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8955U - 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8955U
CN212378955U CN202020929255.7U CN202020929255U CN212378955U CN 212378955 U CN212378955 U CN 212378955U CN 202020929255 U CN202020929255 U CN 202020929255U CN 212378955 U CN212378955 U CN 212378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que sensor
mounting seat
connecting shaft
unloading
te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92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驰
曹新成
吴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ang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ang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ang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ang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92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8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8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8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包括力臂和安装座;力臂位于安装座正面,扭矩传感器固定在安装座的背面,力臂的中心点通过第一连接轴贯穿安装座,连接扭矩传感器的输入端,力臂中心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卸荷轴承嵌套在安装座上,力臂两端通过绳索各连接一个吊钩。中心轴设计为卸荷主轴形式,能够将力臂的重力及力臂的负重对轴产生的弯矩,通过卸荷轴承转移到安装座上,这样可以保证在检测过程中,中心轴只受扭矩而不受弯矩,可以提高检测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扭矩传感器是自控领域运用非常广泛的检测单元,广泛应用于角度测量、力矩检测等领域。常规的扭矩传感器是通过对其施加一种形式的力后产生正负变形,来实现检测的目的。而常规的传感器自动检测设备也相应的要求在检测过程中,只能对传感器施加一种形式的力。而传统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在对传感器进行扭矩检测的时候,由于本身的结构所限,无法避免的会同时带入弯矩的影响,而此时传感器将会受到一个扭矩和弯矩的合力,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减少扭矩传感器试验时,受到弯矩的影响,提高试验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包括力臂和安装座;
力臂位于安装座正面,扭矩传感器固定在安装座的背面,力臂的中心点通过第一连接轴贯穿安装座,连接扭矩传感器的输入端,力臂中心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卸荷轴承嵌套在安装座上,力臂两端通过绳索各连接一个吊钩。
优选的,第一连接轴从安装座正面伸入,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一端,第二连接轴另一端与扭矩传感器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第一连接轴与力臂、第一连接轴与联轴器、第二连接轴与联轴器和第二连接轴与安装座,均为键连接。
优选的,安装座正面设置有卸荷套筒,第一连接轴穿过卸荷套筒伸入安装座内,卸荷套筒内设置有支撑轴承,支撑轴承嵌套在第一连接轴上,卸荷轴承嵌套在卸荷套筒上。
优选的,扭矩传感器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座背面,扭矩传感器输入端从安装座背面伸入至安装座内部。
优选的,力臂两端分别设置有弧线段,两个弧线度的轴线为力臂轴线共线。
优选的,两个吊钩下方分别设置一个砝码承载装置,砝码承载装置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与直线运动机构输出端连接,升降平台位于吊钩正下方,直线运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砝码组,砝码组最上层的砝码顶部设置有吊环。
进一步,砝码组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上串联的砝码,相邻砝码之间软连接。
再进一步,砝码组中相邻砝码之间软连接的长度为20±1mm。
进一步,升降平台下方安装有卸荷支架,卸荷支架固定在升降平台下方,卸荷支架顶部设置有缓冲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设计为卸荷主轴形式,能够将力臂的重力及力臂的负重对轴产生的弯矩,通过卸荷轴承转移到安装座上,这样可以保证在检测过程中,中心轴只受扭矩而不受弯矩,可以提高检测准确度。
