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2098U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82098U CN212382098U CN202021149881.0U CN202021149881U CN212382098U CN 212382098 U CN212382098 U CN 212382098U CN 202021149881 U CN202021149881 U CN 202021149881U CN 212382098 U CN212382098 U CN 2123820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device
- gas
- cavity
- flow channel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电子烟雾器,涉及电子烟雾器技术领域,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包括外壳,外壳上具有气体进口和出雾口,出雾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以及与气体进口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空腔的进气端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出气端与出雾口连通;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的发热装置和用于向空腔提供气体的供气装置,供气装置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能够自动产生气溶胶,扩大了应用范围,出雾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使用时可以采用任何角度出雾,对使用条件没有限制,可以进行定向施雾,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雾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日益关注,人们都意识到烟草对人们身体是有很大危害的,因此,产生了称为“电子烟”的产品。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仿真香烟电子产品,其主要是通过雾化烟油,从而产生“烟雾”,电子烟相较于传统香烟而言,除了有相近的外观及味道,其甚至比一般传统香烟的口味更多。但电子烟烟液或烟油中不含有尼古丁或焦油等有害物质,当香烟消费者抽吸这种电子烟时,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摄入,又可以满足人们的抽烟习惯,成为戒烟用品或香烟的代用品。此外,电子烟通过烟油被雾化,将含有烟油和香精的溶液雾化成微粒,通过肺部吸收,同时吐出模拟烟雾,而不含香烟中的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也不会产生二手烟,亦不会弥漫或缭绕在密闭空间中,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群使用电子烟来替代传统香烟。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雾器一般是通过在气流通道内靠近进气孔处设置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抽吸动作而控制电子烟的开/关,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雾器至少存在下列问题之一,第一是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灵敏度不高,需要用户较为用力抽吸,使得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引起气压变化,传感器才能检测到。第二,现有技术中由于发热件也位于气流通道内且传感器位于发热件和进气孔之间,使得用户的抽吸会受到发热件的阻碍,用户抽吸会较累。第三,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雾器需要用户采用抽吸的方式来产生气流,不能自动产生气流,限制了应用范围。
中国专利CN109330031A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电池组件、控制器以及气压传感器等。中国专利CN105935155A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包括发热件、传感器以及气流通道,发热件设置在气流通道中。以上两个专利的就是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抽吸动作而控制电子烟的开/关,并且只能通过抽吸的方式来产生气流,不能自动产生气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具有气体进口和出雾口,所述出雾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以及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空腔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出气端与所述出雾口连通;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的发热装置和用于向所述空腔提供气体的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发热装置、所述供气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和所述供气装置的启停。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均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发热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启停,当进入所述外壳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大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预设的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发热装置开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发热装置、所述供气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和所述供气装置的启停,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能够监测进入所述外壳内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能够调节所述供气装置的供气量,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或第二控制装置能够监测所述空腔内剩余气溶胶发生基质的使用时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能够将运行数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外界,并能够接收和执行外界的控制指令。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和/或第二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发热装置的加热温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气装置为抽气装置和/或气体存储装置,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发热装置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发热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混合气流通道,所述混合气流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出气端与所述出雾口连通,所述混合气流通道的侧壁上具有通孔,所述空腔内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混合气流通道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热装置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混合气流通道内,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发热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的吸附载体,所述吸附载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混合气流通道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接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个密封块,各所述密封块沿所述外壳内气体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所述空腔。