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2992U - 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2992U
CN212372992U CN202021746285.0U CN202021746285U CN212372992U CN 212372992 U CN212372992 U CN 212372992U CN 202021746285 U CN202021746285 U CN 202021746285U CN 212372992 U CN212372992 U CN 212372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ttom shell
label printer
assembly
portable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62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鹏
郑进波
李菁
林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Baiy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marne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marne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marne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462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2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2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2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包括机壳组件、打印组件和线路板,打印组件和线路板设置在机壳组件内,打印组件包括热敏片和胶辊,热敏片和胶辊相对,热敏片和胶辊之间形成走纸通道,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还包括无源NFC标签,无源NFC标签设置在机壳组件内,无源NFC标签存储有蓝牙地址信息和蓝牙配对码信息。将无源NFC标签设置在便携式标签打印机上,通过读取蓝牙地址和蓝牙配对码,省去人工搜索、密码输入的过程,继而使智能终端快速地地与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连接,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敏打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时便携式的智能设备凭着其优良的便携性和方便性被广泛地推广使用,尤其是便携式的热敏标签打印机,通过在打印机上安装热敏片,对热敏片加热并接触热敏打印纸就可以打印出需要的图案,在打印过程中,通过打印机内的胶辊带动打印纸移动。
现有打印设备的蓝牙配对方式一般都是人为手动方式,打印设备先开启蓝牙模块,广播配对信息,蓝牙配对需要人工在智能终端蓝牙搜索、密码输入和配对等多个步骤,设备搜索寻找时间比较久,由于人为密码输入,所以在密码配对过程中会出现不配对情况,延长了蓝牙连接的时间,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蓝牙配对连接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包括机壳组件、打印组件和线路板,打印组件和线路板设置在机壳组件内,打印组件包括热敏片和胶辊,热敏片和胶辊相对,热敏片和胶辊之间形成走纸通道,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还包括无源NFC标签,无源NFC标签设置在机壳组件内,无源NFC标签存储有蓝牙地址信息和蓝牙配对码信息。
由上述方案可见,将无源NFC标签设置在便携式标签打印机上,通过读取蓝牙地址和蓝牙配对码,省去人工搜索、密码输入的过程,继而使智能终端快速地地与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连接,且由于无源NFC标签不需要配置相应的驱动电路连接,同时无源NFC标签成本相对较低,也便于快速推广使用,不需要改动现有的设备,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机壳组件包括盖体组件和壳体组件,热敏片和胶辊中的一个设置在盖体组件上,热敏片和胶辊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壳体组件上,盖体组件和壳体组件之间形成出纸口,出纸口与走纸通道连通;无源NFC标签设置在壳体组件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组件包括内底壳和外底壳,热敏片和胶辊中的一个设置在内底壳上,外底壳包围在内底壳外;无源NFC标签设置在外底壳朝向内底壳的内端面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内底壳设置有纸仓,盖体组件盖合纸仓上,走纸通道连通在纸仓和出纸口之间;内底壳在朝向外底壳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凸沿,凸沿围成放置槽,外底壳的内端面盖合放置槽,外底壳的内端面与凸沿邻接,无源NFC标签位于放置槽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底壳围成安装槽,凸沿分隔放置槽和安装槽;线路板设置在安装槽内并与外底壳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还包括电池,电池设置在安装槽内。
