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5091U - 真空气管吸吊机 - Google Patents

真空气管吸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5091U
CN212425091U CN202020371446.6U CN202020371446U CN212425091U CN 212425091 U CN212425091 U CN 212425091U CN 202020371446 U CN202020371446 U CN 202020371446U CN 212425091 U CN212425091 U CN 212425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hole
adjusting
lift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14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义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gellen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gellen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gellen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gellen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14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5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5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5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包括立柱、悬臂、真空泵、提升气管、旋转接头、导气管、过滤器和真空吸盘,还包括单手操作手柄;所述单手操作手柄包括操控主体和管式操控把手,操控主体的上部与提升气管的一端连接,操控主体的下部与操控把手的上部连接,操控把手的下部与真空吸盘连通,真空吸盘通过操控把手并经操控主体与提升气管连通并构成真空通道,操控主体用于真空通道的开关和真空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在操控主体上集成了升降操纵杆、快速释放杆和真空调节机构,可实现真空气管吸吊机的单手操作,给予了操作者更多的自由,使之能更加灵活、简便地操控,适应狭小空间和体力弱者操控的需要,并能根据吊运工件的重量调整所需的真空吸附力,提高利用率。

Description

真空气管吸吊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属于真空吊运装置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空气管吸吊机俗称象鼻子,是一种快速、安全、方便的吊运设备,是利用真空吸附的原理,将真空泵或真空鼓风机作为真空源,在吸盘端产生真空,从而将被吊工件牢牢吸起,然后,通过可回转的悬臂将被吊工件搬运到指定位置。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真空气管吸吊机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有技术中,对此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例如: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920489207.8)提供的《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真空吸吊机》,包括底座、立柱、悬臂、第一吊耳、第二吊耳、提升气管、真空吸盘,操作人员通过远程终端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带动提升气管的运动,同时通过PLC控制真空鼓风机的运转,可以实现真空吸吊机的机电一体化;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820057173.0)提供的《真空吸吊机》,包括吊架、吸盘、舵把、控制按钮、吊环、气管、子吸盘,能够适应不同面积石板的转运;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721578458.0)提供的《一种电动翻转180度的真空吸吊机》,包括机架、转动管和吸盘,吸盘角度可以调节,能够进行180度翻转;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620631855.9)提供的《一种新型真空吸吊机设备》,包括:底座、支架、真空发生系统、隔音箱、固定板、悬臂、升降真空管、控制管、固定杆、真空吸盘、操作手柄、真空气管、固定器,解决了真空吸吊机工作中噪音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521065057.6)提供的《一种专用于圆柱形晶体搬运的摆臂式真空吸吊机》,包括立体柱、水平摆臂滑轨、提升伸缩管、真空鼓风机及真空吸盘,能够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520680502.3)提供的《一种带有摇臂功能的气管式真空吸吊机》,包括主立柱、旋转支柱、轴承座、真空阀、储压罐、加强筋、底座、真空导气管、摇臂主梁、悬挂杆、滑轮、提升气管、提升气管悬挂架、控制器,较传统真空吸吊机更加灵活;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520038916.6)提供的《一种拆板吸吊机》,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升降机构、真空吸盘组和电气控制装置,能够吸吊表面较为粗糙的工件,减少吸盘数量,减小吸吊设备体积;
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410239643.1)公开的《一种气管式真空吸吊机》,包括水平悬臂、提升气管、真空导气管、旋转接头、控制器、真空泵和真空吸盘脚,操作易上手,基本不受搬运场地限制,维护方便,节省人力物力成本。
