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8611U -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8611U
CN212378611U CN202021702701.7U CN202021702701U CN212378611U CN 212378611 U CN212378611 U CN 212378611U CN 202021702701 U CN202021702701 U CN 202021702701U CN 212378611 U CN212378611 U CN 212378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armor
buoyancy
air bag
wear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27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向玲
刘永佳
张艳朋
张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FAN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UFAN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UFAN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UFAN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027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8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8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8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携行MOLLE系统以及浮力系统;所述浮力系统包括:气囊、气囊收纳袋、反应药片、高压气瓶、内触动装置、自动充气装置、手动充气装置以及放气装置,本实用新型隐蔽性好,不影响穿戴者的贴服性,不影响现有防弹衣的防弹性能;不增加现有防弹衣的面积和厚度,使得穿戴者的舒适性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水下漂浮作战效果;增加了落水后穿戴者的生存几率,手动充气装置还有利于士兵从高处坠下时的紧急自救,该实用新型漂浮式防弹衣性能优异、隐蔽性好、平衡性强、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及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漂浮式防弹衣。
背景技术
防弹衣又叫单兵防护装具,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防弹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弹层两部分组成,衣套常用化纤织品制作;防弹层通常采用金属、陶瓷片、玻璃钢、尼龙、凯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液体防护材料等材料,构成单一或复合型防护结构;防弹层可吸收弹头或弹片的动能,对低速弹头或弹片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在控制一定的凹陷情况下可减轻对人体胸、腹部的伤害;
但现有的防弹衣功能单一,不具备多元化的功能特性,限制了防弹衣的使用范围,例如不具备水下作战的漂浮能力;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号为:CN201020244499.8的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既能漂浮救生,又能防刺、防弹的多功能漂浮防弹衣;该防弹衣在外套外部缝制了高发泡聚氨酯发泡块;在外套前片和外套后片里均夹放有防弹层组合件;防弹层组合件由防水聚酯布套及紧密套在其内的叠层状防弹片和防震片组成,通过上述结构改进,该实用新型具备防弹效果的同时,具备漂浮功能;
虽然上述防弹衣结构设计具备漂浮能力,但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效果不理想,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不足:
缺陷1:采用闭孔型发泡材料(即大浮力泡沫),均是通过增加设置面积和厚度来达到漂浮款防弹衣的浮力要求,因此,该型防弹衣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防弹衣的整体厚度和面积,降低了防弹衣穿着时的贴服性,大大降低了防弹效果;
缺陷2:此外,采用闭孔型发泡材料的防弹衣通过增加发泡材料的厚度和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穿戴作战人员的舒适性和隐蔽性,在负重奔袭时还影响穿戴者的战术灵活性;
现有救生衣存在一种气囊充气式结构设计,例如:脖挂式、腰挂式或臂挂式,其中腰挂式和臂挂式主要用于民用场合,如游泳、浮潜、冲浪、漂流等野外和室内水域,不适合与防弹衣结合;如果将现有技术的U型脖挂式结构与防弹产品组合使用,形成漂浮能力的话,该结构方式因在防弹衣的领口处设计一只充气式气囊,遇水打开气囊,提供救援服务,势必造成隐蔽性不足,气囊打开后浮在水面,增加了暴露面积,容易给对方提示,使自己遭受攻击;且该脖挂式结构不方便穿戴者作战术动作;因此设计一款隐蔽性较强,功能多样,且便于穿戴者作战术动作的漂浮式防弹衣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漂浮式防弹衣,通过隐蔽式的漂浮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现有漂浮式防弹衣体积大、不利于隐蔽以及防弹效果差的不足,同时结合穿戴者非漂浮作战时的战术动作要求,利用人体工程学的仿生设计,通过夹在腋下的特殊结构设计,保证了穿戴者在启用漂浮作战时,仍能够保证战术动作不受影响,且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功能强大,适合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携行MOLLE系统以及浮力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防弹衣本体包括:前侧部分、后侧部分和两个侧护部分;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前侧部分、后侧部分和两个侧护部分采用套体包裹软质防弹层结构;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根据防弹等级要求,所述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内侧可装配一定厚度的防弹插板来增加防护等级;
进一步的,所述携行MOLLE系统用于装载不同的携行模块,包括:作战武器、弹药、器材以及通讯等专业化携行模块;所述携行模块设置在所述防弹衣本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系统包括:气囊、气囊收纳袋、反应药片、高压气瓶、内触动装置、自动充气装置、手动充气装置以及放气装置,其中:
所述气囊用于盛装气体,产生浮力,并呈放空状态时放置于所述气囊收纳袋中;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气囊为桃心形,桃心的凹槽部分向上设置,用做手臂支撑点;
所述气囊收纳袋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向上设置,方便气囊充气后的快速展开;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开口端向上是指开口端朝向穿戴者的腋窝方向;
所述反应药片为一种遇水后分解,无水时为硬质固态的化学药片;所述反应药片的一侧卡接在所述自动充气装置的一侧,所述反应药片的另一侧与所述内触动装置接触联动;
所述高压气瓶用于气囊的快速充气,高压气瓶内的气体为阻燃气体;所述高压气瓶的放气口设置有密封膜片,用于密封住高压气瓶内的高压阻燃气体;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高压气瓶采用小型高压气瓶;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阻燃气体为二氧化碳或氮气,采用阻燃气体,可有效避免战场环境中明火对穿戴者造成的二次伤害;
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括:盒体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并通过所述反应药片压紧固定;所述盒体为一侧开口的圆柱体,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可与所述内触动装置的一侧,通过螺纹密闭连接;
所述内触动装置包括:壳体、连通口、顶头和撞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连接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连动接口;所述顶头与所述反应药片的另一侧接触,并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密闭连接;所述顶头可通过自动充气装置或手动充气装置力的激发,撞击所述撞针,刺破高压气瓶上的所述密封膜片;所述连通口开设在所述壳体上,包括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彼此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高压气瓶的放气口连接导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气囊的底部连通;
所述手动充气装置与所述内触动装置通过所述连动接口密闭连接,所述手动充气装置采用拉绳开关结构,通过手动拉绳,带动所述顶头撞击所述撞针,刺破所述密封膜片;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拉绳开关所需拉力值为:20N~120N,此力度区间可保证穿戴者轻易使用,又不易造成误碰触后的激发;
所述放气装置为按压式放气结构,设置在所述气囊侧壁;用于使用浮力系统后的排气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系统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防弹衣本体的左、右侧护部分内部;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将所述浮力系统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可将其中之一作为备选使用,若其中一个浮力系统的气囊受损,另一个浮力系统的气囊仍可保证基本浮力,此举大大增加了漂浮式防弹衣的安全性、可靠性;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每个气囊可产生80~500N的浮力;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穿戴者落水时,所述反应药片遇水发生分解反应;
步骤二、当反应药片固体形态消失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中的弹簧失去阻挡后进行弹力伸张,推动所述顶头撞击撞针,刺破所述高压气瓶的密封膜片,阻燃气体通过连通口快速充入所述气囊产生浮力;
步骤三、若所述反应药片失效,只需拉动所述手动充气装置,使撞针刺破密封膜片,阻燃气体快速充入所述气囊产生浮力;
步骤四、所述气囊充气打开后,可将双臂置于气囊上,作为手臂支撑点,使得穿戴者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直立在水面中,有利于做各种战术动作;
步骤五、浮力系统使用完毕时,轻轻按压所述气囊侧壁上的放气装置,即可快速放气,同时将所述气囊按正确方式折叠归位至气囊收纳袋202中,即可无阻挡的再次作为防弹衣继续使用;
步骤六、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之漂浮式防弹衣可以重复的具备漂浮功能,在使用浮力系统后,只需对应的重新安装一个高压气瓶和反应药片,即可达到下次漂浮功能的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隐蔽性好,不影响穿戴者的贴服性,故而不影响现有防弹衣的防弹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不增加现有防弹衣的面积和厚度,使得穿戴者的舒适性显著提高;
3、巧妙的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水下漂浮作战效果;
4、浮力系统的结构设计巧妙,自动化浮力设计,大大增加了落水后穿戴者的生存几率,受伤晕厥的士兵,掉入水后,可通过自动充气装置的巧妙设定,瞬间竖直漂浮在水上,保证伤者的呼吸顺畅,不至于溺毙;
5、手动充气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保证穿戴者更好的进行漂浮作战,手动充气装置还有利于士兵从高处坠下时的紧急自救,通过拉绳开关打开气囊,落地时气囊接触地面产生的压力形变可对冲击动能进行部分吸收,对穿戴者身体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
6、该实用新型漂浮式防弹衣性能优异、隐蔽性好、平衡性强、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漂浮式防弹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漂浮式防弹衣的浮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漂浮式防弹衣的浮力系统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漂浮式防弹衣的浮力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101、携行MOLLE系统102以及浮力系统201;
