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1541U -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1541U
CN212431541U CN202020977025.8U CN202020977025U CN212431541U CN 212431541 U CN212431541 U CN 212431541U CN 202020977025 U CN202020977025 U CN 202020977025U CN 212431541 U CN212431541 U CN 212431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bin body
heat exchanger
heat recovery
parti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70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ongyu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tian Shang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tian Shang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tian Shangr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70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1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1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1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舱体、分流箱、热回收箱以及锅炉,所述烘干舱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PLC控制器,所述立隔板的中下部镶嵌有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右端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圆形风管;所述横隔板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横隔板左侧的烘干舱体、立隔板之间固定有热回收箱;所述烘干舱体的左侧设置有锅炉。该智能化多层双用烘干设备,不仅形成多层多管道多孔上下左右全方位出风模式,使得物料得以极速烘干并提高品质,而且充分利用余风和高压蒸汽进行发电,从而提高了传统锅炉的利用率并节约电能,还采用自动双向热回收系统进行换热排湿,从而综合实现了高效节能减排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烘干设备的烘干方式大多采用由下而上或侧面出风的方式进行烘干,且烘干机中仅设置简单的零部件(包括框架、风机、加热元件等)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物料不能均匀受风,导致物料烘干能耗增大且烘干时间延长,同时物料色泽、形状以及性状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造成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与产品品质的降低;
2、普通的烘干机只能采用电能烘干或采用锅炉蒸汽烘干的方式,不能实现电汽双用功能,同时风能利用率偏低;
3、常规的余热利用系统较为简陋,热能回收率低,且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调节内循环湿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具备上下左右全方位出风、充分利用余风和高压蒸汽进行发电、采用自动双向热回收系统进行换热排湿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舱体、分流箱、热回收箱以及锅炉,所述烘干舱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PLC控制器,所述烘干舱体内部的左侧竖直安装有立隔板,且立隔板右侧的烘干舱体顶部水平固定有横隔板,所述立隔板的中下部镶嵌有分流箱,且分流箱的左端等间距连通有送风机,并且送风机的输入端皆安装有变频器,所述分流箱的右端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圆形风管,且圆形风管上皆等角度开设有出风孔;
所述横隔板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外侧壁上套装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延伸至烘干舱体的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永磁发电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横隔板左侧的烘干舱体、立隔板之间固定有热回收箱,且热回收箱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风筒,所述风筒中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冷凝器、第一换热器以及空气能散热器,且冷凝器的顶端固定有抽风机,所述空气能散热器的输出端安装有出风管,且出风管上安插有温湿度检测器,并且出风管的一端延伸至热回收箱的外部,所述风筒的顶部设置有循环风管,且循环风管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穿过风筒、第一换热器,所述热回收箱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换热器,且第二换热器的顶端固定有鼓风机,并且鼓风机上方的热回收箱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换热器、空气能散热器之间的风筒中安装有排湿风管,且排湿风管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排湿风管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穿过挡板、第二换热器、热回收箱并延伸至烘干舱体的外部;