由上可见,无源NFC标签设置在壳体组件内,且位于放置槽内,由于放置槽呈围蔽地布置,使得放置槽与安装槽分隔,由于安装槽放置线路板和电池,故通过隔离的设计,减少无源NFC标签在无线通讯时的干扰。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内底壳的外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一通槽,外底壳的内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二通槽;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还包括透明密封件,透明密封件过盈配合地连接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之间,透明密封件盖合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底壳的内端面在第二通槽的两个延伸端部分别设置有定位柱,内底壳的外端面在第一通槽的两个延伸侧部分别设置有肋条,肋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通槽的延伸方向;透明密封件设置有密封凸条,透明密封件在密封凸条的两个延伸端部设置有定位孔;密封凸条过盈配合地设置在第二通槽内,定位柱穿过定位孔,肋条与透明密封件过盈配合。
由上可见,通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可观察纸仓内的纸张剩余情况,且通过透明密封件对两个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进行密闭,以防水气的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在开盖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在开盖状态下省略外盖和外底壳后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在合盖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在开盖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在铰轴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打印组件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打印组件的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内底壳和外底壳的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两个外分壳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位于无源NFC标签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无源NFC标签的信息写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切刀组件的第一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切刀组件的第二分解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切刀组件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切刀组件和外分壳的结构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中夹持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的切断状态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的防护状态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便携式标签打印机1包括机壳组件、打印组件4、检纸模块14和线路板11,机壳组件包括盖体组件2和壳体组件3,打印组件4包括热敏组件和胶辊41,热敏组件包括热敏片42,在本实施例中,热敏片42设置在盖体组件2上,胶辊41设置在壳体组件3上。壳体组件3包括外底壳31和内底壳32,外底壳31套在内底壳32外并与内底壳32连接,外底壳31和内底壳32之间围成安装槽30,线路板11和电源均设置在安装槽30中,内底壳32设置有纸仓33,盖体组件2包括外盖21和内盖22,外盖21套在内盖22外并与内盖22连接,外盖21和内盖22围成第一容纳腔20。
盖体组件2盖合纸仓33上并与壳体组件3铰接,盖体组件2和壳体组件3之间形成出纸口34,热敏片42和胶辊41相对,热敏片42和胶辊41之间形成走纸通道,走纸通道连通在纸仓33和出纸口34之间,检纸模块14设置在盖体组件2上并朝向出纸口34,壳体组件3在靠近出纸口34的位置处也设置有检测模块,检纸模块14设置有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可对打印纸的边缘位置或打印标志位进行检测。
盖体组件2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外盖21在第一铰接部处具有外壁212和位于外壁212两侧的第一侧壁213,两个第一侧壁213和外壁212围成第一安装槽211,内盖22在第一铰接部处具有内壁221,第一容纳腔20在第一铰接部处设置有第一连通口201,内壁221、两个第一侧壁213和外壁212围成第一连通口201,第一连通口201位于第一安装槽211处。
壳体组件3设置有第二铰接部,内底壳32在第二铰接部处具有底壁322和位于底壁322两侧的第二侧壁323,两个第二侧壁323和底壁322围成第二安装槽321,安装槽30在第二铰接部处设置有第二连通口301,第二连通口301贯穿底壁322,第二连通口301位于第二安装槽321处。
