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2037U -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2037U
CN212392037U CN202021612058.9U CN202021612058U CN212392037U CN 212392037 U CN212392037 U CN 212392037U CN 202021612058 U CN202021612058 U CN 202021612058U CN 212392037 U CN212392037 U CN 212392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ipe body
annular
cavity
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120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120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2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2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2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线缆及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环管体内具有环形腔,环形腔内具有可输电的环状体。本申请还公开了光电复合缆及光缆及异形体。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更易开剥、施工;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重量更轻、外径更小、散热效果更优、放置更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线缆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由导体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导线、将多根绝缘导线整体包覆住的至少一层保护层构成,这种结构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绝缘导线取放不便、散热效果不佳、制作工序多需要的设备、人员、电力居高不下;在局部损坏时整个电缆报废,检验/施工时需要全截面开剥。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电缆表面为圆柱体结构,在平面放置只仅是线接触,放置不稳定、可靠性不高;放在斜面或凸凹平面时不可靠;现有技术中的电缆还存在通用性能差,做成了电缆,不可以转化为光缆或光电复合缆;或做成了光缆不可做成电缆或光电复合缆,且材料耗用高、重量重、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导电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的复合输电体。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第一环管腔内具有第一输电单元,第一输电单元由第一电导体及将第一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层构成;第二环管腔内具有第二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由第二电导体及将第二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三环管腔内具有第三输电单元,第三输电单元由第三电导体及将第三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三绝缘层构成。
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可以是由多根复合输电体构成的,所述复合输电体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多根复合输电体依次置入在第一环形腔内;或者多根复合输电体相粘结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一环形腔内;或者采用包覆层将多根复合输电体限制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一环形腔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环状体可以是由多根复合输电体构成的,所述复合输电体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多根复合输电体依次置入在第二环形腔内;或者多根复合输电体相粘结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二环形腔内;或者采用包覆层将多根复合输电体限制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二环形腔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三环状体可以是由多根复合输电体构成的,所述复合输电体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多根复合输电体依次置入在第三环形腔内;或者多根复合输电体相粘结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三环形腔内;或者采用包覆层将多根复合输电体限制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三环形腔内。
一种异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
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第一环管腔内具有第一输光单元,第一输光单元由第一光导体及将第一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一松套管构成;第二环管腔内具有第二输光单元,第二输光单元由第二光导体及将第二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二松套管构成;第三环管腔内具有第三输光单元,第三输光单元由第三光导体及将第三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三松套管构成。
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光电复合缆,不同之处是异形体外包覆有外护套。
一种异型结构光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所述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或者都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
一种异型结构光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
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第一环管腔内具有第一输光单元,第一输光单元由第一光导体及将第一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一松套管构成;第二环管腔内具有第二输光单元,第二输光单元由第二光导体及将第二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二松套管构成;第三环管腔内具有第三输光单元,第三输光单元由第三光导体及将第三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三松套管构成;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或者都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或者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中部分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部分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光缆,不同之处是异形体外包覆有外护套。
本申请中,环管体的形状优选圆柱体,也可为椭圆柱体或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其它几何形状。
本申请中,每个环管体中,开口对应的圆心角不大于九十度。
本申请中,异形体优选是塑料,优选是挤塑或吹塑形成的。
本申请中,异形体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松套管内还可以放置光纤带,或者由多根光导纤维包扎起来的光纤束;甚至还可以放置内部具有光导纤维的光缆单元。
