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2685U - 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22685U CN212422685U CN201922438675.5U CN201922438675U CN212422685U CN 212422685 U CN212422685 U CN 212422685U CN 201922438675 U CN201922438675 U CN 201922438675U CN 212422685 U CN212422685 U CN 2124226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ting
- layer
- nano
- holographic
- decorative fil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一侧的黏结层,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另一侧面的全息层,所述全息层设置有全息微纳结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包括如下一个或者多个全息微纳结构区域。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得特殊视觉效果、且可以提升美观度和辨识度并降低成本的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薄膜装饰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及具有该装饰薄膜的装饰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美观大方,又要求具有独特的标识性。而随着玻璃材料开始应用到手机正面和背面;仅采用油墨印刷,效果单一,无法满足产品的外观设计要求;且受限于玻璃材料本身加工的难度,无法在玻璃表面直接加工出特殊视觉效果,并且成本较高,不符合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得特殊视觉效果、且可以提升美观度和辨识度并降低成本的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一侧的黏结层,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另一侧面的全息层,所述全息层设置有全息微纳结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包括如下一个或者多个全息微纳结构区域:
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所述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由双通道纳米光栅构成,其包括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所述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取向互相垂直,所述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表面于第一方向反射绿色的光,该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反射蓝色光;
变频3D彩透镜区域,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由按位置坐标排列的衍射像素构成,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透镜面型规律连续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微光栅,整体构成彩色衍射透镜和相关的3D视觉效果;
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所述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在变频3D彩色透镜区域的基础上,叠加了另外的衍射像素,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多层图文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像素光栅,所述多层图文的每一层的像素光栅的空间频率相同、取向角不同,实现图文连续球面变化的动态效果;
纳米渐变彩虹区域,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由取向角相同、空间频率连续变化的纳米光栅结构组成,实现色彩连续变化,视觉上有彩虹色渐变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镀层和油墨层,所述镀层形成于所述全息层上并覆盖所述全息微纳结构,所述油墨层形成于所述镀层之上。
优选的,所述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中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周期为250-450 纳米,线宽为125-225纳米,槽型深度为80-200纳米。
优选的,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空间频率的变化范围为100-2500线/毫米,光栅取向角变化范围为0-180度。
优选的,所述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的多层图文的光栅空间频率为1000-1600 线/毫米,光栅的取向角在-25度至25度之间变化。
优选的,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光栅空间频率变化范围为1800-3000线/毫米,光栅的取向角为0度。
优选的,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光栅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均是连续变化的。
优选的,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光栅的空间频率是连续变化的,取向角是固定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装饰玻璃,包括玻璃层,所述装饰玻璃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所述装饰薄膜通过黏结层与所述玻璃层黏结成一体。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光学防伪效果:
一、提供一种图像效果多变、绚丽多彩、层次明显、生动逼真、技术含量高的装饰薄膜。本专利装饰薄膜的涂层上的全息微纳结构,集成了技术工艺难度很高的全息微纳结构方案,双通道变色的识别区域显著增大,易于人眼识别;变频3D彩透镜和动态同位放大镜具有更高层级的辨识度和更优异的视觉效果;纳米渐变彩虹区域会随着视角变化,视觉上有彩虹色渐变的效果。这些全息图形内含的纳米光栅形成的变色效果,只可在反射光方向上观察,不能用复印机复印出来,具有优异的防盗版功能。同时这些全息图形的科技含量高,制作难度大,而且对制作设备的要求更高,很难被仿制。
