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4815U - 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 - Google Patents

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4815U
CN212414815U CN202020363488.5U CN202020363488U CN212414815U CN 212414815 U CN212414815 U CN 212414815U CN 202020363488 U CN202020363488 U CN 202020363488U CN 212414815 U CN212414815 U CN 212414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mask
disposable
hole
fix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34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晓薇
詹炳宏
陈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end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Beijing Institute Fash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end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end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end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634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4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4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4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所述随弃式口罩罩体在未佩戴的展开状态时呈左右对称的平面状,所述罩体的左侧和右侧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对称设置有第一耳带固定部、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所述第一耳带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耳带孔,所述第二耳带固定部上下排列设置有第二耳带孔和第三耳带孔,所述第三耳带固定部上设置有第四耳带孔;所述第一耳带固定部和第二耳带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楔形切口部,所述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楔形切口部。本申请的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既保证了防护效果和佩戴舒适度,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卫生防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雾霾现象的日益加重,口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目前市场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棉布口罩、纱布口罩、医用口罩、活性炭口罩、工业防尘口罩、N95口罩等。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逐渐在上述各种类型口罩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随弃式口罩(一次性口罩),现有的随弃式口罩的罩体分为一片式、两片式、三片式和四片式,主要为了更好的贴合人的面部轮廓。
现有的多片式口罩加工步骤繁琐,生产效率难以满足庞大的需求量。一片式口罩看似比多片式口罩节省了加工步骤,但是现有的一片式口罩普遍采用折叠结构,以便在佩戴时形成立体的呼吸空间,一方面无纺布形成的褶皱会贴近口鼻,呼吸产生的水气会使佩戴者感觉黏贴而不舒适,另一方面上述折叠结构的加工亦增加了生产步骤,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大量废弃口罩中的橡胶材质多属于非可降解材料,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通过重新设计口罩罩体的形状和结构,厂商通过冲压切割等方式就可以生产出成卷的单片式口罩罩体,使用时顺切割线撕下,将耳带穿过罩体即可佩戴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可降解材料的使用也进一步减轻了随弃式口罩对环境的破坏。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随弃式口罩罩体,其中,罩体在未佩戴的展开状态时呈左右对称的平面状,所述罩体的左侧和右侧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对称设置有第一耳带固定部、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所述第一耳带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耳带孔,所述第二耳带固定部上下排列设置有第二耳带孔和第三耳带孔,所述第三耳带固定部上设置有第四耳带孔;所述第一耳带固定部和第二耳带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楔形切口部,所述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楔形切口部;
所述罩体在佩戴状态时,所述第一耳带孔和所述第二耳带孔被重叠设置为第一重叠耳带孔,所述第四耳带孔和所述第三耳带孔被重叠设置为第二重叠耳带孔。
优选的,所述罩体至少一部分为可降解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罩体纵向的上端设置有鼻梁条。
优选的,所述罩体纵向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对应鼻梁部位的缺口。
优选的,所述罩体为一片式的多层结构。
