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9124U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69124U CN212369124U CN201921124152.7U CN201921124152U CN212369124U CN 212369124 U CN212369124 U CN 212369124U CN 201921124152 U CN201921124152 U CN 201921124152U CN 212369124 U CN212369124 U CN 2123691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rvical vertebra
- prosthesis
- nth
- cervical
- fals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包括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第N颈椎假体上端设置柄部,柄部设置柄部钉道,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第N颈椎假体上下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颈椎相吻合,第N‑1颈椎固定钉道中部设由下至斜上至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柄部设置柄部钉道,柄部钉道垂直于所述柄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应用本实用新型制作的颈椎假体体积适中,最大范围保留未被侵犯的椎弓,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颈部活动范围,降低假体断裂的概率,增加颈椎假体与周围组织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
背景技术
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位于脊柱颈段,由七块椎骨构成,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由椎间盘和韧带相连,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弯曲。椎骨分为前方短圆柱的椎体和后方的板状的椎弓组成。椎体较小,为椎骨的主要负重部分,横断面呈椭圆形。上下骨面借椎间盘相连接。椎弓则由棘突、横突和关节突构成。椎体之间侧缘突起相互结构形成钩椎关节,其前后侧方均有韧带包裹,形成统一的稳定结构。椎体和椎弓连接围成的中孔,称为椎孔,内有脊髓神经通过,在横突孔内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
颈椎肿瘤常累及重要解剖结构如椎动脉、脊髓和神经根等,手术风险比较高,常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常见的并发症有神经功能损害、椎动脉、伤口感染等。
目前针对颈椎肿瘤,缺少精准的术前规划,现有颈椎假体未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疾病特点、颈椎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缺乏精确的量化指标,使术后患者颈部运动受到较大范围的制约,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同时因部分的颈椎假体高度过高,椎体过大,在术中安放时会增加手术难度及风险,也会加重患者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针对颈椎假体制作中因未能完全适配替换患者被肿瘤所侵犯的椎体,而严重影响颈椎活动度的患者,本实用新型中假体与上下椎体的椎板完全贴合,最大限度的恢复了患者颈椎的正常形态,功能,且假体为中孔多网格构造,使患者恢复过程中,骨质能充分与假体结合,增加其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充分考虑了颈椎周围解剖结构特点、椎体的力学及生物学特性,对患者颈椎假体大小及假体位置信息进行精准的测量,达到了个体化、精准化,并且可使手术创伤减低。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设计一种由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个体化颈椎假体,通过对患者颈部CT重建,通过测量肿瘤所侵犯颈椎长度、厚度、宽度,及距周围动静脉、神经及椎管的距离。根据具体疾病特点确定手术范围,并设计个体化的颈椎假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包括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所述第N颈椎假体上端设置柄部,所述柄部设置柄部钉道,所述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
优选地,所述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优选地,所述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
优选地,所述第N颈椎假体上下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颈椎相吻合。
优选地,所述第N-1颈椎固定钉道中部设由下至斜上至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柄部设置柄部钉道,所述柄部钉道垂直于所述柄部;
优选地,所述柄部钉道插入螺钉连接所述第N颈椎假体和第N+1颈椎;
优选地,所述柄部钉道设置沉孔结构,所述第N-1颈椎固定钉道设置沉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颈椎假体外表面采用网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柄部钉道的直径为3-5mm,所述第N-1颈椎固定钉道的直径为3-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颈椎假体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本实用新型制作的颈椎假体体积适中,最大范围保留了未被侵犯的椎弓部分,最大程度恢复了患者的颈部活动范围,降低了假体断裂的概率,增加了颈椎假体与周围组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辅助设计性化颈椎假体的实施例3、4、5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第N颈椎假体,2、柄部,3、柄部钉道,4、第N-1颈椎固定钉道,5、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6、第一沉孔结构,7、第二沉孔结构,8、突起部位,9、网状结构,10、第N颈椎假体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颈椎三维模型;
