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8916A -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8916A
CN111768916A CN202010777433.3A CN202010777433A CN111768916A CN 111768916 A CN111768916 A CN 111768916A CN 202010777433 A CN202010777433 A CN 202010777433A CN 111768916 A CN111768916 A CN 111768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layer
cavity
transmission unit
power transmiss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74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Liangf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74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89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8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891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22Cables including at least one electrical conductor together with optical fib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9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or by flame
    • H01B7/295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or by flame using material resistant to fla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9/00Power cables
    • H01B9/02Power cables with screens or conductive layers, e.g. for avoiding large potential gradient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线缆及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具有壳体(1)、第一输电单元(32)、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三输电单元(36)、第四输电单元(42)、第五输电单元(44)、第六输电单元(46),第三输电单元(36)由第一电导体(361)及将第一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体(362)构成,第六输电单元(46)由第二电导体(461)及将第二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二绝缘体(462)构成;输电单元位于壳体内,本申请还揭示了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散热效果更优、结构更紧凑合、产品体积更少、材料耗用更少、重量更轻,成本更低、且便于缠绕、布放。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线缆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缆的应用日益增多,而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大部分是采用绝缘导线制成的,绝缘导线由导体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构成,多芯时,再将多芯绞合或平行放置,然后在外部包覆总绝缘层,这种结构不够紧凑、空间利率小、材料耗用多、成本高、且散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具有壳体、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三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第六输电单元,第三输电单元由第一电导体及将第一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体构成,第六输电单元由第二电导体及将第二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二绝缘体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壳体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第一腔体、第二绝缘层、第二腔体、第三绝缘层、第三腔体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第四腔体、第五绝缘层、第五腔体、第六绝缘层、第六腔体构成;第一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一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第六绝缘层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第六腔体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
所述第一输电单元位于第一腔体之内,第五输电单元位于第五腔体之内,第一输电单元与第五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一输电单元与第五输电单元是一体式结构;第二输电单元位于第二腔体之内,第四输电单元位于第四腔体之内,第二输电单元与第四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二输电单元与第四输电单元是一体式结构;第三输电单元位于第三腔体之内,第六输电单元位于第六腔体之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体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绝缘体的材料是塑料。
进一步地,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具有壳体、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三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第六输电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壳体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第一腔体、第二绝缘层、第二腔体、第三绝缘层、第三腔体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第四腔体、第五绝缘层、第五腔体、第六绝缘层、第六腔体构成;第一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一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第六绝缘层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第六腔体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
所述第一输电单元位于第一腔体之内,第五输电单元位于第五腔体之内,第一输电单元与第五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一输电单元与第五输电单元是一体式结构;第二输电单元位于第二腔体之内,第四输电单元位于第四腔体之内,第二输电单元与第四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二输电单元与第四输电单元是一体式结构;第三输电单元位于第三腔体之内,第六输电单元位于第六腔体之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电单元与第四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长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与第五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长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四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五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三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六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还都可以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可以部分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壳体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壳体是通过挤塑或吹塑成型的。
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壳体、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一输光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第二输光单元,第一输光单元由第一光导体及位于第一光导体之外的第一套管构成,第二输光单元由第二光导体及位于的第二光导体 之外的第二套管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壳体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第一腔体、第二绝缘层、第二腔体、第三绝缘层、第三腔体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第四腔体、第五绝缘层、第五腔体、第六绝缘层、第六腔体构成;第一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一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第六绝缘层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第六腔体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