所述烘干舱体的左侧设置有锅炉,且锅炉的输出端通过压力阀连通有中转箱,所述中转箱的另一端与蒸汽换热器相互连通,且蒸汽换热器安装于送风机的下方,并且蒸汽换热器的底端固定有空气能压缩机,所述中转箱的中部安插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上套装有第二叶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至中转箱的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二永磁发电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干舱体由内外两层组成,且内外两层分别为生物质环保保温板材、不锈钢板材。
优选的,所述横隔板顶部的右侧等间距安插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皆呈L 型结构,并且导气管的顶端皆水平朝向第一叶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前后两端皆通过轴承分别与烘干舱体、中转箱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发电机、第二永磁发电机的输出端皆与蓄电池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循环风管的右端水平穿过热回收箱、立隔板并安装有集风罩,且集风罩呈喇叭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循环风管的中部、冷凝器的一侧皆安装有排水管。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化多层双用烘干设备,锅炉通过压力阀向蒸汽换热器中传输高压蒸汽进行换热,并在变频器的调控下,通过送风机将热风通过分流箱向等间距排列的圆形风管中稳压输送,再通过等角度分布的出风孔均匀释放,从而形成多层多管道多孔上下左右全方位出风模式,使得物料得以极速烘干并提高品质;
2、该智能化多层双用烘干设备,通过L型的导气管将湿热风水平吹向第一叶轮,使得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永磁发电机进行发电,并通过流经中转箱的高压蒸汽推动第二叶轮,使得第二转轴驱动第二永磁发电机进行发电,二者产生的电能均暂存于蓄电池组中并作为相关电器的电源,从而提高了传统锅炉的利用率并节约电能;
3、该智能化多层双用烘干设备,通过在热回收箱中设置两重系统,在温湿度检测器的实时检测下,若湿度低于设定值,则热湿气通过喇叭状的集风罩进入循环风管中,通过第一换热器、冷凝器完成换热、降温,同时高效排水除湿,而冷气在经过第一换热器、空气能散热器后复热并送入烘干舱体中循环利用,当湿度高于设定值,则电磁阀打开,部分热湿气进入排湿风管中,通过第二换热器完成换热后直接排出,快速降低内循环湿度,从而综合实现了高效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舱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回收箱侧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炉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中:1、烘干舱体;2、PLC控制器;3、立隔板;4、横隔板;5、分流箱;6、送风机;7、变频器;8、圆形风管;9、出风孔;10、导气管;11、第一转轴;12、第一叶轮;13、轴承;14、第一永磁发电机;15、蓄电池组; 16、热回收箱;17、风筒;18、循环风管;19、集风罩;20、抽风机;21、冷凝器;22、第一换热器;23、空气能散热器;24、出风管;25、温湿度检测器;26、挡板;27、排湿风管;28、电磁阀;29、第二换热器;30、鼓风机;31、锅炉;32、压力阀;33、中转箱;34、第二转轴;35、第二叶轮; 36、第二永磁发电机;37、蒸汽换热器;38、空气能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舱体1、分流箱5、热回收箱16以及锅炉31,烘干舱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PLC控制器2,烘干舱体1 内部的左侧竖直安装有立隔板3,且立隔板3右侧的烘干舱体1顶部水平固定有横隔板4,立隔板3的中下部镶嵌有分流箱5,且分流箱5的左端等间距连通有送风机6,并且送风机6的输入端皆安装有变频器7,分流箱5的右端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圆形风管8,且圆形风管8上皆等角度开设有出风孔9;
横隔板4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11,且第一转轴11的外侧壁上套装有第一叶轮12,第一转轴11的后端延伸至烘干舱体1的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永磁发电机1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横隔板4左侧的烘干舱体1、立隔板3之间固定有热回收箱16,且热回收箱16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风筒17,风筒17中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冷凝器21、第一换热器22以及空气能散热器23,且冷凝器21的顶端固定有抽风机20,空气能散热器23的输出端安装有出风管24,且出风管24上安插有温湿度检测器25,并且出风管24的一端延伸至热回收箱16的外部,风筒17 的顶部设置有循环风管18,且循环风管18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穿过风筒17、第一换热器22,热回收箱16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换热器29,且第二换热器29 的顶端固定有鼓风机30,并且鼓风机30上方的热回收箱16内部设置有挡板 26,第一换热器22、空气能散热器23之间的风筒17中安装有排湿风管27,且排湿风管27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阀28,排湿风管27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穿过挡板26、第二换热器29、热回收箱16并延伸至烘干舱体1的外部;
