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2159U -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 Google Patents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2159U
CN212362159U CN202020257314.0U CN202020257314U CN212362159U CN 212362159 U CN212362159 U CN 212362159U CN 202020257314 U CN202020257314 U CN 202020257314U CN 212362159 U CN212362159 U CN 212362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pipe
equipment
middle position
thread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73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hase Chang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hase Chang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hase Chang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Phase Chang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573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2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2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21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包括蓄能罐,箱变器设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三通管,风机盘管设备,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备用设备,第一出水管,第五连接管,第六连接管和第七连接管,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左侧螺纹蓄能罐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箱变器设备的上端左侧。本实用新型供给座,放热电动阀,贮热电动阀,板式热换器,支撑柱和遮挡盖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供给座和支撑柱以及遮挡盖相互配合对电器设备进行遮挡工作,防止在电器设备受到雨雪腐蚀影响工作。

Description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背景技术
在冬季气温较低时需要使用供暖设备进行室内供暖工作,方便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舒适度。
但是现有的供热设备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设备遮挡工作,不方便进行暖气片安装工作和设备容易受到潮气腐蚀以及不方便进行内部循环液体观察的问题。
因此,发明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以解决现有的供热设备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设备遮挡工作,不方便进行暖气片安装工作和设备容易受到潮气腐蚀以及不方便进行内部循环液体观察的问题。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包括蓄能罐,箱变器设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三通管,风机盘管设备,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备用设备,第一出水管,第五连接管,第六连接管和第七连接管,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左侧螺纹蓄能罐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箱变器设备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箱变器设备的上端右侧后面;所述的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安装在蓄能罐和箱变器设备的下端;所述的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安装在第七连接管的后面;所述的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管道安装在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的后面;所述的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管道安装在第三连接管和第一出水管之间;所述的三通管安装在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的后表面右侧;所述的三通管的上端螺纹连接风机盘管设备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三通管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第四连接管的下端;所述的第四连接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备用设备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第五连接管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五连接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备用设备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五连接管的左侧下端螺纹连接在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的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六连接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风机盘管设备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六连接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第五连接管的左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七连接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蓄能罐的后面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分隔板,固定孔,防潮垫和支撑杆,所述的分隔板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孔分别开设在固定底座的四角位置;所述的防潮垫胶接在固定底座的底端;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在固定底座的下端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包括供给座,放热电动阀,贮热电动阀,板式热换器,支撑柱和遮挡盖,所述的放热电动阀螺栓连接在供给座的上端前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贮热电动阀螺栓连接在供给座的上端前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板式热换器螺栓连接在供给座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柱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供给座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柱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盖的下端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包括循环座,循环泵设备,循环箱,观察片和排放管,所述的循环泵设备螺栓连接在循环座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箱螺栓连接在循环座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循环箱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螺纹连接在观察片的右侧下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包括供暖设备,进水管,第二出水管,转动管和密封圈,所述的进水管右侧螺纹连接在供暖设备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出水管右侧螺纹连接在供暖设备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管分别螺纹连接在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左侧外壁;所述的密封圈分别胶接在转动管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分隔板采用透明的PVC板;所述的分隔板设置两个;所述的防潮垫采用硅胶垫;所述的固定底座采用不锈钢座。