优选的,所述罩体的第一耳带固定部、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的边缘形状为光滑无棱角的弧线。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随弃式口罩,包括上述随弃式口罩罩体和耳带组件;所述耳带组件固定于所述罩体的第一重叠耳带孔和第二重叠耳带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耳带组件包括耳带绳和耳扣,所述耳扣固定于所述第一重叠耳带孔和第二重叠耳带孔上,所述耳带绳固定于所述耳扣。
可选的,所述耳带绳为头戴式耳带绳或耳戴式耳带绳。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包括:卷体和卷筒,所述卷体上预切割有依次排列的多个口罩罩体,所述口罩罩体为上述随弃式口罩罩体。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弃式口罩通过重新设计的罩体结构,使得口罩在未佩戴的展开状态时为无折痕的平面结构,便于通过冲压切割的方式高效生产;口罩在佩戴时,通过重叠几个耳戴固定部使得罩体更易形成符合面部结构的呼吸空间。因此,本申请的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既保证了防护效果和佩戴舒适度,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通过将罩体更换为可降解材料,进一步减小了对环境的破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随弃式口罩罩体在未佩戴的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随弃式口罩罩体在佩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随弃式口罩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获取模块,但这些获取模块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获取模块彼此区分开。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的发明构思是,通过将口罩分体设计为口罩罩体和耳带组件两部分,罩体部分可以将罩体材料通过平板机压印和预切割,形成可以轻易撕下的成卷罩体。佩戴者使用时,将耳带组件穿过罩体的耳孔即可佩戴使用,同时满足了方便生产和简易使用的需求。此外,罩体通过创新设计在取消了传统折痕褶皱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为良好的呼吸空间。
请参考图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弃式口罩罩体 100,所述罩体100在未佩戴的展开状态时呈左右对称的平面状,所述罩体100的左侧和右侧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对称设置有耳带固定部101、耳带固定部102和耳带固定部103,即:左侧的耳带固定部101和右侧的耳带固定部101沿纵轴对称设置,左侧的耳带固定部102和右侧的耳带固定部102沿纵轴对称设置,左侧的耳带固定部103和右侧的耳带固定部103沿纵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耳带固定部101上设置有耳带孔A,所述耳带固定部102 上下排列设置有耳带孔B和耳带孔D,所述耳带固定部103上设置有耳带孔C;所述耳带固定部101和耳带固定部102之间设置有楔形切口部104,所述耳带固定部102和耳带固定部103之间设置有楔形切口部105。
参见图2A和图2B,所述罩体在佩戴状态时,优选的,佩戴者将所述耳带孔A叠压于所述耳带孔B上(亦可将耳带孔B叠压于耳带孔A上,此种叠压方式防护效果不变,但由于口罩内侧不平整,舒适度稍差)从而形成重叠耳孔E,所述耳带孔C叠压于所述耳带孔D上(亦可将耳带孔D叠压于耳带孔C上,此种叠压方式防护效果不变,但由于口罩内侧不平整,舒适度稍差)从而形成重叠耳孔F。在耳带孔叠压过程中,楔形切口部104收紧乃至消失,使得罩体上部边缘被下拉而贴紧面部,楔形切口部105收紧乃至消失,使得罩体下部边缘被上拉而贴紧下颌部,从而形成便于呼吸的立体腔体106,腔体内拥有充足的呼吸及空气循环空间。
优选的,为了便于立体腔体106的成型,佩戴者亦可在佩戴前沿着罩体纵轴线对折。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罩体100的至少一部分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小随弃式口罩对环境的危害。
优选的,为了使口罩边缘更加符合人脸造型,提高口罩的密封性,本实施例的罩体在靠近人的鼻梁处设置鼻梁压条107,该鼻梁压条107优选为可以任意塑造形状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压条。鼻梁压条107可以预先埋设于罩体纵向的上端部,亦可暴露于罩体外部,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优选的,为了提高人脸佩戴的舒适性,所述罩体100纵向的顶部边缘即鼻梁压条107的上部,进一步设置有对应鼻梁部位的缺口108。通过该设计可以大大缓解鼻梁部位的罩体100对鼻梁皮肤的压力和刺激。
优选的,所述罩体100为一片式的多层结构,可选的,将罩体100由外向内分别设置为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这大大提高了口罩的防护性。
优选的,耳带固定部101、耳带固定部102和耳带固定部103 的罩体边缘设计为光滑无棱角的弧线形,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小罩体边缘对人脸的损伤,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同时,耳带固定部101、耳带固定部102和耳带固定部103重叠后的边缘更加平滑,外观更加美观。
参考图3,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弃式口罩200,包括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随弃式口罩罩体100和耳带组件300。所述耳带组件300包括耳带绳301和耳扣302。优选的,所述耳扣 302为硅胶耳扣。佩戴时,耳扣固定于耳带孔A和耳带孔B叠加形成的重叠耳带孔E上、以及耳带孔D和耳带孔C叠加形成的重叠耳带孔F上。优选的,在耳扣302末端设置用于固定耳带绳301 的孔眼。
优选的,耳带绳301可以是头戴式,亦可以为耳戴式。若设计为头戴式耳带绳,则需要两根较长的耳带绳301,每根耳带绳 301通过耳扣302分别固定于罩体上部的两个重叠耳孔E上,以及罩体下部的两个重叠耳孔F上,呈半月状;若设计为耳戴式耳带绳,则需要两根较短的耳带绳301,每根耳带绳301通过耳扣302 固定于罩体左侧的两个重叠耳孔E和F上,以及罩体右侧的两个重叠耳孔E和F上,呈半月状。