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均位于纸仓33相对于出纸口34的另一侧上,便携式标签打印机1还包括铰轴15和排线13,第一安装槽211位于第二安装槽321内,铰轴15穿过第一安装槽211和第二安装槽321,且铰轴15穿过两个第一侧壁213和两个第二侧壁323,继而实现盖体组件和壳体组件的铰接连接,盖体组件2可绕铰轴15相对于壳体组件转动。
排线13为FPC排线或FFC排线,排线13呈扁平布置,排线13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铰轴15的轴向,排线13穿过第一连通口201和第二连通口301,排线13的第一连接端131位于第一容纳腔20内并与检纸模块14连接,排线13的第二连接端132位于安装槽30内并与线路板11的插口12连接,排线13的第三连接端133位于第一容纳腔20内并与热敏片42连接。
排线13经过铰轴15一侧时,排线13位于铰轴15靠近纸仓33的一侧上,且排线13位于第一安装槽211内,排线13与两个第一侧壁213间隙配合,当盖体组件2打开使,具有一定长度余量的排线13将顺着铰轴15的周壁移动,从而在开盖和合盖均不影响排线13的走线,避免排线13的损伤,且在盖体组件2和壳体组件3在盖合状态下,第一连通口201和第二连通口301相对,从而排线13能够笔直地延伸布置。
参照图7和图8,并结合图5,热敏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支架43、第二铰接支架44、第一铰轴45和第二铰轴46,第一铰接支架43和第二铰接支架44呈拱形布置,第一铰接支架43和第二铰接支架44均有一底壁和位于底壁两侧的侧壁。
第一铰接支架43在中部设置有第一铰接孔431,第二铰接支架44在中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孔431,第一铰轴45穿过第一铰接孔431和第二铰接孔441。第一铰接支架43在走纸通道的后端设置有第三铰接孔432,第三铰接孔432呈腰圆孔设置,第二铰接支架44在走纸通道的后端设置有第四铰接孔442,第二铰轴45穿过第三铰接孔432和第四铰接孔442。继而实现第一铰接支架43通过第一铰轴45与第二铰接支架44铰接,第一铰接支架43通过第二铰轴46与第二铰接支架44铰接。
打印组件4还包括弹簧47,第二铰接支架44在走纸通道的前端设置有定位部443,弹簧47抵接在定位部443和盖体组件2之间,弹簧47对第二铰接支架44施加朝向胶辊的弹性力。
由于第一铰轴45的轴向沿走纸通道的走纸方向布置,第一铰轴45垂直于第二铰轴46,第二铰轴46沿走纸通道的纸宽方向布置,第二铰轴46的两个轴向端分别与盖体组件2连接,使得第一铰接支架43可沿两个方向转动。
第一铰接支架43的底壁在走纸通道的前端设置有前限位凸起433,前限位凸起433沿走纸通道的纸宽方向延伸,第一铰接支架43在前限位凸起433的两侧设置有侧限位凸起434,第一铰接支架43在前限位凸起433位于靠近热敏片42的一侧设置有前胶槽435,前胶槽435也沿走纸通道的纸宽方向延伸,第一铰接支架43在两个侧限位凸起434之间设置有环型胶槽436,当热敏片42设置在第一铰接支架43的底壁上,热敏片42盖合前胶槽435和环型胶槽436,前胶槽435和环型胶槽436均填充有粘胶,粘胶与热敏片42粘接,且前限位凸起433和两个侧限位凸起434与热敏片42间隙配合。
当然在其他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实施例上,可将胶辊41设置在盖体组件上,而热敏片42设置在壳体组件3上,本案排线的走线方式、前限位凸起和侧限位凸起均能够起相应的关键作用,也能够实现本案的目的。
由上可见,通过将排线设置铰接部的位置处,即将排线穿过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排线的连接端分别位于盖体组件和壳体组件内,并分别与检纸模块和线路板连接,同时由于排线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铰轴的轴向,且排线呈扁平布置的,以及排线位于铰轴靠近纸仓的一侧上,在盖体组件转动打开时,将会带动排线发生移动,而由于铰轴可对排线进行定位和支撑,故在开盖时排线能够顺着铰轴的表面移动,且排线呈隐藏式是走线布置,利用铰接结构处进行走线,不仅结构稳定且高效合理利用空间。
另外,通过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支架和第二铰接支架,由于第一铰轴垂直于第二铰轴,故位于第一铰接支架上的热敏片能够进行两个方向的转动调整,以适配胶辊,并提高打印面的平整度,同时利用位于前端和两侧的前限位凸起和侧限位凸起,不仅在粘接装配时提供定位,且在胶辊转动打印时,为热敏片提供稳定支撑,从而提高打印稳定性。另外通过前胶槽和环型胶槽的布置,全方面地对热敏片进行粘接,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9至图11,壳体组件3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分壳312和第二外分壳311,内底壳32设置在第一外分壳312和第二外分壳311之间,内底壳32在朝向外底壳31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凸沿322,凸沿322沿着纸仓的轮廓延伸,继而凸沿322围成放置槽321,放置槽321还朝内凹陷形成避让部323,继而在纸仓一侧形成纸卷的支撑。
内底壳32的外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一通槽324,第二外分壳311的内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二通槽3111,第一通槽324和第二通槽3111均呈条状延伸,相对于纸卷,第一通槽324和第二通槽3111的延伸方向是纸卷的径向,第二外分壳311的内端面在第二通槽3111的两个延伸端部分别设置有定位柱3112,内底壳32的外端面在第一通槽324的两个延伸侧部分别设置有肋条325,肋条325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通槽324的延伸方向。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还包括透明密封件52,透明密封件52过盈配合地连接在第一通槽324和第二通槽3111之间,具体地,透明密封件52设置有密封凸条522,透明密封件52在密封凸条522的两个延伸端部设置有定位孔521,密封凸条522过盈配合地设置在第二通槽3111内,定位柱3112穿过定位孔521,肋条325与透明密封件52过盈配合,继而透明密封件52盖合第一通槽324和第二通槽3111,并实现相应的密封。
