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2531U - 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2531U
CN212392531U CN202020837075.6U CN202020837075U CN212392531U CN 212392531 U CN212392531 U CN 212392531U CN 202020837075 U CN202020837075 U CN 202020837075U CN 212392531 U CN212392531 U CN 212392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urge protector
switch
main switch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70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370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2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2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2531U/zh
Priority to AU2021101862A priority patent/AU2021101862A4/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包括:箱体、进线主开关、多个配出开关以及浪涌保护器;所述进线主开关、所述浪涌保护器以及所述配出开关均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进线主开关、所述浪涌保护器以及所述配出开关的安装高度依次增高。上述的配电箱,由于进线主开关、浪涌保护器以及配出开关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分层设置,从而节省了配电箱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配电箱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布置紧凑。由于智慧灯杆径向尺寸有限,而配电箱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布置紧凑,从而配电箱便于安装在智慧灯杆内部,进而使得智慧灯杆外形美观。

Description

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灯杆内配电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市政设施路灯在照明和城市的景观绿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科技飞速发展,路灯不仅仅提供照明的功能,还具有为道路景观烘托气氛的作用。在灯杆上可以设置用于城市交通及管理的摄像机,用于环境监测的探测器、为人们指示和发布信息的显示屏及交换机、5G微机站等设备。初期阶段上述各个设备都是各自单独设置杆体,从而会造成道路上面各种部门设置的高杆,影响环境美观,无形中占了地面空间,每个部门都需要投入架设杆体成本。不同的部门运行管理比较繁琐。因此目前合杆项目越来越多,产生了智慧灯杆的合杆形式。上述各种设备安装在同一杆体内解决了杆体太多的弊病。然而也带来的新的问题,由于智慧灯杆上安装的设备较多,导致配电的配电箱尺寸较大,智慧灯杆内部难以安装配电箱,从而配电箱只能设置在灯杆外,影响智慧灯杆的整体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智慧灯杆内部难以安装配电箱,从而配电箱只能设置在灯杆外,影响智慧灯杆的整体美观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在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包括:箱体、进线主开关、多个配出开关以及浪涌保护器;所述进线主开关、所述浪涌保护器以及所述配出开关均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进线主开关、所述浪涌保护器以及所述配出开关的安装高度依次增高。
上述的配电箱,由于进线主开关、浪涌保护器以及配出开关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分层设置,从而节省了配电箱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配电箱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布置紧凑。由于智慧灯杆径向尺寸有限,而配电箱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布置紧凑,从而配电箱便于安装在智慧灯杆内部,进而使得智慧灯杆外形美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电箱还包括:第一安装导轨、第二安装导轨以及第三安装导轨,所述进线主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导轨上,所述浪涌保护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导轨上,所述配出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导轨上;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安装导轨、所述第二安装导轨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导轨的高度依次增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电箱还包括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所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安装在所述进线主开关上并与所述进线主开关串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电箱还包括后备保护器,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安装高度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首尾依次相接的多个侧壁,所述侧壁的一端与所述顶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配电箱还包括电源进线,所述底壁上设有第一进线口,所述电源进线的一端用于连接至电源,另一端自所述第一进线口进入所述箱体内并连接至所述进线主开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设有第一出线口;
所述的配电箱还包括:
防水出线头,所述防水出线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出线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朝下;以及
配出线,所述配出线一端连接至所述配出开关,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出线口并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二开口穿出所述壳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进线主开关、多个配出开关以及浪涌保护器之间形成第一理线区域,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进线主开关、多个配出开关以及浪涌保护器之间形成第二理线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长度为130mm~150mm,宽度为90mm~110mm。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慧灯杆,包括杆体、多个用电设备以及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位于所述杆体内部,所述配出开关连接至所述用电设备并与所述用电设备一一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配电箱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的配电箱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的配电箱的右视图;
