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4784U -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4784U
CN212394784U CN202020633521.1U CN202020633521U CN212394784U CN 212394784 U CN212394784 U CN 212394784U CN 202020633521 U CN202020633521 U CN 202020633521U CN 212394784 U CN212394784 U CN 212394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wind
outer cylinder
en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35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演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Deerm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Deerm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Deerm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35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4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4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4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出风组件和吸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内外嵌套的内筒、外筒和挡风板,所述吸风组件设于所述内筒中,所述内筒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外筒端部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挡风板相对于第二出风口倾斜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沿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投影,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投影面积位于所述挡风板的投影面积中,从而将出风方向引导为从所述导风通道斜吹而出。这种手持式吸尘器通过设置两重出风口、风道和挡圈,能很好地对吸尘器出风的方向进行引导,避免出风口散吹出来的风带来不便。

Description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常用电器之一,其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闭的壳体内产生负压,从而吸取外界的尘屑。手持式吸尘器由于其便携性等优点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吸尘器,其产生吸力和过滤的主机设置在上部,由人手直接握持,主机上可以接多种不同的吸嘴和延长杆。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出风口一般设于主机后端靠近人体的位置,而且没有规范出风方向,因此吸尘器出风的方向较为随机难以把握,当使用者手持吸尘器主机进行吸尘作业时,出来的风很可能会有一些对着人体吹,由于吸尘器是吸取了尘屑之后吹出的风,虽然经过了过滤,但是最终吹出的气流中也很可能存在未过滤完全的细小灰尘和细菌,这些气流吹向人体不仅影响使用体验,而且多次吸入这类气体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通过设置两重出风口、风道和挡圈,能很好地对吸尘器出风的方向进行引导,避免出风口散吹出来的风带来不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出风组件和吸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内外嵌套的内筒、外筒和挡风板,所述吸风组件设于所述内筒中,所述内筒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外筒端部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挡风板相对于第二出风口倾斜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沿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投影,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投影面积位于所述挡风板的投影面积中,从而将出风方向引导为从所述导风通道斜吹而出。
本方案中的手持式吸尘器出风组件用于出风,吸风组件用于吸风,与现有技术很不同的结构在于出风组件。本方案中的出风组件由内外嵌套的两层内筒和外筒组成主要架构,在吹出到空气中之前经过两次引导,从而规范吹出气流的方向。本方案中内筒和外筒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从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方向是不一定的,气流在风道内经过第一次风向引导,使得方向改变为由第一出风口向第二出风口;随后从第二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在吹出到外界前还需要再经过与第二出风口正对的挡风板,挡风板与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导风通道会对气流进行再一次引导,使得气流吹出的方向确定为朝所述外筒外斜吹而出。经过本方案中出风结构,从吸尘器中吹出的气流方向变得确定可控,不再是散吹而出,在使用这种手持式吸尘器时,可以更好地避免气流向人手或人体吹,从而避免散吹带来的不便和健康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端部设有端壁,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端壁上,所述端壁和所述挡风板均相对于所述外筒的轴向倾斜设置,所述端壁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挡风板倾斜的角度。通过设置端壁,在出风之前对风向进行一次引导,从而风仅能从端壁与挡风板之间所形成的夹缝吹出,进一步减小了风的扩散。而且端壁与挡风板之间所形成的夹缝的大小,可以调节出风的扩散范围,挡风板和端壁均相对外筒周向倾斜设置且端壁倾斜角度大于挡风板的结构,使得出风范围更小,从而很好地引导风向。