进一步的,所述防弹衣本体101包括:前侧部分103、后侧部分104和两个侧护部分105;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前侧部分103、后侧部分104和两个侧护部分105采用套体包裹软质防弹层结构;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根据防弹等级要求,所述前侧部分103和后侧部分104内侧可装配一定厚度的防弹插板来增加防护等级;
进一步的,所述携行MOLLE系统102用于装载不同的携行模块,包括:作战武器、弹药、器材以及通讯等专业化携行模块;所述携行模块设置在所述防弹衣本体101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系统201包括:气囊301、气囊收纳袋202、反应药片203、高压气瓶204、内触动装置401、自动充气装置205、手动充气装置206以及放气装置302,其中:
所述气囊301用于盛装气体,产生浮力,并呈放空状态时放置于所述气囊收纳袋202中;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气囊301为桃心形,桃心的凹槽部分向上设置,用做手臂支撑点;
所述气囊收纳袋202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向上设置,方便气囊301充气后的快速展开;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开口端向上是指开口端朝向穿戴者的腋窝方向;
所述反应药片203为一种遇水后分解,无水时为硬质固态的化学药片;所述反应药片203的一侧卡接在所述自动充气装置205的一侧,所述反应药片203的另一侧与所述内触动装置401接触联动;
所述高压气瓶204用于气囊301的快速充气,高压气瓶204内的气体为阻燃气体;所述高压气瓶204的放气口设置有密封膜片402,用于密封住高压气瓶204内的高压阻燃气体;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高压气瓶204采用小型高压气瓶;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阻燃气体为二氧化碳或氮气,采用阻燃气体,可有效避免战场环境中明火对穿戴者造成的二次伤害;
所述自动充气装置205包括:盒体403和弹簧404;所述弹簧404设置在所述盒体403内,并通过所述反应药片203压紧固定;所述盒体403为一侧开口的圆柱体,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可与所述内触动装置401的一侧,通过螺纹密闭连接;
所述内触动装置401包括:壳体405、连通口、顶头406和撞针407,所述壳体405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连接口,所述壳体405的另一侧设置有连动接口408;所述顶头406与所述反应药片203的另一侧接触,并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205密闭连接;所述顶头406可通过自动充气装置205或手动充气装置206力的激发,撞击所述撞针407,刺破高压气瓶204上的所述密封膜片402;所述连通口开设在所述壳体405上,包括第一通孔409与第二通孔410,所述第一通孔409与第二通孔410彼此连通;所述第一通孔409与所述高压气瓶204的放气口连接导通;所述第二通孔410与所述气囊301的底部连通;
所述手动充气装置206与所述内触动装置401通过所述连动接口408密闭连接,所述手动充气装置206采用拉绳开关结构,通过手动拉绳,带动所述顶头406撞击所述撞针407,刺破所述密封膜片402;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拉绳开关所需拉力值为:20N~120N,此力度区间可保证穿戴者轻易使用,又不易造成误碰触后的激发;
所述放气装置302为按压式放气结构,设置在所述气囊301侧壁;用于使用浮力系统后的排气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系统201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防弹衣本体101的左、右侧护部分内部;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将所述浮力系统20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可将其中之一作为备选使用,若其中一个浮力系统的气囊受损,另一个浮力系统的气囊301仍可保证基本浮力,此举大大增加了漂浮式防弹衣的安全性、可靠性;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每个气囊301可产生80~500N的浮力;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穿戴者落水时,所述反应药片203遇水发生分解反应;
步骤二、当反应药片203固体形态消失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205中的弹簧404失去阻挡后进行弹力伸张,推动所述顶头406撞击撞针407,刺破所述高压气瓶204的密封膜片402,阻燃气体通过连通口快速充入所述气囊301产生浮力;
步骤三、若所述反应药片203失效,只需拉动所述手动充气装置206,使撞针407刺破密封膜片402,阻燃气体快速充入所述气囊301产生浮力;
步骤四、所述气囊301充气打开后,可将双臂置于气囊301上,作为手臂支撑点,使得穿戴者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直立在水面中,有利于做各种战术动作;
步骤五、浮力系统201使用完毕时,轻轻按压所述气囊301侧壁上的放气装置302,即可快速放气,同时将所述气囊301按正确方式折叠归位到气囊收纳袋202,即可无阻挡的再次作为防弹衣继续使用;
步骤六、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之漂浮式防弹衣可以重复的具备漂浮功能,在使用浮力系统后,只需对应的重新安装一个高压气瓶204和反应药片203,即可达到下次漂浮功能的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隐蔽性好,不影响穿戴者的贴服性,故而不影响现有防弹衣的防弹性能;本实用新型不增加现有防弹衣的面积和厚度,使得穿戴者的舒适性显著提高;巧妙的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水下漂浮作战效果;浮力系统的结构设计巧妙,自动化浮力设计,大大增加了落水后穿戴者的生存几率,受伤晕厥的士兵,掉入水后,可通过自动充气装置的巧妙设定,瞬间竖直漂浮在水上,保证伤者的呼吸顺畅,不至于溺毙;手动充气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保证穿戴者更好的进行漂浮作战,手动充气装置还有利于士兵从高处坠下时的紧急自救,通过拉绳开关打开气囊,落地时气囊接触地面产生的压力形变可对冲击动能进行部分吸收,对穿戴者身体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该实用新型漂浮式防弹衣性能优异、隐蔽性好、平衡性强、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应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弹衣本体、携行MOLLE系统以及浮力系统;
所述防弹衣本体包括:前侧部分、后侧部分和两个侧护部分;
