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2721U -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2721U
CN212382721U CN202021186346.2U CN202021186346U CN212382721U CN 212382721 U CN212382721 U CN 212382721U CN 202021186346 U CN202021186346 U CN 202021186346U CN 212382721 U CN212382721 U CN 212382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sleeve
screw
teeth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63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
马骏
袁博文
姚得志
刘斌
刘爽
郑学艺
张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863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2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2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2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连接套组件;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组件内;棘齿锁定结构,设置在连接套组件和连接杆之间,棘齿锁定结构包括配合齿和与配合齿抵接配合的锁定齿,配合齿包括多个齿部,配合齿和锁定齿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套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连接杆上,其中,锁定齿与不同的齿部配合时,连接杆相对于连接套组件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第一螺钉,穿设在连接套组件上;第二螺钉,穿设在连接杆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背景技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青少年时期发生的不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的脊柱结构性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侧弯畸形。AIS患者在冠状面上侧弯角度大于10°,随着自然病程快速进展侧弯角度增大并出现脊柱、胸廓外观畸形,影响心、肺功能,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治疗AIS方法多种多样,可归纳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合诊断早、程度轻、曲线进展危险性小的患儿。AIS患儿Cobb′s角大于40°且骨骼发育未成熟者、保守治疗无效(半年内侧弯进展超过5°)者、胸腰段后凸或腰椎后凸畸形伴明显外观畸形者、腰背疼痛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脊柱侧弯手术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手术。一般的手术是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在一起,导致脊柱活动能力的永久性丧失。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在一起的手术中,存在大量失血、包括脊髓损伤在内的神经功能缺损、晚期感染、假性关节病、脊柱疼痛和椎间盘退变等。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连接套组件;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组件内;棘齿锁定结构,设置在连接套组件和连接杆之间,棘齿锁定结构包括配合齿和与配合齿抵接配合的锁定齿,配合齿包括多个齿部,配合齿和锁定齿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套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连接杆上,其中,锁定齿与不同的齿部配合时,连接杆相对于连接套组件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第一螺钉,穿设在连接套组件上;第二螺钉,穿设在连接杆上。
进一步地,连接套组件包括连接套、摆动件及弹性复位件,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内,连接套上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与连接套的内孔连通并形成安装空间,摆动件可枢转地位于安装空间内,连接杆的第一端伸入至安装空间内,配合齿和锁定齿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杆的第一端上,另一个设置在摆动件上,第二螺钉穿设在连接杆的第二端,弹性复位件能够向摆动件施加弹性力以使锁定齿和配合齿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为设置在摆动件上的弹片,弹片与摆动件之间具有变形间隙,弹片与容纳腔的腔壁配合,配合齿设置在连接杆的第一端上,锁定齿设置在摆动件上。
进一步地,连接套组件还包括枢转轴和限位销,枢转轴穿设于摆动件并固定在容纳腔的底腔壁上,限位销固定在容纳腔的底腔壁上,弹片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与摆动件连接,自由端位于在限位销和容纳腔的侧腔壁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套的内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导向面,连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面配合的第二导向面。
进一步地,锁定齿包括第一斜面部和与第一斜面部连接的第一平面部,第一斜面部相对于连接杆的轴线倾斜设置,第一平面部垂直于连接杆的轴线。