优选的,所述的蓄能罐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箱变器设备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放热电动阀和贮热电动阀分别管道连接板式热换器;所述的遮挡盖采用PPC盖。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左侧螺纹连接在贮热电动阀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七连接管的后端螺纹连接在放热电动阀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三通管的下端螺纹接在板式热换器的后表面后侧。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设备和循环箱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观察片采用透明的感化玻璃片;所述的排放管的上端中间位置螺纹插接有手动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第五连接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循环箱的后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管采用蛇形管;所述的密封圈采用硅胶圈;所述的进水管通过转动管连接在第三连接管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出水管通过转动管连接在第一出水管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设备和板式热换器管道连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供给座,放热电动阀,贮热电动阀,板式热换器,支撑柱和遮挡盖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供给座和支撑柱以及遮挡盖相互配合对电器设备进行遮挡工作,防止在电器设备受到雨雪腐蚀影响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供暖设备,进水管,第二出水管和转动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固定好供暖设备,然后旋转转动管的方向方便进行管道连接工作有利于进行供暖设备安装。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底座,防潮垫,支撑杆和蓄能罐以及箱变器设备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底座和防潮垫防止潮气腐蚀蓄能罐以及箱变器设备,影响正常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循环座,循环泵设备,循环箱和观察片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片观察设备内部循环的液体,防止液体中含有的杂质过多影响供暖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底座,蓄能罐,箱变器设备以及各电器设备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底座,分隔板,蓄能罐和箱变器设备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对水电进行分离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底座,蓄能罐,箱变器设备,循环座和供给座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安装,占地面积小且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循环座,循环泵设备,循环箱,观察片和排放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排放循环液体中的杂质,有效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三通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备用设备,第一出水管,第五连接管和供暖设备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供暖的位置,同时防止压力过大损坏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蓄能罐;2、箱变器设备;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51、固定底座;52、分隔板;53、固定孔;54、防潮垫;55、支撑杆;6、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1、供给座;62、放热电动阀;63、贮热电动阀;64、板式热换器;65、支撑柱;66、遮挡盖;7、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71、循环座;72、循环泵设备;73、循环箱;74、观察片;75、排放管;8、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81、供暖设备;82、进水管;83、第二出水管;84、转动管;85、密封圈;9、三通管;10、风机盘管设备;11、第三连接管;12、第四连接管;13、备用设备;14、第一出水管;15、第五连接管;16、第六连接管;17、第七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包括蓄能罐1,箱变器设备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5,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7,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8,三通管9,风机盘管设备10,第三连接管11,第四连接管12,备用设备13,第一出水管14,第五连接管15,第六连接管16和第七连接管17,所述的第二连接管4的下端左侧螺纹蓄能罐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管4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箱变器设备2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管3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箱变器设备2的上端右侧后面;所述的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5安装在蓄能罐1和箱变器设备2的下端;所述的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安装在第七连接管17的后面;所述的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7管道安装在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的后面;所述的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8管道安装在第三连接管11和第一出水管14之间;所述的三通管9安装在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的后表面右侧;所述的三通管9的上端螺纹连接风机盘管设备10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1的左侧螺纹连接在三通管9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1的右侧螺纹连接在第四连接管12的下端;所述的第四连接管12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备用设备13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一出水管14的上端螺纹连接在第五连接管15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五连接管15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备用设备13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五连接管15的左侧下端螺纹连接在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7的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六连接管16的右侧螺纹连接在风机盘管设备10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六连接管16的左侧螺纹连接在第五连接管15的左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七连接管17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蓄能罐1的后面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5包括固定底座51,分隔板52,固定孔53,防潮垫54和支撑杆55,所述的分隔板52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5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孔53分别开设在固定底座51的四角位置;所述的防潮垫54胶接在固定底座51的底端;所述的支撑杆55的上端分别焊接在固定底座51的下端四角位置;进行使用时将固定底座5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通过固定孔53对固定底座51进行加固工作,防止使用的过程中固定底座51滑动影响工作,