所述第一输电单元位于第一腔体之内,第五输电单元位于第五腔体之内,第一输电单元与第五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一输电单元与第五输电单元是一体式结构;第二输电单元位于第二腔体之内,第四输电单元位于第四腔体之内,第二输电单元与第四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二输电单元与第四输电单元是一体式结构;第一输光单元位于第三腔体之内,第二输光单元位于第六腔体之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导体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导体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管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管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电单元与第四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长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与第五输电单元是连在一起的长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四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五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还都可以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可以部分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壳体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壳体是通过挤塑或吹塑成型的。
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壳体、多个第一输电单元、多个第二输电单元、第一输光单元、多个第四输电单元、多个第五输电单元、第二输光单元,第一输光单元由第一光导体及位于第一光导体之外的第一套管构成,第二输光单元由第二光导体及位于的第二光导体 之外的第二套管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壳体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第一腔体、第二绝缘层、第二腔体、第三绝缘层、第三腔体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第四腔体、第五绝缘层、第五腔体、第六绝缘层、第六腔体构成;第一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一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第六绝缘层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第六腔体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
所述第一输电单元位于第一腔体之内,第五输电单元位于第五腔体之内;第二输电单元位于第二腔体之内,第四输电单元位于第四腔体之内;第一输光单元位于第三腔体之内,第二输光单元位于第六腔体之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导体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导体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管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管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都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腔体与第五腔体的横截面的连续长度上,相邻的输电单元中,一个是上述所述的复合体,前面及后面都是没有绝缘套的导电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壳体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壳体是通过挤塑或吹塑成型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四绝缘层的近一端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三标识部件,第一绝缘层的近一端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标识部件、第二标识部件。
一种新型结构光缆,具有壳体、多个第一输电单元、多个第二输电单元、第一输光单元、多个第四输电单元、多个第五输电单元、第二输光单元,第一输光单元由第一光导体及位于第一光导体之外的第一套管构成,第二输光单元由第二光导体及位于的第二光导体之外的第二套管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壳体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第一腔体、第二绝缘层、第二腔体、第三绝缘层、第三腔体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第四腔体、第五绝缘层、第五腔体、第六绝缘层、第六腔体构成;第一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一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第六绝缘层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第六腔体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
所述第一输电单元位于第一腔体之内,第五输电单元位于第五腔体之内;第二输电单元位于第二腔体之内,第四输电单元位于第四腔体之内;第一输光单元位于第三腔体之内,第二输光单元位于第六腔体之内;多个第一输电单元、多个第二输电单元、多个第四输电单元、多个第五输电单元都为光传输部件,所述光传输部件是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的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或光电复合缆或复合光缆用壳体,其为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第一腔体、第二绝缘层、第二腔体、第三绝缘层、第三腔体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第四腔体、第五绝缘层、第五腔体、第六绝缘层、第六腔体构成;第一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一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第六绝缘层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第六腔体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第一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的外形都是圆柱体的一部分或都是椭圆柱体的一部分,壳体整体横截面外形呈横8字形;第一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密贴合对外密封。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散热效果更优、结构更紧凑合、产品体积更少、材料耗用更少、重量更轻,成本更低、且便于缠绕、布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所使的壳体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实例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实例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实例3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也为实施实例4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实例4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也为实施实例4的又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申请,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壳体、11—第一绝缘层、12—第一腔体、13—第二绝缘层、14—第二腔体、15—第三绝缘层、16—第三腔体、21—第四绝缘层、22—第四腔体、23—第五绝缘层、24—第五腔体、25—第六绝缘层、26—第六腔体、32—第一输电单元、34—第二输电单元、36—第三输电单元、361—第一电导体、362—第一绝缘体、42—第四输电单元、44—第五输电单元、46—第六输电单元、461—第二电导体、462—第二绝缘体、56—第一输光单元、561—第一光导体、562—第一套管、66—第二输光单元、661—第二光导体、662—第二套管、71—第一标识部件、72—第二标识部件、81—第三标识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至图3,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具有壳体1、第一输电单元32、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三输电单元36、第四输电单元42、第五输电单元44、第六输电单元46,第三输电单元36由第一电导体361及将第一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体362构成,第六输电单元46由第二电导体461及将第二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二绝缘体462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11、第一腔体12、第二绝缘层13、第二腔体14、第三绝缘层15、第三腔体16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21、第四腔体22、第五绝缘层23、第五腔体24、第六绝缘层25、第六腔体26构成;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25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1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15的外缘上;第一腔体12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2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12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12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24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1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23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22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14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21、第五绝缘层23、第六绝缘层25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三腔体16、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第六腔体26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
