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7242U - 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7242U
CN212427242U CN202022039480.6U CN202022039480U CN212427242U CN 212427242 U CN212427242 U CN 212427242U CN 202022039480 U CN202022039480 U CN 202022039480U CN 212427242 U CN212427242 U CN 212427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ter
drainage
layer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94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年
汪青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0394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7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属于综合管廊防渗、抗震施工技术和海绵城市领域,包括回填层、粗砂层、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地下结构、防水层、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地下结构的两侧及转角处设置防水层,下方铺设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上方通过螺栓连接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防水层的外侧设置粗砂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小地下水与地表降水对地下结构冲击和损害,起到有效的防水、排水作用,方便实现水资源回收循环利用,良好的清淤可提高装置使用寿命,将水的收集排放和清淤功能相结合。

Description

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管廊防渗、抗震施工技术和海绵城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修筑技术日渐成熟,但综合管廊修建后破坏了土体原有的水系统平衡,导致土体中的水系以综合管廊为通道汇集在一起,当含水地层与综合管廊连通,以渗水、漏水为主要因素的弊病便日渐显露。以明挖预制法这一施工方法修建的综合管廊通常采用在预制混凝土节段上铺设防水层及苯板,达到防水及保温的效果。综合管廊防水属于市政道路下方的隐蔽工程,道路竣工通车后,不能轻易地刨掘道路对其进行维修或修补,因此,防水层的成品保护也是重点。如果成品保护不善,施工不慎造成了破坏且未及时修补,容易形成渗漏点,造成地下水的渗漏,渗漏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地下建设工程的质量通病,杜绝管线长期被渗漏水浸泡现象,解决好防水问题是综合管廊建设必须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同时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小地下水与地表降水对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冲击和损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可操作性,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水、排水作用,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普通的综合管廊只能短期承受地面各种荷载冲击,难以达到长期抗震作用,其顶部的板片直接承受动载荷和静载荷,因此为了增强承载能力和抵抗荷载冲击能力,顶板需要设置的很厚,而且这种结构通过现场浇筑或者预制件制作,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成本高,不利于抗震型综合管廊的长期推广使用,会大大增加建设维修费用,因此,建设一种能够抵抗地面动载荷和静载荷的综合管廊很重要,避免造成地面荷载对管廊造成应力局部变大、对结构不利的现象,地下结构在运行中还有个很大问题,那就是渗透下来的雨水、污水都会在长时间的积累下产生淤泥,我们又不好清理,一旦淤泥达到一个量值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将水的收集排放和清淤功能相结合是十分有利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减小地下水与地表降水对地下结构冲击和损害,降水量较小时以储存为主,发挥储水功能,降水量较大时,发挥适时排水功能,及时解决地下结构上方和周围降水淤积问题,能起到相对全面防渗漏效果,当受到地面传递来的动静载荷冲击时也会起到隔震作用,能避免有大量淤泥形成,将水的收集排放和清淤功能相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包括回填层、粗砂层、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地下结构、防水层、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地下结构的两侧及转角处设置防水层,下方铺设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上方通过螺栓连接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防水层的外侧设置粗砂层,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上表面的左右两侧预留用于填充透水砂层A的底部排水沟,通过回填层将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上方的结构填埋,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由上部的上透水板、两侧的侧板、底部的下连接板围成,中部横向设置弃流分隔板,上透水板的中间设置上顶支撑处,两侧错行开设透水方孔,弃流分隔板的中间设置下顶支撑处,两侧错行开设板孔,板孔中拉结金属透水网,上顶支撑处和下顶支撑处之间安装传力支撑顶,侧板上部设置过渡板,过渡板与传力支撑顶之间安装倾斜的滑泥板,滑泥板上设置多个板眼,板眼中拉结滤淤泥网,弃流分隔板的下方连接多个倒锥形的弃流锥斗,弃流锥斗的与板孔对应设置,弃流锥斗中设置漂浮堵塞物,漂浮堵塞物由下方的漂浮半球和上方的堵塞块组成,漂浮堵塞物中设置多个贯穿的过水穿孔,相邻的弃流锥斗之间设置高阻尼缓震簧;
滑泥板和过渡板以上的区域为除淤腔,弃流分隔板与滑泥板、过渡板之间的区域为弃流腔,弃流分隔板以下的区域为储水室,除淤腔的侧方设置与之联通的淤泥集中盒,设置抽泥管将淤泥集中盒与外部的清淤泵连接,弃流腔通过排水管与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两侧的输水沟联通,输水沟中设置透水砂层B,侧板的顶端和输水沟之间设有拱形的导水坡,储水室上部的水位检测器与地下结构内部的报警灯通过控制线连接,并采用清空管穿过除污盒将储水室和地下结构联通,清空管的下端设置开关。