纵观上述现有技术可以发现,使用者是利用真空泵等动力源产生的负压,通过操作手柄使真空吸盘吸附物品,再通过操作手柄将真空吸盘连同吸附的被吊工件上下移动或左右回转,然后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再破坏负压释放被吊工件,完成一次移动、搬运的过程。
现有技术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操作手柄大多需要双手操控,真空吸盘的升降和左右回旋要用双手才能把控,单手很难完成,如此,一方面使得真空气管吸吊机变得相当笨拙,被吊工件的起吊位置和安放位置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极大地限制了操作人员的自由度,使其无法顾及其他事务。
此外,现有技术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主要注重于采用机电一体化进行自动控制、或解决工作中的噪音问题、抑或改善其真空吸盘或其他部件,使之适应吊运不同表面、体积的工件等,但在如何改善操作的灵活性、便捷性和适用性方面却鲜有挖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目的在于改善真空气管吸吊机的操控环境,使之更加灵活、简便,给予操作者更多的自由,并提高其适用性,满足不同工件吊运时对真空度的要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包括立柱、悬臂、真空泵、提升气管、旋转接头、导气管、过滤器和真空吸盘;
所述立柱矗立在支撑面上,所述悬臂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真空泵安装在所述立柱或所述支撑面上,所述提升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接头悬吊在所述悬臂上,且所述提升气管通过所述旋转接头、所述导气管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进口则与所述真空泵连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单手操作手柄;
所述单手操作手柄包括操控主体和管式操控把手,所述操控主体的上部与所述提升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操控主体的下部与所述操控把手的上部连接,所述操控把手的下部与所述真空吸盘连通;
所述真空吸盘通过所述操控把手并经所述操控主体与所述提升气管连通并构成真空通道,所述操控主体用于所述真空通道的开关和真空度的调节;
所述真空通道与所述旋转接头、所述导气管、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真空泵组成所述真空气管吸吊机的真空系统。
进一步的:
所述操控主体包括壳体、上盖、底盖、操控机构和真空调节机构,且所述壳体与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内部具有空腔的圆柱体;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阀孔、气孔和连杆孔,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固定在所述气孔上;
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阀孔对应的拉簧孔、与所述气孔对应的真空调节孔和与所述连杆孔对应的上盖连杆孔,所述拉簧孔上设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外部套设有拉簧套;
所述底盖设有升降操纵孔、释放操作孔、与所述连杆孔对应的底盖连杆孔和操控把手孔;
所述操控把手的上部具有与所述卡接环对应的卡接体,所述操控把手的上部穿过所述操控把手孔并通过所述卡接体与所述卡接环卡接;
所述操控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操控机构包括阀块、拉簧、调节块、联动杆、升降操纵杆和快速释放杆;
所述阀块为与所述阀孔对应配合的圆台,所述圆台的顶部与所述拉簧连接,所述拉簧穿过所述阀孔以及所述拉簧孔并通过所述调节套与所述拉簧套连接;
所述调节块的一侧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调节块的另一侧与所述阀块的一侧通过所述联动杆活动连接;
所述升降操纵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连接,所述升降操纵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升降操纵孔且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
下压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的所述升降操纵杆一端,所述升降操纵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块连接所述联动杆使得所述阀块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空隙变大,通过所述阀孔进入所述提升气管内的空气流量增大,所述真空系统负压降低,造成所述提升气管伸长,所述真空吸盘下降;
松开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的所述升降操纵杆,所述阀块在所述拉簧拉力的作用下贴近所述阀孔,所述阀孔的开度变小,通过所述阀孔进入所述提升气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所述真空系统负压增加,造成所述提升气管收缩,所述真空吸盘上升;
所述快速释放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杆连接,所述快速释放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释放操作孔且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
按下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的所述快速释放杆的一端,所述快速释放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联动杆使得所述阀块迅速从所述阀孔上离开,使得通过所述阀孔进入所述提升气管内的空气流量瞬间增大,所述真空系统负压快速降低,所述真空吸盘即刻失去吸力;