所述携行MOLLE系统用于装载不同的携行模块,包括:作战武器、弹药、器材以及通讯等专业化携行模块;所述携行模块设置在所述防弹衣本体的外侧;
所述浮力系统包括:气囊、气囊收纳袋、反应药片、高压气瓶、内触动装置、自动充气装置、手动充气装置以及放气装置,其中:
所述气囊用于盛装气体,产生浮力,并呈放空状态时放置于所述气囊收纳袋中;所述气囊收纳袋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向上设置,方便气囊充气后的快速展开;
所述反应药片为一种遇水后分解,无水时为硬质固态的化学药片;所述反应药片的一侧卡接在所述自动充气装置的一侧,所述反应药片的另一侧与所述内触动装置接触联动;
所述高压气瓶用于气囊的快速充气,高压气瓶内的气体为阻燃气体;所述高压气瓶的放气口设置有密封膜片,用于密封住高压气瓶内的高压阻燃气体;
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包括:盒体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并通过所述反应药片压紧固定;所述盒体为一侧开口的圆柱体,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可与所述内触动装置的一侧,通过螺纹密闭连接;
所述内触动装置包括:壳体、连通口、顶头和撞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螺纹连接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连动接口;所述顶头与所述反应药片的另一侧接触,并与所述自动充气装置密闭连接;所述顶头可通过自动充气装置或手动充气装置力的激发,撞击所述撞针,刺破高压气瓶上的所述密封膜片;所述连通口开设在所述壳体上,包括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彼此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高压气瓶的放气口连接导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气囊的底部连通;
所述手动充气装置与所述内触动装置通过所述连动接口密闭连接,所述手动充气装置采用拉绳开关结构,通过手动拉绳,带动所述顶头撞击所述撞针,刺破所述密封膜片;
所述放气装置为按压式放气结构,设置在所述气囊侧壁;用于使用浮力系统后的排气作业;
所述浮力系统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防弹衣本体的左、右侧护部分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部分、后侧部分和两个侧护部分采用套体包裹软质防弹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根据防弹等级要求,所述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内侧可装配防弹插板来增加防护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桃心形,桃心的凹槽部分向上设置,用做手臂支撑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向上是指开口端朝向穿戴者的腋窝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瓶采用小型高压气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气体为二氧化碳或氮气,采用阻燃气体,可有效避免战场环境中明火对穿戴者造成的二次伤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开关所需拉力值为:20N~120N,此力度区间可保证穿戴者轻易使用,又不易造成误碰触后的激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浮力系统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可将其中之一作为备选使用,若其中一个浮力系统的气囊受损,另一个浮力系统的气囊仍可保证基本浮力。
CN202021702701.7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 Active CN212378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2701.7U CN212378611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2701.7U CN212378611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8611U true CN212378611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3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2701.7U Active CN212378611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8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87382B1 (en) Protective garment
US7080411B2 (en) Protective garment
US9869532B2 (en) Maritime ballistic safety carrier
CN101817397B (zh)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753383U (zh) 自动充气式防刺救生背心
CN111661269A (zh) 一种利用化学能的潜艇和水面舰船沉船紧急救生装置
CN208484809U (zh) 战术防弹救生衣
CN212378611U (zh)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
CN201438858U (zh) 一种可漂浮救生的煤矿井下工作服
CN111829394A (zh) 一种漂浮式防弹衣及其使用方法
US7004808B1 (en) Adjustable combination flotation device
CN201296372Y (zh) 气胀式救生衣
CN205434743U (zh) 一种多功能防爆救生服
CN211261964U (zh) 一种便于作业的多功能战术背心
CN211147446U (zh) 一种浮力防弹衣
CN207870303U (zh) 模块化防护救生两用快反战术背心
CN104908908A (zh) 一种自助呼吸充气式救生衣
CN115317824A (zh) 汽车着火或落水时乘员保安全装置
CN110793395A (zh) 一种便于作业的多功能战术背心
CN1747665A (zh) 防护服装
CN107981428A (zh) 模块化防护救生战术背心及其应用方法
US20200023927A1 (en) Buoyancy garment
CN220230269U (zh) 一种单兵用防弹浮力救生背心
KR200169569Y1 (ko) 구명복 겸용 방탄조끼
CN205044925U (zh) 一种自助呼吸充气式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