图5是图1中的配电箱的左视图;
图6是图1中的配电箱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100。配电箱100包括:箱体110、进线主开关120、多个配出开关130以及浪涌保护器141。进线主开关120、浪涌保护器141以及多个配出开关130均位于箱体110 内部。沿箱体110的高度方向,进线主开关120、浪涌保护器141以及配出开关 130的安装高度依次增高。
具体地,配电箱100用于安装在智慧灯杆(未示出)的内部。在本申请中,箱体110的高度方向与灯杆的高度方向同向,即竖直方向。沿箱体110的高度方向,进线主开关120、浪涌保护器141以及配出开关130分层设置。进线主开关120设置在最底层,浪涌保护器141位于中间层,配出开关130位于最高层。
浪涌保护器141及多个配出开关130均连接至进线主开关120。多个配出开关130与浪涌保护器141之间相互并联。多个配出开关130用于连接至智慧灯杆上的用电设备,例如路灯、显示屏、交换机等。由于智慧灯杆上的用电设备位于室外,通过设置浪涌保护器141,当电气回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141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智慧灯杆上的用电设备的损害。
上述的配电箱100,由于进线主开关120、浪涌保护器141以及配出开关130 沿箱体110的高度方向分层设置,从而节省了配电箱10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配电箱10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布置紧凑。由于智慧灯杆径向尺寸有限,而配电箱10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布置紧凑,从而配电箱100便于安装在智慧灯杆内部,进而使得智慧灯杆外形美观。
在一实施例中,配电箱100还包括:第一安装导轨(未示出)、第二安装导轨(未示出)以及第三安装导轨(未示出)。进线主开关120安装在第一安装导轨上。浪涌保护器141安装在第二安装导轨上。配出开关130安装在第三安装导轨上。沿箱体110的高度方向,第一安装导轨、第二安装导轨以及第三安装导轨的高度依次增高,从而使得进线主开关120、浪涌保护器141以及配出开关130分层设置,且安装高度依次增高。
在一实施例中,配电箱100还包括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安装在进线主开关120上并与进线主开关120串联,节省安装空间,使得配电箱100结构紧凑。当电流异常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可提供漏电保护,防止人身触电、电气火灾及电气设备损坏等。
在一实施例中,配电箱100还包括后备保护器142,用于对浪涌保护器141 提供保护。后备保护器142与浪涌保护器141的安装高度相同。具体地,后备保护器142可安装在第二安装导轨上,使得配电箱100结构紧凑,从而配电箱 100便于安装在智慧灯杆内部。
请结合图1~图6,在一实施例中,箱体110包括顶壁111、与顶壁111相对的底壁112以及首尾依次相接的多个侧壁113,侧壁113的一端与顶壁111连接,另一端与底壁112连接。顶壁111、底壁112以及侧壁113围成的空间形成箱体 110的内部空间。箱体110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
在一实施例中,配电箱100还包括电源进线(未示出)。请参考图6,底壁 112上设有第一进线口101,电源进线自第一进线口101进入箱体110内并连接至进线主开关120。
具体地,可以将电源进线的一端连接至外部电源,另一端从第一进线口101 进入箱体110内并将连接至进线主开关120。由于沿箱体110的高度方向,进线主开关120相对于浪涌保护器141以及配出开关130位于最底层,从而进线主开关120的位置靠近箱体110的底壁112。由于第一进线口101设于箱体110的底壁112,进线主开关120的位置接近箱体110的底壁112,从而便于进线主开关120与电源进线连接,并可以节省电源进线的长度以及电源进线的占用空间,进而可以节省箱体110的内部空间,使得配电箱100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在智慧灯杆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侧壁113设有第一出线口(未示出)。请参考图1、图2及图5,配电箱100还包括防水出线头150和配出线(未示出)。防水出线头150 包括壳体151,壳体151与侧壁113连接。壳体151具有第一开口(未示出)和第二开口(未示出)。第一开口与第一出线口连通。第二开口朝下。配出线的一端连接至配出开关130。配出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口,并从第一开口进入壳体151,从第二开口穿出壳体151。
具体地,配出线在配出回路中用于分别连接配出开关130和相应的用电设备。壳体151的内部空间形成出线通道,第一开口形成出线通道的一端开口,第二开口形成出线通道的另一端开口。配出线的另一端从第一开口进入出线通道,并从第二开口穿出出线通道,从而连接至用电设备。
壳体151能够阻挡雨水或其他外界水源进入箱体110。第二开口朝下,水下落时,则难以从第二开口进入壳体151,从而难以进入箱体110。由于第一出线口开设在侧壁113,水受重力作用下落,从而难以从第一出线口进入箱体110。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侧壁113包括第一侧壁113a和与第一侧壁113a 相对的第二侧壁113b。第一侧壁113a与进线主开关120、多个配出开关130以及浪涌保护器141之间形成第一理线区域102,第二侧壁113b与进线主开关120、多个配出开关130以及浪涌保护器141之间形成第二理线区域103。
侧壁113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分别为第一侧壁113a、第三侧壁113、第二侧壁113b以及第四侧壁113,该四个侧壁113依次首尾相接,从而箱体110可以形成长方体形状。第一侧壁113a与第二侧壁113b平行且相对。进线主开关120、多个配出开关130以及浪涌保护器141的一侧为第一侧壁113a,另一侧为第二侧壁113b。
进线主开关120、多个配出开关130以及浪涌保护器141与第一侧壁113a 之间可以设置第一理线槽,从而形成第一理线区域102。第一理线区域102可以放置箱体110内部配线。进线主开关120、多个配出开关130以及浪涌保护器 141与第二侧壁113b之间可以设置第二理线槽,从而形成第二理线区域103。第二理线区域103可以放置进线线缆和出线线缆。通过在进线主开关120、多个配出开关130以及浪涌保护器141与箱体110的侧壁113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理线区域102和第二理线区域103,能够有效利用箱体110内部的空间对进线线缆、出线线缆以及箱体110内部配线进线理线,并使得箱体110内部结构紧凑,节省箱体110占用空间,便于配电箱100安装在智慧灯杆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箱体110的长度为130mm~150mm,宽度为90mm~110mm。
具体地,箱体110的尺寸可以为140mm(长)*100mm(宽)*300mm(高)。一般的智慧灯杆的内径大约在220mm左右。本申请的配电箱100的结构紧凑,尺寸合理,容易放入智慧灯杆的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10的长度还可以为130mm、133mm、145mm、150mm 等。箱体110的宽度还可以为90mm、93mm、102mm、110mm等。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慧灯杆(未示出)。智慧灯杆包括杆体、多个用电设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配电箱100。配电箱100位于所述杆体内部。配出开关130连接至用电设备,并与用电设备一一对应。
