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7259U - 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17259U CN212417259U CN202020260792.7U CN202020260792U CN212417259U CN 212417259 U CN212417259 U CN 212417259U CN 202020260792 U CN202020260792 U CN 202020260792U CN 212417259 U CN212417259 U CN 2124172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sedimentation tank
- water treatment
- sedimentation
- dis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涉及二次沉淀装置领域,针对现有二次沉淀装置沉淀不完全,且不易清理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底壁中心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沉淀池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多根竖杆,所述圆筒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竖杆内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沉淀池的内底壁设置有托盘,所述沉淀池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溢流堰,所述沉淀池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板,所述开口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圆筒的上端是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连接杆。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清理,且过滤完全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沉淀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二次沉淀池是整个活性污泥法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处理效能与二次沉淀池的涉及和运行密切相关,在功能上要同时满足澄清和污泥浓缩两方面的要求,它的工作效果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从利用悬浮固体与污水的密度差已达到固液分离的原理来看,二沉池与一般的沉淀池并无两样,但是,二沉池的功能要求不同,沉淀的类型不同。因此,二沉池的设计原理和构造上都与一般的沉淀池有所区别。
而在现有的二次沉淀池在使用中由于在溢流中,通常还会伴随有少量的悬浮絮凝物,且在具体的使用中也不能够方便的对沉淀池底部进行清理。因此提出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解决了现有二次沉淀装置沉淀不完全,且不易清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底壁中心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沉淀池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多根竖杆,所述圆筒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竖杆内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沉淀池的内底壁设置有托盘,所述沉淀池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溢流堰,所述沉淀池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板,所述开口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圆筒的上端是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延伸在沉淀池的下侧,且延伸端连接有抽水泵。
优选的,所述排泥管的下端延伸在沉淀池的下侧,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排泥泵。
优选的,所述滑道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开口两侧的外沿,且T型滑板滑动连接在滑道内。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液压杆,且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T型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的下表面,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托盘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沉淀池、圆筒、竖杆、进水管、排泥管、托盘、溢流堰、开口、滑道、T型滑板、圆盘、连接杆、过滤网,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T型滑板上下的移动,进而能够方便的对其进行溢流排放的控制,在由于过滤网的设置,使得装置可以对经过二次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再一次的过滤,且通过液压杆的带动可以将托盘进行上下的提升,方便了对托盘的清洁。
使得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清理,且过滤完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的俯视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沉淀池、2圆筒、3竖杆、4进水管、5排泥管、6托盘、7溢流堰、8开口、9滑道、10T型滑板、11圆盘、12连接杆、1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的内底壁中心固定连接有圆筒2,沉淀池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多根竖杆3,圆筒2内设置有进水管4,竖杆3内设置有排泥管5,沉淀池1的内底壁设置有托盘6,沉淀池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溢流堰7,沉淀池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开口8,开口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道9,滑道9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板10,开口8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13,圆筒2的上端是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11,圆盘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连接杆12。
本实施方式中,进水管4的下端延伸在沉淀池1的下侧,且延伸端连接有抽水泵。
本实施方式中,排泥管5的下端延伸在沉淀池1的下侧,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排泥泵。
本实施方式中,滑道9分别设置在每个开口8两侧的外沿,且T型滑板10滑动连接在滑道9内。
本实施方式中,沉淀池1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液压杆,且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T型滑板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11的下表面,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托盘6的上表面。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二液压杆带动连接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T型滑板10在滑道9内上下的移动,进而能够方便的对其进行溢流排放的控制,在由于过滤网13的设置,使得装置可以对经过二次沉淀后的污水进行再一次的过滤,且通过液压杆的带动可以推动圆盘11上下的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杆12两端分别与圆盘11与托盘12的固定连接,将托盘6进行上下的提升,方便了对托盘6的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的内底壁中心固定连接有圆筒(2),所述沉淀池(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多根竖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2)内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竖杆(3)内设置有排泥管(5),所述沉淀池(1)的内底壁设置有托盘(6),所述沉淀池(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溢流堰(7),所述沉淀池(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开口(8),所述开口(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道(9),所述滑道(9)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板(10),所述开口(8)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13),所述圆筒(2)的上端是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11),所述圆盘(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连接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的下端延伸在沉淀池(1)的下侧,且延伸端连接有抽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5)的下端延伸在沉淀池(1)的下侧,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排泥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9)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开口(8)两侧的外沿,且T型滑板(10)滑动连接在滑道(9)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液压杆,且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T型滑板(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圆盘(11)的下表面,且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托盘(6)的上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60792.7U CN212417259U (zh) | 2020-03-05 | 2020-03-05 | 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60792.7U CN212417259U (zh) | 2020-03-05 | 2020-03-05 | 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17259U true CN212417259U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277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60792.7U Active CN212417259U (zh) | 2020-03-05 | 2020-03-05 | 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17259U (zh) |
-
2020
- 2020-03-05 CN CN202020260792.7U patent/CN2124172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495522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 | |
CN207822639U (zh) |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沉淀池 | |
CN212417259U (zh) | 一种水处理用二次沉淀装置 | |
CN219128585U (zh) | 一种稀土抛光粉废料多级沉降回收装置 | |
CN110734173A (zh) |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 |
CN215249925U (zh) | 建筑工地污水回收再利用终级处理系统 | |
CN211056834U (zh) | 一种具有双重过滤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0409818U (zh) | 一种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1394188U (zh) |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0009666U (zh) | 沉淀处理装置 | |
CN215275954U (zh) | 一种雨污水处理管道 | |
CN219681947U (zh)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收集箱 | |
CN21890113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除沙管路结构 | |
CN217312356U (zh) | 一种医院废水处理悬浮物过滤器 | |
CN22009077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工具 | |
CN210356335U (zh) | 一种环保型多级沉降型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1836723U (zh) | 一种污水杂质沉淀收集处理 | |
CN212894338U (zh) | 一体化自动污水污泥处理设备 | |
CN218833756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淤泥分离装置 | |
CN211486663U (zh) | 一种新型斜板沉淀池 | |
CN219399193U (zh) | 涂装废水净化系统 | |
CN211283821U (zh) | 一种潮汐污水净化用沉淀池 | |
CN109368856B (zh) | 一种多重过滤的氧化池 | |
CN214611838U (zh) | 建筑工地污水回收再利用初级处理系统 | |
CN221319504U (zh) | 一种餐饮废水处理用平流式隔油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