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8979U - 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8979U
CN212368979U CN202020245934.2U CN202020245934U CN212368979U CN 212368979 U CN212368979 U CN 212368979U CN 202020245934 U CN202020245934 U CN 202020245934U CN 212368979 U CN212368979 U CN 212368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blood collection
extension
seal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59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459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8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8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89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包括:管体,其内设有第一收容孔;收容底部,设有与第一收容孔连通的第二收容孔;延伸部,设有第三收容孔,且收容底部设置在第三收容孔内;密封胶塞,用于密封第一收容孔;其中,密封胶塞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之间设置有薄膜层,延伸部的长度比收容底部的长度长,且延伸部远离管体的另一端呈弧形状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延伸部的长度比收容底部长,且该延伸部的底部呈弧形状设置,使得该采血管的延伸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的底部的接触面积比较大,使该采血管收容在收容槽内时不容易晃动,也不容易磨损该采血管的收容底部。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领域,通常使用试管(如采血管)装载需要进行分析的样品,如血液等。而随着技术发展,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市面上常采用试管支架来盛放多条试管,并通过自动设备自动为试管支架上的多条试管自动分配样品。一般情况下,为了统一,常规的试管的结构为圆柱状,而试管的底部是光滑的半球面结构,而为了适应这种试管,市面上也对试管支架进行相对应的设置,即用于收容试管的收容槽的底部也呈半球面结构,使得试管支架的收容槽能够稳定收容试管,使得可以避免出现碰撞而导致损坏试管的现象发生。
申请号为CN201720928291.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析仪试管10,如图1-2所示,该分析仪试管10的管体外层下边缘不超过底部101,使得底部101裸露在管体外层,因此将该分析仪试管10放置至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时,该分析仪试管10的底部101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的底部之间会存在有较大的空间,即该分析仪试管10的底部101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的底部的接触面积比较小,使得该分析仪试管10的底部101不能稳定收容在收容槽102内,容易晃动;另外,将该分析仪试管10放置在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时,由于容易受到外力或者该分析仪试管10自身的重力原因,使得该分析仪试管10的底部101抵达收容槽102的底部时,容易受到收容槽102的底部的撞击,另外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如果产生摇动或晃动等动作时,也容易损坏该分析仪试管10的底部101,不便于长途运输,又或者特别是一些由玻璃材料构成的分析仪试管,该分析仪试管的底部更容易受到损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该采血管的延伸部的长度比收容底部长,且该延伸部的底部呈弧形状设置,该延伸部的底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的底部相对应,使得该采血管的延伸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的底部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将该采血管放置在试管支架的收容槽时,不容易晃动,也不容易磨损该采血管的收容底部,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包括:管体,呈圆柱状,其中管体内设有呈圆柱形的第一收容孔;收容底部,呈圆锥状,设置在管体的底部,其中收容底部设有与第一收容孔连通且呈圆锥状的第二收容孔;延伸部,呈圆柱状,设置在管体的底部,其中延伸部设有第三收容孔,且收容底部设置在第三收容孔内;密封胶塞,设置在管体远离延伸部的一端上,用于密封第一收容孔;其中,密封胶塞靠近管体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收容孔连通的第一收容槽,密封胶塞远离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之间设置有薄膜层,延伸部的长度比收容底部的长度长,且延伸部远离管体的另一端呈弧形状设置。
其中,薄膜层的厚度范围为0.2-0.3毫米。
其中,管体和延伸部的外径相等,且管体、收容底部和延伸部一体成型。
其中,管体、收容底部和延伸部由透明材料构成。
其中,密封胶塞包括用于插设在第一收容孔内的密封部和与密封部连接的卡置部,其中第一收容槽设置在密封部内,第二收容槽设置在卡置部内。
其中,密封部和卡置部呈圆柱状,密封部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第一收容孔的内径,卡置部的外径大于第一收容孔的内径。
其中,密封部和卡置部内设置有与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连通的连通孔,其中薄膜层设置在连通孔中。
其中,密封部、卡置部和薄膜层一体成型,延伸部远离管体的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多条第一摩擦条。
其中,还包括:保护帽,设有收容腔体,密封胶塞收容在收容腔体内,其中保护帽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二摩擦条
其中,收容腔体呈圆柱状,收容腔体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卡置部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包括:管体,呈圆柱状,其中管体内设有呈圆柱形的第一收容孔;收容底部,呈圆锥状,设置在管体的底部,其中收容底部设有与第一收容孔连通且呈圆锥状的第二收容孔;延伸部,呈圆柱状,设置在管体的底部,其中延伸部设有第三收容孔,且收容底部设置在第三收容孔内;密封胶塞,设置在管体远离延伸部的一端上,用于密封第一收容孔;其中,密封胶塞靠近管体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收容孔连通的第一收容槽,密封胶塞远离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之间设置有薄膜层,延伸部的长度比收容底部的长度长,且延伸部远离管体的另一端呈弧形状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延伸部的长度比收容底部长,且该延伸部的底部呈弧形状设置,该延伸部的底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的底部相对应,使得该采血管