烘干舱体1的左侧设置有锅炉31,且锅炉31的输出端通过压力阀32连通有中转箱33,中转箱33的另一端与蒸汽换热器37相互连通,且蒸汽换热器37安装于送风机6的下方,并且蒸汽换热器37的底端固定有空气能压缩机38,中转箱33的中部安插有第二转轴34,且第二转轴34上套装有第二叶轮35,第二转轴34的一端延伸至中转箱33的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二永磁发电机3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该PLC控制器2的型号可为TC55L,该送风机6、抽风机20以及鼓风机 30的型号皆可为GY4-68,该变频器7的型号可为ES3DB-13-F,该第一永磁发电机14和第二永磁发电机36的型号皆可为4BTA3.9-G2,该蓄电池组15的型号可为KXD-12V-40Ah,该冷凝器21的型号可为DWN-300,该温湿度检测器25 的型号可为CHT3W1TLD,该电磁阀28的型号可为4V210-08,该空气能散热器 38的型号可为ZRD42KC-TFD。
如图1中烘干舱体1由内外两层组成,且内外两层分别为生物质环保保温板材、不锈钢板材,既对食品卫生起到安全效应,又减少了热能的流失。
如图1中横隔板4顶部的右侧等间距安插有导气管10,且导气管10皆呈 L型结构,并且导气管10的顶端皆水平朝向第一叶轮12,用于余风发电。
如图2和图4中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34的前后两端皆通过轴承13分别与烘干舱体1、中转箱33的外侧壁转动连接,用于减少摩擦损耗。
如图2和图4中第一永磁发电机14、第二永磁发电机36的输出端皆与蓄电池组15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存放电能。
如图1和图4中循环风管18的右端水平穿过热回收箱16、立隔板3并安装有集风罩19,且集风罩19呈喇叭状结构,用于收集剩余的热湿风。
如图3中循环风管18的中部、冷凝器21的一侧皆安装有排水管,用于分别排出蒸馏水、冷凝水。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根据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4所示,首先利用锅炉31烧水产生高压蒸汽,当气压足够时,压力阀32自动打开,使得高压蒸汽通过管道进入蒸汽换热器37中进行换热,在此过程中,空气能压缩机38 从外界抽取空气并在蒸汽换热器37的下方释放,使得蒸汽换热器37的顶部快速升温、产生高压热风,与此同时,根据PLC控制器2中预设的指令,在变频器7的调控下,送风机6将热风输入分流箱5中,再向等间距排列的圆形风管8中稳压输送,最后通过等角度分布的出风孔9均匀释放,从而形成多层多管道多孔上下左右全方位出风模式,使得每组圆形风管8中的物料得以极速烘干并提高品质;
另外,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烘干舱体1中产生的湿热风将通过L 型的导气管10向上流动,再水平吹向第一叶轮12,使得第一转轴11带动第一永磁发电机14进行发电,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在中转箱33处,流经的高压蒸汽会推动第二叶轮35,使得第二转轴34驱动第二永磁发电机36 进行发电,二者所产生的电能均暂存于蓄电池组15中并作为相关电器的电源,从而提高了传统锅炉的利用率并节约电能;
此外,根据附图1和附图3所示,经过第一叶轮12的余热风将继续向热回收箱16处流动,此时,在温湿度检测器25的实时检测下,若湿度低于设定值,则在抽风机20的作用下,热湿气通过喇叭状的集风罩19进入循环风管18中,通过第一换热器22、冷凝器21完成换热、降温,同时高效排水除湿,而冷气在经过第一换热器22、空气能散热器23后复热并送入烘干舱体1 中循环利用,当湿度高于设定值,则电磁阀28打开,部分热湿气进入排湿风管27中,并在鼓风机30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换热器29完成换热后直接排出,用于快速降低内循环湿度,从而综合实现了高效节能减排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智能化多层双用烘干设备,不仅形成多层多管道多孔上下左右全方位出风模式,使得物料得以极速烘干并提高品质,而且充分利用余风和高压蒸汽进行发电,从而提高了传统锅炉的利用率并节约电能,还采用自动双向热回收系统进行换热排湿,从而综合实现了高效节能减排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舱体(1)、分流箱(5)、热回收箱(16)以及锅炉(3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舱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PLC控制器(2),所述烘干舱体(1)内部的左侧竖直安装有立隔板(3),且立隔板(3)右侧的烘干舱体(1)顶部水平固定有横隔板(4),所述立隔板(3)的中下部镶嵌有分流箱(5),且分流箱(5)的左端等间距连通有送风机(6),并且送风机(6)的输入端皆安装有变频器(7),所述分流箱(5)的右端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圆形风管(8),且圆形风管(8)上皆等角度开设有出风孔(9);
所述横隔板(4)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11),且第一转轴(11)的外侧壁上套装有第一叶轮(12),所述第一转轴(11)的后端延伸至烘干舱体(1)的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永磁发电机(1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横隔板(4)左侧的烘干舱体(1)、立隔板(3)之间固定有热回收箱(16),且热回收箱(16)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风筒(17),所述风筒(17)中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冷凝器(21)、第一换热器(22)以及空气能散热器(23),且冷凝器(21)的顶端固定有抽风机(20),所述空气能散热器(23)的输出端安装有出风管(24),且出风管(24)上安插有温湿度检测器(25),并且出风管(24)的一端延伸至热回收箱(16)的外部,所述风筒(17)的顶部设置有循环风管(18),且循环风管(18)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穿过风筒(17)、第一换热器(22),所述热回收箱(16)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换热器(29),且第二换热器(29)的顶端固定有鼓风机(30),并且鼓风机(30)上方的热回收箱(16)内部设置有挡板(26),所述第一换热器(22)、空气能散热器(23)之间的风筒(17)中安装有排湿风管(27),且排湿风管(27)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阀(28),所述排湿风管(27)沿顺时针方向依次穿过挡板(26)、第二换热器(29)、热回收箱(16)并延伸至烘干舱体(1)的外部;