进一步地,所述端壁呈环形,自所述外筒的外侧壁沿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自所述端壁靠近外筒轴线的一端向自端壁远离外筒轴线的一端延伸形成;所述挡风板呈环形,自第二出风口靠近外筒轴线的一端向外逐渐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远离外筒轴线的一端。环形的挡风板可以在外筒的端部全方位起到挡风作用,而且可以和环形空间的风道匹配,使得出风方向为朝向外筒外斜向吹出,在外筒侧壁各个方向上均起到引导风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端壁自靠近外筒轴线的一端沿远离外筒轴线的一端朝远离挡风板的方向弯曲呈弧状,所述挡风板自靠近端壁的一端沿远离端壁的一端朝远离端壁的方向弯曲呈弧状,形成向端壁和挡风板各自背面凸起的导风通道,相对于端壁和挡风板平直设置,避免端壁与挡风板之间所形成的夹缝会呈向外敞开的形状,进一步减小出风范围,避免风扩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内筒的侧壁,所述风道为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筒和外筒为内外嵌套的结构,两者并不紧贴,中间的环形空间作为连通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风道,可以便于各个角度上的第一出风口出风,且达到较大的出风面积,在组装时也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口设有多个,环绕所述内筒外侧均匀周向分布。第一出风口设于内筒的外侧,第二出风口设在外筒的端部,气流从第一出风口出来后不会直接从第二出风口出去,而是会被风道引导着改变流向才能吹向第二出风口,在此对风向进行第一次引导;周向均布的第一出风口使得出风的风量在各个角度上保持一致,气流在吹出后的角度也会更加确定。
进一步地,还设有端盖,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内筒和外筒的端部,所述端盖内部与所述内筒相连,所述端盖与外筒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挡风板设于所述间隙处。端盖可以起到保护内筒和外筒端部的效果,也能将内筒和外筒端部的复杂结构遮挡起来,增强美观度。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板背对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有卡口,所述端盖内设有与所述卡口匹配的卡扣,所述卡口与卡扣相互卡接。因为挡风板固定在端盖上,那么面对第二出风口的那一面就可以不用设置固定部件,避免对出风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进风口和把手,所述进风口与把手分别设于外筒径向两侧的相对位置,所述导风通道将风引导至朝向逐渐远离所述把手的方向。进风口用于连接接头吸入外界的气流,把手用于握持吸尘器,进风口和把手上下相对的径向设置,出风口朝向两侧周向设置,且风向是逐渐远离所述把手,这种结构使得在握持住把手使用手持式吸尘器时,风向也是朝远离人体的方向吹,可以很好地防止风向人体吹出。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集尘筒和过滤组件,所述集尘筒套接于所述内筒上远离第一出风口的一端并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集尘筒内用于过滤吸入的气流。在使用时集尘筒与整个主机一起成横向结构,把手由于设在径向的侧面,在握持把手操作时,整个吸尘器的重量在轴向上分散,拿着吸尘器改变方向进行吸尘作业时更加不费力,更加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中主机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中主机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中挡风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中端盖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主机,主机为吸尘器起到吸尘作用的主要部件,在主机上连接各种接头即可组成完整的吸尘器;所述主机包括出风组件1和吸风组件2,吸风组件2用于产生吸力将外界的气流吸入,所述出风组件1包括内外嵌套的内筒11、外筒12和挡风板13,所述吸风组件2设于所述内筒11中,所述内筒11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11;所述外筒12端部设有第二出风口121,所述外筒12和内筒11之间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21的风道14;所述挡风板13相对于第二出风口121倾斜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导风通道124,沿第二出风口121的出风方向投影,所述第二出风口121的投影面积位于所述挡风板13的投影面积中,从而将出风方向引导为从所述导风通道124斜吹而出。
本方案中的手持式吸尘器出风组件1用于出风,吸风组件2用于吸风,与现有技术很不同的结构在于出风组件1。本方案中的出风组件1由内外嵌套的两层内筒11和外筒12组成主要架构,在吹出到空气中之前经过两次引导,从而规范吹出气流的方向。本方案中内筒11和外筒1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21,从第一出风口111吹出的气流方向是不一定的,气流在风道14内经过第一次风向引导,使得方向改变为由第一出风口111向第二出风口121;随后从第二出风口121吹出的气流在吹出到外界前还需要再经过与第二出风口121正对的挡风板,挡风板会对气流进行再一次引导,使得气流吹出的方向确定为朝所述外筒12外斜吹而出。经过本方案中出风结构,从吸尘器中吹出的气流方向变得确定可控,不再是散吹而出,在使用这种手持式吸尘器时,可以更好地避免气流向人手或人体吹,从而避免散吹带来的不便和健康隐患。
作为设置第一出风口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筒12端部设有端壁122,所述第二出风口121设于端壁122上,所述端壁122和所述挡风板13均相对于所述外筒12的轴向倾斜设置,所述端壁122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挡风板13倾斜的角度。通过设置端壁122,在出风之前对风向进行一次引导,从而风仅能从端壁122与挡风板13之间所形成的夹缝吹出,进一步减小了风的扩散。而且端壁122与挡风板13之间所形成的夹缝的大小,可以调节出风的扩散范围,挡风板13和端壁122均相对外筒12周向倾斜设置且端壁122倾斜角度大于挡风板13的结构,使得出风范围更小,从而很好地引导风向。