所述第一输电单元32位于第一腔体12之内,第五输电单元44位于第五腔体24之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一体式结构;第二输电单元34位于第二腔体14之内,第四输电单元42位于第四腔体22之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一体式结构;第三输电单元36位于第三腔体16之内,第六输电单元46位于第六腔体26之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导体361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导体461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体362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绝缘体462的材料是塑料。
进一步地,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具有壳体1、第一输电单元32、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三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42、第五输电单元44、第六输电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11、第一腔体12、第二绝缘层13、第二腔体14、第三绝缘层15、第三腔体16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21、第四腔体22、第五绝缘层23、第五腔体24、第六绝缘层25、第六腔体26构成;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25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1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15的外缘上;第一腔体12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2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12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12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24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1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23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22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14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21、第五绝缘层23、第六绝缘层25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三腔体16、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第六腔体26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
所述第一输电单元32位于第一腔体12之内,第五输电单元44位于第五腔体24之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一体式结构;第二输电单元34位于第二腔体14之内,第四输电单元42位于第四腔体22之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一体式结构;第三输电单元位于第三腔体16之内,第六输电单元位于第六腔体26之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连在一起的长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连在一起的长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32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电单元34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四输电单元42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五输电单元44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三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六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还都可以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可以部分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壳体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壳体是通过挤塑或吹塑成型的。
实施实例2
请见图4,并参考图1至图3,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壳体1、第一输电单元32、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一输光单元56、第四输电单元42、第五输电单元44、第二输光单元66,第一输光单元56由第一光导体561及位于第一光导体561之外的第一套管562构成,第二输光单元66由第二光导体661及位于的第二光导体661 之外的第二套管662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11、第一腔体12、第二绝缘层13、第二腔体14、第三绝缘层15、第三腔体16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21、第四腔体22、第五绝缘层23、第五腔体24、第六绝缘层25、第六腔体26构成;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25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1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15的外缘上;第一腔体12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2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12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12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24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1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23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22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14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21、第五绝缘层23、第六绝缘层25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三腔体16、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第六腔体26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
所述第一输电单元32位于第一腔体12之内,第五输电单元44位于第五腔体24之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一体式结构;第二输电单元34位于第二腔体14之内,第四输电单元42位于第四腔体22之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一体式结构;第一输光单元56位于第三腔体16之内,第二输光单元66位于第六腔体26之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导体561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导体661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管562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管662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连在一起的长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连在一起的长条。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32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电单元34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四输电单元42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五输电单元44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还都可以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可以部分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壳体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壳体是通过挤塑或吹塑成型的。