步骤2:测量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的参数,第N颈椎为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
步骤3:利用建模软件,以正常颈椎外形为参照,以测得患者的颈椎参数为标准,设计第N颈椎假体外形;
步骤4:在颈椎三维模型中,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第N颈椎假体在的在第N+1颈椎右前方向下延伸为第N颈椎假体的柄部,柄部与第N+1颈椎贴合,柄部设置柄部钉道,用于将第N颈椎假体固定于第N+1颈椎;
在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用于将第N颈椎假体与第N-1颈椎固定。
步骤5:在颈椎三维模型中,植入第N颈椎假体,第N颈椎假体上下表面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颈椎相吻合,保证第N颈椎假体植入第N颈椎假体放置位置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位置完全相同;
步骤6:根据上述步骤中颈椎中采集第N颈椎假体参数制造第N颈椎假体。
步骤4中还包括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弥补第N-1颈椎下终板和\或第N+1颈椎上终板被肿瘤所侵蚀的部分终板。
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第N-1颈椎下终板和\或第N+1颈椎上终板前缘切除步骤,具体是在颈椎三维模型中,第N颈椎假体放入颈椎前需模拟切除患者第N-1颈椎下终板和\或第N+1颈椎前缘一部分,以便放置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
步骤1中建立颈椎三维模型具体是采集患者完整颈椎的断层扫描CT数据,以DICOM图像格式进行存储,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建立三维颈椎模型;
优选,三维颈椎模型包括第N颈椎及相邻的第N-1颈椎和第N-1颈椎模型,第N颈椎为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
步骤2中测量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的参数包括患者肿瘤所侵犯的第N颈椎的长、宽、高和外形;
还包括测量第N-1颈椎下终板至第N+1颈椎上终板之间的距离,第N-1颈椎所累及的范围及动静脉神经至第N颈椎前缘的距离。
步骤3建模软件采用mimics重建软件;
第N颈椎假体上下面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和第N-1颈椎终板的大小相匹配。
步骤4中第N-1颈椎固定钉道中部设由下至斜上至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
第N颈椎假体体部为网孔状结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包括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1,第N颈椎假体上端设置柄部2,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4。
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和\或第N颈椎假体下表面10前缘设计突起部位8;
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和第N颈椎假体下表面10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 颈椎相吻合。
第N-1颈椎固定钉道4中部设由下至斜上至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
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柄部钉道3垂直于柄部2;
柄部钉道3插入螺钉连接第N颈椎假体和第N+1颈椎;
柄部钉道3设置第一沉孔结构6,第N-1颈椎固定钉道4设置第二沉孔结构7;
第N颈椎假体1外表面采用网状结构9;
柄部钉道3的直径为3-5mm,第N-1颈椎固定钉道4的直径为3-5mm。
第N颈椎假体采用中空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重量,同时也可用于置入髓内钉,用于连接第N+1颈椎、第N颈椎假体、第N-1颈椎。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颈椎三维模型;
步骤2:测量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的参数,第N颈椎为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
步骤3:利用建模软件,以正常颈椎外形为参照,以测得患者的颈椎参数为标准,设计第N颈椎假体外形;
步骤4:在颈椎三维模型中,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第N颈椎假体在的在第 N+1颈椎右前方向下延伸为第N颈椎假体的柄部,柄部设置柄部钉道,用于将第N颈椎假体固定于第N+1颈椎;
在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用于将第N颈椎假体与第N-1颈椎固定。
步骤5:在颈椎三维模型中,植入第N颈椎假体,第N颈椎假体上下表面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颈椎相吻合,保证第N颈椎假体植入第N颈椎假体放置位置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位置完全相同;
步骤6:根据上述步骤中颈椎中采集第N颈椎假体参数制造第N颈椎假体。
步骤2中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步骤4中还包括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弥补第N-1颈椎下终板和\或第N+1颈椎上终板被肿瘤所侵蚀的部分终板。
进一步地,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第N-1颈椎下终板和\或第N+1颈椎上终板前缘切除步骤,具体是在颈椎三维模型中,第N颈椎假体放入颈椎前需模拟切除患者第 N-1颈椎下终板和\或第N+1颈椎前缘一部分,以便放置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包括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1,第N颈椎假体上端设置柄部2,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4。