所述端壁122呈环形,自所述外筒12的外侧壁沿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121自所述端壁122靠近外筒12轴线的一端向自端壁122远离外筒12轴线的一端延伸形成。挡风板13的形状也可以是多种,作为挡风板13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风板13呈环形,自第二出风口121靠近外筒12轴线的一端向外逐渐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121远离外筒12轴线的一端。环形的挡风板13可以在外筒12的端部全方位起到挡风作用,而且可以和环形空间的风道匹配,使得出风方向为朝向外筒12外斜向吹出,在外筒12侧壁各个方向上均起到引导风向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固定外筒12与内筒11外,所述端壁122抵靠于所述内筒11外正对所述风道14。端壁122使得外筒12支撑固定于内筒11外且使得二者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使得内筒11和外筒12之间能具有环形空间的风道14。第二出风口121设在端壁122上正好与环形的风道14相对应,方便出风。
所述端壁122自靠近外筒12轴线的一端沿远离外筒12轴线的一端朝远离挡风板13的方向弯曲呈弧状,所述挡风板13自靠近端壁122的一端沿远离端壁122的一端朝远离端壁122的方向弯曲呈弧状,形成向端壁和挡风板各自背面凸起的导风通道124,相对于端壁122和挡风板13平直设置,避免端壁122与挡风板13之间所形成的夹缝会呈向外敞开的形状,进一步减小出风范围,避免风扩散。
风道14的主要作用是连接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21,因此风道14可以是接通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21的任何形状,例如内筒11侧壁可以向内凹陷形成槽状的风道14等,本实施例优选所述风道14为所述外筒12和内筒11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筒11和外筒12为内外嵌套的结构,两者并不紧贴,中间的环形空间作为连通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21的风道14,可以便于各个角度上的第一出风口111出风,且达到较大的出风面积,在组装时也比较方便。
与环形的风道14匹配地,所述第一出风口111设有多个,环绕所述内筒11外侧均匀周向分布。第一出风口111设于内筒11的外侧,第二出风口121设在外筒12的端部,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11出来后不会直接从第二出风口121出去,而是会被风道14引导着改变流向才能吹向第二出风口121,在此对风向进行第一次引导;周向均布的第一出风口111使得出风的风量在各个角度上保持一致,气流在吹出后的角度也会更加确定。
除此之外,还设有端盖3,所述端盖3盖设于所述内筒11和外筒12的端部,所述端盖3内部与所述内筒11相连,所述端盖3与外筒1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出风口121和挡风板13设于所述间隙处。所述挡风板13背对所述第二出风口121的一侧设有卡口131,所述端盖3内设有与所述卡口131匹配的卡扣31,所述卡口131与卡扣31相互卡接。
所述端盖3外侧表面呈圆弧面;所述外筒12设有端壁122的端部外侧具有一部分圆弧形环面123,所述外筒12的弧形环面与所述端盖3外侧表面的圆弧面半径一致,共同组成大弧面。端盖3可以起到保护内筒11和外筒12端部的效果,也能将内筒11和外筒12端部的复杂结构遮挡起来,增强美观度。因为挡风板13固定在端盖3上,那么面对第二出风口121的那一面就可以不用设置固定部件,避免对出风造成影响。端盖3和外筒12端部外侧的形状相互匹配,能在整体上组成一个大弧面,使得整体造型均偏圆润,没有一般的圆柱形吸尘器上存在的折角或折边,既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磕碰损坏,也不容易磕伤其它家具和人体,而且造型独特新颖具有辨识度。
在其它部件上,所述主机还包括进风口4和把手5,所述进风口4与把手5分别设于外筒12径向两侧的相对位置,所述导风通道124位于主机轴向的外筒12端部,并将风引导至朝向逐渐远离所述把手5的方向。进风口4用于连接接头吸入外界的气流(如图6所示为连接吸尘接头的示意图),把手5用于握持吸尘器,进风口4和把手5上下相对的径向设置,出风口朝向两侧周向设置,且风向是逐渐远离所述把手5,这种结构使得在握持住把手5使用手持式吸尘器时,风向也是朝远离人体的方向吹,可以很好地防止风向人体吹出。所述主机还包括集尘筒6和过滤组件7,所述集尘筒6套接于所述内筒11上远离第一出风口111的一端并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过滤组件7设于所述集尘筒6内用于过滤吸入的气流。在使用时集尘筒6与整个主机一起成横向结构,把手5由于设在径向的侧面,在握持把手5操作时,整个吸尘器的重量在轴向上分散,拿着吸尘器改变方向进行吸尘作业时更加不费力,更加便于操作。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出风组件和吸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内外嵌套的内筒、外筒和挡风板,所述吸风组件设于所述内筒中,所述内筒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外筒端部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挡风板相对于第二出风口倾斜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沿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投影,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投影面积位于所述挡风板的投影面积中,从而将出风方向引导为从所述导风通道斜吹而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端部设有端壁,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端壁上,所述端壁和挡风板均相对于所述外筒的轴向倾斜设置,所述端壁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挡风板倾斜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呈环形,自所述外筒的外侧壁沿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出风口自所述端壁靠近外筒轴线的一端向自端壁远离外筒轴线的一端延伸形成;所述挡风板呈环形,自第二出风口靠近外筒轴线的一端向外逐渐