松开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的所述快速释放杆,所述阀块在所述拉簧拉力的作用下贴合所述阀孔,所述真空系统恢复负压,所述真空吸盘重新产生吸力;
所述真空调节机构包括旋钮、连杆和真空调节板,所述连杆穿插在所述上盖连杆孔、所述连杆孔及所述底盖连杆孔内,且所述连杆的上端与设置在所述真空调节孔上的所述真空调节板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设置在所述底盖外的所述旋钮连接;
旋转所述旋钮,可以通过所述连杆调节所述真空调节板在所述真空调节孔上的覆盖度,从而调节通过所述真空调节孔进入所述提升气管内的空气流量,即调节所述真空系统的真空度,进而调节所述真空吸盘的吸力。
进一步的: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两个所述阀孔,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阀孔对应的两个所述拉簧孔、两个所述拉簧孔上分别设有所述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外部分别套设有所述拉簧套,所述底盖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所述升降操纵孔和一个所述释放操作孔;
所述操控机构包括两个所述阀块、两个所述拉簧、两个所述调节块、两套所述联动杆、两个所述升降操纵杆和一个所述快速释放杆;
两个所述阀块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内,两个所述阀块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拉簧连接,两个所述拉簧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阀孔以及两个所述拉簧孔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调节套与两个所述拉簧套连接;
两个所述调节块的各自一侧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两个所述调节块各自的另一侧分别与两套所述联动杆连接,两套所述联动杆再分别与两个所述阀块的一侧活动连接;
两个所述升降操纵杆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调节块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操纵杆各自的另一端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升降操纵孔且都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
进一步的,所述阀块的上部还设有O型圈,所述O型圈用以所述阀块与所述阀孔之间的密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所述上盖连杆孔和所述连杆孔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平垫圈和O 型密封圈,所述平垫圈和所述O型密封圈分别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上盖连杆孔和所述连杆孔连接处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调节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采用毛毡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由连接所述旋钮的下杆和连接所述真空调节板的上杆套接而成,所述下杆与所述上杆的套接处通过轴用挡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把手为把状中空管式操控把手,且其把状部分包裹有防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为星形把手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通常包括了立柱、悬臂、真空泵、提升气管、旋转接头、导气管、过滤器和真空吸盘的真空气管吸吊机上,采用了单手操作手柄,所述的单手操作手柄包括了操控主体和管式操控把手,操控主体的上部与提升气管的一端连接,操控主体的下部与操控把手的上部连接,操控把手的下部与真空吸盘连通,真空吸盘通过操控把手并经操控主体与提升气管连通构成真空通道,操控主体用于真空通道的开关和真空度的调节,由此,实现了单手操作真空气管吸吊机,给予了操作者更多的自由,使之能更加灵活、简便操控真空气管吸吊机,适应狭小空间和体力弱者操控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单手操作手柄的真空气管吸吊机,通过操控主体对真空通道具有的开关功能,使其拥有了单手快速吸取、释放的操作能力,解决了传统真空气管吸吊机需要双手操作、且释放时间长的问题,拓展后还能适应左右手习惯不同的操作人群,扩大了真空气管吸吊机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群;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通过操控主体对真空通道具有的真空度调节功能,提高了适用性,能够满足不同工件吊运时对真空度的要求,从而进一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设计新颖独特、结构简单实用、拓展性好、操作灵活、简便,能满足不同工件、不同工作场所,甚至不同操作者的吊运需要,因此,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但这些其他的附图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其单手操作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其单手操作手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其操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真空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立柱,20-悬臂,30-真空泵,40-提升气管,50-旋转接头,60-导气管,70-过滤器, 80-真空吸盘、90-手操作柄,P-吊运工件;