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还包括无源NFC标签51,无源NFC标签51设置在壳体组件3内,无源NFC标签51存储有蓝牙地址信息和蓝牙配对码信息,无源NFC标签51贴合在外底壳31朝向内底壳32的内端面上,第二外分壳311的内端面盖合放置槽321,第二外分壳311的内端面与凸沿322邻接,无源NFC标签51位于放置槽321内,凸沿322分隔放置槽321和安装槽30,线路板11和电池(未示出)均设置在安装槽39内,与外底壳31固定连接。
参照图12,无源NFC标签51内的信息是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写入,无源NFC标签51设置有线圈和芯片,线圈与芯片连接,首先执行步骤S11,写入蓝牙地址,随后执行步骤S12,写入蓝牙配对码,然后执行步骤S13,写入打印应用程序的统一的资源标志符URL,芯片用于存储蓝牙地址、蓝牙配对码和资源标志符URL。
参照图13,智能终端50与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进行快速蓝牙连接,智能终端50设置有NFC模块,NFC模块可通过近场通讯以实现写入或读取,首先执行步骤S21,将智能终端50靠近无源NFC标签51,通过近场通信,读取无源NFC标签51内存储的目标URL,目标URL为打印应用程序的统一的资源标志符URL,随后执行步骤S22,判断目标URL是否与应用程序中的配置URL匹配,如否,则执行步骤S23,则弹出URL对应的下载界面,告知用户下载相对应的应用程序,下载后则可启动应用程度。
执行步骤S24,如目标URL与配置URL匹配,则启动配置URL对应的应用程序,随后执行步骤S25,读取无源NFC标签51内存储的蓝牙地址和蓝牙配对码,最后执行步骤S26,根据蓝牙地址和蓝牙配对码,智能终端50可快速与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蓝牙连接,继而智能终端50能够向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发送打印数据,实现无线通讯打印。
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蓝牙连接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14至图18,并结合图9和图10,壳体组件3在出纸口34处设置有安装滑槽313,具体是通过第一外分壳312和第二外分壳311分别设置有滑槽,继而在扣合后围成安装滑槽313,安装滑槽313在上端部设置有防护出口317,安装滑槽313在两侧部分别连通设置有限位滑槽316,两个滑槽316分别位于第一外分壳312和第二外分壳311,走纸通道的走纸方向垂直于切纸方向,限位滑槽316在上端部设置有上限面314,安装滑槽313在下端部设置有下限面315,防护架62在切刀槽621处设置有推动滑槽623,推动滑槽623、安装滑槽313和限位滑槽316沿切纸方向延伸布置。
切刀组件6包括防护架62、切刀63、推动件61、第一弹性件64和第二弹性件65,防护架62沿切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滑槽313内,防护架62沿切纸方向设置有切刀槽621,切刀槽621在上端部设置有出刀口622,防护架62在切刀槽621的两外侧部设置有限位滑块626,限位滑块626沿切纸方向延伸,切刀槽621的下端部624呈贯穿设置,防护架62在切刀槽621的下端部设置有承载台阶627,承载台阶627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
切刀63沿切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切刀槽621内,推动件61与切刀63固定连接,推动件61设置有连接块611。切刀63通过螺钉631固定在螺孔部612上,连接块611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块614,定位块614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在将切刀63安装到防护架62处时,可先将切刀63与推动件61固定连接,继而将切刀从切刀槽621的下端部装入,通过第一引导斜面可与第二引导斜面配合后,定位块614邻接在承载台阶627上方,连接块611穿过推动滑槽623并与切刀63固定连接,连接块611与推动滑槽623间隙配合。而防护架62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柱625,推动件61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柱613,第一弹性件64采用弹簧,第一弹性件64弹性抵接在推动件61的定位柱613和防护架62的定位柱625之间,第一弹性件64向推动件61和防护架62施加沿切纸方向的弹性力。
在将防护架62安装到安装滑槽313后,限位滑块626位于限位滑槽316内并可限位滑槽316内沿切纸方向移动,随着防护架62的上下移动,上限面314可与限位滑块626邻接,下限面315可与防护架62邻接。
第一外分壳312上设置有铰接柱650,第二弹性件65为扭簧,扭簧的铰接部与壳体组件3连接,扭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外分壳312抵接,推动件61在连接块611设置有定位槽615,定位槽615位于两个定位块614之间,扭簧的第二端与定位槽615内并与定位槽615的内壁抵接,继而实现第二弹性件65弹性抵接在推动件61和壳体组件3之间,第二弹性件65向推动件61施加切纸方向的弹性力。