进一步,在力臂和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卸荷套筒,弯矩能够通过轴承转移到卸荷套筒上,再由卸荷套筒转移到安装座上,能够进一步减少弯矩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进一步,部件之间通过定制配做的键连接,链接过程保证键与键槽形成紧配合,这样可以排除键与键槽之间的间隙,保证在传递扭矩过程中,扭矩可以实时地,准确地传递下去。
进一步,力臂两端为弧线段,如果力臂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偏转,砝码所产生的力永远竖直向下,即力的方向与力臂,即力矩所构成的圆相切;而且力臂的长度也不会因力臂的角度转动而产生变化,即力矩不变,永远是构成力臂的圆的半径长。这样可以确保所产生的力矩恒定不变。
进一步,通过在砝码承载装置上的直线运动机构控制升降平台的升降,从而控制砝码组的升降,进而使砝码组对力臂进行施力,进行传感器检测,可以在传感器一个方向的加载检测完成后,直接进行反向的加载检测。此过程中不需要人为的对传感器及检测设备进行干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及设备自动化程度,而且能够防止人为的影响对设备检测结果引入误差。
进一步,升降平台底端设计卸荷支架,当检测完成后,砝码组与升降平台落于卸荷支架上,可以卸掉一部分重力,防止电机长时间处于抱闸负载状态下,加速电机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力臂工作区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力臂超出工作区间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砝码承载装置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砝码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1.砝码承载装置,2.底板,3.福马轮,4.砝码组,5.工作台,6.扭矩传感器,7.安装座,8.第一连接轴,9.联轴器,10.防护罩,11.卸荷套筒,12.力臂,13.卸荷轴承,14.支撑轴承,15.第二连接轴,16.钢丝绳,17.吊钩,18.加力端连接轴,19.电机,20.滚珠丝杠,21.直线导轨副,22.焊接机架,23.卸荷支架,24.升降平台,25.吊环,26.砝码连接螺栓,27.砝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包括检测部分和两个砝码承载装置1。
传感器检测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检测部分包括安装座7、扭矩传感器6、力臂12、钢丝绳16和吊钩17;扭矩传感器6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座7背面,扭矩传感器6输入端从安装座7背面伸入至安装座7内部。力臂12的中心部位与第一连接轴8通过加力端连接轴18同轴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轴8伸入至安装座7内部,连接扭矩传感器6的输入端,力臂12两端分别通过钢丝绳16连接一个吊钩17,吊钩17用来吊起砝码组4。工作台5位于传感器检测装置底部,提高检测部分的高度。
工作台5和砝码承载装置1安装在底板2上,底板2底部装有福马轮3,可以在保证设备等高且平行的同时,也可以方便与移动和固定。
安装座7正面设置有卸荷套筒11,卸荷套筒11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座7上,第一连接轴8穿过卸荷套筒11伸入安装座7内,卸荷套筒11内设置有支撑轴承14,支撑轴承14嵌套在第一连接轴8上,力臂12中心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卸荷轴承13,卸荷轴承13嵌套在卸荷套筒11上。
第一连接轴8伸入至安装座7内部后,通过联轴器9与第二连接轴15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轴15另一端与扭矩传感器6输入端连接;第一连接轴8与力臂12、第一连接轴8与联轴器9、第二连接轴15与联轴器9和第二连接轴15与安装座7,均为键连接;安装座7顶部设置有防护罩10。
力臂12两端,向力臂12的两侧延伸为弧线段,两个弧线度的圆心为力臂12中心点,当吊钩17吊起砝码组4产生拉力时,力可以通过钢丝绳16传递给力臂12,并和力臂12共同作用产生扭矩,施加第一连接轴8上,第一连接轴8通过联轴器9将扭矩传递给第二连接轴15上,继而加载给扭矩传感器6上。
砝码组4与力臂12给第一连接轴8共同作用产生扭矩的同时,必然对第一连接轴8引入了弯矩,如果扭矩和弯矩同时作用在第一连接轴8上,则通过联轴器9的传递,扭矩传感器6必将受到扭矩与弯矩的复合作用,此时将会引入误差,使检测结果不准确。因而在第一连接轴8外设计了一个卸荷套筒11,并且力臂12通过卸荷轴承13嵌套在卸荷套筒11上,力臂12受到的弯矩可以通过轴承转移到卸荷套筒11上,卸荷套筒11与安装座7用螺栓连接,最终可以把施加在力臂12受到的弯矩传递到安装座7上,而保证第为连接轴末端的传感器安装位置只有扭矩而没有弯矩,使检测数据可靠。
图4为力臂12工作区间示意图,图中,O为加力臂12圆心,A点为钢丝绳16与加力臂12的分离点,即力的作用点,B为加力臂12最上端点,B`为加力臂12最下端点。当A点在力臂12圆周上BB`的圆弧内时,力的大小竖直向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变,力臂12始终为线段OA,即加力臂12的半径,故产生的扭矩不变。而当加力臂12顺时针转过角度≤α时,此时加力臂12的圆弧下端B`点与初始位置时候的A点重合,并和加力臂12的中心O点等高,此时为加力臂12工作范围的临界状态,恰好能保证扭矩的稳定不变。