进一步地,每个齿部包括第二斜面部和与第二斜面部连接的第二平面部,第二斜面部相对于连接杆的轴线倾斜设置,第二平面部垂直于连接杆的轴线,第二平面部能够与第一平面部接触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螺钉通过第一金属珠可活动地穿设于连接套组件内,第二螺钉通过第二金属珠可活动地穿设于连接杆内。
进一步地,第一金属珠上设置有与供第一螺钉穿过的第一避让孔,连接套组件上形成有与第一金属珠的外表面接触的第一球面孔,第二金属珠上设置供第二螺钉穿过的第二避让孔,连接杆上形成有与第二金属珠的外表面接触的第二球面孔。
进一步地,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均包括螺杆段、垫片段、棱柱段、杆段和螺纹段,棱柱段支撑第一金属珠或者第二金属珠,杆段与第一避让孔或者第二避让孔配合,脊柱侧弯矫形装置还包括与螺纹段配合的螺帽;杆段的表面、第一金属珠的表面、第二金属珠的表面、第一球面孔的表面、第二球面孔的表面、连接杆的表面以及连接套组件的内孔的表面均设置有减磨层;连接套组件包括连接套,连接套上设置有容纳腔,脊柱侧弯矫形装置还包括盖设在容纳腔的开口处的盖子。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连接套组件、连接杆、棘齿锁定结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连接杆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组件内。棘齿锁定结构设置在连接套组件和连接杆之间,棘齿锁定结构包括配合齿和与配合齿抵接配合的锁定齿,配合齿包括多个齿部,配合齿和锁定齿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套组件上,另一个设置在连接杆上。在本申请中,锁定齿与不同的齿部配合时,连接杆相对于连接套组件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第一螺钉穿设在连接套组件上。第二螺钉穿设在连接杆上。分别将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固定在需矫形的脊柱的椎体上,定期体外撑开需矫形的节段时,脊柱侧弯矫形装置随着需矫形的节段变化,锁定齿与不同的齿部配合,连接杆相对于连接套组件能够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使得脊柱侧弯矫形装置整体延长。体外不施加的作用力时,锁定齿与一个齿部配合,连接杆处于锁定位置,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长度保持不变,使得脊柱侧弯矫形装置撑开了需矫形的节段,进而实现单侧的稳定支撑及固定,实现青少年儿童的脊柱畸形矫正。进而无需使用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避免了长节段固定使得的运动受限问题。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实施例的脊柱矫形后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脊柱矫形后的透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1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摆动件和弹片连在一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脊柱;10、连接套组件;11、连接套;111、第一导向面;121、摆动件;122、弹片;123、固定端;124、自由端;13、容纳腔;14、枢转轴;15、限位销;16、第一球面孔;20、连接杆;21、第二导向面;22、第二球面孔;30、第一螺钉;31、螺杆段;32、垫片段;33、棱柱段;34、杆段;35、螺纹段;40、第二螺钉;71、第一金属珠;711、第一避让孔;72、第二金属珠;721、第二避让孔;81、齿部;811、第二斜面部;812、第二平面部;82、锁定齿;821、第一斜面部;822、第一平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包括:连接套组件10、连接杆20、棘齿锁定结构、第一螺钉30和第二螺钉40。连接杆20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组件10内。棘齿锁定结构设置在连接套组件10和连接杆20之间,棘齿锁定结构包括配合齿和与配合齿抵接配合的锁定齿82,配合齿包括多个齿部81,配合齿和锁定齿中的一个设置在连接套组件10上,另一个设置在连接杆20上。在本申请中,锁定齿82与不同的齿部81配合时,连接杆20相对于连接套组件10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第一螺钉30穿设在连接套组件10上。第二螺钉40穿设在连接杆20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螺钉30穿设在连接套组件10上。第二螺钉40穿设在连接杆20上。分别将第一螺钉30和第二螺钉40固定在需矫形的脊柱1的椎体上,定期体外撑开需矫形的节段时,脊柱侧弯矫形装置随着需矫形的节段变化,锁定齿82与不同的齿部81配合,连接杆20相对于连接套组件10能够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使得脊柱侧弯矫形装置整体延长。体外不向脊柱1的椎体施加的矫形力时,锁定齿82与一个齿部81配合,连接杆20处于锁定位置,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长度保持不变,使得脊柱侧弯矫形装置撑开了需矫形的节段,进而实现单侧的稳定支撑及固定,实现青少年儿童的脊柱畸形矫正。进而无需使用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避免了长节段固定使得的运动受限问题。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用多个螺钉将多节段椎骨融合中的长节段固定使得运动受限的问题。