用电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五个。配出开关130的数量可以为五个。用电设备包括LED路灯及灯光控制器、用于指示和发布信息的显示屏、IP音柱、千兆光纤收发器、交换机等。
上述的智慧灯杆,由于进线主开关120、浪涌保护器141以及配出开关130 沿箱体110的高度方向分层设置,从而节省了配电箱10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配电箱10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布置紧凑。由于杆体径向尺寸有限,而配电箱10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布置紧凑,从而配电箱100便于安装在杆体内部,进而使得智慧灯杆外形美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线主开关、多个配出开关以及浪涌保护器;所述进线主开关、所述浪涌保护器以及所述配出开关均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进线主开关、所述浪涌保护器以及所述配出开关的安装高度依次增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导轨、第二安装导轨以及第三安装导轨,所述进线主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导轨上,所述浪涌保护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导轨上,所述配出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导轨上;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安装导轨、所述第二安装导轨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导轨的高度依次增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所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安装在所述进线主开关上并与所述进线主开关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备保护器,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安装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首尾依次相接的多个侧壁,所述侧壁的一端与所述顶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进线,所述底壁上设有第一进线口,所述电源进线的一端用于连接至电源,另一端自所述第一进线口进入所述箱体内并连接至所述进线主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第一出线口;
所述的配电箱还包括:
防水出线头,所述防水出线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出线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朝下;以及
配出线,所述配出线一端连接至所述配出开关,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出线口并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二开口穿出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进线主开关、多个配出开关以及浪涌保护器之间形成第一理线区域,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进线主开关、多个配出开关以及浪涌保护器之间形成第二理线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长度为130mm~150mm,宽度为90mm~110mm。
10.一种智慧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多个用电设备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位于所述杆体内部,所述配出开关连接至所述用电设备并与所述用电设备一一对应。
CN202020837075.6U 2020-05-19 2020-05-19 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Active CN212392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7075.6U CN212392531U (zh) 2020-05-19 2020-05-19 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AU2021101862A AU2021101862A4 (en) 2020-05-19 2021-04-12 Distribution box placed inside smart light pole and smart light po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7075.6U CN212392531U (zh) 2020-05-19 2020-05-19 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2531U true CN212392531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7075.6U Active CN212392531U (zh) 2020-05-19 2020-05-19 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2531U (zh)
AU (1) AU2021101862A4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101862A4 (en)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0636B (zh) 具有以太网供电的供电装置的照明设备
CN208901342U (zh) Led多功能灯杆
CN103256525A (zh) 一种新型led室外灯具
KR101971820B1 (ko) 그린에너지 기반의 하이브리드 기능 폴 구조물
CN212392531U (zh) 用于放置在智慧灯杆内部的配电箱及智慧灯杆
JP2013009584A (ja) 蓄電装置
CN105180032A (zh) 一种照明灯具及照明灯具组合
CN210465794U (zh) 一种mpo光源四网融合光电交接箱
KR200405396Y1 (ko) 일체형 태양광 엘이디 조명등
CN108386803B (zh) 一种便于充电的具有防潮功能的安全可靠的智慧灯杆
KR101369246B1 (ko) 결선이 필요없는 태양광 발전형 조명기기
CN214038139U (zh) 一种燕槽杆管型路灯
CN212178620U (zh) 一种照明用灭菌灯
CN201206748Y (zh) 高效能led照明灯具
CN101749633A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5156929A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具有该照明模组的照明灯具
CN207179500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太阳能路灯
CN211351291U (zh) 一种具有线路排列有序功能的配电柜
CN210913368U (zh) 一种光伏组件收纳盒
JP2003187602A (ja) 航空障害灯システム
CN218001326U (zh) 可在线控制的路灯
CN215061713U (zh) 一种多功能展示灯
CN213272391U (zh) 一种自发电型草坪灯
CN210921058U (zh) 智能传感模组led路灯
CN216047337U (zh) 用于智慧城市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