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7236U -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7236U
CN212427236U CN202020563822.1U CN202020563822U CN212427236U CN 212427236 U CN212427236 U CN 212427236U CN 202020563822 U CN202020563822 U CN 202020563822U CN 212427236 U CN212427236 U CN 212427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oove
sewage
fixedly connected
see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38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艳
许王俊
宋志伟
罗冰
谭超
郑丹妍
刘青松
葛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l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l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l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l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38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7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包括土地基层,土地基层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梯状凹槽,梯状凹槽靠近槽底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防渗层,梯状凹槽靠近第一防渗层一端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防渗层,梯状凹槽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个凹槽,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防渗层、第二防渗层的设置,可以防止污水进行下渗,污染土地与地下水,通过凹形混凝土层、通水口以及导流槽的设置,可以在污水意外下渗后对污水进行导流,并使污水经过设置的连接管进入污水收集槽内,且通过设置的水泵可以将污水收集槽内的污水排出进行处理,有效的解决了一般垃圾填埋场的污水防渗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更全面的防止污水的渗透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属于防渗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类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因此垃圾填埋场是在目前的发展中必不可缺的建设之一,垃圾填埋场污水的渗漏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巨大,当污水渗漏后,土壤将被被污染,之后可能会通过渗透污染地下水,并最终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目前,一般的垃圾填埋场对应防渗水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铺盖防渗膜进行防渗,其方式过于单一,在暴雨过后,雨水进入填埋有垃圾的填埋坑后将会受到污染,这时雨水也将变成污水并使污水量增加,当污水量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防渗膜可能会由于污染水的压力导致一定破损,并因此会造成污水的渗漏且使土地和地下水受到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包括土地基层,所述土地基层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梯状凹槽,所述梯状凹槽靠近槽底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防渗层,所述梯状凹槽靠近第一防渗层一端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防渗层,所述梯状凹槽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凹形混凝土层,所述凹形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过滤层,所述凹形混凝土层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通水口,所述凹形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呈对称状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且若干个所述导流槽均与通水口相连通,所述通水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海绵层,所述通水口内部靠近海绵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管,所述土地基层底端的内壁上对应连接管的位置开设有一个空槽,所述空槽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水收集箱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污水收集槽,所述连接管靠近凹槽槽底的一端贯穿凹槽的槽底并与污水收集槽相连通,所述土地基层上表面的其中一端开设有一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水泵,所述水泵的吸入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Z型水管,所述Z型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土地基层的上表面并与污水收集槽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的排水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导流槽的槽底均呈斜坡状设置,且所述凹形混凝土层位于导流槽之间的上表面均呈弧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渗层为HDPE土工防渗膜,所述第二防渗层为黏土防渗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渗层和第二防渗层均呈梯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为土工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防渗层、第二防渗层的设置,可以防止污水进行下渗,污染土地与地下水,通过凹形混凝土层、通水口以及导流槽的设置,可以在污水意外下渗后对污水进行导流,并使污水经过设置的连接管进入污水收集槽内,且通过设置的水泵可以将污水收集槽内的污水排出进行处理,有效的解决了一般垃圾填埋场的污水防渗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更全面的防止污水的渗透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凹形混凝土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土地基层;2、梯状凹槽;3、第一防渗层;4、第二防渗层;5、凹槽;6、第一过滤层;7、第二过滤层;8、凹形混凝土层;9、通水口;10、导流槽;11、海绵层;12、连接管;13、空槽;14、污水收集箱;15、污水收集槽;16、放置槽;17、水泵;18、Z型水管;1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中,包括土地基层1,土地基层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梯状凹槽2,梯状凹槽2靠近槽底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防渗层3,梯状凹槽2靠近第一防渗层3一端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防渗层4,梯状凹槽2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个凹槽5,凹槽5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凹形混凝土层8,凹形混凝土层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过滤层6,第一过滤层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过滤层7,凹形混凝土层8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通水口9,凹形混凝土层8的上表面呈对称状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10,且若干个导流槽10均与通水口9相连通,通水口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海绵层11,通水口9内部靠近海绵层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管12,土地基层1底端的内壁上对应连接管12的位置开设有一个空槽13,空槽13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污水收集箱14,污水收集箱14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污水收集槽15,连接管12靠近凹槽5槽底的一端贯穿凹槽5的槽底并与污水收集槽15相连通,土地基层1上表面的其中一端开设有一个放置槽16,放置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水泵17,水泵17的吸入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Z型水管18,Z型水管18远离水泵17的一端贯穿土地基层1的上表面并与污水收集槽15相连通。