实施实例3
请见图5,并参考图1至图4,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壳体1、多个第一输电单元32、多个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一输光单元56、多个第四输电单元42、多个第五输电单元44、第二输光单元66,第一输光单元56由第一光导体561及位于第一光导体561之外的第一套管562构成,第二输光单元66由第二光导体661及位于的第二光导体661 之外的第二套管662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11、第一腔体12、第二绝缘层13、第二腔体14、第三绝缘层15、第三腔体16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21、第四腔体22、第五绝缘层23、第五腔体24、第六绝缘层25、第六腔体26构成;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25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1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15的外缘上;第一腔体12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2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12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12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24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1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23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22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14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21、第五绝缘层23、第六绝缘层25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三腔体16、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第六腔体26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
所述第一输电单元32位于第一腔体12之内,第五输电单元44位于第五腔体24之内;第二输电单元34位于第二腔体14之内,第四输电单元42位于第四腔体22之内;第一输光单元56位于第三腔体16之内,第二输光单元66位于第六腔体26之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导体561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导体661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管562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管662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第五输电单元都是由:内部为导电的材料、外部包覆有绝缘套的复合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腔体12与第五腔体24的横截面的连续长度上,相邻的输电单元中,一个是上述所述的复合体,前面及后面都是没有绝缘套的导电体。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壳体的材料是塑料。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壳体是通过挤塑或吹塑成型的。
实施实例4
请见图6,并参考图1至图5,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基本同实施实例3,不同之处在于:第四绝缘层21的近一端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三标识部件81,第一绝缘层11的近一端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标识部件71、第二标识部件72。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层11的近一端的外表面上仅具有第一标识部件。
具有第一标识部件及第二标识部件时,其组合可以与第三标识部件相区分开,使壳体的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之间可区分开即可。
具有第一标识部件及第三标识部件时,可以使壳体的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之间可区分开即可。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可以只具有第三标识部件,而不具有第一标识部件及第二标识部件,这样可以使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之间可区分开。
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可以只具有第一标识部件或第二标识部件,而不具有第三标识部件,这样可以使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之间可区分开。
上述所述的标识部件的位置还起到了使输电单元的起始位置起到标识的作用,不至于在第一保护体及或第二保护体上、下对称时,出现开剥不便、期望开剥的位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实例中的标识部件可以是凸出的,也可以是凹陷的,还可以是不凸出也不凹陷的,标识部件之间通过颜色或颜色组合或宽度的不同等方式,来实现第一保护体及或第二保护体之间的相互区分。
本实施实例中的标识部件可用于本申请的任一实施实例中。
实施实例5
请见图5和图6,并参考图1至图4,一种新型结构复合光缆,请参见实施实例3和实施实例4,不同之处在于,多个第一输电单元32、多个第二输电单元34、多个第四输电单元42、多个第五输电单元44都为光传输部件,所述光传输部件是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的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本申请中,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还可放置光纤带。
本申请中所述的壳体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的光缆、电缆、光电复合缆都可用于室内或室外;且可在外部再另加一层或多层保护层。
据于本申请的构思,所在技术领域人员可以在其中形成多个S腔,可放置更多的输电单元或光纤或光纤带等等。
本申请结构新型、第一腔体12、第五腔体24连通为一体形成第一S腔;第二腔体14、第四腔体22连通为一体形成第二S腔;第一S腔可与第二S腔长度一样,这样保证其间的输电单元长度、面积等一样;且分散了输电单元,使现有技术中输电单元聚为一处的结构得到有效展开,使散热效果更优、且结构更紧凑合、产品体积更少、材料耗用更少、重量更轻,成本更低、且便于缠绕、布放等等。
本申请中,第一绝缘层11、第四绝缘层21的外形优选地,都是圆柱体的一部分或椭圆柱体的一部分,即产品整体横截面外形呈横“8”字形;第一绝缘层11、第四绝缘层21密贴合对外密封。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散热效果更优、结构更紧凑合、产品体积更少、材料耗用更少、重量更轻,成本更低、且便于缠绕、布放。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具有壳体(1)、第一输电单元(32)、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三输电单元(36)、第四输电单元(42)、第五输电单元(44)、第六输电单元(46),第三输电单元(36)由第一电导体(361)及将第一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体(362)构成,第六输电单元(46)由第二电导体(461)及将第二电导体包覆住的第二绝缘体(46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11)、第一腔体(12)、第二绝缘层(13)、第二腔体(14)、第三绝缘层(15)、第三腔体(16)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21)、第四腔体(22)、第五绝缘层(23)、第五腔体(24)、第六绝缘层(25)、第六腔体(26)构成;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25)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1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15)的外缘上;第一腔体(12)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2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12)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12)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24)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1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23)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22)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14)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21)、第五绝缘层(23)、第六绝缘层(25)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三腔体(16)、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第六腔体(26)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第一输电单元(32)位于第一腔体(12)之内,第五输电单元(44)位于第五腔体(24)之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一体式结构;第二输电单元(34)位于第二腔体(14)之内,第四输电单元(42)位于第四腔体(22)之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一体式结构;第三输电单元(36)位于第三腔体(16)之内,第六输电单元(46)位于第六腔体(26)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导体(361)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第二电导体(461)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体(362)的材料是塑料;第二绝缘体(462)的材料是塑料。