当加力臂12顺时针转过角度β,β>α,如图5所示状态时,此时的A点位于初始状态时的圆弧BB`外,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力臂12会变小,即线段OC,故产生的扭矩会变小,此时的加力臂12将处于失效状态,因此无法满足设备的工作条件。
而在工作时,当加力臂12逆时针旋转时,同样满足上述的工作空间范围,所以综上可知,加力臂12在工作时允许的最大转动量为±α°,α的大小取决于加力臂12圆弧部分的弧长。由于传感器在受到扭矩作用状态下的变形量非常小,所以α角不用过大,所采用的设计完全满足实际工况。
砝码承载装置1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传感器检测装置两侧,如图6所示,砝码承载装置1包括电机19、滚珠丝杠20、直线导轨副21、焊接机架22、卸荷支架23和升降平台24,焊接机架22为包括底部的支撑板和竖直设置的竖板,焊接机架22上安装有滚珠丝杠20、直线导轨副21和电机19,电机19设置在竖板顶部,两个直线导轨副21设置在竖板两侧,滚珠丝杠20设置在竖板中间,直线导轨副21和滚珠丝杠20均竖直设置,电机19输出端与滚珠丝杠20连接;滚珠丝杠20、直线导轨副21和电机19组成电动滚珠丝杠20装置,升降平台24与两个直线导轨副21滑动连接,升降平台24水平设置,升降平台24位于吊钩17的正下方;电机19驱动滚珠丝杠20带动升降平台24在直线导轨副21上进行竖直方向的运动,来实现对砝码组4的加载与卸载的过程。升降平台24下方安装有卸荷支架23,卸荷支架23顶部设置有缓冲垫,在设备不工作时,升降平台24可以落在卸荷支架23上,来卸掉电机19一部分抱闸力,延长电机19的使用寿命。升降平台24上表面中心安装有定位锥,定位锥配合砝码组4下表面的锥形孔来完成对砝码组4的中心定位,防止在多次加载卸载后升降平台24与砝码组4发生不同心的情况。
每个升降平台24上都设置有一组砝码组4,砝码组4如图7所示。砝码组4由若干个砝码27在竖直方向上串联组成,相邻砝码27之间用砝码连接螺栓26连接起来,砝码27两侧设置有两个孔,一个为台阶孔,一个为螺纹孔,螺栓头的直径小于台阶孔大孔直径,螺栓头的直径大于台阶孔小孔直径,每个砝码27的台阶孔对应相邻砝码27的螺纹孔,砝码连接螺栓26长大等于两个砝码27的厚度,相邻两个砝码27顶底接触时,螺栓头从台阶孔顶部伸出,当螺栓头与台阶孔的台阶面接触时,两个砝码27的间距为20±1mm。
吊环25安装于最上一层砝码27上,吊环25与吊钩17连接。图6所示为加载时,吊环25吊起第一级砝码27并通过砝码连接螺栓26拉起第二级砝码27,以此类推,所有砝码27被砝码连接螺栓26拉起,此状态为砝码组4全部加载状态下的示意图。
正转测试时,砝码承载装置1的升降平台24从最下端位置,上升到一定高度,升降平台24的最下端位置为底部接触卸荷支架23状态,使安放于升降平台24上的砝码组4最上层砝码27的吊环25挂在传感器检测装置两端的吊钩17上,此时吊钩17与吊环25无相对力,左右两侧砝码组4均处于卸载状态,即所有砝码27顶底接触。当传感器检测装置正转方向一侧的砝码承载装置1的升降平台24向下运动时,砝码组4会随着升降平台24的下降而下降,砝码组4的吊环25与传感器检测装置的吊钩17相接触,且第一层砝码27被吊钩17提起,使最上层砝码27与第二层砝码27之间产生间隙,而第二层砝码27与第三层砝码27紧密接触,没有间隙,此时完成第一层砝码27的加载。同理,当升降平台24继续带着砝码组4下降,第二层砝码27被第一层砝码27上的螺栓提起,第二层砝码27与第三层砝码27产生间隙,且第三层砝码27与第四层砝码27之间紧密接触,没有间隙,此时完成第一级和第二级砝码27的加载。以此类推,可以实现根据被检测扭矩传感器6的规格型号,自主选择所需加载的砝码组4合与数量。
反转检测时,正转侧升降平台24上升,直到吊环25仅受钢丝绳16的拉力,砝码组4坐实在升降平台24上,该侧砝码组4处于卸载状态。然后驱动反转侧的升降平台24运动,对扭矩传感器6进行反转加载检测,检测过程如正转检测过程相同。
当扭矩传感器6正转和反转检测完成后,整个检测过程完成。检测部分两侧的砝码承载装置1上的升降平台24下降,带动砝码组4坐实在砝码承载装置1底端的卸荷支架23上,整个检测设备的工作完成。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力臂(12)和安装座(7);
力臂(12)位于安装座(7)正面,扭矩传感器(6)固定在安装座(7)的背面,力臂(12)的中心点通过第一连接轴(8)贯穿安装座(7),连接扭矩传感器(6)的输入端,力臂(12)中心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置有卸荷轴承(13)嵌套在安装座(7)上,力臂(12)两端通过绳索各连接一个吊钩(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轴(8)从安装座(7)正面伸入,通过联轴器(9)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5)一端,第二连接轴(15)另一端与扭矩传感器(6)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轴(8)与力臂(12)、第一连接轴(8)与联轴器(9)、第二连接轴(15)与联轴器(9)和第二连接轴(15)与安装座(7),均为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座(7)正面设置有卸荷套筒(11),第一连接轴(8)穿过卸荷套筒(11)伸入安装座(7)内,卸荷套筒(11)内设置有支撑轴承(14),支撑轴承(14)嵌套在第一连接轴(8)上,卸荷轴承(13)嵌套在卸荷套筒(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扭矩传感器(6)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座(7)背面,扭矩传感器(6)输入端从安装座(7)背面伸入至安装座(7