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2220U - 出风装置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出风装置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2220U
CN212362220U CN202021829955.5U CN202021829955U CN212362220U CN 212362220 U CN212362220 U CN 212362220U CN 202021829955 U CN202021829955 U CN 202021829955U CN 212362220 U CN212362220 U CN 212362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suction
filter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99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凌辉
卢冠宏
杜辉
朱江程
邓晶
刘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8299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2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2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2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空调,包括:开设有风口的壳体,所述风口具有出风状态与回风状态;卷绕件,位于所述风口沿第一方向的一端;第一吸引件,位于所述风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过滤件,一端与所述卷绕件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吸引件;其中,在所述风口处于出风状态时,所述过滤件在所述吸引力的作用下从所述卷绕件上释放,所述卷绕件克服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之间的吸引力卷绕所述过滤件,所述过滤件显露所述风口;在所述风口处于所述回风状态时,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吸附拉伸所述过滤件,所述过滤件遮蔽所述风口。通过卷绕件、第一吸引件及第二吸引件的配合,易于实现过滤件显露风口或遮蔽风口。

Description

出风装置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出风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只有一个出风口,采用下出风模式时存在冷风吹人的问题,采用侧出风模式时存在热风难以下送的问题,舒适性较差。为了提高人体舒适性,特设计一种可双向出风的空调,使回风口具有出风口的功能,反之亦如此。即为,吹冷风时,采用下风口作为回风口,侧风口作为出风口,以减少冷风吹人,吹热风时,采用侧风口作为回风口,下风口作为出风口,便于热风下送。
但是,当其回风口实现出风功能时,回风口处设置的过滤网会使风量严重衰减,且过滤网上的灰尘吹出影响用户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回风口实现出风功能过滤网使风量严重衰减且过滤网上灰尘易于被吹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少风量衰减及减少灰尘吹出的出风装置及空调。
一种出风装置,包括:
开设有风口的壳体,所述风口具有出风状态与回风状态;
卷绕件,位于所述风口沿第一方向的一端;
第一吸引件,位于所述风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
过滤件,一端与所述卷绕件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吸引件;
其中,在所述风口处于出风状态时,所述卷绕件克服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之间的吸引力卷绕所述过滤件,所述过滤件显露所述风口;所述过滤件在所述吸引力的作用下从所述卷绕件上释放,在所述风口处于所述回风状态时,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吸附拉伸所述过滤件,所述过滤件遮蔽所述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绕件提供使所述过滤件释放的释放力,所述过滤件在所述吸引力及所述释放力的共同作用下从所述卷绕件上释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包括连接部与过滤部,所述过滤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卷绕件连接;
其中,在所述风口处于出风状态时,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部卷绕至所述卷绕件上显露所述风口;在所述风口处于回风状态时,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部伸展遮蔽所述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还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卷绕件及所述第一吸引件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两端外;
其中,所述第二吸引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导向所述第二吸引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槽沿与第二方向分别位于所述风口的两端;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口的宽度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中一者为金属块,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中另一者为电磁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过滤件从所述卷绕件上释放时,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之间的吸引力随着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之间距离的减小而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可变电压机构,所述可变电压机构用于改变通向所述第一吸引件和/或所述第二吸引件的电压,以改变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之间的吸引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风口设有所述卷绕件的一端;
其中,当所述第二吸引件与所述位置开关之间的距离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卷绕件停止卷绕所述过滤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卷绕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卷绕件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面及底面分别开设有所述风口,每个所述过滤件设于每个所述风口处;