本申请中,所述的光导体为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本申请中,外护套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更易开剥、施工;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重量更轻、外径更小、散热效果更优、放置更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所使的异形体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实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实例2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实例3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也为实施实例5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实例4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也为实施实例5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申请,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 1—异形体、11—第一外套层、12—第一环形腔、13—第一内套层、14—第一环管腔、15—第一开口、21—第二外套层、22—第二环形腔、23—第二内套层、24—第二环管腔、25—第二开口、31—第三外套层、32—第三环形腔、33—第三内套层、34—第三环管腔、35—第三开口、123—环接部、102—第一环状体、202—第二环状体、302—第三环状体、41—第一电导体、42—第一绝缘层、4—第一输电单元、51—第二电导体、52—第二绝缘层、5—第二输电单元、61—第三电导体、62—第三绝缘层、6—第三输电单元、71—第一光导体、72—第一松套管、7—第一输光单元、81—第二光导体、82—第二松套管、8—第二输光单元、91—第三光导体、92—第三松套管、9—第三输光单元、18—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至图3,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具有异形体1,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123、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1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11、第一环形腔12、第一内套层13、第一环管腔14构成,第一环形腔12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12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2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21、第二环形腔22、第二内套层23、第二环管腔24构成,第二环形腔22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22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3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31、第三环形腔32、第三内套层33、第三环管腔34构成,第三环形腔32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32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15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25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35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
第一环形腔12内具有第一环状体102,第二环形腔22内具有第二环状体202,第三环形腔32内具有第三环状体302。
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导电体。
可替代地,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的复合输电体。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中,部分为导电体,部分为复合输电体。
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可用于本申请的其它实施实例中。
实施实例2
请见图4和图5,并参考图1至图3,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具有异形体1,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123、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1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11、第一环形腔12、第一内套层13、第一环管腔14构成,第一环形腔12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12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2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21、第二环形腔22、第二内套层23、第二环管腔24构成,第二环形腔22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22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3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31、第三环形腔32、第三内套层33、第三环管腔34构成,第三环形腔32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32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15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25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35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
第一环形腔12内具有第一环状体102,第二环形腔22内具有第二环状体202,第三环形腔32内具有第三环状体302;第一环管腔14内具有第一输电单元4,第一输电单元4由第一电导体41及将第一电导体41包覆住的第一绝缘层42构成;第二环管腔24内具有第二输电单元5,第二输电单元5由第二电导体51及将第二电导体51包覆住的第二绝缘层52构成;第三环管腔34内具有第三输电单元6,第三输电单元6由第三电导体61及将第三电导体61包覆住的第三绝缘层62构成。
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102、第二环状体202、第三环状体302都可像实施实例1中的那样,是弯曲的弧条状结构。
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102可以是由多根复合输电体构成的,所述复合输电体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多根复合输电体依次置入在第一环形腔12内;或者多根复合输电体相粘结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一环形腔12内;或者采用包覆层将多根复合输电体限制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一环形腔12内。
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环状体202可以是由多根复合输电体构成的,所述复合输电体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多根复合输电体依次置入在第二环形腔22内;或者多根复合输电体相粘结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二环形腔22内;或者采用包覆层将多根复合输电体限制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二环形腔22内。
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三环状体302可以是由多根复合输电体构成的,所述复合输电体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多根复合输电体依次置入在第三环形腔32内;或者多根复合输电体相粘结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三环形腔32内;或者采用包覆层将多根复合输电体限制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三环形腔32内。
本实施实例及下面的具有电传输能力的线缆中,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中,可以部分是实施实例1中的结构,部分是复合导体或是复合导体构成的粘结条或者是采用包覆层将多根复合输电体限制成条状结构。
本实施实例中, 第一环状体102、第二环状体202、第三环状体302中还可以部分或全部都是加强带,所述加强带如钢板条、璃璃纤维增强塑料带,等等,用于加强对于三个输电单元的承托能力。
实施实例3
