮体(1)第一侧和第二浮体(2)第一侧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浮体(1)第一侧和第二浮体(2)第一侧的第二端可拆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的侧壁上均匹配设置有第一气囊(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呈弧形,所述第一气囊(3)为弧形的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1)第二侧和第二浮体(2)第二侧的第一端可拆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1)第一侧和第二浮体(2)第一侧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一环形件(4),所述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上的第一环形件(4)通过第一插杆(5)相连接;
所述第一浮体(1)第二侧和第二浮体(2)第二侧的第一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件(6),所述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上的第二环形件(6)通过第二插杆(7)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气囊(8)相连接,所述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上还设置有推动第二气囊(8)收缩的回力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8)的一侧边与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第一端相贴紧,所述第二气囊(8)的另一侧边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气囊(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囊(100)的外侧边呈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上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200)。
CN202020667254.XU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 Active CN212447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7254.XU CN212447976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7254.XU CN212447976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976U true CN212447976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9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7254.XU Active CN212447976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9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3200A (zh) * 2021-07-15 2021-09-0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声呐监测机器人用运动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3200A (zh) * 2021-07-15 2021-09-0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声呐监测机器人用运动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209544A (en) Marine structure
CN109024237A (zh) 折叠箱、浮桥及架设方法、桩基加载装置及荷载提供方法
CN212447976U (zh) 一种水上作业平台
CN102587363A (zh) 自升式钻井平台桁架式桩腿的合拢方法
JP4060790B2 (ja) モジュール方式の海上構造体
US2775095A (en) Method of erecting structures in water
CN108423122A (zh) 一种吸力贯入式伞状锚泊基础
CN105421475B (zh) 一种气囊式帷幕渗漏堵漏装置和方法
CN109083168B (zh) 简易土石笼袋围堰
CN103485356A (zh) 一种水上铺排架及利用此水上铺排架填充砂袋的围堰方法
CN113895578A (zh) 一种便携式水上作业平台
CN108528638B (zh) 一种带翼板的吸力贯入式圆弧形组合锚
CN211171568U (zh) 一种应急浮桥
US3253417A (en) Marin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erecting same
CN112031684B (zh) 控压钻井回压补偿系统
CN2151655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桩设备
CN118029345A (zh) 一种浅水区域岩土钻探平台及钻探工艺
CN206766287U (zh) 一种船舶登用梯及其固定卡盘和收纳卡盘
CN1077941C (zh) 快装支架封堵堤坝决口技术
CN215057492U (zh) 一种隧道工程抢险用临时支护装置
CN214883696U (zh) 一种关于考古探方坍塌快速补强装置
CN210684683U (zh) 一种履带式打桩机立柱折叠装置
CN113044181B (zh) 一种通航隧洞内沉船打捞工具及使用方法
CN112144404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围堰及桥墩建造工艺
CN217300531U (zh) 一种含水层注浆改造钻孔止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