然后将蓄能罐1和箱变器设备2安装在固定底座51的上端,完成固定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包括供给座61,放热电动阀62,贮热电动阀63,板式热换器64,支撑柱65和遮挡盖66,所述的放热电动阀62螺栓连接在供给座61的上端前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贮热电动阀63螺栓连接在供给座61的上端前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板式热换器64螺栓连接在供给座61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柱65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供给座61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柱65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盖66的下端四角位置;安装好固定底座51后,将供给座6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和控制设备并将放热电动阀62和贮热电动阀63以及板式热换器64使用管道连接好设备,方便进行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7包括循环座71,循环泵设备72,循环箱73,观察片74和排放管75,所述的循环泵设备72螺栓连接在循环座71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箱73螺栓连接在循环座71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74镶嵌在循环箱7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75螺纹连接在观察片74的右侧下部中间位置;然后将循环座7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使用外部导线和管道连接好设备,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循环箱73和观察片74相互配合对循环的液体进行观察工作,防止循环的液体中杂质过多影响工作液体循环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5所示,所述的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8包括供暖设备81,进水管82,第二出水管83,转动管84和密封圈85,所述的进水管82右侧螺纹连接在供暖设备81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出水管83右侧螺纹连接在供暖设备81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管84分别螺纹连接在进水管82和第二出水管83的左侧外壁;所述的密封圈85分别胶接在转动管84的左右两侧;固定好所有设备,将供暖设备81安装在室内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转动转动管84的方向,连接好外部设置的管道设备,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安装和供暖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分隔板52采用透明的PVC板;所述的分隔板52设置两个;所述的防潮垫54采用硅胶垫;所述的固定底座51采用不锈钢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蓄能罐1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5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箱变器设备2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5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放热电动阀62和贮热电动阀63分别管道连接板式热换器64;所述的遮挡盖66采用PPC盖。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3的上端左侧螺纹连接在贮热电动阀6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七连接管17的后端螺纹连接在放热电动阀6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三通管9的下端螺纹接在板式热换器64的后表面后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泵设备72和循环箱73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观察片74采用透明的感化玻璃片;所述的排放管75的上端中间位置螺纹插接有手动阀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五连接管15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循环箱73的后表面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转动管84采用蛇形管;所述的密封圈85采用硅胶圈;所述的进水管82通过转动管84连接在第三连接管1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出水管83通过转动管84连接在第一出水管14的下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泵设备72和板式热换器64管道连接设置。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将固定底座5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通过固定孔53对固定底座51进行加固工作,防止使用的过程中固定底座51滑动影响工作,然后将蓄能罐1和箱变器设备2安装在固定底座51的上端,完成固定工作,安装好固定底座51后,将供给座6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和控制设备并将放热电动阀62和贮热电动阀63以及板式热换器64使用管道连接好设备,方便进行工作,然后将循环座7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使用外部导线和管道连接好设备,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循环箱73和观察片74相互配合对循环的液体进行观察工作,防止循环的液体中杂质过多影响工作液体循环工作,固定好所有设备,将供暖设备81安装在室内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转动转动管84的方向,连接好外部设置的管道设备,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安装和供暖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包括蓄能罐(1),箱变器设备(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5),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7),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8),三通管(9),风机盘管设备(10),第三连接管(11),第四连接管(12),备用设备(13),第一出水管(14),第五连接管(15),第六连接管(16)和第七连接管(17),所述的第二连接管(4)的下端左侧螺纹蓄能罐(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管(4)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箱变器设备(2)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管(3)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箱变器设备(2)的上端右侧后面;所述的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5)安装在蓄能罐(1)和箱变器设备(2)的下端;所述的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安装在第七连接管(17)的后面;所述的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7)管道安装在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的后面;所述的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8)管道安装在第三连接管(11)和第一出水管(14)之间;所述的三通管(9)安装在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的后表面右侧;所述的三通管(9)的上端螺纹连接风机盘管设备(10)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1)的左侧螺纹连接在三通管(9)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1)的右侧螺纹连接在第四连接管(12)的下端;所述的第四连接管(12)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备用设备(13)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一出水管(14)的上端螺纹连接在第五连接管(15)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五连接管(15)