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3169U - 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3169U
CN212363169U CN202021187722.XU CN202021187722U CN212363169U CN 212363169 U CN212363169 U CN 212363169U CN 202021187722 U CN202021187722 U CN 202021187722U CN 212363169 U CN212363169 U CN 212363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wheel
camber angle
measuring devic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77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均
常红涛
王青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jian Car Servic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877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3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3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3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包括:杆体、用以贴合于所述杆体的数显倾角仪、设于所述杆体的第一接触杆和第二接触杆,所述第一接触杆和所述第二接触杆两者平行设置并且尺寸相同;通过所述第一接触杆远离所述杆体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上部,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接触杆远离所述杆体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下部,以使所述数显倾角仪显示车轮的外倾角。还包括设于所述杆体的托板,所述托板承托所述数显倾角仪。所述托板和所述数显倾角仪通过磁力吸合。上述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方便携带,并且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轮外倾角是指车轮在安装后,其端面向外倾斜,即车轮所处平面和纵向垂直平面间的夹角。轮胎呈现“八”字形张开时称为负外倾,而呈现“V”字形张开时称正外倾。
当车轮外倾角不符合要求时,车轮的磨损会加大,同时车辆的底盘系统的磨损亦会加剧,当外倾角过大,或左右不等时,还将导致车辆向正外倾角较大的一边跑偏。
针对车轮外倾角的测量方式,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四轮定位仪、铅锤吊线、激光水平打线仪等进行测量;尽管四轮定位仪的操作较为方便,然而体积庞大,无法携带,极大制约了其使用场合;倘若使用传统的铅锤吊线的方式,操作步骤又会繁琐,容易出现测量不准的情形发生;利用激光水平打线仪测量时,往往会涉及到函数计算,其便捷性仍有待加强。
综上可知,如何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且操作简单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方便携带,并且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包括:
杆体;
用以贴合于所述杆体的数显倾角仪;
设于所述杆体的第一接触杆和第二接触杆,所述第一接触杆和所述第二接触杆两者平行设置并且尺寸相同;
通过所述第一接触杆远离所述杆体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上部,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接触杆远离所述杆体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下部,以使所述数显倾角仪显示车轮的外倾角。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杆体的托板,所述托板承托所述数显倾角仪。
可选地,所述托板和所述数显倾角仪通过磁力吸合。
可选地,所述杆体的底端设有安装孔,所述托板设有装配孔,通过紧固部穿设所述装配孔之后并和所述安装孔配合,以使所述杆体和所述托板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杆和所述第二接触杆两者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杆体。
可选地,所述杆体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接触杆和所述第二接触杆两者分别连接有可相对于所述滑槽滑动的滑块。
可选地,所述滑槽的两侧设有相互靠近的防脱边缘,用以避免所述滑块脱离所述滑槽。
可选地,所述滑块设有位于两个所述防脱边缘之间的凸台。
可选地,所述滑块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接触杆和所述第二接触杆两者设有用以和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
可选地,所述螺纹孔具体为螺纹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接触杆和所述第二接触杆两者的端部穿设所述螺纹通孔后抵于所述滑槽。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利用第一接触杆远离杆体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上部,并且利用第二接触杆远离杆体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下部,这样一来,杆体则可具有和车轮的钢圈相同的倾斜角度,通过和杆体贴合的数显倾角仪即可得到杆体的倾斜角度值,也即车轮的外倾角。如此设置,当需要测量车轮的外倾角时,仅仅需确保第一接触杆和车轮钢圈的上部相贴合,以及第二接触杆和车轮钢圈的下部相贴合,这样即可利用贴合于杆体的数显倾角仪方便地获得车轮的外倾角,操作过程十分简单,无需现有技术中复杂的计算;与此同时,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数显倾角仪亦属于较为成熟的现有产品,便于携带且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底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杆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滑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第一接触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数显倾角仪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托板的示意图;
其中:
1-杆体、2-第一接触杆、3-第二接触杆、4-数显倾角仪、5-滑块、6-托板、
11-滑槽、12-防脱边缘、13-安装孔、
21-外螺纹、
51-凸台、52-螺纹孔、
61-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如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9,包括杆体1、第一接触杆2、第二接触杆3和数显倾角仪4。
杆体1可以为一根金属杆,例如铝合金材质的直杆,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设于杆体1,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应平行设置且尺寸相同。