91-操控主体、911-壳体、912-上盖、913-底盖、914-操控机构、915-真空调节机构、916- 螺栓,92-操控把手、921-卡接体;
9111-阀孔,9112-气孔,9113-连杆孔,9114-卡接环;
9121-拉簧孔、9122-真空调节孔、9123-上盖连杆孔、9124-调节套、9125-拉簧套;
9131-升降操纵孔、9132-释放操作孔、9133-底盖连杆孔、9134-操控把手孔;
9141-阀块、9142-拉簧、9143-调节块、9144-联动杆、9145-升降操纵杆、9146-快速释放杆、9147-O型圈;
9151-旋钮、9152-连杆、9153-真空调节板、9154-平垫圈、9155-O型密封圈、9156-密封垫、9157-轴用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有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如果存在)等,仅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等指示性方位或位置用词,仅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简化说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活动连接,亦可是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或是无形的信号连接,甚至是光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其单手操作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包括立柱10、悬臂20、真空泵30、提升气管40、旋转接头50、导气管60、过滤器70和真空吸盘80,此外,还包括单手操作手柄90;
立柱10矗立在支撑面上,悬臂20的一端安装在立柱10的顶端,真空泵30安装在立柱10或支撑面上,提升气管40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50悬吊在悬臂20上,提升气管40通过旋转接头50、导气管60与过滤器70的出口连通,过滤器70的进口则与真空泵30连通;
单手操作手柄90包括操控主体91和管式操控把手92;
操控主体91的上部与提升气管40的另一端连接,操控主体91的下部与操控把手92的上部连接,操控把手92的下部与真空吸盘80连通,真空吸盘80通过操控把手92并经操控主体91与提升气管40连通构成真空通道,操控主体91用于真空通道的开关和真空度的调节;
真空通道与旋转接头50、导气管60、过滤器70和真空泵30组成真空气管吸吊机的真空系统。
如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其单手操作手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所示:
操控主体91包括壳体911、上盖912、底盖913、操控机构914和真空调节机构915,壳体911与上盖912和底盖913通过螺栓916连接成一个内部具有空腔的圆柱体;
壳体911的顶部设有阀孔9111、气孔9112和连杆孔9113,壳体的内部设有卡接环9114,卡接环9114固定在气孔9112上;
上盖912设有与阀孔9111对应的拉簧孔9121、与气孔9112对应的真空调节孔9122和与连杆孔9113对应的上盖连杆孔9123,拉簧孔9121上设有调节套9124,调节套9124 外套设有拉簧套9125;
底盖913设有升降操纵孔9131、释放操作孔9132、与连杆孔9113对应的底盖连杆孔9133和操控把手孔9134;
操控把手92的上部具有与卡接环9114对应的卡接体921,操控把手92的上部穿过操控把手孔9134并通过卡接体921与卡接环9114卡接。
进一步的,操控把手92为把状中空管式操控把手,且其把状部分包裹有防护套(图中未示出)。
如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其操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操控机构914设置在壳体911内,操控机构914包括阀块9141、拉簧9142、调节块9143、联动杆9144、升降操纵杆9145、快速释放杆9146;
阀块9141为与阀孔9111对应配合的圆台,圆台的顶部与拉簧9142连接,拉簧9142穿过阀孔9111以及拉簧孔9121并通过调节套9124与拉簧套9125连接;
进一步的,阀块9141的上部还设有O型圈9147,O型圈9147用以阀块9141与阀孔9111之间的密合;
调节块9143的一侧与壳体911连接,调节块9142的另一侧与阀块9141的一侧通过联动杆9144活动连接;
升降操纵杆9145的一端与调节块9142连接,升降操纵杆9145的另一端穿出升降操纵孔9131且裸露于底盖913之外;
下压裸露于底盖913之外的升降操纵杆9145一端,升降操纵杆9145的另一端通过调节块9143连接联动杆9144使得阀块9141与阀孔9111之间的空隙变大,通过阀孔9111进入提升气管40内的空气流量增大,所述真空系统负压降低,造成提升气管40伸长,真空吸盘80下降;
松开裸露于底盖913之外的升降操纵杆9145,阀块9141在拉簧9142拉力的作用下贴近阀孔9111,阀孔9111的开度变小,通过阀孔9111进入提升气管40内的空气流量减少,所述真空系统负压增加,造成提升气管40收缩,真空吸盘80上升;
快速释放杆9146的一端与联动杆9144连接,快速释放杆9146的另一端穿出释放操作孔9132且裸露于底盖913之外;
按下裸露于底盖913之外的快速释放杆9146的一端,快速释放杆9146的另一端通过联动杆9144使得阀块9141迅速从阀孔9111上离开,使得通过阀孔9111进入提升气管40内的空气流量瞬间增大,所述真空系统负压快速降低,真空吸盘80即刻失去吸力,被吸附在真空吸盘80下的工件P被迅速释放;
松开裸露于底盖913之外的快速释放杆9146,阀块9141在拉簧9142拉力的作用下贴合阀孔9111,所述真空系统恢复负压,真空吸盘80重新产生吸力,吸吊工件P。
如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真空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真空调节机构915包括旋钮9151、连杆9152和真空调节板9153,连杆9152穿插在上盖连杆孔9123、连杆孔9113及底盖连杆孔9133内,且连杆9152的上端与设置在真空调节孔9122上的真空调节板9153连接,连杆9152的下端与设置在底盖913外的旋钮9151连接;