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备用设备(13)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五连接管(15)的左侧下端螺纹连接在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7)的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六连接管(16)的右侧螺纹连接在风机盘管设备(10)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六连接管(16)的左侧螺纹连接在第五连接管(15)的左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七连接管(17)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蓄能罐(1)的后面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可分隔防潮固定座结构(5)包括固定底座(51),分隔板(52),固定孔(53),防潮垫(54)和支撑杆(55),所述的分隔板(52)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5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孔(53)分别开设在固定底座(51)的四角位置;所述的防潮垫(54)胶接在固定底座(51)的底端;所述的支撑杆(55)的上端分别焊接在固定底座(51)的下端四角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遮挡电器供给座结构(6)包括供给座(61),放热电动阀(62),贮热电动阀(63),板式热换器(64),支撑柱(65)和遮挡盖(66),所述的放热电动阀(62)螺栓连接在供给座(61)的上端前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贮热电动阀(63)螺栓连接在供给座(61)的上端前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板式热换器(64)螺栓连接在供给座(61)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柱(65)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供给座(61)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柱(65)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盖(66)的下端四角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观察排放循环座结构(7)包括循环座(71),循环泵设备(72),循环箱(73),观察片(74)和排放管(75),所述的循环泵设备(72)螺栓连接在循环座(71)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箱(73)螺栓连接在循环座(71)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74)镶嵌在循环箱(7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管(75)螺纹连接在观察片(74)的右侧下部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密封供暖设备结构(8)包括供暖设备(81),进水管(82),第二出水管(83),转动管(84)和密封圈(85),所述的进水管(82)右侧螺纹连接在供暖设备(81)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出水管(83)右侧螺纹连接在供暖设备(81)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管(84)分别螺纹连接在进水管(82)和第二出水管(83)的左侧外壁;所述的密封圈(85)分别胶接在转动管(84)的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52)采用透明的PVC板;所述的分隔板(52)设置两个;所述的防潮垫(54)采用硅胶垫;所述的固定底座(51)采用不锈钢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罐(1)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5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箱变器设备(2)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5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热电动阀(62)和贮热电动阀(63)分别管道连接板式热换器(64);所述的遮挡盖(66)采用PPC盖。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3)的上端左侧螺纹连接在贮热电动阀(6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七连接管(17)的后端螺纹连接在放热电动阀(6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三通管(9)的下端螺纹接在板式热换器(64)的后表面后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设备(72)和循环箱(73)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观察片(74)采用透明的感化玻璃片;所述的排放管(75)的上端中间位置螺纹插接有手动阀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连接管(15)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循环箱(73)的后表面中间位置。
CN202020257314.0U 2020-03-05 2020-03-05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62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7314.0U CN212362159U (zh) 2020-03-05 2020-03-05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7314.0U CN212362159U (zh) 2020-03-05 2020-03-05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2159U true CN212362159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5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731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62159U (zh) 2020-03-05 2020-03-05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2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2159U (zh)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CN106082135B (zh) 立罐式臭氧发生室
CN20852307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水性能好的电控柜
CN209896553U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高压分支箱
CN111288532A (zh) 相变热能环保供热机组
CN202303974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919117Y (zh) 太阳能饮水机
CN214581395U (zh) 一种新能源地暖装置
CN212930443U (zh) 一种用于锅炉分气缸的余温加热器
CN210404516U (zh) 一种便于高效散热的户外箱式变电站
CN201187834Y (zh) 辅助加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8936529U (zh) 一种装配式加热水箱、电锅炉及蓄热锅炉
CN202613553U (zh) 住宅太阳能水暖一体综合供热系统
CN207317270U (zh) 一种热水系统的保温水箱
CN102661615B (zh) 住宅太阳能水暖一体综合供热系统
CN211876404U (zh) 一种非冲压双直流换热式太阳能集热水箱
CN219656351U (zh) 微通道平板太阳能中高温集热装置
CN217636236U (zh) 一种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3657103U (zh) 一种节能热水器加热装置
CN203687398U (zh) 非承压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器
CN212132926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CN202613552U (zh) 住宅管道贮热无水表紧凑式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
CN213012340U (zh)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家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0840904U (zh) 一种大棚种植用节能恒温装置
CN214425333U (zh) 一种建筑暖通施工用管道连接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