其中,当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和底面中一者的所述风口处于出风状态时,另一者的所述风口处于回风状态。
一种空调,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为风管机,所述风管机的侧面及底面分别开设有所述风口,每个所述过滤件设于每个所述风口处;
其中,当位于所述风管机的侧面和底面中一者的所述风口处于出风状态时,另一者的所述风口处于回风状态。
上述出风装置及空调,风口处于出风状态时,过滤件的连接部显露风口,此时出风不再经过过滤件的过滤部的过滤,不会导致风量衰减,且过滤件上的灰尘不易从风口吹出。且通过卷绕件、第一吸引件及第二吸引件的配合,易于实现过滤件显露风口或遮蔽风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的风口处于出风状态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在应用于空调中制冷时的原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出风装置在应用于空调中制热时的原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出风装置的风口处于回风状态时的原理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出风装置的风口处于出风状态时的原理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出风装置的风口在出风状态与回风状态切换过程中的结构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的出风装置的风口处于回风状态时的结构图。
100、出风装置;10、壳体;11、风口;12、导向槽;20、过滤件;21、牵引绳;22、过滤网;30、卷绕件;41、第一吸引件;42、第二吸引件;50、驱动机构;60、位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装置100,其应用于空调中,用于空调的出风。具体地,空调为风管机。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空调还可以为其他类型,在此不作限定。
出风装置100包括壳体10及过滤件20,壳体10上开设有风口11,风口11具有出风状态及回风状态。在风口11处于出风状态时,过滤件20使风口11显露,此时出风不再经过过滤件20的过滤,不会导致风量衰减,且过滤件20上的灰尘不易从风口11吹出;在风口11处于回风状态时,过滤件20遮蔽风口11,此时外界风经过过滤件20的过滤后进入出风装置100内,便于对进入出风装置100的外界风进行过滤。
参阅图2,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的侧面及底面分别开设有上述风口11,每个过滤件20设于每个风口11处。当壳体10的侧面和底面中一者的风口11处于出风状态时,另一者的风口处于回风状态。如此,处于回风状态的风口11作为回风口,外界风经过过滤件20的过滤后进入出风装置100,便于对进入出风装置100的外界风进行过滤;处于出风状态的风口11作为出风口,出风不再经过过滤件20的过滤,不会导致风量衰减,且过滤件20上的灰尘不易从风口11吹出。
参阅图2,具体地,在空调制冷时,底面的风口11作为回风口,侧面的风口11作为出风口,如此,可以减少冷风吹人。参阅图3,在空调制热时,侧面的风口11作为回风口,底面的风口11作为出风口,如此,可以便于热风下送。
在此需要说明的,壳体10的底面和侧面可以均设有一个风口11,或者在底面和/或侧面上均设有多个风口11,在此不作限定。
一实施例中,出风装置100还包括卷绕件30、第一吸引件41及第二吸引件42(参阅图4),卷绕件30位于风口11沿第一方向(图4中的Y方向)的一端,第一吸引件41位于风口11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过滤件20的一端与卷绕件30连接,过滤件20的另一端连接有上述第二吸引件42。其中,在风口11处于出风状态时,卷绕件30克服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吸引力卷绕过滤件20,过滤件20显露风口11(参阅图5);在风口11处于回风状态时,过滤件20在上述吸引力的作用下从卷绕件30上释放,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吸附拉伸过滤件20,过滤件20遮蔽风口11(参阅图4)。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100,通过卷绕件30、第一吸引件41及第二吸引件42的配合,便于实现过滤件20显露风口11或遮蔽风口11。即为,当风口11作为回风口时,过滤件20在上述吸引力的作用下从卷绕件30上释放,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吸附,过滤件20遮蔽风口11,实现对外界风的过滤;当风口11作为出风口时,卷绕件30克服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吸引力卷绕过滤件20,使过滤件20显露风口11,达到出风无过滤的目的。同时,由于第一吸附件41与第二吸附件42的设置,可以使过滤件20处于拉直或紧绷状态,提高过滤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卷绕件30提供使过滤件20从卷绕件30上释放的释放力,过滤件20在上述吸引力及释放力的共同作用下从卷绕件30上释放。如此,在上述两个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便于过滤件20从卷绕件30上释放,以遮蔽风口11。
具体地,过滤件20包括连接部与过滤部,过滤部通过连接部与卷绕件30连接。其中,在风口11处于出风状态时,过滤件20的过滤部卷绕至卷绕件30上显露风口11;在风口11处于回风状态时,过滤件20的过滤部伸展遮蔽风口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风口11从回风状态切换至出风状态时时,过滤件20的过滤部也可以不卷绕至卷绕件30上,而是处于避让风口11的位置即可。此时,当风口11从出风状态切换至回风状态时,过滤件20的过滤部也不需要从卷绕状态切换至伸展状态,而是处于遮蔽风口11的位置即可。
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为风口11的宽度方向,如此,可以减小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距离,当风口11作为回风口时,便于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的吸附。应当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也可以为风口11的长度方向,或者上述第一方向也可以为与风口11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均相交的方向,在此不作限定。
一实施例中,上述卷绕件30为卷轴。具体地,卷轴通过轴套与壳体10转动连接。
参阅图6及图7,进一步,出风装置100还包括驱动机构50,卷绕件30与驱动机构50连接,驱动机构50用于驱动卷绕件30卷绕或释放过滤件20。具体地,驱动机构50为驱动电机。更具体地,出风装置100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50驱动卷绕件30卷绕或释放过滤件20。
继续参阅图4,过滤件20包括牵引绳21与过滤网22,过滤网22的一端通过牵引绳21与卷绕件30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上述第二吸引件42,牵引绳21作为过滤件20的连接部,过滤网22作为过滤件20的过滤部。具体地,卷绕件30上开设有通孔,牵引绳21穿过通孔,并通过打结或卡紧等方式固定;或者卷绕件30上未开设通孔,牵引绳21与卷绕件30注塑在一起。