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和\或第N颈椎假体下表面10前缘设计突起部位8;
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和第N颈椎假体下表面10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 颈椎相吻合。
实施例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颈椎三维模型;
步骤2:测量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的参数,第N颈椎为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
步骤3:利用建模软件,以正常颈椎外形为参照,以测得患者的颈椎参数为标准,设计第N颈椎假体外形;
步骤4:在颈椎三维模型中,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第N颈椎假体在的在第 N+1颈椎右前方向下延伸为第N颈椎假体的柄部,柄部设置柄部钉道,用于将第N颈椎假体固定于第N+1颈椎;
在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用于将第N颈椎假体与第N-1颈椎固定。
步骤5:在颈椎三维模型中,植入第N颈椎假体,第N颈椎假体上下均设计有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颈椎相吻合的突起,保证第N颈椎假体植入第N颈椎假体放置位置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位置完全相同;
步骤6:根据上述步骤中颈椎中采集第N颈椎假体参数制造第N颈椎假体。
步骤2中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步骤4中还包括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弥补第N-1颈椎下终板被肿瘤所侵蚀的部分终板。
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第N-1颈椎下终板前缘切除步骤,具体是在颈椎三维模型中,第N颈椎假体放入颈椎前需模拟切除患者第N-1颈椎下终板前缘一部分,以便放置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
步骤1中建立颈椎三维模型具体是采集患者完整颈椎的断层扫描CT数据,以DICOM图像格式进行存储,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建立三维颈椎模型;
优选,三维颈椎模型包括第N颈椎及相邻的第N-1颈椎和第N-1颈椎模型,第N颈椎为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
步骤2中测量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的参数包括患者肿瘤所侵犯的第N颈椎的长、宽、高和外形;
还包括测量第N-1颈椎下终板至第N+1颈椎上终板之间的距离,第N-1颈椎所累及的范围及动静脉神经至第N颈椎前缘的距离。
步骤3建模软件采用mimics重建软件;
第N颈椎假体上下面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和第N-1颈椎终板的大小相匹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包括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1,第N颈椎假体上端设置柄部2,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4。
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第N颈椎假体1上面前缘设置突起部位7;
第N颈椎假体1上下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颈椎相吻合。
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柄部钉道3垂直于柄部2;
柄部钉道3插入螺钉连接第N颈椎假体和第N+1颈椎;
柄部钉道3设置沉孔结构8,第N-1颈椎固定钉道设置沉孔结构8。
实施例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颈椎三维模型;
步骤2:测量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的参数,第N颈椎为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
步骤3:利用建模软件,以正常颈椎外形为参照,以测得患者的颈椎参数为标准,设计第N颈椎假体外形;
步骤4:在颈椎三维模型中,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第N颈椎假体在的在第 N+1颈椎右前方向下延伸为第N颈椎假体的柄部,柄部设置柄部钉道,用于将第N颈椎假体固定于第N+1颈椎;
在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用于将第N颈椎假体与第N-1颈椎固定。
步骤5:在颈椎三维模型中,植入第N颈椎假体,第N颈椎假体上下均设计有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颈椎相吻合的突起,保证第N颈椎假体植入第N颈椎假体放置位置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位置完全相同;
步骤6:根据上述步骤中颈椎中采集第N颈椎假体参数制造第N颈椎假体。
步骤2中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步骤4中还包括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弥补第N-1颈椎下终板被肿瘤所侵蚀的部分终板。
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第N-1颈椎下终板前缘切除步骤,具体是在颈椎三维模型中,第N颈椎假体放入颈椎前需模拟切除患者第N-1颈椎下终板前缘一部分,以便放置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
步骤1中建立颈椎三维模型具体是采集患者完整颈椎的断层扫描CT数据,以DICOM图像格式进行存储,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建立三维颈椎模型;
优选,三维颈椎模型包括第N颈椎及相邻的第N-1颈椎和第N-1颈椎模型,第N颈椎为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
步骤2中测量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椎的参数包括患者肿瘤所侵犯的第N颈椎的长、宽、高和外形;