的延伸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的底部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将该采血管放置在试管支架的收容槽时,该采血管不容易晃动,且也不容易磨损该采血管的收容底部,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分析仪试管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分析仪试管与试管支架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局部结构与试管支架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密封胶塞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密封胶塞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密封胶塞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保护帽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密封胶塞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0,该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包括管体20、延伸部21、收容底部22、密封胶塞23和保护帽24。
管体20呈圆柱状,也就是说,管体20的外壁呈圆柱状。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20的外壁还可以呈其他形状,如矩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管体20内设有呈圆柱形的第一收容孔201。
收容底部22呈圆锥状,也就是说,收容底部22的外壁呈圆锥状。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容底部22的外壁还可以呈其他形状,如矩形状。
收容底部22设置在管体20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收容底部22设有与第一收容孔201连通且呈圆锥状的第二收容孔221。应理解,由于第二收容孔211呈圆锥状,因此当滴入样本(如血液)或试剂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锥状的第二收容孔211能提升液面高度,便于查看,也满足仪器吸样的需求。
延伸部21呈圆柱状,也就是说,延伸部21的外壁呈圆柱状。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21的外壁还可以呈其他形状,如矩形状。
延伸部21设置在管体20的底部。优选地,管体20和延伸部21的外径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1设有第三收容孔211,其中收容底部22设置在第三收容孔2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1的长度比收容底部22的长度长,使得收容底部22收容在延伸部21的第三收容孔211内,因此将该采血管放置在收容支架的收容槽102时,延伸部21与收容支架的收容槽102的底部接触,而收容底部22不与收容支架的收容槽102的底部接触,使得收容底部22不容易被碰撞到,使收容底部22不容易被磨损,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优选地,延伸部21远离管体20的另一端呈弧形状设置。应理解,由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的底部也呈半球面结构,因此该延伸部21的底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的底部相对应,即该延伸部21的底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的底部互相紧密接触,使得该采血管的延伸部21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的底部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因此将该采血管放置在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时,该采血管不容易晃动。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加大延伸部21的底部的摩擦,延伸部21远离管体20的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多条第一摩擦条,以通过第一摩擦条加大延伸部21的底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102的底部的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管体20、收容底部22和延伸部21一体成型。
优选地,管体20、收容底部22和延伸部21由透明材料构成,使得可以透过延伸部21查看到收容底部22的第二收容孔221的样品状况。
密封胶塞23设置在管体20远离延伸部21的一端上,用于密封第一收容孔201。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胶塞23靠近管体2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收容孔201连通的第一收容槽233,密封胶塞23远离管体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收容槽234,第一收容槽233和第二收容槽234之间设置有薄膜层236,以通过薄膜层236将第一收容槽233和第二收容槽234断开连通。应理解,通过薄膜层236,能够将第一收容孔201密封,而薄膜层236比较薄,能够方便细管插穿以进入第一收容孔201和第二收容孔221内。
优选地,薄膜层236的厚度范围为0.2-0.3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胶塞23由弹性材料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胶塞23包括用于插设在第一收容孔201内的密封部231和与密封部231连接的卡置部232,其中第一收容槽233设置在密封部231内,第二收容槽234设置在卡置部232内。
优选地,密封部231和卡置部232呈圆柱状,密封部231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第一收容孔201的内径,卡置部232的外径大于第一收容孔201的内径,以使得密封部231插设在第一收容孔201内,卡置部232卡置在第一收入孔201外。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231和卡置部232内设置有与第一收容槽233和第二收容槽234连通的连通孔235,其中薄膜层236设置在连通孔235中,以将连通孔235隔断。
优选地,密封部231、卡置部232和薄膜层236一体成型。
保护帽24设有收容腔体241,其中密封胶塞23收容在收容腔体241内。优选地,保护帽24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二摩擦条242。