4.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具有壳体(1)、第一输电单元(32)、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三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42)、第五输电单元(44)、第六输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11)、第一腔体(12)、第二绝缘层(13)、第二腔体(14)、第三绝缘层(15)、第三腔体(16)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21)、第四腔体(22)、第五绝缘层(23)、第五腔体(24)、第六绝缘层(25)、第六腔体(26)构成;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25)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1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15)的外缘上;第一腔体(12)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2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12)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12)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24)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1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23)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22)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14)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21)、第五绝缘层(23)、第六绝缘层(25)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三腔体(16)、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第六腔体(26)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第一输电单元(32)位于第一腔体(12)之内,第五输电单元(44)位于第五腔体(24)之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一体式结构;第二输电单元(34)位于第二腔体(14)之内,第四输电单元(42)位于第四腔体(22)之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一体式结构;第三输电单元位于第三腔体(16)之内,第六输电单元位于第六腔体(26)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连在一起的长条;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连在一起的长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输电单元(32)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第二输电单元(34)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第四输电单元(42)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第五输电单元(44)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第三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第六输电单元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7.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壳体(1)、第一输电单元(32)、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一输光单元(56)、第四输电单元(42)、第五输电单元(44)、第二输光单元(66),第一输光单元(56)由第一光导体(561)及位于第一光导体(561)之外的第一套管(562)构成,第二输光单元(66)由第二光导体(661)及位于的第二光导体(661) 之外的第二套管(66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11)、第一腔体(12)、第二绝缘层(13)、第二腔体(14)、第三绝缘层(15)、第三腔体(16)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21)、第四腔体(22)、第五绝缘层(23)、第五腔体(24)、第六绝缘层(25)、第六腔体(26)构成;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25)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1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15)的外缘上;第一腔体(12)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2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12)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12)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24)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1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23)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22)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14)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21)、第五绝缘层(23)、第六绝缘层(25)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三腔体(16)、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第六腔体(26)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第一输电单元(32)位于第一腔体(12)之内,第五输电单元(44)位于第五腔体(24)之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一输电单元(32)与第五输电单元(44)是一体式结构;第二输电单元(34)位于第二腔体(14)之内,第四输电单元(42)位于第四腔体(22)之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连在一起的,或者第二输电单元(34)与第四输电单元(42)是一体式结构;第一输光单元(56)位于第三腔体(16)之内,第二输光单元(66)位于第六腔体(26)之内;第一光导体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第二光导体是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的光导纤维;第一套管(562)的材料是塑;第二套管(662)的材料是塑料。
8.一种新型结构光电复合缆,具有壳体(1)、多个第一输电单元(32)、多个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一输光单元(56)、多个第四输电单元(42)、多个第五输电单元(44)、第二输光单元(66),第一输光单元(56)由第一光导体(561)及位于第一光导体(561)之外的第一套管(562)构成,第二输光单元(66)由第二光导体(661)及位于的第二光导体(661) 之外的第二套管(66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11)、第一腔体(12)、第二绝缘层(13)、第二腔体(14)、第三绝缘层(15)、第三腔体(16)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21)、第四腔体(22)、第五绝缘层(23)、第五腔体(24)、第六绝缘层(25)、第六腔体(26)构成;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25)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1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15)的外缘上;第一腔体(12)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2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12)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12)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24)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1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23)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22)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14)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21)、第五绝缘层(23)、第六绝缘层(25)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三腔体(16)、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第六腔体(26)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第一输电单元(32)位于第一腔体(12)之内,第五输电单元(44)位于第五腔体(24)之内;第二输电单元(34)位于第二腔体(14)之内,第四输电单元(42)位于第四腔体(22)之内;第一输光单元(56)位于第三腔体(16)之内,第二输光单元(66)位于第六腔体(26)之内;第一套管(562)的材料是塑料;第二套管(662)的材料是塑料。