应当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20还可采用其他设置方式,在此亦不作限定。
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中一者为金属块,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中另一者为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可以吸附金属块,电磁铁断电消磁,将不可吸附金属块,控制机构控制电磁铁通断电。应当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还可以选择其他设置方式,如电磁铁也可以选择普通磁铁,只要可以相互吸附或分离即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吸引件41为电磁铁,第二吸引件42为金属块。
继续参阅图4及图5,一实施例中,出风装置100还包括位置开关60,位置开关60与控制机构电连接,位置开关60沿第一方向位于风口11设有卷绕件30的一端。其中,当第二吸引件42与位置开关60之间的距离处于预设范围内时,卷绕件30停止卷绕过滤件20,以避免过度地卷绕过滤件20,导致不便于释放过滤件20的情况发生。具体地,当第二吸引件42触碰位置开关60时,卷绕件30停止卷绕过滤件20,以避免过度地卷绕过滤件20,导致不便于释放过滤件20的情况发生。
一实施例中,壳体10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2,卷绕件30及第一吸引件41分别位于导向槽12的两端外,第二吸引件42的至少部分设于导向槽12内,导向槽12导向第二吸引件42。通过设置导向槽12,第二吸引件42在导向槽12的导向作用下,便于过滤件20的卷绕及释放。
进一步,上述位置开关60设于导向槽12设有卷绕件30的一端外,当第二吸引件42触碰位置开关60时,卷绕件30停止卷绕过滤件20,位置开关60还可以防止第二吸引件42从导向槽12内脱出(第二吸引件42从导向槽12脱出后,当卷绕件30释放过滤件20时,第二吸引件42不易自动进入导向槽12内),避免给给后续过滤件20释放时带来不便。
导向槽12具有两个,两个导向槽12第二方向(图4中的X方向)分别位于风口11的两端,以便于导向第二吸引件42。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41及第二吸引件42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吸引件41沿第二方向分别位于风口11的两端,两个第二吸引件42沿第二方向分别与过滤件20的两端连接,每个第二吸引件42对应每个第一吸引件41且设于相对应的导向槽12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41及第二吸引件42均为一个,第一吸引件41及第二吸引件42呈长条状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一个第二吸引件42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导向槽12内。
一实施例中,当过滤件20从卷绕件30上释放时,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吸引力随着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距离的减小而逐渐减小,也即为当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距离越大则吸引力越大,从而便于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的吸附。
进一步,出风装置100还包括可变电压机构,可变电压机构与控制机构电连接,可变电压机构用于改变通向第一吸引件41和/或第二吸引件42的电压,以改变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吸引力。即为,当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距离越大时,可变电压机构通向第一吸引件41和/或第二吸引件42的电压越大,从而使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吸引力越大;当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距离越小时,可变电压机构通向第一吸引件41和/或第二吸引件42的电压越小,从而使第一吸引件41与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吸引力越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风口11从回风状态切换至出风状态时: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50启动,且控制机构检测到驱动机构50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如1ms-2ms)后控制第一吸引件41断电。驱动机构50带动卷绕件30转动,卷绕件30卷绕过滤件20,与过滤件20连接的第二吸引件42与第一吸引件41分离并在导向槽12的导向作用下运动。当第二吸引件42触碰位置开关60时,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50停止运转,过滤件20的过滤部避让风口11(参阅图1及图5)。
风口11从出风状态切换至回风状态时: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50启动,且控制机构检测到驱动机构50运动第二预设时间(如1ms-2ms)后控制第一吸引件41通电。驱动机构50带动卷绕件30反向转动,卷绕件30释放过滤件20,与过滤件20连接的第二吸引件42在导向槽12的导向作用下运动。在第二吸引件42向靠近第一吸引件41运动的过程中,可变电压机构改变通向第一吸引件41的电压,第二吸引件42距离第一吸引件41越远电压越大,则第二吸引件42与第一吸引件41之间的吸引力越大,第二吸引件42距离第一吸引件41越近电压越小,则第二吸引件42与第一吸引件41之间的吸引力越小。当第二吸引件42与第一吸引件41接触时,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50方向运转第三预设时间(如1ms-2ms),以保证过滤件20处于紧绷状态(参阅图4及图7)。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出风装置100的空调。具体地,该空调为风管机,风管机的侧面及底面分别开设有风口11,每个过滤件设于每个风口11处。当位于风管机的侧面和底面中一者的风口处于出风状态时,另一者的风口处于回风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设有风口(11)的壳体(10),所述风口(11)具有出风状态与回风状态;
卷绕件(30),位于所述风口(11)沿第一方向的一端;
第一吸引件(41),位于所述风口(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端;
过滤件(20),一端与所述卷绕件(30)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吸引件(42);