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可具体为两根尺寸型号一致的螺杆,以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方位为例,杆体1竖直设置,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水平设置,也即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相较于杆体1相互垂直。
数显倾角仪4作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产品,如说明书附图8,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和现有技术并无差别;当需要测量车轮的外倾角时,数显倾角仪4的侧壁和杆体1相贴合,通过间接地测量杆体1的倾斜角,从而得到车轮的外倾角。如此设置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能够将车轮的倾斜角反馈在杆体1上,从而利用数显倾角仪4对车轮的外倾角进行测量。
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第一接触杆2远离杆体1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上部,并且将第二接触杆3远离杆体1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下部。
也即以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方位为例,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的左端和杆体1相连,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的右端分别和车轮钢圈的上部和下部相抵,将车轮的外倾角反馈在杆体1上,车轮的外倾角应和杆体1的倾斜角度相同,最后利用和杆体1贴合的数显倾角仪4即可得到杆体1的倾斜角度,也即测量得到车轮的外倾角。
参考说明书附图1、附图2、附图4和附图9,杆体1还连接有托板6,托板6用于承托数显倾角仪4,托板6可具体为一块金属板。
在测量车轮外倾角的过程中,可以将数显倾角仪4放置在托板6上,此时数显倾角仪4的侧壁和杆体1贴合,无需过多的关注数显倾角仪4的位置,进而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杆体1上,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提升了测量的效率。
数显倾角仪4和托板6之间可通过磁力吸合,也即数显倾角仪4的底部可具有磁性,托板6亦具有磁性,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使得数显倾角仪4和托板6的位置固定,以确保数显倾角仪4的侧壁始终和杆体1贴合。
针对托板6相较于杆体1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文仅给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托板6设于杆体1的底部,具体地,杆体1的底端设有安装孔13,托板6设有装配孔61,通过紧固部穿设装配孔61并与安装孔13配合,以使杆体1和托板6固定。
参考说明书附图5和附图9,杆体1的底端可设有两个安装孔13,则托板6也应设有两个装配孔61,显然装配孔61应为过孔,安装孔13和装配孔61的位置对应,利用螺栓等紧固部穿设装配孔61之后,和安装孔13配合,从而实现杆体1和托板6固定。
采用上述方式,杆体1和托板6之间亦可方便的拆卸,仅仅通过放松紧固部即可实现杆体1和托板6的脱离,进而方便携带,适用场合较广。
为了使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能够测量多种不同尺寸的车轮,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可滑动的设于杆体1,杆体1的长度可设置在650mm至700mm之间,最好是680mm,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的长度可设置在60mm至75mm之间。
这样一来,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之间的间距可调,针对钢圈尺寸为12英寸至23英寸的车轮,本文所涉及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均能够对其外倾角进行测量,极大提升了应用场合,适用范围更广。
针对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相较于杆体1滑动的具体设置方式,现有技术中存在较多方式,本文仅给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5和附图6,杆体1设有滑槽11,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分别连接滑块5,滑块5可在滑槽11中滑动,也即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可以分别相对于滑槽11独立滑动。
第一接触杆2和一个滑块5相连,第二接触杆3和另一个滑块5相连,并且两个滑块5均能够相对于滑槽11滑动,因此当需要调节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之间的间距时,可以分别利用滑块5调节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相较于杆体1的位置,从而实现车轮外倾角的测量。
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为了避免滑块5从滑槽11中脱离,滑槽11的两侧设有相互靠近的防脱边缘12,使得滑槽11的横截面呈现出半包围形状。
这样一来,当滑块5安装于滑槽11时,需要将滑块5从滑槽11的端部安装上去,而一旦滑块5和滑槽11安装后,在防脱边缘12的作用下,滑块5无法沿着垂直于滑槽11的方向脱离滑槽11,滑块5只能沿着滑槽11进行滑动;当需要将滑块5和滑槽11分离时,滑块5仅仅能够从滑槽11的端部脱离。
显然,如上文提及,杆体1的底部可设有托板6,在托板6的阻挡下,滑块5无法从托板6的一端分离,此外,还可以在杆体1的顶部设有相应的阻挡部件,从而完全避免滑块5从滑槽11中脱离的可能性;当需要拆卸时,可以先拆卸托板6和阻挡部件,然后将滑块5从滑槽11中脱离,以方便携带。
参考说明书附图6,滑块5设有凸台51,凸台51位于两个防脱边缘12之间,凸台51沿着垂直于滑槽11的方向向外延伸,凸台51的存在可以增加滑块5和滑槽11的接触面积,以提升滑动的稳定性;同时,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亦可以通过凸台51增加和滑块5的连接可靠性,以提升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
针对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和滑块5之间的连接方式,如说明书附图6和附图7,滑块5设有螺纹孔52,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设有外螺纹21,外螺纹21能够和螺纹孔52相配合。
说明书附图7示出了第一接触杆2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接触杆3的结构和第一接触杆2相同,因此亦可将说明书附图7视为第二接触杆3的结构示意图。
利用外螺纹21和螺纹孔52的配合关系,能够方便的实现第一接触杆2和滑块5的连接和分离,进而确保第一接触杆2相较于杆体1的位置调节。如上文提及,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两者可具体为螺杆,取材方便,且稳定性较高。
滑块5的螺纹孔52可具体为螺纹通孔,也即螺纹孔52贯穿于滑块5的厚度方向。
在测量车轮外倾角时,可以首先将第一接触杆2固定于杆体1,也即旋转第一接触杆2,使得第一接触杆2的端部穿设螺纹孔52,且抵于滑槽11,这样即可实现第一接触杆2相对于杆体1的位置固定。
然后,通过调节杆体1的位置,使得第一接触杆2远离杆体1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上部。