参考图4,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400,包括卷体401和卷筒402,卷体401上预切割有依次排列的多个口罩罩体,所述口罩罩体为图1所示的随弃式口罩罩体100。具体的,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图1所示的随弃式口罩罩体 100是被成卷生产的,即:在带状的罩体材料上通过平板机压印和预切割为依次排列的若干罩体,将带状的罩体材料缠绕于卷筒402 上形成卷体401。带有若干罩体的卷体401被出售给销售商,佩带者可以成卷的购买,亦可以购买卷体401上的部分罩体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随弃式口罩罩体,其特征在于:
罩体在未佩戴的展开状态时呈左右对称的平面状,所述罩体的左侧和右侧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对称设置有第一耳带固定部、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所述第一耳带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耳带孔,所述第二耳带固定部上下排列设置有第二耳带孔和第三耳带孔,所述第三耳带固定部上设置有第四耳带孔;所述第一耳带固定部和第二耳带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楔形切口部,所述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楔形切口部;
所述罩体在佩戴状态时,所述第一耳带孔和所述第二耳带孔被重叠设置为第一重叠耳带孔,所述第四耳带孔和所述第三耳带孔被重叠设置为第二重叠耳带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弃式口罩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至少一部分为可降解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弃式口罩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纵向的上端设置有鼻梁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弃式口罩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纵向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对应鼻梁部位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弃式口罩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一片式的多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弃式口罩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第一耳带固定部、第二耳带固定部和第三耳带固定部的边缘形状为光滑无棱角的弧线。
7.一种随弃式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随弃式口罩罩体和耳带组件;
所述耳带组件固定于所述罩体的第一重叠耳带孔和第二重叠耳带孔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弃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组件包括耳带绳和耳扣,所述耳扣固定于所述第一重叠耳带孔和第二重叠耳带孔上,所述耳带绳固定于所述耳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随弃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带绳为头戴式耳带绳或耳戴式耳带绳。
10.一种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体和卷筒,
所述卷体上预切割有依次排列的多个口罩罩体,所述口罩罩体为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随弃式口罩罩体。
CN202020363488.5U 2020-03-20 2020-03-20 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 Active CN212414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3488.5U CN212414815U (zh) 2020-03-20 2020-03-20 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3488.5U CN212414815U (zh) 2020-03-20 2020-03-20 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4815U true CN212414815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3488.5U Active CN212414815U (zh) 2020-03-20 2020-03-20 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4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09838B1 (en) Face mask
JP3126242U (ja) マスク
CN210382747U (zh) 一种提高气密性口罩
CN212233235U (zh) 一种无耳绳蝶形鼻罩
CN212065759U (zh) 一种立体舒适一次性口罩
CN212414815U (zh) 随弃式口罩罩体、随弃式口罩和成卷的口罩罩体产品
CN210472827U (zh) 一体式防压型面罩
CN212437411U (zh) 一种成人口罩
CN212787518U (zh) 一种防护口罩
CN115399530A (zh) 口罩
JP3116946U (ja) マスク
CN112137201A (zh) 一种加固型防护口罩及其加工方法
CN214802517U (zh) 带内罩的防护口罩
CN212545714U (zh) 一种侧边可调式口罩
CN213587476U (zh) 一种口罩
CN214710564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医用口罩
CN213096296U (zh) 一种穿戴舒适口罩
CN212728903U (zh) 一种三层防护无纺布口罩
CN213045387U (zh) 一种民用口罩
CN213487050U (zh) 一种防勒口罩
CN214962789U (zh) 一种全方位密封型舒适口罩
CN213663804U (zh) 一种口罩
CN212488601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口罩
CN219894744U (zh) 一种三折式过滤口罩
CN213045325U (zh) 一次性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