请见图6和图7,并参考图1至图5,一种异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异形体1,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123、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1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11、第一环形腔12、第一内套层13、第一环管腔14构成,第一环形腔12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12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2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21、第二环形腔22、第二内套层23、第二环管腔24构成,第二环形腔22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22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3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31、第三环形腔32、第三内套层33、第三环管腔34构成,第三环形腔32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32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15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25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35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
第一环形腔12内具有第一环状体102,第二环形腔22内具有第二环状体202,第三环形腔32内具有第三环状体302;第一环管腔14内具有第一输光单元7,第一输光单元7由第一光导体71及将第一光导体71包覆住的第一松套管72构成;第二环管腔24内具有第二输光单元8,第二输光单元8由第二光导体81及将第二光导体81包覆住的第二松套管82构成;第三环管腔34内具有第三输光单元9,第三输光单元9由第三光导体91及将第三光导体91包覆住的第三松套管92构成。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可采用上述实施实例中的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及第三环状体。
实施实例4
请见图8,并参考实施实例3及图6和图7,一种异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基本同实施实例3,不同之处是异形体外还包覆有外护套18。
进一步地,本实施实例中,在外护套内还可以加入多层保护层,如阻水层、加强层、防火层、防潮层、耐压层等等。
实施实例5
请见图6至图8,并参考图1至图5,一种异型结构光缆,具有异形体1,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123、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1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11、第一环形腔12、第一内套层13、第一环管腔14构成,第一环形腔12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12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2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21、第二环形腔22、第二内套层23、第二环管腔24构成,第二环形腔22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22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35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31、第三环形腔32、第三内套层33、第三环管腔34构成,第三环形腔32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32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15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25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35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一环形腔12内具有第一环状体102,第二环形腔22内具有第二环状体202,第三环形腔32内具有第三环状体302;所述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或者都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
一种异型结构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3,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或者都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
一种异型结构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4,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或者都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
一种异型结构光缆,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中,可以部分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部分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
本申请中所述的异形体是一体式结构。
本申请中,异形体不局限于由三个环管体构成,还可由其它多个环管体构成,但所有环管体的另一端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
本申请中,环管体的形状优选圆柱体,也可为椭圆柱体或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其它几何形状。
本申请中,每个环管体中,开口对应的圆心角不大于九十度。
本申请中,异形体优选是塑料,优选是挤塑或吹塑形成的。
本申请中,异形体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松套管内还可以放置光纤带,或者由多根光导纤维包扎起来的光纤束;甚至还可以放置内部具有光导纤维的光缆单元。
本申请中,所述的光导体为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本申请中,外护套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电导体及导电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可以为单根,也可以由多根绞合而成的。
本申请中,异形体可理解为一种可用于敷设/布放电缆、光电缆、光缆的异形管道,可单独销售,可用室内或室外。
本申请中的电缆、光电复合缆、光缆、管道都可用于室内或室外。
本申请中,可在挤制管道时将光、电单元一起放入挤塑模具,一次成型,也可只挤制管道,在施工时穿入光、电单元,或施工完成后,再穿入或所吹入光、电单元。
本申请中,异形体的特殊的形状及结构,环管体的开口使得光、电单元可轻松地嵌入及取出,检验、施工时都相当方便,且局部损坏时可方便地更换,不需要使整根线缆报废,开口的存在,还使得里面的电单元散热更方便、散热效果更优,环管体的结构使得其中的输电部件极易取出及放入,同时散热效果更优;当环管体内放入输光体时,也可方便地取出。
本申请中,近指接近或靠近,但不是端头。
本申请中,所有环管体的最外缘优选地是在同一圆柱面上,优选地,所有环管体的形状及大小是一样的。
本申请的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形形成三个平面,放置在平面上时,可使产品与平面形成面接触、使产品放置更平稳,且三个方向都可稳定地放置;且放置的地方即使不是平面,由于开口的存在,可借助开口挂靠及抓力作用、配合环管体的外套层配合作用,使得放置面即使不是平面,也可使放置更方便、更稳定可靠。
本申请中,由于环管腔内的部件可随时替换,故做成了光缆可改做成电缆或光电复合缆;做成了电缆可以转化为光缆或光电复合缆。
本申请中,省去了多道工序,一次成型,节省了电力、人力;而且结构简单、材料耗用更少、重量更轻、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更易开剥、施工;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重量更轻、外径更小、散热效果更优、放置更稳定可靠。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导电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的复合输电体。
4.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第一环管腔内具有第一输电单元,第一输电单元由第一电导体及将第一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层构成;第二环管腔内具有第二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由第二电导体及将第二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三环管腔内具有第三输电单元,第三输电单元由第三电导体及将第三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三绝缘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体是由多根复合输电体构成的,所述复合输电体由导电体及包覆在导电体外的电绝缘层构成,多根复合输电体依次置入在第一环形腔内;或者多根复合输电体相粘结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一环形腔内;或者采用包覆层将多根复合输电体限制成条状并置入在第一环形腔内。