接着,调节第二接触杆3和第一接触杆2之间的间距,也即第二接触杆3在杆体1上滑动,当第二接触杆3远离杆体1的端部贴合于车轮钢圈的下部时,可以将第二接触杆3旋紧于杆体1,也即第二接触杆3的端部穿设螺纹孔52,且抵于滑槽11。
这样一来,第一接触杆2、第二接触杆3和杆体1三者的相对位置固定,并且第一接触杆2远离杆体1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上部,第二接触杆3远离杆体1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下部,车轮的外倾角体现在杆体1上,也即杆体1的倾斜角度等于车轮的外倾角,通过数显倾角仪4即可得到杆体1的倾斜角度,也即测量得到车轮的外倾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操作便捷,无需复杂的专业操作,同时结构简单,可方便拆卸,便于携带,适用范围较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体(1);
用以贴合于所述杆体(1)的数显倾角仪(4);
设于所述杆体(1)的第一接触杆(2)和第二接触杆(3),所述第一接触杆(2)和所述第二接触杆(3)两者平行设置并且尺寸相同;
通过所述第一接触杆(2)远离所述杆体(1)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上部,并且通过所述第二接触杆(3)远离所述杆体(1)的端部贴合于车轮的钢圈的下部,以使所述数显倾角仪(4)显示车轮的外倾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杆体(1)的托板(6),所述托板(6)承托所述数显倾角仪(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6)和所述数显倾角仪(4)通过磁力吸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底端设有安装孔(13),所述托板(6)设有装配孔(61),通过紧固部穿设所述装配孔(61)之后并和所述安装孔(13)配合,以使所述杆体(1)和所述托板(6)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杆(2)和所述第二接触杆(3)两者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杆体(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设有滑槽(11),所述第一接触杆(2)和所述第二接触杆(3)两者分别连接有可相对于所述滑槽(11)滑动的滑块(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的两侧设有相互靠近的防脱边缘(12),用以避免所述滑块(5)脱离所述滑槽(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设有位于两个所述防脱边缘(12)之间的凸台(5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设有螺纹孔(52),所述第一接触杆(2)和所述第二接触杆(3)两者设有用以和所述螺纹孔(52)配合的外螺纹(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52)具体为螺纹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接触杆(2)和所述第二接触杆(3)两者的端部穿设所述螺纹通孔后抵于所述滑槽(11)。
CN202021187722.X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 Active CN212363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7722.XU CN212363169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7722.XU CN212363169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3169U true CN212363169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5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7722.XU Active CN212363169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31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1985A (zh) * 2021-07-02 2021-08-13 江苏龙共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外倾角的电子测量仪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1985A (zh) * 2021-07-02 2021-08-13 江苏龙共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外倾角的电子测量仪及使用方法
CN113251985B (zh) * 2021-07-02 2021-10-01 江苏龙共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外倾角的电子测量仪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3169U (zh) 一种车轮外倾角测量装置
US9228818B2 (en) Tool for detecting verticality between axle hole and milling plane
CN208557465U (zh) 一种快速定位划线工具
CN210243193U (zh) 一种角标仪安装结构
CN212133534U (zh) 一种金属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11012817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10690067U (zh) 一种汽车侧滑检验台
CN106018546B (zh) 一种用于磁粉检测灵敏度校验的试片辅助装置
CN202485609U (zh) 一种测量玻璃基板条纹间距的装置
CN209656040U (zh) 摆角测量仪
CN206864382U (zh) 一种能够人为自行判断断路器超程、开距及触头磨损的高压断路器
CN206469879U (zh) 一种便于测量道路横坡的验收用测量尺
CN108709473A (zh) 一种轮胎断面切片定位仪
CN205079724U (zh) 对称度测量卡规
CN216977883U (zh) 一种城市规划用土地水平度测量装置
CN212529153U (zh) 一种测绘角度尺
CN218410922U (zh) 一种测量六角螺母保险丝孔位置尺寸的游标卡尺
CN214537695U (zh) 一种可移动连续测量的标线厚度检测仪
CN214583143U (zh) 一种高度综合检具
CN217552134U (zh) 一种磨刀器上的连接器
CN215217400U (zh) 一种阀门管件检具
CN210718949U (zh) 一种高频焊管生产用口径检测机构
CN215524453U (zh) 一种多功能高度尺检测仪
CN219319379U (zh) 车轮外倾角的测量工具
CN216526255U (zh) 一种金属材料磁强自动化检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0

Address after: 518000 3310, building 11, phase II (plot 02-08), Tianan Yungu Industrial Park, Gangtou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jian Car Servi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Bantian Street five and Avenue North 4012 Yuan Zheng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LAUNCH 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