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套组件10包括连接套11、摆动件121及弹性复位件。连接杆20可移动地穿设在连接套11内,连接套11上设置有容纳腔13,容纳腔13与连接套11的内孔连通并形成安装空间,摆动件121可枢转地位于安装空间内。安装空间的设置一方面使得连接套组件10结构紧凑,另一方面安装空间使得容纳腔13与连接套11的内孔直接连通,便于锁定齿82与不同的齿部81配合。连接杆20的第一端伸入至安装空间内,锁定齿82设置在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上,锁定齿82设置在摆动件121上,第二螺钉40穿设在连接杆20的第二端,弹性复位件能够向摆动件121施加弹性力以使锁定齿82和配合齿抵接配合。弹性复位件的设置使得摆动件121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始终向靠近连接杆20的方向施力,以使锁定齿82和配合齿能够可靠地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脊柱侧弯矫形之前,锁定齿82位于连接杆20的高度的3/4处的齿部81内。定期体外撑开需矫形的节段是指在体外每三个月通过牵引机对脊柱侧弯的椎体进行拉伸,脊柱侧弯矫形装置随椎体拉伸的高度而延长,当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至合适的撑开高度时,牵引机不牵引脊柱侧弯的椎体,脊柱侧弯矫形装置中的锁定齿82与一个齿部81配合,以使连接杆20处于锁定位置。
当然,在其他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锁定齿设置在连接杆的第一端上,配合齿设置在摆动件上。
如图4至图6所示,弹性复位件为设置在摆动件121上的弹片122,弹片122与摆动件121之间具有变形间隙。上述的变形间隙使得弹片122具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以有效地向摆动件121施力。弹片122与容纳腔13的腔壁配合,配合齿设置在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上,锁定齿82设置在摆动件121上。弹片122能够实现回弹,使得脊柱侧弯矫形装置能够实现可撑开地调节。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连接套组件10还包括枢转轴14和限位销15。枢转轴14穿设于摆动件121并固定在容纳腔13的底腔壁上,限位销15固定在容纳腔13的底腔壁上。枢转轴14的设置使得摆动件121能够相对于连接套11枢转。弹片122包括固定端123和自由端124,固定端123与摆动件121连接,自由端124位于在限位销15和容纳腔13的侧腔壁之间。限位销15和容纳腔13的侧腔壁之间形成狭小的间隙,自由端124被有效地限制在该间隙中,限制了自由端124的摆动范围,同时对自由端124提供侧向支撑。这样,自由端124被容纳腔13的侧腔壁和限位销15限位,同时固定端123固定在摆动件121上,使得弹片122能够始终对摆动件121施力弹力。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摆动件121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端123位于摆动件121的第一端上,限位销15位于摆动件121的第二端远离摆动件121的第一端的一侧。锁定齿82和固定端123均与摆动件121的第一端连接,枢转轴穿设在摆动件121的第二端,弹片122凸出于摆动件121的第二端。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套11的内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11,连接杆2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面111配合的第二导向面21。第一导向面111和第二导向面21配合使得连接套11与连接杆20可实现平面限位,防止连接套11与连接杆20之间发生相对的旋转或者侧向滑动。
如图4和图5所示,锁定齿82包括第一斜面部821和与第一斜面部821连接的第一平面部822。第一斜面部821相对于连接杆20的轴线倾斜设置,第一平面部822垂直于连接杆20的轴线。第一平面部822能够卡在齿部81内,以使摆动件121相对于连接杆20仅能实现单方向的移动,摆动件121相对于连接杆20无法退回,起到防退回效果。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齿部81包括第二斜面部811和与第二斜面部811连接的第二平面部812,第二斜面部811相对于连接杆20的轴线倾斜设置,第二平面部812垂直于连接杆20的轴线,第二平面部812能够与第一平面部822接触配合。这样,当锁定齿82与一个齿部81配合时,第二平面部812与第一平面部822接触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摆动件121相对于连接杆20退回,以保证连接套组件10和连接杆20能够撑住需矫形的节段位置。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螺钉30通过第一金属珠71可活动地穿设于连接套组件10内,第二螺钉40通过第二金属珠72可活动地穿设于连接杆20内。这样,第一螺钉30通过第一金属珠71能够与连接套组件10进行过渡连接,第二螺钉40通过第二金属珠72能够与连接杆20进行过渡连接,使得在连接套组件10和连接杆20实现撑开需矫形的节段的过程中,第一金属珠71和第二金属珠72能够提供多个自由度,以使连接套组件10能够相对于第一螺钉30旋转及活动,同样地,连接杆20能够相对于第二螺钉40旋转及活动。实现脊柱侧弯的非融合矫形治疗。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金属珠71上设置有与供第一螺钉30穿过的第一避让孔711,连接套组件10上形成有与第一金属珠71的外表面接触的第一球面孔16。第一金属珠71的外表面与第一球面孔16接触配合,使得第一金属珠71的球心和第一球面孔16的球心能够重合,连接套组件10能够相对于第一螺钉30发生旋转和倾斜。第二金属珠72上设置供第二螺钉40穿过的第二避让孔721,连接杆20上形成有与第二金属珠72的外表面接触的第二球面孔22。第二金属珠72的外表面与第二球面孔22接触配合,使得第二金属珠72的球心和第二球面孔22的球心能够重合,连接杆20能够相对于第二螺钉40发生旋转和倾斜。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螺钉30与第一避让孔711对应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这样,使得第一螺钉30的表面更加地光滑,使得第一螺钉30的表面与第一避让孔711的孔壁实现光滑接触,进而使得第一螺钉30与连接套组件10能够实现相对地滑动。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螺钉40与第二避让孔721对应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这样,使得第二螺钉40的表面更加地光滑,使得第二螺钉40的表面与第二避让孔721的孔壁实现光滑接触,进而使得第二螺钉40与连接杆20能够实现相对地滑动。