第一外分壳312和第二外分壳311分别在安装滑槽313的下部设置有半部滑口,第一外分壳312和第二外分壳311相互扣合后,壳体组件3在安装滑槽313的下部形成有滑口,滑口具有上限位和下限位,推动件61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口中,且在上限位和下限位之间移动。第一外分壳312设置有多个卡槽和多个配合孔,多个卡槽和多个配合孔分布在第一外分壳312的边缘处,其中,一个卡槽3123和两个配合孔3124位于半部滑口的上方,两个配合孔3124位于卡槽3123的两侧,一个卡槽和一个配合孔位于半部滑口的下方。
第二外分壳311设置有多个卡块和多个配合柱,多个卡块和多个配合柱分布在第二外分壳311的边缘处,其中,两个配合柱3114和一个卡块3113位于半部滑口的上方,两个配合柱3114位于卡块3113的两侧,一个配合柱和一个卡块位于半部滑口的下方,卡块3113与卡槽3123卡合,配合柱3114与配合孔3124配合,继而实现对防护架62和推动件61的稳定的安装定位。
盖体组件2在出纸口34处设置有避让槽23,避让槽23位于防护出口317的上方,也位于出刀口622的上方,避让槽23的下端部设置有入刀口,入刀口与出刀口622相对,盖体组件2在入刀口处设置有夹持件24,夹持件24贯穿设置有穿槽,穿槽与切刀匹配,穿槽与避让槽23连通,夹持件24由橡胶制成。
参照图18,热敏片42和胶辊41之间形成走纸通道,图中存在干涉,在实际产品中热敏片与胶辊的外周胶面紧贴,走纸通道连通在纸仓33和出纸口34之间,使得纸仓33内的打印纸穿过热敏片42和胶辊41之间的位置后,从出纸口处引出。在未切断时,切刀63和防护架62均位于安装滑槽313内。
参照图19,需要切断时,朝上推动推动件61,继而带动切刀63和防护架62朝上移动,防护架62的朝上移动是通过第一弹性件64的力传递,随着上移,防护架62与夹持件24邻接,出刀口622与穿槽相对,随着推动件61的继续上移,第一弹性件64受压缩,继而防护架62与夹持件24之间的夹持力增大,继而增大对打印纸在切刀两侧的夹持力,从而为切断提供稳定支撑。
参照图20,随着推动件61继续往上推进,使得切刀63穿过出刀口622、入刀口、穿槽后并伸入避让槽23,并完成对打印纸的切断。松开推动件61的推力后,在第二弹性件65对推动件61施加朝下的弹性复位力,继而使得切刀63和防护架62均朝下移动,并回退至安装滑槽313内。
参照图21,当打开盖体组件后,如果朝上推动推动件61,而带动切刀63和防护架62朝上移动,此时的防护架62伸出防护出口317,由于没有受到盖体组件的阻挡,以及第一弹性件64弹性抵接在推动件61和防护架62之间,使得切刀63位于防护架62中,继而避免割伤。
由上可见,将无源NFC标签设置在便携式标签打印机上,通过读取蓝牙地址和蓝牙配对码,省去人工搜索、密码输入的过程,继而使智能终端快速地地与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连接,且由于无源NFC标签不需要配置相应的驱动电路连接,同时无源NFC标签成本相对较低,也便于快速推广使用,不需要改动现有的设备,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并且,通过可朝向出纸口移动的防护架,以及可在防护架内移动的切刀,在正常切纸时通过推动推动件带动防护架和切刀朝上移动,而防护架将与盖体组件邻接并移动受限,随着切刀的继续推进,切刀完成切纸并伸入至避让槽中,而在打开盖体组件后,推动推动件使防护架和切刀朝上移动,由于没有盖体组件的限位,故防护架一直在位于切刀的外侧,继而形成相应的保护,避免用户的割伤。

Claims (8)

1.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包括机壳组件、打印组件和线路板,所述打印组件和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机壳组件内,所述打印组件包括热敏片和胶辊,所述热敏片和所述胶辊相对,所述热敏片和所述胶辊之间形成走纸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还包括无源NFC标签,所述无源NFC标签设置在所述机壳组件内,所述无源NFC标签存储有蓝牙地址信息和所述蓝牙配对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组件包括盖体组件和壳体组件,所述热敏片和所述胶辊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上,所述热敏片和所述胶辊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盖体组件和所述壳体组件之间形成出纸口,所述出纸口与所述走纸通道连通;
所述无源NFC标签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内底壳和外底壳,所述热敏片和所述胶辊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内底壳上,所述外底壳包围在所述内底壳外;
所述无源NFC标签设置在所述外底壳朝向所述内底壳的内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底壳设置有纸仓,所述盖体组件盖合所述纸仓上,所述走纸通道连通在所述纸仓和所述出纸口之间;
所述内底壳在朝向所述外底壳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凸沿,所述凸沿围成放置槽,所述外底壳的内端面盖合所述放置槽,所述外底壳的内端面与所述凸沿邻接,所述无源NFC标签位于所述放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底壳围成安装槽,所述凸沿分隔所述放置槽和所述安装槽;
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外底壳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底壳的外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外底壳的内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二通槽;