旋转旋钮9151,可以通过连杆9152调节真空调节板9153在真空调节孔9122上的覆盖度,从而调节通过真空调节孔9122进入提升气管40内的空气流量,即调节所述真空系统的真空度,进而调节真空吸盘80的吸力。
具体操作时,面对工件P,首先,预设一个真空调节孔9122的开度,确定吸力占优还是重力占优;然后,调节旋钮9151,通过连杆9152调节真空调节板9153在真空调节孔9122上的覆盖度来调节真空吸盘80吸力的大小,使之与工件P的重力相当,在此状态下停止旋转旋钮9151,即可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开始工件P正式的吊运。
进一步的,连杆9152与上盖连杆孔9123和连杆孔9113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平垫圈9154和O型密封圈9155,平垫圈9154和O型密封圈9155分别用于连杆9152与上盖连杆孔9123和连杆孔9113连接处的密封;
通过O型密封圈9155和平垫圈9154,可进一步提高真空调节机构915的调节精度。
进一步的,真空调节板9153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9156;显然,设置了密封垫9156后,真空调节板9153与真空调节孔9122的配合能够更好。
进一步的,密封垫9156可以采用毛毡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9152由连接所述旋钮9151的下杆和连接所述真空调节板9153的上杆套接而成,所述下杆与所述上杆的套接处用轴用挡圈9157固定。
进一步的,旋钮9151为星形把手旋钮,以便于操作。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
首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通常包括了立柱、悬臂、真空泵、提升气管、旋转接头、导气管、过滤器和真空吸盘的真空气管吸吊机上,采用了单手操作手柄,所述的单手操作手柄包括了操控主体和管式操控把手,操控主体的上部与提升气管的一端连接,操控主体的下部与操控把手的上部连接,操控把手的下部与真空吸盘连通,真空吸盘通过操控把手并经操控主体与提升气管连通构成真空通道,操控主体用于真空通道的开关和真空度的调节,由此,实现了单手操作真空气管吸吊机,给予了操作者更多的自由,使之能更加灵活、简便操控真空气管吸吊机,适应狭小空间和体力弱者操控的需要;
其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单手操作手柄的真空气管吸吊机,通过操控主体对真空通道具有的开关功能,使其拥有了单手快速吸取、释放的操作能力,解决了传统真空气管吸吊机需要双手操作、且释放时间长的问题,拓展后还能适应左右手习惯不同的操作人群,扩大了真空气管吸吊机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群;
再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通过操控主体对真空通道具有的真空度调节功能,提高了适用性,能够满足不同工件吊运时对真空度的要求,从而进一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拓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基本结构相同,只是操控机构有所述不同,为简略其间,以下只对不同部分加以说明,具体区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壳体911的顶部设有两个阀孔9111,上盖912设有与阀孔9111对应的两个拉簧孔9121 且两个拉簧孔9121上分别设有调节套9124、调节套9124的外部分别套设有拉簧套9125,底盖913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升降操纵孔9131和一个释放操作孔9132;
操控机构914包括两个阀块9141、两个拉簧9142、两个调节块9143、两套联动杆9144、两个升降操纵杆9145和一个快速释放杆9146;
两个阀块9141分别对称分布在壳体内,两个阀块9141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拉簧9142连接,两个拉簧9142分别穿过两个阀孔9111以及两个拉簧孔9121并分别通过两个调节套9124与两个拉簧套9125连接;
两个调节块9143的各自一侧分别与壳体911连接,两个调节块9143各自的另一侧分别与两套联动杆9144连接,两套联动杆9144再分别与两个阀块9141的一侧活动连接;
两个升降操纵杆9145各自的一端分别与调节块9142连接,两个升降操纵杆9145各自的另一端分别穿出两个升降操纵孔9131且都裸露于底盖913之外;
快速释放杆9146的一端与联动杆9144连接,快速释放杆9146的另一端穿出释放操作孔9132且裸露于底盖913之外。
本实施例中,两个升降操纵杆具有相同的功能,操纵任何一个升降操纵杆都可进行真空吸盘的升降,此外,操作者只要使用单手指下压快速释放杆,就能快速将真空负压破坏,轻松释放被真空吸盘吸住的物品。
通过如此拓展,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能够通过操控主体底部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升降操纵杆来满足左右手习惯不同人群的使用,进一步拓展了操作使用的人群,开拓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市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气管吸吊机,设计新颖独特、结构简单实用、拓展性好、操作灵活、简便,能满足不同工件、不同工作场所,甚至不同操作者的吊运需要,因此,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在上述说明书的描述过程中:
术语“本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所示”、“进一步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分方案”等的描述,意指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等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或组合;
