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9008U - 一种眼科扩张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科扩张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9008U
CN212369008U CN202020818217.4U CN202020818217U CN212369008U CN 212369008 U CN212369008 U CN 212369008U CN 202020818217 U CN202020818217 U CN 202020818217U CN 212369008 U CN212369008 U CN 212369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rod
shaped connecting
dilator
ophthal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82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Ey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ob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ob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ob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82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9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9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9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扩张器,其包括:杆部、头部及弧形连接部,弧形连接部为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该弧形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头部,另一端连接杆部,所述杆部与弧形连接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头部为弯弧结构。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眼科手术中撑开虹膜、晶状体囊袋等组织,维持眼组织的形态,通过设置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弧形连接部,其作用是进入眼组织后起到撑开、扩张眼组织的作用,杆部用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夹持,使本实用新型头部及弧形连接部进入或者移出眼组织,本实用新型由于杆部不进入眼组织内,不易损伤眼组织,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眼组织。

Description

一种眼科扩张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眼科扩张器。
背景技术
在眼科晶状体手术中,晶状体囊袋的稳定性对于前、后房压力的维持尤其重要。对于晶状体半脱位,由于晶状体悬韧带的部分松弛或断裂,囊袋赤道部及后囊不稳定,容易出现灌注液自悬韧带松弛处进入后房,使后房压力升高,引玻璃体脱出进入前房,起前房玻璃体疝,前房浅,出现后囊膜皱缩、移位、甚至破裂,进一步加剧眼内压升高,虹膜脱出眼外,导致手术难度加大,人工晶状体及囊袋张力环难以一期植入囊袋内。当前,临床上常运用囊袋拉钩或虹膜拉钩固定晶状体前囊,达到稳定囊袋的作用。但囊袋拉勾或虹膜拉钩仅仅固定前囊部分区域,属于点对点支撑固定,对于囊袋赤道部及后囊均无效,在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或松弛范围较大时,后囊膜更容易涌入前房,导致前房不稳定。
在眼科一些陈旧性葡萄膜炎或者眼外伤患者中,由于既往炎症刺激,虹膜后粘连,瞳孔小。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小瞳孔使得视野小,手术操作复杂,周边玻璃体难以切除干净,术后容易出现网膜增殖,牵拉视网膜脱离,再次加大手术风险。当前,临床上往往借助虹膜拉勾扩大瞳孔,或者囊膜剪开大瞳孔,使内眼手术得以进行。虹膜拉勾需要额外在角膜缘做切口,且放置拉勾数量有限,瞳孔扩大为正方形,扩大范围较局限;采用囊膜剪开大瞳孔,由于是破坏性损伤,术中容易出血,且术后瞳孔难以恢复至原始状态。
专利号为ZL 201920080052.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眼科晶状体半脱位囊袋撑开器,可以用于眼科半脱位手术中将囊袋扩张,但是该扩张器两侧均有弯折部,使得植入时不容易进入囊袋,且容易造成切口被撕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维持眼组织形态,且可防止植入时切口被撕扯的眼科扩张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眼科扩张器,其包括杆部、头部及弧形连接部,弧形连接部为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该弧形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头部,另一端连接杆部,所述杆部与弧形连接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头部为弯弧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眼科扩张器可用于眼科手术中撑开虹膜、晶状体囊袋等组织,维持眼组织的形态,通过设置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弧形连接部,其作用是进入眼组织后起到撑开、扩张眼组织的作用,头部为弯弧结构,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进入眼组织时损伤眼组织,杆部用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夹持,使本实用新型头部及弧形连接部进入或者移出眼组织。相较于现有的用于眼科晶状体半脱位囊袋撑开器,本实用新型由于杆部不进入眼组织内,不易损伤眼组织,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眼组织。
进一步,所述头部为圆环、球形或相较于弧形连接部反向凸起的弯弧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弧形连接部为具有多个间隔凸起的波浪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弧形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弧形凸起,弧形凸起与弧形连接部不在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所述杆部与弧形连接部之间设有一过渡部,该过渡部为一具有横杆及纵杆的L形连接杆,L型连接杆的横杆及纵杆圆弧过渡,L型连接杆的横杆与弧形连接部圆弧过渡配合,杆部的一端与L型连接杆的纵杆圆弧过渡配合。
进一步,所述杆部相对于该L型连接杆的横杆呈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弧形连接部的角度为90°~360°,直径为5~15mm。