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气流通道的上端和下端贯穿所述密封块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混合气流通道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所述密封块进行固定;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防震块,所述防震块设置在所述气体进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能够自动产生气溶胶,极大扩大了该烟雾器的应用范围,并且出雾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雾化器只能水平出雾导致使用条件受限,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在使用时可以采用任何角度出雾,对使用条件没有限制,扩大了使用范围,可以进行定向施雾,比如可以给皮肤表面雾化等;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烟雾器体积小,方便携带。
2、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工作模式是通过用户在出雾口抽吸时,外界的空气通过气体进口进入外壳内,第二控制装置检测到进入外壳内的空气流量或/和气压大于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装置控制发热装置开启,通过供电装置向发热装置提供电源,发热装置通电后产生高温,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雾化,雾化后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进入混合气流通道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当用户停止抽吸时,或者通过抽吸进入外壳内的空气流量或/和气压小于或等于第二控制装置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装置控制发热装置关停,供电装置停止向发热装置提供电源,即停止产生气溶胶。另一种工作模式是用户开启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控制供气装置、发热装置开启,供电装置向供气装置和发热装置提供电源,供气装置通电后的向混合气流通道内通入空气,在该模式下,当进入外壳内的空气大于第二控制装置预设的阈值时,也会触发第二控制装置控制发热装置开启,发热装置通电后产生高温,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雾化,雾化后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进入混合气流通道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用户关停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控制供气装置、发热装置关停,停止产生气溶胶。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不仅可以通过供气装置提供气体从而自动产生气溶胶,而且可以通过用户抽吸的方式产生气溶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使用方便灵活,当供电装置电量不够时,用户可以选择抽吸的模式产生气溶胶,以节约电量;当用户想省力时,可以选择产生气溶胶。另外,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两个气路进入空气,能够增加气溶胶的产生量。
3、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通过将吸附载体设置在发热装置上,通过吸附载体吸附气溶胶发生基质,从而使得发热装置与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发热装置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效果,并且发热装置只是中间一段设置在混合气流通道内,从而能够避免或减少对混合气流通道内空气流动的阻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的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的剖视图;
图中标示:
10、外壳;101、上盖;102、中壳;103、下盖;11、空腔;12、气体进口;13、第一气流通道;14、第二气流通道;15、混合气流通道;16、出雾口;17、海绵;18、密封块;19、防震块;
20、发热装置;
30、供气装置;
40、第一控制装置;
50、第二控制装置;
60、供电装置;
70、气体净化装置;
80、通信模块;
90、客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包括外壳10,外壳10上具有气体进口12和出雾口16,出雾口16设置在外壳10的顶部,外壳10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11以及与气体进口12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13,空腔11的进气端与第一气流通道13连通,出气端与出雾口16连通;本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中壳102以及设置在中壳102底部用于密封中壳102的下盖103;中壳102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11,具体的的,中壳102内设置有沿气体流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密封块18,密封块18与中壳102内壁接触密封,从而密封块18与中壳102之间形成空腔11,本实施例中,密封块18为硅胶材质。密封块18的底部和顶部都设置有与中壳102内壁接触密封的海绵17,通过海绵17进一步防止空腔11内的气溶胶发生基质漏出。气溶胶发生基质可以是烟油。下盖103具有与空腔11连通的气体进口12用于气体进入中壳102内,中壳102上具有与空腔11连通的出雾口16用于排出气溶胶,本实施例中,出雾口16设置在中壳102的顶部,从而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使用时可以采用任何角度出雾,并且出雾口16上设置有烟嘴,方便用户抽吸;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还包括设置在中壳102顶部的上盖101,上盖101盖在出雾口16的上方,用于在保存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时避免出雾口16与外界接触被污染。中壳102内设置有混合气流通道15,混合气流通道15的进气端与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出雾口16连通,本实施例中,混合气流通道15为玻纤管,玻纤管设置在空腔11内,并且玻纤管的两端通过密封块18固定,玻纤管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与空腔11连通的通孔,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通过通孔进入混合气流通道15内。中壳102内还形成有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的进气端均与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均与混合气流通道15连通。