此外,在不产生矛盾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或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是对其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或者替换,均属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真空气管吸吊机,包括立柱、悬臂、真空泵、提升气管、旋转接头、导气管、过滤器和真空吸盘,所述立柱矗立在支撑面上,所述悬臂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真空泵安装在所述立柱或所述支撑面上,所述提升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接头悬吊在所述悬臂上,且所述提升气管通过所述旋转接头、所述导气管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进口则与所述真空泵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单手操作手柄;
所述单手操作手柄包括操控主体和管式操控把手,所述操控主体的上部与所述提升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操控主体的下部与所述操控把手的上部连接,所述操控把手的下部与所述真空吸盘连通,所述真空吸盘通过所述操控把手并经所述操控主体与所述提升气管连通并构成真空通道,所述操控主体用于所述真空通道的开关和真空度的调节;
所述真空通道与所述旋转接头、所述导气管、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真空泵组成所述真空气管吸吊机的真空系统;
所述操控主体包括壳体、上盖、底盖、操控机构和真空调节机构,且所述壳体与所述上盖和所述底盖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内部具有空腔的圆柱体;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阀孔、气孔和连杆孔,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固定在所述气孔上;
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阀孔对应的拉簧孔、与所述气孔对应的真空调节孔和与所述连杆孔对应的上盖连杆孔,所述拉簧孔上设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外部套设有拉簧套;
所述底盖设有升降操纵孔、释放操作孔、与所述连杆孔对应的底盖连杆孔和操控把手孔;
所述操控把手的上部具有与所述卡接环对应的卡接体,所述操控把手的上部穿过所述操控把手孔并通过所述卡接体与所述卡接环卡接;
所述操控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操控机构包括阀块、拉簧、调节块、联动杆、升降操纵杆和快速释放杆;
所述阀块为与所述阀孔对应配合的圆台,所述圆台的顶部与所述拉簧连接,所述拉簧穿过所述阀孔以及所述拉簧孔并通过所述调节套与所述拉簧套连接;
所述调节块的一侧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调节块的另一侧与所述阀块的一侧通过所述联动杆活动连接;
所述升降操纵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连接,所述升降操纵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升降操纵孔且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
下压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的所述升降操纵杆一端,所述升降操纵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块连接所述联动杆使得所述阀块与所述阀孔之间的空隙变大,通过所述阀孔进入所述提升气管内的空气流量增大,所述真空系统负压降低,造成所述提升气管伸长,所述真空吸盘下降;
松开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的所述升降操纵杆,所述阀块在所述拉簧拉力的作用下贴近所述阀孔,所述阀孔的开度变小,通过所述阀孔进入所述提升气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所述真空系统负压增加,造成所述提升气管收缩,所述真空吸盘上升;
所述快速释放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杆连接,所述快速释放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释放操作孔且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
按下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的所述快速释放杆的一端,所述快速释放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联动杆使得所述阀块迅速从所述阀孔上离开,造成通过所述阀孔进入所述提升气管内的空气流量瞬间增大,所述真空系统负压快速降低,所述真空吸盘即刻失去吸力;
松开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的所述快速释放杆,所述阀块在所述拉簧拉力的作用下贴合所述阀孔,所述真空系统恢复负压,所述真空吸盘重新产生吸力;
所述真空调节机构包括旋钮、连杆和真空调节板,所述连杆穿插在所述上盖连杆孔、所述连杆孔及所述底盖连杆孔内,且所述连杆的上端与设置在所述真空调节孔上的所述真空调节板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设置在所述底盖外的所述旋钮连接;
旋转所述旋钮,可以通过所述连杆调节所述真空调节板在所述真空调节孔上的覆盖度,从而调节通过所述真空调节孔进入所述提升气管内的空气流量,即调节所述真空系统的真空度,进而调节所述真空吸盘的吸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两个所述阀孔,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阀孔对应的两个所述拉簧孔、两个所述拉簧孔上分别设有所述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外部分别套设有所述拉簧套,所述底盖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所述升降操纵孔和一个所述释放操作孔;