所述便携式标签打印机还包括透明密封件,所述透明密封件过盈配合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之间,所述透明密封件盖合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底壳的内端面在所述第二通槽的两个延伸端部分别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内底壳的外端面在所述第一通槽的两个延伸侧部分别设置有肋条,所述肋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延伸方向;
所述透明密封件设置有密封凸条,所述透明密封件在所述密封凸条的两个延伸端部设置有定位孔;
所述密封凸条过盈配合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内,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肋条与所述透明密封件过盈配合。
CN202021746285.0U 2020-08-19 2020-08-19 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Active CN212372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6285.0U CN21237299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6285.0U CN21237299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2992U true CN212372992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3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6285.0U Active CN212372992U (zh) 2020-08-19 2020-08-19 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29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5115A (zh) * 2020-08-19 2020-10-30 珠海智汇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5115A (zh) * 2020-08-19 2020-10-30 珠海智汇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5115A (zh) 蓝牙连接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CN111845116A (zh) 一种高安全防护性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EP1559563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075207B2 (en) Portable printer
RU2663099C2 (ru) Кассета с лентой
CN212372992U (zh) 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EP3181368A1 (en) Tape cartridge
ES2898064T3 (es) Impresora para imprimir objetos de impresión
US8096716B2 (en)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EP3141395B1 (en) Printer
EP2894837B1 (en) Drawer-type sim card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roduct
EP3130471A1 (en) Printer
WO2015187484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892485B1 (ko) 테이프 카트리지
CN212737523U (zh) 一种高安全防护性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CN112519422A (zh) 手持打印机
AU2004203492A1 (en) Printer and method of printing
CN100389510C (zh) 电池保持器
EP3272541A1 (en) Tape printer
US7609225B2 (en) Clipp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660683B (zh) 一种标签打印机及其外翻盖组件
CN215041427U (zh) 一种铰接部走线的便携式标签打印机
CN212220792U (zh) 一种标签机
JP3708920B2 (ja) ポータブルプリンタ
US20190039388A1 (en) Prin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7

Address after: 519000 Zone G, second floor, No. 1 plant, No. 15, Nanping Pingbei Second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Baiy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9000 C area B District, 5 A, 168 building, 168 Road, Yi Sha Road, Ping Sha town,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MARNE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