二、进一步的,在涂层的设有全息微纳结构的表面上设置有镀层,例如二氧化钛形成的介质镀层,或者五氧化二铌或者二氧化锆等高折射率介质,镀层在保护全息微纳结构的同时,可以使微纳结构的衍射效率提高、光学变色和衍射效果更加明显。然后,在镀层上涂布油墨形成油墨层,可以获得想要的底色,使全息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薄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薄膜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薄膜的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在特定角度观察到的图像效果;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薄膜在图3的基础上旋转90度后观察到的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的图像效果;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薄膜的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微纳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薄膜的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效果图;图7
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薄膜的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的效果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薄膜的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微纳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薄膜的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9及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1、基材层;2、黏结层;3、全息层;4、镀层;5、油墨层。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包括基材层1,设置在基材层一侧的黏结层2,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1另一侧面的全息层3,所述全息层设置有由全息微纳结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包括如下四个全息微纳结构区域的一个或者多个,并且这些区域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微纳结构技术,从而分别具有不同的光学防伪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分别对这四种光学防伪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需要是说明的是本专利涉及到的光栅都是指纳米光栅。
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由双通道纳米光栅构成,其包括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所述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取向互相垂直,所述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表面于第一方向反射绿色光,该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表面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反射蓝色光。
优选的,光栅为亚波长结构光栅,光栅周期为300-450纳米,线宽为175纳米,槽型深度为100-160纳米。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其中一个通道区域中的亚波长光栅取向时,该区域图形呈绿色,微纳结构方向与其正交的另一个通道区域的图形呈蓝色;将装饰薄膜绕中心法线转动90°观察,前一个通道区域的颜色转为蓝色,后一个通道区域的颜色转为绿色;如图3-4所示,装饰薄膜旋转90度之后,牡丹花的花(第一双通道区域)与叶子(第二双通道区域)颜色发生对调。
变频3D彩透镜区域由按位置坐标排列的衍射像素构成,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透镜面型规律连续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纳米光栅,整体构成彩色衍射透镜和3D视觉效果。
光栅的空间频率与光栅的周期成反比,光栅的空间频率越高,光栅的周期越短,光栅越密;反之,光栅的空间频率越低,光栅的周期越长,光栅越疏。光栅的取向角即光栅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即水平方向的光栅取向角为0度。
优选的,按透镜面型规律连续变化的空间频率范围为300-2400 线/毫米,镜面型规律是指从镜面的中心到外缘的光栅空间频率越来越高,镜面中心的光栅频率相对低,光栅相对稀疏,镜面外缘的光栅频率相对高,光栅相对更密。光栅取向角变化范围为0-180度。图5为按透镜面型规律连续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像素光栅结构图的一部分,图6为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圆形区域(除字母外)能够看到一个3D透镜的效果,移动角度时看的会更明显。
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在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基础上,叠加了另外的衍射像素,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多层图文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像素光栅,所述多层图文的每一层的像素光栅的空间频率相同、取向角不同,实现了图文连续球面变化的动态效果。
优选的,按多层图文变化的空间频率为1400线/毫米,取向角变化范围为-20度至20度,其微纳结构与变频3D彩透镜区域类似。图7为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的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字母从不同的视角看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就像是用放大镜观看一样。
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由取向角相同、空间频率连续变化的纳米光栅结构组成,实现色彩连续变化,视觉上有彩虹色渐变效果。
优选的,空间频率变化范围为2000-2700线/毫米,光栅的取向角为0度,光栅结构如图8所示,效果如图9所示,不同角度的图形的颜色不一样,且随着装饰薄膜的转动,图形出现彩虹色渐变的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四个全息微纳区域可以随机组合,图符不受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还包括镀层4和油墨层5,所述镀层4形成于所述全息层3上并覆盖所述全
息微纳结构,所述油墨层5形成于所述镀层4之上
全息层3具有防伪微纳结构的一侧表面设有镀层4,例如形成二氧化钛镀层,镀层4在保护防伪微纳结构的同时,可以使微纳结构的衍射效率提高、光学变色和衍射效果更加明显。然后,在镀层上涂布油墨形成油墨层,可以获得想要的底色,使全息效果更加明显。
本专利还涉及一种装饰玻璃,包括玻璃层,还包括上述的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装饰薄膜,所述装饰薄膜通过黏结层与所述玻璃层黏结成一体。