进一步地,上透水板、侧板、下连接板、滑泥板、过渡板、滤淤泥网、弃流分隔板、金属透水网、高阻尼缓震簧和导水坡采用镀锌防腐处理。
进一步地,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进一步地,在除污盒的内部填充有洁净的砂粒和活性炭混合物用于净化水质。
进一步地,底部排水沟和输水沟均和城市排水管道联通。
进一步地,抽泥管穿过导水坡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可操作性,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水、排水作用,降水量较小时本装置以储存为主,发挥储水功能,降水量较大时,发挥适时排水功能,及时解决地下结构上方和周围降水淤积问题,能起到相对全面防渗漏效果,并且方便实现水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当受到地面传递来的动静载荷冲击时,上透水板会带动传力支撑顶,进而使弃流分隔板对高阻尼缓震簧挤压耗能抵消能量,渗入地下的降水中混有的泥土经滤淤泥网过滤后滑进淤泥集中盒,可通过抽泥管和清淤泵清理淤泥,可以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透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弃流分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泥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7为漂浮堵塞物俯视图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剖面图示意图。
图中:1为回填层;2为粗砂层;3为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4为底部排水沟;5为透水砂层A;6为地下结构;7为防水层;8为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9为上透水板;10为上顶支撑处;11为透水方孔;12为侧板;13为下连接板;14为滑泥板;15为过渡板;16为板眼;17为滤淤泥网;18为弃流分隔板;19为下顶支撑处;20为板孔;21为金属透水网;22为传力支撑顶;23为弃流锥斗;24为漂浮堵塞物;25为漂浮半球;26为堵塞块;27为高阻尼缓震簧;28为除淤腔;29为弃流腔;30为储水室;31为螺栓;32为水位检测器;33为控制线;34为报警灯;35为输水沟;36为透水砂层B;37为排水管;38为导水坡;39为清空管;40为除污盒;41为开关;42为过水穿孔;43为淤泥集中盒;44为抽泥管;45为清淤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包括回填层1、粗砂层2、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3、地下结构6、防水层7、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8,地下结构6的两侧及转角处设置防水层7,下方铺设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3,上方通过螺栓31连接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8,防水层7的外侧设置粗砂层2,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3上表面的左右两侧预留用于填充透水砂层A5的底部排水沟4,通过回填层1将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3上方的结构填埋,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8由上部的上透水板9、两侧的侧板12、底部的下连接板13围成,中部横向设置弃流分隔板18,上透水板9的中间设置上顶支撑处10,两侧错行开设透水方孔11,弃流分隔板18的中间设置下顶支撑处19,两侧错行开设板孔20,板孔20中拉结金属透水网21,上顶支撑处10和下顶支撑处19之间安装传力支撑顶22,侧板12上部设置过渡板15,过渡板15与传力支撑顶22之间安装倾斜的滑泥板14,滑泥板14上设置多个板眼16,板眼16中拉结滤淤泥网17,弃流分隔板18的下方连接多个倒锥形的弃流锥斗23,弃流锥斗23的与板孔20对应设置,弃流锥斗23中设置漂浮堵塞物24,漂浮堵塞物24由下方的漂浮半球25和上方的堵塞块26组成,漂浮堵塞物24中设置多个贯穿的过水穿孔42,相邻的弃流锥斗23之间设置高阻尼缓震簧27;
滑泥板14和过渡板15以上的区域为除淤腔28,弃流分隔板18与滑泥板14、过渡板15之间的区域为弃流腔29,弃流分隔板18以下的区域为储水室30,除淤腔28的侧方设置与之联通的淤泥集中盒43,设置抽泥管44将淤泥集中盒43与外部的清淤泵45连接,弃流腔29通过排水管37与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8两侧的输水沟35联通,输水沟35中设置透水砂层B36,侧板12的顶端和输水沟35之间设有拱形的导水坡38,储水室30上部的水位检测器32与地下结构6内部的报警灯34通过控制线33连接,并采用清空管39穿过除污盒40将储水室30和地下结构6联通,清空管39的下端设置开关41。
所述的上透水板9、侧板12、下连接板13、滑泥板14、过渡板15、滤淤泥网17、弃流分隔板18、金属透水网21、高阻尼缓震簧27和导水坡38采用镀锌防腐处理。
所述的防水层7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所述的在除污盒40的内部填充有洁净的砂粒和活性炭混合物用于净化水质。
所述的底部排水沟4和输水沟35均和城市排水管道联通。
所述的抽泥管44穿过导水坡38设置。
当渗水量较小时,水首先通过透水方孔11进入除淤腔28中,继续通过滤淤泥网17进入弃流腔29中,再通过金属透水网21进入弃流锥斗23中,最后通过漂浮堵塞物24中的过水穿孔42慢慢渗下,进入储水室30储存,发挥储水功能,除淤腔28中的淤泥会沿着滑泥板14、过渡板15滑进淤泥集中盒43,通过抽泥管44和清淤泵45清理淤泥;
当渗水量较大时,弃流锥斗23中雨水瞬间增加,部分水通过漂浮堵塞物24中的过水穿孔42流下,漂浮堵塞物24由于浮力作用升高,堵塞块26上升将金属透水网21的大半部分堵住,弃流腔29中的水会通过排水管37进入输水沟35排出,降至上透水板9上的多余的水会沿着导水坡38进入输水沟35,发挥适时排水功能;
当储水室30中的储水量达到顶端触碰到水位检测器32时,报警灯34会发出警报,可以通过清空管39取水,并且水会通过除污盒40过滤,方便实现水资源回收循环利用;
当受到地面传递来的动静载荷冲击时,上透水板9会带动传力支撑顶22,进而使弃流分隔板18对高阻尼缓震簧27挤压耗能抵消能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包括回填层(1)、粗砂层(2)、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3)、地下结构(6)、防水层(7)、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8),其特征在于:
地下结构(6)的两侧及转角处设置防水层(7),下方铺设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3),上方通过螺栓(31)连接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8),所述防水层(7)的外侧设置粗砂层(2),所述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3)上表面的左右两侧预留用于填充透水砂层A(5)的底部排水沟(4),通过回填层(1)将底部防水混凝土基层(3)上方的结构填埋,所述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8)由上部的上透水板(9)、两侧的侧板(12)、底部的下连接板(13)围成,中部横向设置弃流分隔板(18),所述上透水板(9)的中间设置上顶支撑处(10),两侧错行开设透水方孔(11),所述弃流分隔板(18)的中间设置下顶支撑处(19),两侧错行开设板孔(20),所述板孔(20)中拉结金属透水网(21),上顶支撑处(10)和下顶支撑处(19)之间安装传力支撑顶(22),所述侧板(12)上部设置过渡板(15),所述过渡板(15)与传力支撑顶(22)之间安装倾斜的滑泥板(14),所述滑泥板(14)上设置多个板眼(16),所述板眼(16)中拉结滤淤泥网(17),弃流分隔板(18)的下方连接多个倒锥形的弃流锥斗(23),所述弃流锥斗(23)的与板孔(20)对应设置,弃流锥斗(23)中设置漂浮堵塞物(24),所述漂浮堵塞物(24)由下方的漂浮半球(25)和上方的堵塞块(26)组成,漂浮堵塞物(24)中设置多个贯穿的过水穿孔(42),相邻的弃流锥斗(23)之间设置高阻尼缓震簧(27);
滑泥板(14)和过渡板(15)以上的区域为除淤腔(28),弃流分隔板(18)与滑泥板(14)、过渡板(15)之间的区域为弃流腔(29),弃流分隔板(18)以下的区域为储水室(30),所述除淤腔(28)的侧方设置与之联通的淤泥集中盒(43),设置抽泥管(44)将淤泥集中盒(43)与外部的清淤泵(45)连接,所述弃流腔(29)通过排水管(37)与综合排水防淹缓震结构设施(8)两侧的输水沟(35)联通,所述输水沟(35)中设置透水砂层B(36),侧板(12)的顶端和输水沟(35)之间设有拱形的导水坡(38),所述储水室(30)上部的水位检测器(32)与地下结构(6)内部的报警灯(34)通过控制线(33)连接,并采用清空管(39)穿过除污盒(40)将储水室(30)和地下结构(6)联通,所述清空管(39)的下端设置开关(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上透水板(9)、侧板(12)、下连接板(13)、滑泥板(14)、过渡板(15)、滤淤泥网(17)、弃流分隔板(18)、金属透水网(21)、高阻尼缓震簧(27)和导水坡(38)采用镀锌防腐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防水层(7)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在除污盒(40)的内部填充有洁净的砂粒和活性炭混合物用于净化水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底部排水沟(4)和输水沟(35)均和城市排水管道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抽泥管(44)穿过导水坡(38)设置。
CN202022039480.6U 2020-09-17 2020-09-17 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7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9480.6U CN212427242U (zh) 2020-09-17 2020-09-17 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9480.6U CN212427242U (zh) 2020-09-17 2020-09-17 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7242U true CN212427242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9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94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7242U (zh) 2020-09-17 2020-09-17 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7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8918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06759825A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0016886B (zh) 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CN1126955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113107061A (zh) 一种近城市废弃露天矿地层重构方法
CN105297872A (zh) 一种lid型城市雨水渗蓄净排水暗渠
CN110438938B (zh) 用于构建海绵城市的河道岸堤结构
CN110700038A (zh) 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
CN112391997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河道堤岸结构
CN110158650A (zh) 一种设置防水和排水体系的地下结构
CN205224230U (zh) 一种lid型城市雨水渗蓄净排水暗渠
CN207228292U (zh) 一种先集水后慢漏排水系统
CN112031040A (zh) 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CN212427242U (zh) 地下工程顶部结构清淤排水结构体系
CN207512863U (zh) 雨水渗透系统
CN210917229U (zh) 一种台地式雨洪防控系统
CN205276436U (zh) 一种用于雨水调蓄的地下装置
CN211596806U (zh) 适用于高承压地下水地基的暗排水系统
CN211689738U (zh) 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
CN107558587A (zh) 一种先集水后慢漏排水系统
CN210561998U (zh) 双层土工膜防渗排水结构及库盆防渗排水结构
CN210331937U (zh)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9397693U (zh) 一种下沉式绿地积水快速排干装置
CN206360052U (zh) 一种海绵式雨水渗透收排系统
CN111663626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水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