9.一种新型结构复合光缆,具有壳体(1)、多个第一输电单元(32)、多个第二输电单元(34)、第一输光单元(56)、多个第四输电单元(42)、多个第五输电单元(44)、第二输光单元(66),第一输光单元(56)由第一光导体(561)及位于第一光导体(561)之外的第一套管(562)构成,第二输光单元(66)由第二光导体(661)及位于的第二光导体(661) 之外的第二套管(662)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11)、第一腔体(12)、第二绝缘层(13)、第二腔体(14)、第三绝缘层(15)、第三腔体(16)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21)、第四腔体(22)、第五绝缘层(23)、第五腔体(24)、第六绝缘层(25)、第六腔体(26)构成;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25)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2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13)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11)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15)的外缘上;第一腔体(12)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2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12)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13)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11)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12)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24)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1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11)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22)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23)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21)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22)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14)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2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13)、第三绝缘层(15)、第四绝缘层(21)、第五绝缘层(23)、第六绝缘层(25)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4)、第三腔体(16)、第四腔体(22)、第五腔体(24)、第六腔体(26)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第一输电单元(32)位于第一腔体(12)之内,第五输电单元(44)位于第五腔体(24)之内;第二输电单元(34)位于第二腔体(14)之内,第四输电单元(42)位于第四腔体(22)之内;第一输光单元(56)位于第三腔体(16)之内,第二输光单元(66)位于第六腔体(26)之内;多个第一输电单元(32)、多个第二输电单元(34)、多个第四输电单元(42)、多个第五输电单元(44)都为光传输部件,所述光传输部件是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的型号为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10.一种新型结构电缆或光电复合缆或复合光缆用壳体,其为一体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构成,第一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一绝缘层、第一腔体、第二绝缘层、第二腔体、第三绝缘层、第三腔体构成;第二保护体由从外到内依次分布的第四绝缘层、第四腔体、第五绝缘层、第五腔体、第六绝缘层、第六腔体构成;第一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二绝缘层的另一端与第五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层的一端接在第一绝缘层的近另一端的外缘上,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绝缘层的外缘上;第一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四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二绝缘层的一端与第一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一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五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五腔体的一端始于第一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起始于第一绝缘层近另一端的外表面,第四腔体的一端位于第五绝缘层的一端与第四绝缘层的一端之间,第四腔体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腔体的一端始于第四绝缘层的另一端的外表面;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第六绝缘层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实物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第六腔体都是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空腔;第一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的外形都是圆柱体的一部分或都是椭圆柱体的一部分,壳体整体横截面外形呈横8字形;第一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密贴合对外密封。
CN202010777433.3A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Withdrawn CN1117689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7433.3A CN111768916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7433.3A CN111768916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8916A true CN111768916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29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7433.3A Withdrawn CN111768916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89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5417A (zh) * 2022-05-07 2022-08-12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带光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5417A (zh) * 2022-05-07 2022-08-12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带光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74932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molded stress relief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3625405B (zh) 一种光纤带光缆
CN114077023A (zh) 一种防鼠光缆
CN211604792U (zh) 一种吊挂式电缆及光缆
CN111180132A (zh) 一种具有异型输电线的光电综合缆
CN111696704A (zh) 一种高芯数密度通信电缆
CN111768916A (zh)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及壳体
CN101707079A (zh) 层绞式光电复合缆
CN116665981B (zh) 一种具有弯曲光纤带的蝶形光缆及带状光缆及电力电缆
CN212392056U (zh) 一种新型结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复合光缆
WO2021212856A1 (zh) 一种吊挂式电缆及光缆
CN111856675A (zh) 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209388758U (zh) 一种超五类非屏蔽网络数据线
CN112420267A (zh) 电缆
CN210200336U (zh) 一种组合电缆
CN212303111U (zh) 一种多芯电缆
CN211319813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多层复合线缆
CN2665878Y (zh) 一种改良的预制分支电缆
CN111785428A (zh) 一种电力电缆及用于该电缆的管道
JP5539771B2 (ja) Lan用パッチコード
CN201845573U (zh) 抗拉电缆
CN214226561U (zh) 一种公路用新型铝合金光电复合电缆
CN211265094U (zh) 一种具有异型输电线的光电综合缆
CN214847893U (zh) 新型非屏蔽双绞线
CN210865723U (zh) 一种复合线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