还包括测量第N-1颈椎下终板至第N+1颈椎上终板之间的距离,第N-1颈椎所累及的范围及动静脉神经至第N颈椎前缘的距离。
步骤3建模软件采用mimics重建软件;
第N颈椎假体上下面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和第N-1颈椎终板的大小相匹配。
步骤4中第N-1颈椎固定钉道中部设由下至斜上至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
第N颈椎假体体部为网孔状结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包括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1,第N颈椎假体上端设置柄部2,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4。
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第N颈椎假体1上面前缘设置突起部位8;
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和第N颈椎假体下表面10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 颈椎相吻合。
第N-1颈椎固定钉道4中部设由下至斜上至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
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柄部钉道3垂直于柄部2;
柄部钉道3插入螺钉连接第N颈椎假体和第N+1颈椎;
柄部钉道3设置第一沉孔结构6,第N-1颈椎固定钉道4设置第二沉孔结构7;
第N颈椎假体1外表面采用网状结构9;
柄部钉道3的直径为3-5mm,第N-1颈椎固定钉道4的直径为3-5mm。
实施例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患者颈部断层扫描CT数据,以DICOM图像格式进行存储,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建立颈椎三维模型,其中包括第二、三、四颈椎等;
步骤2、测量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三椎体的长宽高等参数,同时包括颈二椎体下终板至颈四椎体上终板之间的距离,颈二椎体所累及的范围及动静脉神经至颈三椎体前缘的距离。
步骤3、利用建模软件,以正常颈椎外形为参照,通过测得患者的颈椎的相关参数为标准,设计颈椎假体外形;颈椎假体的上下面均略小于颈二颈四终板的大小。
步骤4、假体的在颈四右前方向下延伸为假体的柄部,柄部颈四贴合,柄部与上设有一孔道,用于将假体固定于颈四椎体,在假体体中部设一右下至左上走行的钉孔,用于将假体与颈二椎体固定。同时,假体体部设计为网孔状结构,以便骨质的长入,同时在颈三颈体上面前缘设计略微突起部位,以便弥补颈二下终板被肿瘤所侵蚀的部分终板。
步骤5、颈三假体放入颈椎前需将患者颈二下终板前缘切除一部分,以便颈三假体上方突起部位额放置。
步骤6、为保证假体植入时,放置位置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位置完全相同,假体上下均设计有与颈二四相吻合的突起,以保证假体放置位置的精准。
步骤7:根据上述步骤中颈椎中采集第N颈椎假体参数制造第N颈椎假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包括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1,第N颈椎假体上端设置柄部2,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4。
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第N颈椎假体1上面前缘设置突起部位8;
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和第N颈椎假体下表面10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 颈椎相吻合。
第N-1颈椎固定钉道4中部设由下至斜上至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
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柄部钉道3垂直于柄部2;
柄部钉道3插入螺钉连接第N颈椎假体和第N+1颈椎;
柄部钉道3设置第一沉孔结构6,第N-1颈椎固定钉道4设置第二沉孔结构7;沉孔结构可以避免钉帽突出磨损软组织,有利于恢复。
第N颈椎假体1外表面采用网状结构9;
柄部钉道3的直径为3-5mm,第N-1颈椎固定钉道4的直径为3-5mm;
在颈椎三维模型经多次实验修改,确定柄部钉道3的直径为4mm,第N-1颈椎固定钉道4的直径为4m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应用在颈椎软骨肿瘤病例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
采集患者颈部断层扫描CT数据,以DICOM图像格式进行存储,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建立颈椎三维模型,其中包括第二、三、四颈椎等;
测量患者肿瘤所侵犯的颈三椎体的长宽高等参数,同时包括颈二椎体下终板至颈四椎体上终板之间的距离,颈二椎体所累及的范围及动静脉神经至颈三椎体前缘的距离。颈椎假体体积适中,最大范围保留了未被侵犯的椎弓部分,最大程度恢复了患者的颈部活动范围,降低了颈椎假体断裂的概率。
利用建模软件,以正常颈椎外形为参照,通过测得患者的颈椎的相关参数为标准,设计颈椎假体外形;颈椎假体的上下面均略小于颈二颈四终板的大小。最大程度恢复了患者的颈部活动范围,降低了颈椎假体断裂的概率。
颈椎假体的体部和柄部均设计有直径为3-5mm的孔道,柄部的尺寸宽7.81-9.81,高10.42mm-11.42mmm;颈椎假体上面长9.23-11.23mm,下面长10.53mm-12.53;宽 7.81-9.81mm;高10.42mm-11.42mmm;假体体部设计为多空网状结构,在颈椎三维模型经多次实验修改,确定柄部钉道3的直径为4mm,第N-1颈椎固定钉道4的直径为4mm,颈椎假体上表面长10.23mm,下表面长11.53mm;宽8.81mm;高11.42mm;颈椎假体体部设计为多空网状结构,以便于骨质与颈椎假体的牢固结合,结构更稳定,有利于恢复。
根据上述步骤中颈椎中采集第N颈椎假体参数制造第N颈椎假体。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包括颈椎假体,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1,第N颈椎假体上端设置柄部2,柄部2设置柄部钉道3,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4。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第N颈椎假体1上面前缘设置突起部位8;