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远离外筒轴线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自靠近外筒轴线的一端沿远离外筒轴线的一端朝远离挡风板的方向弯曲呈弧状,所述挡风板自靠近端壁的一端沿远离端壁的一端朝远离端壁的方向弯曲呈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内筒的侧壁,所述风道为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设有多个,环绕所述内筒外侧均匀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端盖,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内筒和外筒的端部,所述端盖内部与所述内筒相连,所述端盖与外筒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挡风板设于所述间隙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背对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设有卡口,所述端盖内设有与所述卡口匹配的卡扣,所述卡口与卡扣相互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进风口和把手,所述进风口与把手分别设于外筒径向两侧的相对位置,所述导风通道将风引导至朝向逐渐远离所述把手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集尘筒和过滤组件,所述集尘筒套接于所述内筒上远离第一出风口的一端并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集尘筒内用于过滤吸入的气流。
CN202020633521.1U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 Active CN212394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3521.1U CN212394784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3521.1U CN212394784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4784U true CN212394784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0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3521.1U Active CN212394784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47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2978A (zh) * 2023-04-07 2023-07-25 宁波霍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宠物护理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72978A (zh) * 2023-04-07 2023-07-25 宁波霍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宠物护理器
CN116472978B (zh) * 2023-04-07 2023-10-03 宁波霍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宠物护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91231B1 (en) Tabletop-type air cleaner
AU2006282914B2 (en) Portable, compact pneumatic suction cleaner with means for low noise operation
CN110074718B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5935275A (zh) 一种尘桶横置的旋风式吸尘器
CN212394784U (zh) 一种规范出风的手持式吸尘器
CN209285355U (zh) 一种吸尘器主机
CN208957956U (zh) 新型无线手持真空吸尘器
CN214510992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6165782U (zh) 一种吹风机的增压输风装置
CN205548456U (zh) 一种新型吸尘器
CN207846313U (zh) 吹吸装置
CN214510989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4510991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8851375U (zh) 一种吸口向上的手持式吸尘器
CN216364907U (zh) 真空吸尘装置
CN214317923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8822662U (zh) 一种吸口向下的手持式吸尘器
CN208910035U (zh) 一种易操作手持式吸尘器
CN212937572U (zh) 除螨仪
CN209091180U (zh) 一种能90°摆动的吸尘器吸头
CN213429874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的进风结构
CN115227137B (zh) 真空吸尘器
CN220937905U (zh) 具有一体式过滤组件的手持吸尘器
CN214510993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8910036U (zh) 一种强吸力手持式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11 one of longhui Road, Malone village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No. 4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one of longhui Road, Malone village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No. 4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DEERMA ELECTRIC APPLIAN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