其中,在所述风口(11)处于出风状态时,所述卷绕件(30)克服所述第一吸引件(41)与所述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吸引力卷绕所述过滤件(20),所述过滤件(20)显露所述风口(11);在所述风口(11)处于所述回风状态时,所述过滤件(20)在所述吸引力的作用下从所述卷绕件(30)上释放,所述第一吸引件(41)与所述第二吸引件(42)吸附拉伸所述过滤件(20),所述过滤件(20)遮蔽所述风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件(30)提供使所述过滤件(20)释放的释放力,所述过滤件(20)在所述吸引力及所述释放力的共同作用下从所述卷绕件(30)上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20)包括连接部与过滤部,所述过滤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卷绕件(30)连接;
其中,在所述风口(11)处于出风状态时,所述过滤件(20)的过滤部卷绕至所述卷绕件(30)上显露所述风口(11);在所述风口(11)处于回风状态时,所述过滤件(20)的过滤部伸展遮蔽所述风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还开设有导向槽(12),所述卷绕件(30)及所述第一吸引件(41)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槽(12)的两端外;
其中,所述第二吸引件(42)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向槽(12)内,所述导向槽(12)导向所述第二吸引件(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2)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槽(12)沿第二方向分别位于所述风口(11)的两端;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口(11)的宽度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件(41)与所述第二吸引件(42)中一者为金属块,所述第一吸引件(41)与所述第二吸引件(42)中另一者为电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过滤件(20)从所述卷绕件(30)上释放时,所述第一吸引件(41)与所述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吸引力随着所述第一吸引件(41)与所述第二吸引件(42)之间距离的减小而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可变电压机构,所述可变电压机构用于改变通向所述第一吸引件(41)和/或所述第二吸引件(42)的电压,以改变所述第一吸引件(41)与所述第二吸引件(42)之间的吸引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位置开关(60),所述位置开关(60)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风口(11)设有所述卷绕件(30)的一端;
其中,当所述第二吸引件(42)与所述位置开关(60)之间的距离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卷绕件(30)停止卷绕所述过滤件(2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50),所述卷绕件(30)与所述驱动机构(50)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0)用于驱动所述卷绕件(30)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侧面及底面分别开设有所述风口(11),每个所述过滤件(20)设于每个所述风口(11)处;
其中,当位于所述壳体(10)的侧面和底面中一者的所述风口(11)处于出风状态时,另一者的所述风口(11)处于回风状态。
1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为风管机,所述风管机的侧面及底面分别开设有所述风口(11),每个所述过滤件(20)设于每个所述风口(11)处;
其中,当位于所述风管机的侧面和底面中一者的所述风口(11)处于出风状态时,另一者的所述风口(11)处于回风状态。
CN202021829955.5U 2020-08-27 2020-08-27 出风装置及空调 Active CN212362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9955.5U CN212362220U (zh) 2020-08-27 2020-08-27 出风装置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9955.5U CN212362220U (zh) 2020-08-27 2020-08-27 出风装置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2220U true CN212362220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9955.5U Active CN212362220U (zh) 2020-08-27 2020-08-27 出风装置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2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6656B (zh) 空调设备风口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设备
CN21374701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196305A (zh)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212362220U (zh) 出风装置及空调
JP5520901B2 (ja) 空気清浄機
CN111878902A (zh) 出风装置及空调
CN110779093A (zh) 具有可调节过滤装置位置的空调
CN211625476U (zh) 具有可调节过滤装置位置的空调
ES2947472T3 (es) Acondicionador de aire
CN210951559U (zh) 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
CN209572263U (zh) 一种延时定时电气控制柜体结构
CN211822738U (zh) 一种空调器
JP2005046590A (ja) 空気清浄器
CN209659859U (zh) 一种智能制造控制装置
CN211041153U (zh) 具有可旋转过滤机构的空调
CN113757802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风道结构
CN217562502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动触头组件
KR20130016617A (ko) 냉풍기 겸용 에어워셔
CN221029159U (zh) 出风装置、晾衣机及浴霸
CN216290482U (zh) 一种可避免线束铰接的无人机用电机结构
CN210688657U (zh) 用于空气处理设备的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0891904U (zh) 一种风口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16346650U (zh) 新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157525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58463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