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螺钉30和第二螺钉40均包括螺杆段31、垫片段32、棱柱段33、杆段34和螺纹段35。棱柱段33支撑第一金属珠71或者第二金属珠72。杆段34与第一避让孔711或者第二避让孔721配合。脊柱侧弯矫形装置还包括与螺纹段35配合的螺帽。第一螺钉30上的螺帽的设置能够防止连接套组件10脱离第一螺钉30,第二螺钉40上的螺帽的设置能够防止连接杆20脱离第二螺钉40。第一螺钉30上的螺杆段31植入至椎体内,第二螺钉40上的螺杆段31植入至椎体内。在植入的过程中,第一螺钉30或第二螺钉40上棱柱段33能够便于与操作工具配合,以实现第一螺钉30或第二螺钉40以旋入和旋出的方式植入至椎体内。同时棱柱段33的端部能够支撑第一金属珠71或者第二金属珠72,便于第一金属珠71或者第二金属珠72压紧在棱柱段33的断面上。本实施例的棱柱段33为六棱柱,当然,棱柱段也可以是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七棱柱及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杆段34的表面、第一金属珠71的表面、第二金属珠72的表面、第一球面孔16的表面、第二球面孔22的表面、连接杆20的表面以及连接套组件10的内孔的表面均设置有减磨层。减磨层的设置能够降低第一螺钉30的杆段34与第一避让孔711之间、第二螺钉40的杆段34与第二避让孔721之间、第一金属珠71的外表面与第一球面孔16之间、第二金属珠72的外表面与第二球面孔22之间以及连接杆20的外表面与连接套组件10的内孔之间活动而产生的摩擦和磨损。减磨层优选为类金刚石碳(DLC)。
连接套11上设置有容纳腔13,脊柱侧弯矫形装置还包括盖设在容纳腔13的开口处的盖子。盖子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防止容纳腔13外的组织进入至容纳腔13内,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摆动件121、弹性复位件、枢转轴14和限位销15暴露在容纳腔13外,再一方面能够防止摆动件121沿枢转轴14的轴线发生窜动。
在本实施例中,脊柱侧弯矫形装置采用医用金属制成,该医用金属包括但不局限于钛及钛合金、钴合金、不锈钢以及钽金属、镁合金,此类金属材料在ISO-5830系列国际标准中均有规定,其生物相容性已经得到国内外多年骨科植入应用的实践证实。
本申请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非融合治疗方案,能够避免相关融合手术带来的大量失血、包括脊髓损伤在内的神经功能缺损、晚期感染以及假性关节病。融合手术后的脊柱运动受限也影响未融合节段的脊柱疼痛和椎间盘退变。另外,脊柱侧弯矫形装置的高度是通过连接套组件、连接杆和棘齿锁定结构的限位和固定调整,不需要通过二次手术,并且调节的高度可控,可定量,逐渐实现侧弯脊柱的矫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套组件(10);
连接杆(20),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套组件(10)内;
棘齿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组件(10)和所述连接杆(20)之间,所述棘齿锁定结构包括配合齿和与配合齿抵接配合的锁定齿(82),所述配合齿包括多个齿部(81),所述配合齿和所述锁定齿(8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组件(10)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0)上,其中,所述锁定齿(82)与不同的所述齿部(81)配合时,所述连接杆(20)相对于所述连接套组件(10)处于不同的锁定位置;
第一螺钉(30),穿设在所述连接套组件(10)上;
第二螺钉(40),穿设在所述连接杆(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组件(10)包括连接套(11)、摆动件(121)及弹性复位件,所述连接杆(20)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连接套(11)内,所述连接套(11)上设置有容纳腔(13),所述容纳腔(13)与所述连接套(11)的内孔连通并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摆动件(121)可枢转地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连接杆(20)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配合齿和所述锁定齿(8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摆动件(121)上,所述第二螺钉(40)穿设在所述连接杆(20)的第二端,所述弹性复位件能够向所述摆动件(121)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锁定齿(82)和所述配合齿抵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设置在所述摆动件(121)上的弹片(122),所述弹片(122)与所述摆动件(121)之间具有变形间隙,所述弹片(122)与所述容纳腔(13)的腔壁配合,所述配合齿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0)的第一端上,所述锁定齿(82)设置在所述摆动件(1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组件(10)还包括枢转轴(14)和限位销(15),所述枢转轴(14)穿设于所述摆动件(121)并固定在所述容纳腔(13)的底腔壁上,所述限位销(15)固定在所述容纳腔(13)的底腔壁上,所述弹片(122)包括固定端(123)和自由端(124),所述固定端(123)与所述摆动件(121)连接,所述自由端(124)位于在所述限位销(15)和所述容纳腔(13)的侧腔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1)的内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11),所述连接杆(2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11)配合的第二导向面(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齿(82)包括第一斜面部(821)和与第一斜面部(821)连接的第一平面部(822),所述第一斜面部(821)相对于所述连接杆(20)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