进一步,所述杆部、头部及弧形连接部采用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生物组织相容性好,柔韧性好,弹性好,不易损伤眼组织。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眼科扩张器,其包括杆部及弧形连接部,弧形连接部为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该弧形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杆部,杆部与弧形连接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眼科扩张器可用于眼科手术中撑开虹膜、晶状体囊袋等组织,维持眼组织的形态,通过设置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弧形连接部,其作用是进入眼组织后起到撑开、扩张眼组织的作用,杆部用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夹持,使本实用新型弧形连接部进入或者移出眼组织。相较于现有的用于眼科晶状体半脱位囊袋撑开器,本实用新型由于弧形连接件两端的杆部不进入眼组织内,不易损伤眼组织,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眼组织。
进一步,所述弧形连接部可为单个的非闭合圆环结构或采用两个半圆环形弧形连接部一端拼接在一起的非闭合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形的弧形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头部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头部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眼科扩张器,其包括杆部1、头部2及弧形连接部3,弧形连接部3为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该弧形连接部3的一端连接头部2,另一端连接杆部1,所述杆部1与弧形连接部3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头部2为弯弧结构。
所述杆部1用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夹持,使本实用新型头部及弧形连接部3进入或者移出眼组织,该杆部1与弧形连接部3设置在不同的平面,即杆部1与弧形连接部3之间设有一过渡部11,如图1及图2所示的图中,该过渡部11为一具有横杆111及纵杆112的L形连接杆,L型连接杆的横杆111及纵杆112圆弧过渡,L型连接杆的横杆111与弧形连接部3圆弧过渡配合,杆部1的一端与L型连接杆的纵杆112圆弧过渡配合,且杆部1相对于该L型连接杆的横杆111呈倾斜设置。
所述头部2为圆头或者弯弧设计,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进入眼组织时损伤眼组织,该头部2的结构可如图3所示的圆环结构,也可为如图4所示的球头结构,可也可为其他非闭合或者闭合的凸起弯弧结构。
所述弧形连接部3为一非闭合的圆环结构,其作用是进入眼组织后起到撑开、扩张眼组织的作用。该弧形连接部3的角度为90°~360°,直径为5~15mm,弧形连接部3的一端连接头部2,另一端连接杆部1。杆部1与头部2的直径与弧形连接部3的直径相对应,杆部1及头部2与弧形连接部3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可做成两种模式,如图1所示的模式为顺时针模式,即头部2、弧形连接部3及杆部1的顺序为顺时针;如图2所示的模式为逆时针模式,即头部2、弧形连接部3及杆部1的顺序为逆时针。也可以采用可拆装的配合方式,可拆装的配合可采用螺纹连接配合、过盈配合等方式,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可将头部2、弧形连接部3及杆部1顺时针或逆时针装配,从而用于不同角度撑开、或扩张眼组织。
本实用新型眼科扩张器的杆部1、头部2及弧形连接部3可采用高分子材料,如PMMA、聚丙烯等,或采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镍钛合金等制成,生物组织相容性好,柔韧性好,弹性好,不易损伤眼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及工作原理:可使用眼用镊夹持杆部1,并将其头部2及弧形连接部3沿着角膜缘切口进入需要撑开的眼组织内,当弧形连接部3完全进入眼组织后,弧形连接部3自动向外撑开/扩张眼组织,维持眼组织的稳定。此时可以进行其他手术操作。当手术操作结束,使用眼用镊夹持杆部1并向外拉动,可使本实用新型沿角膜切口移出眼组织。也可以通过输送器将本实用新型眼科扩张器预装于输送器内,使用时从输送器中推出产品,使头部2和弧形连接部3完全进入需要扩张的眼组织内,对组织进行扩张。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眼科扩张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同样揭示了一种眼科扩张器,其包括杆部1、头部2及弧形连接部3,弧形连接部3为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该弧形连接部3的一端连接头部2,另一端连接杆部1,所述杆部1与弧形连接部3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头部2为弯弧结构,所述弧形连接部3于本实施例中为具有多个间隔凸起的波浪形结构,波浪结构易于在吸除晶状体周边皮质时,不容易残留皮质。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眼科扩张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同样包括杆部1、头部2及弧形连接部3,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弧形连接部3具有至少一弧形凸起31,弧形凸起31与弧形连接部3不在同一平面上,使用时,通过弧形凸起31,可使本实用新型眼科扩张器在对应弧形凸起31的位置处撑开的空间更大,方便手术操作。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眼科扩张器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包括杆部1及弧形连接部3,弧形连接部3为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该弧形连接部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杆部1,杆部1与弧形连接部3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弧形连接部3可为单个接近360°的非闭合圆环结构,也可采用两个半圆环形弧形连接部3一端拼接形成接近360度的非闭合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形的弧形连接部3之间可通过连接头4(如图7所示)连接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部、头部及弧形连接部,弧形连接部为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该弧形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头部,另一端连接杆部,所述杆部与弧形连接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