外壳10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的发热装置20和用于向空腔11提供气体的供气装置30,供气装置30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13内,发热装置20设置在空腔11内,用于对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供气装置30设置在中壳102内,并且供气装置30的进气端与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混合气流通道15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供气装置30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13内,用于向混合气流通道15提供气体,在其他实施例中,供气装置30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气流通道14内;供气装置30可以为抽气装置,如气泵,在其他实施例中,供气装置30还可以是气体存储装置,如气囊,供气装置30也可以是供气装置30和气体存储装置一起使用,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在本实施例中,供气装置30内提供的气体为空气,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其他气体,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本实施例中的,发热装置20为电热丝,电热丝的两端贯穿设置在玻纤管侧壁上的通孔内,使得电热丝的中间段设置在混合气流通道15内,两端设置在空腔11内。发热装置20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气溶胶发生基质的吸附载体,吸附载体的一端设置在混合气流通道15内,另一端设置在空腔11内且与气溶胶发生基质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吸附载体为加热棉,具体地,加热棉可以缠绕设置在电热丝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装置2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片状的,发热装置20还可以是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发热装置20通过电磁感应发热的元件,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中壳102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装置40,第一控制装置40与发热装置20、供气装置30连接用于控制发热装置20和供气装置30的启停。外壳10内还设置有供电装置60,供电装置60设置在中壳102内,用于为发热装置20、供气装置30、第一控制装置40以及第二控制装置50提供电源。本实施例中,供电装置60为锂电池模块。第一控制装置40与供电装置60连接,通过供电装置60为第一控制装置40提供电源,并且第一控制装置40与发热装置20、供气装置30以及供电装置60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一闭合回路,通过第一控制装置40来控制发热装置20和供气装置30的开启和关停,具体地,第一控制装置40设置在中壳102内,中壳102上设置有与第一控制装置40连接的按键,通过按键开启第一控制装置40,相关于开关闭合,即第一闭合回路中的各元器件连通,供电装置60为供气装置30和发热装置20提供电源,供气装置30和发热装置20开始工作,通过供气装置30向空腔11内提供气体,通过发热装置20加热气溶胶发生基质,从而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能够自动产生气溶胶;当需要关停气溶胶时,通过按键关停第一控制装置40,即第一闭合回路中的各元器件断开,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能够停止产生气溶胶。在本实施例中,按键为具有防止误操作和触发功能的霍尔开关或接触开关,霍尔开关和接触开关到达对应位置,即被锁定,用户需要按键或触摸按键才能工作,霍尔开关或接触开关的结构以及其与第一控制单元40的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中壳102内还设置有第二控制装置50,第二控制装置50与供电装置60连接,通过供电装置60为第二控制装置50提供电源,并且第二控制装置50与发热装置20、供电装置60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二闭合回路,通过第二控制装置50来控制发热装置20的开启或关停,具体地,当进入中壳102的气体流量大于第二控制装置50预设的气体流量阈值,并且进入中壳102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二控制装置50预设的气体压力阈值时,第二闭合回路闭合,第二闭合回路中的各元器件连通,供电装置60为发热装置20提供电源,发热装置20开始工作,通过发热装置20加热气溶胶发生基质;当从进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内的气体流量和气压小于或等于第二控制装置50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控制发热装置20关停,即第二闭合回路断开,供电装置60与发热装置20断开,发热装置20停止工作,该系统停止产生气溶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50为集成咪头控制装置,集成咪头控制装置包括气流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因此具有灵敏度高等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集成咪头控制单元还可以只是气流传感器或气压传感器,从而只要当进入中壳102的气体流量大于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气体流量阈值时,或进入中壳102的气压大于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气压阈值时,第二闭合回路就闭合,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并且第二控制装置50设置在气体进口12处,从而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的气体均会经过第二控制装置50,从而被第二控制装置50所检测到,第二控制装置50根据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的气体流量总和以及气压总和来控制发热装置20的开启或关停,第二控制装置50设置在气体进口12处,由于气体进口12处的风量由于没有被分散,风量最大,该系统更加灵敏和准确;同时也避免了第二控制装置50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内导致气体流动受阻,避免用户抽吸费力和困难。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控制装置50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中,中壳102内还设置有防震块19,防震块19设置在气体进口12处,本实施例中,防震块19为防震海绵,用于减少气体进入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所产生的震动。
本实施例中,外壳10上还设置有通信模块80,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通过通信模块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将运行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外界,并能够接收和执行外界的控制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外界为客户端90,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通过通信模块与客户端90连接,从而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将运行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客户端90中进行显示和保存,也可以通过客户端90对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控制。通过远程控制,方便管理该系统。