平面部(822)垂直于所述连接杆(20)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齿部(81)包括第二斜面部(811)和与所述第二斜面部(811)连接的第二平面部(812),所述第二斜面部(811)相对于所述连接杆(20)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平面部(812)垂直于所述连接杆(20)的轴线,所述第二平面部(812)能够与所述第一平面部(822)接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30)通过第一金属珠(71)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套组件(10)内,所述第二螺钉(40)通过第二金属珠(72)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杆(2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珠(71)上设置有与供所述第一螺钉(30)穿过的第一避让孔(711),所述连接套组件(1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金属珠(71)的外表面接触的第一球面孔(16),所述第二金属珠(72)上设置供所述第二螺钉(40)穿过的第二避让孔(721),所述连接杆(2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金属珠(72)的外表面接触的第二球面孔(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钉(30)和所述第二螺钉(40)均包括螺杆段(31)、垫片段(32)、棱柱段(33)、杆段(34)和螺纹段(35),所述棱柱段(33)支撑所述第一金属珠(71)或者所述第二金属珠(72),所述杆段(34)与所述第一避让孔(711)或者所述第二避让孔(721)配合,所述脊柱侧弯矫形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螺纹段(35)配合的螺帽;
所述杆段(34)的表面、所述第一金属珠(71)的表面、所述第二金属珠(72)的表面、所述第一球面孔(16)的表面、所述第二球面孔(22)的表面、所述连接杆(20)的表面以及所述连接套组件(10)的内孔的表面均设置有减磨层;
所述连接套组件(10)包括连接套(11),所述连接套(11)上设置有容纳腔(13),所述脊柱侧弯矫形装置还包括盖设在所述容纳腔(13)的开口处的盖子。
CN202021186346.2U 2020-06-23 2020-06-23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Active CN212382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6346.2U CN212382721U (zh) 2020-06-23 2020-06-23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6346.2U CN212382721U (zh) 2020-06-23 2020-06-23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2721U true CN212382721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5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6346.2U Active CN212382721U (zh) 2020-06-23 2020-06-23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2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4132B2 (en) Dynamic interspinous process device
US20100114165A1 (en) Posterior dynamic stabilization system with pivoting collars
US20110307018A1 (en) Adaptive spinal rod and methods for stabilization of the spine
US20110172720A1 (en) Articulating interspinous process clamp
AU2018202651B2 (en) Spinal distraction system
CA2971844C (en) Orthosis for deformity correction
US20120035656A1 (en) External maintenance feature for magnetic implant
US11737803B2 (en) Surgical rod bender
CN111603231A (zh)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US20070162004A1 (en) Device for the lateral stabilization of the spine
CN117084832B (zh) 一种脊柱小关节假体
CN212382721U (zh)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WO2021258546A1 (zh) 组配式颈椎钩椎关节融合器
CN111603232A (zh)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CN108888327B (zh) 一种弹性撑开脊柱生长棒系统
CN212382720U (zh) 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CN211156493U (zh) 脊柱融合假体
US20170290615A1 (en) Surgical rod bender
KR100935243B1 (ko) 탄성 조절 로드
TWI685325B (zh) 脊椎連桿
CN209984388U (zh) 一种骨科脊柱全方位矫正装置
EP3634279B1 (en) Multi-level vertebral implant system
CN110538013A (zh) 脊柱融合假体
CN116138861A (zh) 一种可调钛网内固定系统
TWI405556B (zh) The attachment mechanism of the spinal fix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