水泵17的排水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水管19,方便污水的排放。
若干个导流槽10的槽底均呈斜坡状设置,且凹形混凝土层8位于导流槽10之间的上表面均呈弧状设置,方便污水进入通水口9内。
第一防渗层3为HDPE土工防渗膜,第二防渗层4为黏土防渗层,提高填埋场的防止污水下渗的能力。
第一防渗层3和第二防渗层4均呈梯状设置,增加与梯状凹槽2的贴合度,提高防渗的覆盖面。
第一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层7均为土工过滤网,对污水进行一定过滤防止水泵17的堵塞。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因第二防渗层4为黏土防渗层,由于黏土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都较差,所以可以防止污水的下渗,并使土地基层1得到一定的防渗能力,因第一防渗层3为HDPE土工防渗膜,由于HDPE土工防渗膜有着很好的防腐、防潮、防漏以及不吸湿和防水蒸汽的性能,通过第一防渗层3的设置,可以使得土地基层1的防渗能力进一步提高,并可以进一步的防止污水的下渗,且当污水意外下渗时,因第一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层7均为土工过滤网,由于土工过滤网有表面呈网眼状的设置,所以在污水下渗经过第一过滤层6时,第一过滤层6可以对污水中有着一定颗粒大小的杂质进行第一次过滤,污水被第一次过滤之后,将进入第二过滤层7并得到第二次过滤,从而使得污水里的杂质大大减少,被第二次过滤的污水将流向凹形混凝土层8,通过导流槽10的设置,可以对污水进行导流的作用,并使污水进入通水口9内,通过导流槽10槽底呈斜坡状的设置,可以加快污水流动的速度,并通过凹形混凝土层8位于导流槽10之间的上表面均呈弧状设置,可以使落在凹形混凝土层8上表面的污水向导流槽10内滑落,且通过海绵层11的设置,可以对污水进行第三次过滤,并使污水中更细小的颗粒杂质得到过滤,被第三次过滤的污水将通过连接管12进入污水收集槽15内,之后通过打开水泵17,通过水泵17的吸入端,可以将污水收集槽15内的污水从Z型水管18吸入,并从排水管19内向外排出进行处理,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层6、第二过滤层7、海绵层11的设置,可以防止水泵17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的堵塞等问题,且通过污水收集箱14的设置,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污水进行储存,解决了需要经常打开水泵17的麻烦,有效的解决了一般垃圾填埋场的污水防渗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更全面的防止污水的渗透等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地基层(1),所述土地基层(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梯状凹槽(2),所述梯状凹槽(2)靠近槽底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防渗层(3),所述梯状凹槽(2)靠近第一防渗层(3)一端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防渗层(4),所述梯状凹槽(2)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个凹槽(5),所述凹槽(5)的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凹形混凝土层(8),所述凹形混凝土层(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过滤层(6),所述第一过滤层(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过滤层(7),所述凹形混凝土层(8)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通水口(9),所述凹形混凝土层(8)的上表面呈对称状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10),且若干个所述导流槽(10)均与通水口(9)相连通,所述通水口(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海绵层(11),所述通水口(9)内部靠近海绵层(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管(12),所述土地基层(1)底端的内壁上对应连接管(12)的位置开设有一个空槽(13),所述空槽(13)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污水收集箱(14),所述污水收集箱(14)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污水收集槽(15),所述连接管(12)靠近凹槽(5)槽底的一端贯穿凹槽(5)的槽底并与污水收集槽(15)相连通,所述土地基层(1)上表面的其中一端开设有一个放置槽(16),所述放置槽(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水泵(17),所述水泵(17)的吸入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Z型水管(18),所述Z型水管(18)远离水泵(17)的一端贯穿土地基层(1)的上表面并与污水收集槽(1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7)的排水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水管(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导流槽(10)的槽底均呈斜坡状设置,且所述凹形混凝土层(8)位于导流槽(10)之间的上表面均呈弧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渗层(3)为HDPE土工防渗膜,所述第二防渗层(4)为黏土防渗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渗层(3)和第二防渗层(4)均呈梯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层(7)均为土工过滤网。
CN202020563822.1U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Active CN212427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3822.1U CN212427236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3822.1U CN212427236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7236U true CN212427236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5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3822.1U Active CN212427236U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7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2835B (zh) 一种种植屋面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CN212026360U (zh) 一种地下式刚性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CN103374965B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文丘里自循环负压排水系统
CN209873824U (zh) 一种垃圾填埋区边坡排水收气系统
CN101148885B (zh) 填埋场地下水的立体式疏排系统结构
CN216007052U (zh) 一种垃圾刚性填埋场
CN212104144U (zh) 一种土壤清挖基坑的防护集水结构
CN212427236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
CN215053297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封场防渗层
CN207362895U (zh) 立体式环保复合生态封场结构
CN214990576U (zh) 一种人工湿地的土工膜防渗层保护结构
CN212053102U (zh) 垃圾填埋场雨水收集导排系统
CN214194846U (zh) 矿坑型垃圾填埋场雨水导排系统
CN210288489U (zh) 一种以煤矸石为基础的垃圾填埋场
CN212026361U (zh) 地下式刚性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防渗结构
CN215211470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用抽排井
CN208039324U (zh) 一种填埋场高密度聚乙烯膜雨污分流排水渠
CN215669709U (zh) 一种排水效果好的垃圾填埋场封场排水系统
CN217232133U (zh) 一种应用于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收集系统
CN111663626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水管系统
CN214329003U (zh) 一种垃圾回填场地防渗结构
CN113843250B (zh) 一种刚性填埋库
CN215166269U (zh) 一种具有良好防渗功能的填埋场污泥池结构
CN212427238U (zh) 一种飞灰填埋场库区防渗系统
CN215442300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