6.一种异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第一环管腔内具有第一输光单元,第一输光单元由第一光导体及将第一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一松套管构成;第二环管腔内具有第二输光单元,第二输光单元由第二光导体及将第二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二松套管构成;第三环管腔内具有第三输光单元,第三输光单元由第三光导体及将第三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三松套管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异形体外包覆有外护套。
8.一种异型结构光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所述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或者都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
9.一种异型结构光缆,具有异形体,异形体由第一环管体、第二环管体、第三环管体构成,第一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二环管体的另一端、第三环管体的另一端三者连在一起形成环接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管体为具有第一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一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一外套层、第一环形腔、第一内套层、第一环管腔构成,第一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一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一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环管体为具有第二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二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二外套层、第二环形腔、第二内套层、第二环管腔构成,第二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二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二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环管体为具有第三开口的空心环柱体结构,第三环管体由从外至内呈环状依次分布的第三外套层、第三环形腔、第三内套层、第三环管腔构成,第三环形腔的一端始于第三环管体的近一端处,第三环形腔的另一端终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在任一与异形体相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环管体与第二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二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环管体与第三环管体之间呈S形状;第一开口位于第一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三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二开口位于第二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一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第三开口位于第三环管体的一端与第二环管体的近另一端处;
第一环形腔内具有第一环状体,第二环形腔内具有第二环状体,第三环形腔内具有第三环状体;第一环管腔内具有第一输光单元,第一输光单元由第一光导体及将第一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一松套管构成;第二环管腔内具有第二输光单元,第二输光单元由第二光导体及将第二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二松套管构成;第三环管腔内具有第三输光单元,第三输光单元由第三光导体及将第三光导体包覆住的第三松套管构成;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都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或者都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或者第一环状体、第二环状体、第三环状体中部分是内部具有多根光导体的光纤带,部分是由多根依次放置的光导体组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异型结构光缆,其特征在于异形体外包覆有外护套。
CN202021612058.9U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 Active CN212392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2058.9U CN212392037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12058.9U CN212392037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2037U true CN212392037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12058.9U Active CN212392037U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20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5417A (zh) * 2022-05-07 2022-08-12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带光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5417A (zh) * 2022-05-07 2022-08-12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带光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058892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US5822484A (en) Lightweight optical groundwire
CN114077023B (zh) 一种防鼠光缆
CN111768910A (zh)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及可用于线缆的异形体
CN212392037U (zh) 一种异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光缆
CN112882169A (zh) 柔性铠装管道光缆组件
CN212321940U (zh) 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116626826A (zh) 一种高纤芯密度的防鼠光缆
CN111180132A (zh) 一种具有异型输电线的光电综合缆
CN116665981B (zh) 一种具有弯曲光纤带的蝶形光缆及带状光缆及电力电缆
CN111856675A (zh) 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111175920A (zh) 一种5g网用通信光缆及电力电缆
CN117270129A (zh) 一种芯数密集型光纤带光缆
CN111446033A (zh) 一种电力通信用复合光缆
CN111180125A (zh) 一种双管电缆或光缆
CN111785428A (zh) 一种电力电缆及用于该电缆的管道
US8729900B1 (en) Locatable fiber optic cable
CN212322716U (zh) 一种支撑结构电缆及光缆及光电复合缆
CN113196126A (zh) 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212322684U (zh) 一种拼合结构电缆及拼合结构电缆管道
CN211654348U (zh) 一种电力通信用复合光缆
CN113782269A (zh) 一种可灵活组合的电缆及层绞式光缆
CN113053581A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防火电缆及防火复合电缆
EP3304155B1 (en) Aerial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 assembly
CN111768916A (zh)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