所述烘干舱体(1)的左侧设置有锅炉(31),且锅炉(31)的输出端通过压力阀(32)连通有中转箱(33),所述中转箱(33)的另一端与蒸汽换热器(37)相互连通,且蒸汽换热器(37)安装于送风机(6)的下方,并且蒸汽换热器(37)的底端固定有空气能压缩机(38),所述中转箱(33)的中部安插有第二转轴(34),且第二转轴(34)上套装有第二叶轮(35),所述第二转轴(34)的一端延伸至中转箱(33)的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二永磁发电机(3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舱体(1)由内外两层组成,且内外两层分别为生物质环保保温板材、不锈钢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4)顶部的右侧等间距安插有导气管(10),且导气管(10)皆呈L型结构,并且导气管(10)的顶端皆水平朝向第一叶轮(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34)的前后两端皆通过轴承(13)分别与烘干舱体(1)、中转箱(33)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发电机(14)、第二永磁发电机(36)的输出端皆与蓄电池组(15)的输入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管(18)的右端水平穿过热回收箱(16)、立隔板(3)并安装有集风罩(19),且集风罩(19)呈喇叭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管(18)的中部、冷凝器(21)的一侧皆安装有排水管。
CN202020977025.8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Active CN212431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7025.8U CN212431541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7025.8U CN212431541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1541U true CN21243154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7025.8U Active CN212431541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15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4566A (zh) * 2021-06-04 2021-07-06 江苏金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玻璃钢套管生产用固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4566A (zh) * 2021-06-04 2021-07-06 江苏金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玻璃钢套管生产用固化装置
CN113074566B (zh) * 2021-06-04 2021-09-10 江苏金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玻璃钢套管生产用固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23254U (zh) 一种带有回热器的热泵柜式干衣机
CN105029655A (zh) 一种节能型果蔬热泵干燥装置
CN204994577U (zh) 一种节能型果蔬热泵干燥装置
CN212431541U (zh)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CN210179936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装置的开式烘干热泵
CN105661595A (zh) 一种太阳能枸杞循环烘干装置
CN111486674B (zh) 一种智能化多层(汽电)双用烘干设备
CN208170887U (zh) 一种双热源的烘干装置
CN201387203Y (zh) 热泵式干燥装置
CN207556095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热泵烘干机
CN113776314B (zh)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213020576U (zh) 一种闭环除湿式平流送风烘房系统
CN108534482A (zh) 一种烟草辐射烘干除湿系统
CN110137827B (zh) 一种低功耗凝露抑制辅助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336907U (zh) 一种木薯烘干机
CN207922444U (zh) 一种节能型全新风空调装置
CN218065640U (zh) 一种能量交换式食品干燥除湿装置
CN207299324U (zh) 再热型热泵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07095252U (zh) 热泵烘干系统
CN108286761B (zh) 平面辐射空调机组
CN221077161U (zh) 一种一体式烘干设备
CN107541894B (zh) 一种洗干一体机
CN210861982U (zh) 木材烘干机
WO2014190743A1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125772U (zh) 一种衣物烘干冷却除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9

Address after: 352200 edible fungi exhibition hall, Chengdong street, Gutian County,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Hongyu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2200 3rd floor, ground 7, edible fungus processing base, Chengdong street, Gutian County,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tian Shangrong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