在本实施例中,收容腔体241呈圆柱状,收容腔体241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卡置部232的外径,使得卡置部232卡置在收容腔体241内。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包括:管体,呈圆柱状,其中管体内设有呈圆柱形的第一收容孔;收容底部,呈圆锥状,设置在管体的底部,其中收容底部设有与第一收容孔连通且呈圆锥状的第二收容孔;延伸部,呈圆柱状,设置在管体的底部,其中延伸部设有第三收容孔,且收容底部设置在第三收容孔内;密封胶塞,设置在管体远离延伸部的一端上,用于密封第一收容孔;其中,密封胶塞靠近管体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收容孔连通的第一收容槽,密封胶塞远离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之间设置有薄膜层,延伸部的长度比收容底部的长度长,且延伸部远离管体的另一端呈弧形状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的延伸部的长度比收容底部长,且该延伸部的底部呈弧形状设置,该延伸部的底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的底部相对应,使得该采血管的延伸部与试管支架的收容槽的底部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将该采血管放置在试管支架的收容槽时,该采血管不容易晃动,且也不容易磨损该采血管的收容底部,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呈圆柱状,其中所述管体内设有呈圆柱形的第一收容孔;
收容底部,呈圆锥状,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底部,其中所述收容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孔连通且呈圆锥状的第二收容孔;
延伸部,呈圆柱状,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底部,其中所述延伸部设有第三收容孔,且所述收容底部设置在所述第三收容孔内;
密封胶塞,设置在所述管体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上,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收容孔;
其中,所述密封胶塞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孔连通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密封胶塞远离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之间设置有薄膜层,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比所述收容底部的长度长,且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呈弧形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的厚度范围为0.2-0.3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所述延伸部的外径相等,且所述管体、所述收容底部和所述延伸部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所述收容底部和所述延伸部由透明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塞包括用于插设在所述第一收容孔内的密封部和与所述密封部连接的卡置部,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设置在所述密封部内,所述第二收容槽设置在所述卡置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和所述卡置部呈圆柱状,所述密封部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第一收容孔的内径,所述卡置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收容孔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和所述卡置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的连通孔,其中所述薄膜层设置在所述连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所述卡置部和所述薄膜层一体成型,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管体的另一端的外壁设有多条第一摩擦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帽,设有收容腔体,所述密封胶塞收容在所述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保护帽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二摩擦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微量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体呈圆柱状,所述收容腔体的内径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卡置部的外径。
CN202020245934.2U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68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5934.2U CN212368979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5934.2U CN212368979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8979U true CN212368979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58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593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68979U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8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20104B2 (en) Biological fluid micro-sample management device
JP4850977B2 (ja) 採集アセンブリ
EP2439540B1 (en) Sampling/sample-injecting apparatus and biodata-measuring set comprising same
JP2011203258A (ja) 採集アッセンブリ
CN110068679A (zh) 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CN212368979U (zh) 一种一次性微量采血管
JPS6321499B2 (zh)
US5405024A (en) Pen holder
CN112704518B (zh) 采样管和采样组件
CN108888296B (zh) 一种自封式尿液采集装置
CN211122886U (zh) 血气测试组件的容放装置及血气测试装置
CN214895321U (zh) 用于体液检测装置的留样槽棒组件和体液检测装置
CN211035888U (zh) 一种加压式游离核酸分离系统
EP1136859A3 (en) Receptacle typ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211214662U (zh) 血液过滤器及血液过滤设备
CN214895322U (zh) 用于体液检测装置的留样槽组件和体液检测装置
CN210094920U (zh) 一种证件卡套
CN212415783U (zh) 妇科用采样组件及样本送检装置
CN112945633B (zh) 体液检测装置
CN215191782U (zh) 采集装置
JPH0954082A (ja) 検体採取容器
CN213098351U (zh) 一种带有器件紧固装置的麻醉穿刺包
CN212162202U (zh) 插头收纳座以及插头套件
CN210802985U (zh) 一种用于寄生虫检查的样本收集装置
CN215029023U (zh) 一种细胞保存液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