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和第N颈椎假体下表面10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 颈椎相吻合。第N-1颈椎固定钉道4中部设由下至斜上至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5;柄部 2设置柄部钉道3,柄部钉道3垂直于柄部2;柄部钉道3插入螺钉连接第N颈椎假体和第N+1颈椎;柄部钉道3设置第一沉孔结构6,第N-1颈椎固定钉道4设置第二沉孔结构7;沉孔结构可以避免钉帽突出磨损软组织,有利于恢复。第N颈椎假体1外表面采用网状结构9;柄部钉道3的直径为3-5mm,第N-1颈椎固定钉道4的直径为3-5mm;在颈椎三维模型经多次实验修改,确定柄部钉道3的直径为4mm,第N-1颈椎固定钉道 4的直径为4mm。颈椎假体上表面长10.23mm,下表面长11.53mm;宽8.81mm;高 11.42mm;颈椎假体体部设计为多空网状结构,以便于骨质与颈椎假体的牢固结合,结构更稳定,有利于恢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假体体积适中,最大范围保留了未被侵犯的椎弓部分,最大程度恢复了患者的颈部活动范围,降低了颈椎假体断裂的概率,增加了假体与周围组织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包括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假体为第N颈椎假体,所述第N颈椎假体上端设置柄部,所述柄部设置柄部钉道,所述第N颈椎假体中部设第N-1颈椎固定钉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N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前缘设计突起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颈椎假体上下均与相邻的第N+1颈椎、第N-1颈椎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1颈椎固定钉道中部设由下至斜上至第N颈椎假体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设置柄部钉道,所述柄部钉道垂直于所述柄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钉道插入螺钉连接所述第N颈椎假体和第N+1颈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钉道设置沉孔结构,所述第N-1颈椎固定钉道设置沉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假体外表面采用网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钉道的直径为3-5mm,所述第N-1颈椎固定钉道的直径为3-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24152.7U CN212369124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24152.7U CN212369124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69124U true CN212369124U (zh) | 2021-01-19 |
Family
ID=7415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24152.7U Active CN212369124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69124U (zh) |
-
2019
- 2019-07-17 CN CN201921124152.7U patent/CN2123691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11855A (zh) | 寰枢椎椎间关节融合器 | |
CN201510380U (zh) | 自稳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 | |
CN107822747B (zh) | 一种3d打印枕颈融合固定装置 | |
EP2975599B1 (en) | Growing spine model | |
CN107252364B (zh) | 一种3d打印的肱骨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3001092U (zh) | 一种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配套固定防脱装置 | |
CN110338945B (zh)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及制作方法 | |
CN212369124U (zh)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 | |
CN205144802U (zh) | 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 | |
CN107157627A (zh) | 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 | |
CN204484276U (zh) | 适用于个人定制的颈椎第二节与第三节解剖型固定板 | |
CN216495884U (zh) | 椎体假体 | |
CN208958415U (zh) | 一种能够植入长段骨的椎体假体 | |
CN216985297U (zh) | 一种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钛合金微孔骨植入体 | |
CN208426267U (zh)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胸骨假体 | |
CN216933423U (zh) | 一种用于胫骨的锁定板 | |
CN214857845U (zh) | 一种下颈椎侧块假体 | |
CN211460470U (zh) | 一种下颈椎解剖型钛笼 | |
CN209285839U (zh) | 腰骶人工假体 | |
CN205411336U (zh) | 一种个体化可应力仿真的脊柱模型 | |
CN211131545U (zh)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腰椎椎间融合器 | |
CN208274654U (zh) | 寰枢椎椎间关节融合器 | |
CN207886319U (zh) | 榫卯式胸腰椎椎间固定器 | |
CN218792654U (zh) | 一种骶骨假体 | |
CN207886318U (zh) | 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