本专利装饰薄膜的涂层上的全息微纳结构,集成了技术工艺难度很高的全息微纳结构方案,双通道变色的识别区域显著增大,易于人眼识别;变频3D彩透镜和动态同位放大镜具有更高层级的辨识度和更优异的视觉效果;纳米渐变彩虹区域会随着视角变化,视觉上有彩虹色渐变的效果。这些全息图形内含的纳米光栅形成的变色效果,只可在反射光方向上观察,不能用复印机复印出来,具有优异的防盗版功能。同时这些全息图形的科技含量高,制作难度大,而且对制作设备的要求更高,很难被仿制。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装饰薄膜,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一侧的黏结层,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基材层另一侧面的全息层,所述全息层设置有全息微纳结构,所述全息微纳结构包括如下一个或者多个全息微纳结构区域:
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所述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由双通道纳米光栅构成,其包括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所述第一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和第二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取向互相垂直,所述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的表面于第一方向反射绿色的光,该双通道纳米光栅结构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反射蓝色光;
变频3D彩透镜区域,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由按位置坐标排列的衍射像素构成,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透镜面型规律连续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微光栅,整体构成彩色衍射透镜和相关的3D视觉效果;
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所述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在变频3D彩色透镜区域的基础上,叠加了另外的衍射像素,所述衍射像素内填充有按多层图文变化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的像素光栅,所述多层图文的每一层的像素光栅的空间频率相同、取向角不同,实现图文连续球面变化的动态效果;
纳米渐变彩虹区域,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由取向角相同、空间频率连续变化的纳米光栅结构组成,实现色彩连续变化,视觉上有彩虹色渐变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镀层和油墨层,所述镀层形成于所述全息层上并覆盖所述全息微纳结构,所述油墨层形成于所述镀层之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定向光变色区域中纳米光栅结构的光栅周期为250-450纳米,线宽为125-225纳米,槽型深度为80-200纳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3D区域的空间频率的变化范围为100-2500线/毫米,光栅取向角变化范围为0-18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同位放大镜区域的多层图文的光栅空间频率为1000-1600线/毫米,光栅的取向角在-25度至25度之间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光栅空间频率变化范围为1800-3000线/毫米,光栅的取向角为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频3D彩透镜区域的光栅的空间频率和取向角均是连续变化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渐变彩虹区域的光栅的空间频率是连续变化的,取向角是固定的。
9.一种装饰玻璃,包括玻璃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装饰薄膜,所述装饰薄膜通过黏结层与所述玻璃层黏结成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38675.5U CN212422685U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38675.5U CN212422685U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22685U true CN212422685U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275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38675.5U Active CN212422685U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22685U (zh) |
-
2019
- 2019-12-30 CN CN201922438675.5U patent/CN2124226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52507B1 (ko) | 장식재 및 장식 물품 | |
CN205902241U (zh) | 装饰膜、电子设备外壳及电子设备 | |
WO2012139012A2 (en) | Tetrachromatic color filter array | |
EP368714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visual and optionally tactile features on a substrate | |
CN111070938B (zh) | 一种设置全息防伪标识的证卡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6308261U (zh) | 盖板玻璃层叠结构 | |
CN105339180B (zh) | 光学安全性设备 | |
CN205818770U (zh) | 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 |
CN107433816A (zh) | 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 |
CN207571329U (zh) | 光学薄膜及具有该光学薄膜的外壳 | |
CN212422685U (zh) | 一种装饰薄膜及装饰玻璃 | |
CN108017286A (zh) | 盖板玻璃层叠结构 | |
CN111032364A (zh) | 光学可变的透视防伪元件和数据载体 | |
CA2459404C (en) | Article displaying edgewise, angular multi-chro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CN211641540U (zh) | 一种设置全息防伪标识的证卡 | |
CN205686055U (zh) | 一种玻璃表面装饰薄膜 | |
CN204870302U (zh) | 一种立体画及带有该立体画的物件 | |
CN104842702B (zh) | 一种立体画、制备方法及其运用 | |
CN109471206A (zh) | 光学薄膜及具有该光学薄膜的外壳 | |
CN204945576U (zh) | 一种显示设备 | |
CN210595892U (zh) | 一种亮光装饰膜 | |
CN211376033U (zh) | 一种具有全息防伪标识的包装材料及烟草盒 | |
CN109507763A (zh) | 光学薄膜和电子设备盖板 | |
CN110039838B (zh) | 装饰膜 | |
CN207181727U (zh) | 光学薄膜及具有该光学薄膜的外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