头部为弯弧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为圆环、球形或相较于弧形连接部反向凸起的弯弧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部为具有多个间隔凸起的波浪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弧形凸起,弧形凸起与弧形连接部不在同一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与弧形连接部之间设有一过渡部,该过渡部为一具有横杆及纵杆的L形连接杆,L型连接杆的横杆及纵杆圆弧过渡,L型连接杆的横杆与弧形连接部圆弧过渡配合,杆部的一端与L型连接杆的纵杆圆弧过渡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相对于该L型连接杆的横杆呈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部的角度为90°~360°,直径为5~1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头部及弧形连接部分别采用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
9.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部及弧形连接部,弧形连接部为非闭合的圆环结构的,该弧形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杆部,杆部与弧形连接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眼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部可为单个的非闭合圆环结构或采用两个半圆环形弧形连接部一端拼接在一起的非闭合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形的弧形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
CN202020818217.4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眼科扩张器 Active CN212369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8217.4U CN212369008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眼科扩张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8217.4U CN212369008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眼科扩张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9008U true CN212369008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7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8217.4U Active CN212369008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眼科扩张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9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39375B2 (en) Capsule expander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capsular opacification and stabilizing the capsule
TWI580390B (zh) 供用於瞳孔擴張之裝置、系統及方法
JP2554846B2 (ja) 眼内レンズ
US6620098B1 (en) Device for dilating a pupil and/or maintaining a pupil in a dilated state
WO2014156586A1 (ja) 瞳孔拡張器
CN111466969A (zh) 一种眼科扩张器
CN212369008U (zh) 一种眼科扩张器
Worst et al. Some aspects of implant surgery
CN110547907A (zh) 一种用于眼内手术的双环虹膜扩张器
RU2410067C1 (ru) Способ факоэмульсификации осложненной катаракты с имплантацией 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го хрусталика глаза после перенесенного острого приступа глаукомы
CN210872429U (zh) 一种新型虹膜扩张器
CN215020367U (zh) 一种稳定单管人工泪管
RU2472473C1 (ru) Бесшовный способ фиксации эластичной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ой линзы с "о-образным" гаптическим элементом
CN215651310U (zh) 一种用于内眼手术的虹膜扩张装置
CN219109839U (zh) 一种可折叠人工虹膜
CN211723661U (zh) 虹膜扩张装置
CN219307126U (zh) 一种瞳孔扩张器
CN116616836A (zh) 一种眼内可调式虹膜扩张装置
CN210384178U (zh) 玻璃体腔异物兜袋
EP3468513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becular meshwork extension
RU2655114C1 (ru) Способ фемтолазерной факоэмульсификации при децентрации зрачка относительно центра хрусталика
RU2217113C2 (ru) Способ фиксации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ой линзы при вторичной имплантации
RU2195240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афакии у детей
HÂNCU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iris injuries
RU2180202C2 (ru) Способ фиксации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ой линзы к радужной оболочк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No. 336, Xiahe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Eye Cent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204, No. 83, Xiangdian Li,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obo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