所述操控机构包括两个所述阀块、两个所述拉簧、两个所述调节块、两套所述联动杆、两个所述升降操纵杆和一个所述快速释放杆;
两个所述阀块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内,两个所述阀块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拉簧连接,两个所述拉簧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阀孔以及两个所述拉簧孔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调节套与两个所述拉簧套连接;
两个所述调节块的各自一侧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两个所述调节块各自的另一侧分别与两套所述联动杆连接,两套所述联动杆再分别与两个所述阀块的一侧活动连接;
两个所述升降操纵杆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调节块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操纵杆各自的另一端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升降操纵孔且都裸露于所述底盖之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块的上部还设有O型圈,所述O型圈用以所述阀块与所述阀孔之间的密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与所述上盖连杆孔和所述连杆孔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平垫圈和O型密封圈,所述平垫圈和所述O型密封圈分别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上盖连杆孔和所述连杆孔连接处的密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调节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采用毛毡制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由连接所述旋钮的下杆和连接所述真空调节板的上杆套接而成,所述下杆与所述上杆的套接处通过轴用挡圈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把手为把状中空管式操控把手,且其把状部分包裹有防护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管吸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为星形把手旋钮。
CN202020371446.6U 2020-03-21 2020-03-21 真空气管吸吊机 Active CN212425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1446.6U CN212425091U (zh) 2020-03-21 2020-03-21 真空气管吸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1446.6U CN212425091U (zh) 2020-03-21 2020-03-21 真空气管吸吊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5091U true CN21242509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1446.6U Active CN212425091U (zh) 2020-03-21 2020-03-21 真空气管吸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5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95946U (zh) 新型助力机械手
CN212425091U (zh) 真空气管吸吊机
CN205472213U (zh)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真空吸吊装置
CN211545757U (zh) 一种配电柜安装用辅助设备
CN205491085U (zh)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音响
CN214001163U (zh) 一种陶艺生产用雕塑工作台
CN111880672B (zh) 一种触摸屏面板贴合设备以及贴合方法
CN209455982U (zh) 一种用于房屋装修的移动式吊车
CN217296897U (zh) 一种幕墙安装中的玻璃悬吊装置
CN208485517U (zh) 一种用于锥齿盘的搬运装置
CN111176067A (zh) 一种视频会议投影固定装置
CN215429678U (zh) 一种喷塑枪
CN210572224U (zh) 一种检测有害装饰材料的装置
CN111762733A (zh) 一种室外装饰工程用吊装装置
CN111330109A (zh)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智能输液架
CN210998667U (zh) 一种文化传播用宣传板回收装置
CN216504984U (zh)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机械设备维修台
CN218815040U (zh) 一种瓷砖装饰湿贴平铺技术的调平设备
CN204752031U (zh) 双轨道悬臂吊装置
CN206494636U (zh) 一种气管式吊具
CN208916583U (zh) 一种真空吸吊机
CN114396547B (zh) 一种便携式烟气监测仪
CN217801608U (zh) 一种水利管道对接装置
CN208916582U (zh) 天窗转运升降架
CN220519908U (zh) 一种真空气管吊的海绵式多孔吸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