)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力臂(12)两端分别设置有弧线段,两个弧线度的轴线为力臂(12)轴线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吊钩(17)下方分别设置一个砝码承载装置(1),砝码承载装置(1)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升降平台(24),升降平台(24)与直线运动机构输出端连接,升降平台(24)位于吊钩(17)正下方,直线运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升降平台(24)上设置有砝码组(4),砝码组(4)最上层的砝码(27)顶部设置有吊环(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砝码组(4)包括多个在竖直方向上串联的砝码(27),相邻砝码(27)之间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砝码组(4)中相邻砝码(27)之间软连接的长度为2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平台(24)下方安装有卸荷支架(23),卸荷支架(23)固定在升降平台(24)下方,卸荷支架(23)顶部设置有缓冲垫。
CN202020929255.7U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 Active CN212378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9255.7U CN212378955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9255.7U CN212378955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8955U true CN212378955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9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9255.7U Active CN212378955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89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291A (zh) * 2021-11-29 2022-02-25 黄山市万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扭矩传感器芯轴系数标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291A (zh) * 2021-11-29 2022-02-25 黄山市万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扭矩传感器芯轴系数标定装置
CN114088291B (zh) * 2021-11-29 2023-11-21 黄山市万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扭矩传感器芯轴系数标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6051B (zh) 吊秤检定试验机及其砝码拆装方法
CN110487479B (zh) 一种扭矩传感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043663B (zh) 空气轴承式扭矩标准机
CN212378955U (zh) 一种扭矩传感器试验装置
CN109941891B (zh) 一种设有称重传感装置的新型起重设备及称重方法
CN104198114B (zh) 一种自动砝码加载装置及其加载方法
CN106124155B (zh) 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机
CN105277353A (zh) 一种高空吊篮类机械安全锁测试实验台及测试方法
CN102627207A (zh) 电梯平衡系数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287805A (zh) 料斗提升机
CN110411772B (zh) 电梯无载静态曳引试验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6955472U (zh) 一种起升吊重称量与控制装置
CN106679786A (zh) 一种静重和叠加复合式吊钩秤检定装置
CN111504535A (zh) 一种多工位传感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2186844U (zh) 一种起重机吊具偏斜检测装置
CN209988977U (zh) 一种电梯轿厢上横梁组装用吊运装置
CN206177713U (zh) 一种钢帘线定负荷伸长率检测仪
CN112551452A (zh) 一种多功能检测装置
CN105905720A (zh) 一种基于丝杆拉升式的电梯空载平衡系数检测装置
CN2786573Y (zh) 电极自动称量检查装置
CN111174892A (zh) 一种自动加卸载校准电子重量衡器砝码设备及其标定方法
CN212059201U (zh) 一种多工位传感器检测装置
CN114348881B (zh) 一种门座式起重机四连杆机构平衡点自动读取的方法
CN102661778A (zh) 一种对车辆称重台的检验装置
CN210833950U (zh) 一种电机转矩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