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50和第一控制装置40连接,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监测进入外壳10内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并传输至第一控制装置40,第一控制装置40根据接收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能够调节供气装置30的供气量,从而能够调节气溶胶产生量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监测空腔11内剩余气溶胶发生基质的使用时长,具体为:根据空腔内的总容量计算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使用的总时长,再通过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监测每次产生气溶胶的时长,将时长减去已经使用的时长,即为剩余使用时长,便于提醒用户及时补充气溶胶发生基质。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控制发热装置20的加热温度,具体为,外壳内还设置有与发热装置20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发热装置20的温度,并能够将温度数据传输给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根据发热装置20的温度高低来控制发热装置20的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加热温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外壳10上还设置有气溶胶发生基质识别码,识别码可以是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用户通过扫描识别码可以获知该系统所需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种类,有助于用户避免添加的气溶胶发生基质与需求的气溶胶发生基质不符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工作模式是通过用户在出雾口16抽吸时,外界的空气通过气体进口12进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内,第二控制装置50检测到进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内的空气流量和气压大于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装置50控制发热装置20开启,通过供电装置60向发热装置20提供电源,发热装置20通电后产生高温,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雾化,雾化后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进入混合气流通道15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当用户停止抽吸时,或者通过抽吸进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内的空气流量和气压小于或等于第二控制装置50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装置50控制发热装置20关停,即供电装置60停止向发热装置20提供电源,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即停止产生气溶胶。另一种工作模式是用户开启第一控制装置40,第一控制装置40控制供气装置30、发热装置20开启,供电装置60向供气装置30和发热装置20提供电源,供气装置30通电后的向混合气流通道15内通入空气,在该模式下,当进入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内的空气大于第二控制装置50预设的阈值时,也会触发第二控制装置50控制发热装置20开启,发热装置20通电后产生高温,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雾化,雾化后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进入混合气流通道15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用户关停第一控制装置40,第一控制装置40控制供气装置30、发热装置20关停,停止产生气溶胶。
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不仅可以通过抽吸的方式产生气溶胶,也可以自动产生气溶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使用方便灵活,当供电装置60电量不够时,用户可以选择抽吸的模式产生气溶胶,以节约电量;当用户想省力时,可以选择产生气溶胶;便携式电子烟雾器自动产生气溶胶的方式,极大扩大了该系统的应用范围,并且本实施例中出雾口16设置在便携式电子烟雾器的顶部,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雾化器只能水平出雾,使用条件受限,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在使用时可以采用任何角度出雾,对使用条件没有限制,扩大了使用范围,可以进行定向施雾,比如可以给皮肤表面雾化等。另外,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两个气路进入空气,能够增加气溶胶的产生量。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吸附载体设置在发热装置20上,通过吸附载体吸附气溶胶发生基质,从而使得发热装置20与气溶胶发生基质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发热装置20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效果,并且发热装置20只是中间一段设置在混合气流通道15内,能够避免阻挡混合气流通道15内的空气流动。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气体净化装置70,气体净化装置70设置在中壳102内,用于对进入中壳102内的气体进行净化。在本实施例中,气体净化装置70设置在空腔11和供气装置30之间,气体净化装置70的进气端分别与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连通,出气端与混合气流通道15连通,从而能够对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出来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保证气溶胶的更加卫生。在其他实施例中,净化装置70还可以设置在气体入口12处,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上具有气体进口(12)和出雾口(16),所述出雾口(16)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顶部,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11)以及与所述气体进口(12)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13),所述空腔(11)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连通,出气端与所述出雾口(16)连通;所述外壳(10)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的发热装置(20)和用于向所述空腔(11)提供气体的供气装置(30),所述供气装置(30)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装置(40),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与所述发热装置(20)、所述供气装置(3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20)和所述供气装置(30)的启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还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14)和第二控制装置(50),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4)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11)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装置(50)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4)均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装置(50)与所述发热装置(2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20)启停,当进入所述外壳(10)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大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50)预设的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控制所述发热装置(20)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装置(40),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与所述发热装置(20)、所述供气装置(3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20)和所述供气装置(30)的启停,所述第二控制装置(50)和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监测进入所述外壳(10)内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根据接收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能够调节所述供气装置(30)的供气量,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和/或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监测所述空腔(11)内剩余气溶胶发生基质的使用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模块(80),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通过所述通信模块(80)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和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将运行数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80)传输至外界,并能够接收和执行外界的控制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40)和/或第二控制装置(50)能够控制所述发热装置(20)的加热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发热装置(20)提供电源的供电装置(60),所述供电装置(60)与所述发热装置(20)连接;所述外壳(10)内还设置有气体净化装置(70),所述气体净化装置(70)的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内还设置有混合气流通道(15),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连通,出气端与所述出雾口(16)连通,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的侧壁上具有通孔,所述空腔(11)内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2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内,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空腔(11)内;所述发热装置(20)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的吸附载体,所述吸附载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11)内且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两个密封块(18),各所述密封块(18)沿所述外壳(10)内气体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密封块(18)与所述外壳(10)之间形成所述空腔(11),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的上端和下端贯穿所述密封块(18)设置在所述空腔(11)内,且混合气流通道(15)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所述密封块(18)进行固定;所述外壳(10)内还设置有防震块(19),所述防震块(19)设置在所述气体进口(12)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49881.0U CN212382098U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49881.0U CN212382098U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82098U true CN212382098U (zh) | 2021-01-22 |
Family
ID=7425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49881.0U Active CN212382098U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820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88096A (zh) * | 2020-06-19 | 2020-08-28 | 浙江育康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
2020
- 2020-06-19 CN CN202021149881.0U patent/CN2123820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88096A (zh) * | 2020-06-19 | 2020-08-28 | 浙江育康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75828B1 (ko) | 전자 담배 | |
CN111567898A (zh) |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 |
KR102132466B1 (ko) | 전자식 흡입 장치 | |
EP2908674B1 (en) | Electronic inhalation device | |
TW201806504A (zh) | 香味吸嚐器 | |
EP3695736B1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11588096A (zh)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
WO2018068601A1 (zh) | 横向供液的电子烟 | |
CN212382098U (zh)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
CN111642806A (zh) |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 |
CN112545063A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2382099U (zh) |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111202268A (zh) | 一种智能超声波雾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0248379U (zh) | 可控制摄入剂量的雾化装置 | |
CN215501336U (zh) | 一种电子烟 | |
CN111686660A (zh) | 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装置 | |
CN111642814A (zh) | 一种气溶胶产生方法 | |
CN210782912U (zh) | 雾化器、电子烟及气溶胶递送系统 | |
CN214015967U (zh) | 气流感应电子烟 | |
CN217173891U (zh) | 便携式氢气机 | |
CN216821778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KR102626889B1 (ko) |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 |
CN210809272U (zh) | 一种采用陀螺仪控制的超声波雾化装置 | |
CN212994391U (zh) | 一种电子烟 | |
CN210695952U (zh) | 一种雾化芯横置的电子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4 Address after: 100071 1-3, floor 1, building 1, Zhengyang Beili,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ngyu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1-3-072, 198 Qid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Yukangqing Biomedical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