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9261U - 变电构架 - Google Patents

变电构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9261U
CN212359261U CN202021209599.7U CN202021209599U CN212359261U CN 212359261 U CN212359261 U CN 212359261U CN 202021209599 U CN202021209599 U CN 202021209599U CN 212359261 U CN212359261 U CN 212359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flange
section
supporting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95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鄂天龙
黄清
王辉君
张富平
徐康
祖金龙
马洁璇
顾逸飞
李伟
马斌
陈瑜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an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Construction Branch
Jiangsu Shenma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an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Construction Branch
Jiangsu Shenma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an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Construction Branch, Jiangsu Shenma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an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95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9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9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9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变电构架,包括支撑组件、中间横梁及连接横梁。其中,支撑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中间横梁设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中间横梁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连接横梁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端及第一支撑件,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端及第二支撑件。并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件围设形成以第一端为顶点的三角形,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件围设形成以第二端为顶点的三角形。由此,上述三角形结构更稳定,且使得变电构架的规格进一步小型化,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变电构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构架。
背景技术
变电构架作为变电站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悬挂导体、支撑导体或开关设备及其他电气设备等。
现有的变电构架中的横梁通常为拼接而成的一字型横梁,当挂点载荷较大时,一字型横梁的尺寸要求设计较大。上述设置不仅造成产品重量较重,进一步增加了挂点处的弯矩载荷,而且当运行工况过大时,上述设置容易出现挂点偏移量过大,不满足变电构架设计标准要求,同时还会导致法兰连接处的螺栓受力过大而失效。另外,一字型横梁的规格偏大也增加了产品成本,限制了变电构架的全面推广。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设计一种新的变电构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构架,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中间横梁,设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中间横梁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连接横梁,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端及第一支撑件,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端及第二支撑件;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件围设形成以第一端为顶点的三角形,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件围设形成以第二端为顶点的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于中间横梁的两端,在支撑组件至中间横梁的方向上,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均向上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均包括连接主体以及连接连接主体与中间横梁的接头结构;其中,接头结构与连接主体、接头结构与中间横梁均为法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间横梁的两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一法兰,接头结构靠近中间横梁的一端均形成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主体包括第一子连接段与第二子连接段,在支撑组件至中间横梁的方向上,第一子连接段与第二子连接段逐渐靠近,第一子连接段与第二子连接段靠近接头结构的一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三法兰;接头结构包括第一子接头段及第二子接头段,在支撑组件至中间横梁的方向上,第一子接头段与第二子接头段逐渐靠近,第一子接头段连接第一子连接段,第二子接头段连接第二子连接段,第一子接头段与第二子接头段靠近连接主体的一端均形成有第四法兰;第三法兰与第四法兰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对称设置,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均包括第一子支撑段及第二子支撑段,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第一子支撑段与第二子支撑段逐渐靠近;第一子连接段固定连接于第一子支撑段,第二子连接段固定连接于第二子支撑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子支撑段朝向第一子连接段凸伸形成有第一凸伸部,第一凸伸部形成有第五法兰,第一子连接段靠近第一子支撑段的一端套接固定有第六法兰,第五法兰与第六法兰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子支撑段朝向第二子连接段凸伸形成有第二凸伸部,第二凸伸部形成有第七法兰,第二子连接段靠近第二子支撑段的一端套接固定有第八法兰,第七法兰与第八法兰通过第四紧固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横梁与中间横梁均为复合支柱绝缘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间横梁上设有用于悬挂导线的挂线部,挂线部包括第一挂线板及第二挂线板,第一挂线板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与中间横梁之间,第二挂线板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与中间横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间横梁包括若干子横梁,若干子横梁首尾相接,挂线部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子横梁之间的第三挂线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件围设形成以中间横梁的第一端为顶点的三角形、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件围设形成以中间横梁的第二端为顶点的三角形,一方面,由于三角形结构更稳定,且连接横梁能够承担挂点处横向、纵向、垂向载荷,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构架结构的强度及刚度有所提高,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各挂点处运行工况下的实际偏移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电构架挂点偏移量过大导致无法满足设计标准要求的问题;另一方面,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得连接横梁的规格进一步小型化,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字型横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横梁及连接横梁的组合结构,进一步减小了本身自重影响,进而有效降低了自重引入的垂向载荷;除此之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构架的结构刚度提高、偏移量减小,有效保证了变电构架各连接处的受力可靠性,以保证整个变电构架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电构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电构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电构架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电构架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变电构架图1中B部分另一视角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变电构架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00-变电构架;110-支撑组件;111-第一支撑件;112-第二支撑件;113-第一子支撑段;1131-第一凸伸部;1132-第五法兰;114-第二子支撑段;1141-第二凸伸部;1142-第七法兰;115-连接子支撑段;120-中间横梁;121-第一端;122-第二端;123-第一法兰;1231-第一套接筒;1232-第一法兰盘;12321-第一主体部;12322-第一斜挂部;12323-第二斜挂部;1233-第一加强筋;124-子横梁;125-挂线部;1251-第一挂线板;1252-第二挂线板;1253-第三挂线板;130-连接横梁;131-第一连接部;132-第二连接部;133-连接主体;1331-第一子连接段;1332-第二子连接段;1333-第三法兰;13331-第三套接筒;13332-第三法兰盘;13333-第三加强筋;1334-第六法兰;13341-第六套接筒;13342-第六法兰盘;13343-第六加强筋;1335-第八法兰;13351-第八套接筒;13352-第八法兰盘;13353-第八加强筋;134-接头结构;1341-第二法兰;1342-第一子连接头段;1343-第二子连接头段;1344-第四法兰;1345-第四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构架100,包括支撑组件110、中间横梁120及连接横梁130。
其中,支撑组件11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件111及第二支撑件112;中间横梁120设于第一支撑件111与第二支撑件112之间,且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121及第二端122;连接横梁130包括第一连接部131及第二连接部132,第一连接部131连接第一端121及第一支撑件111,第二连接部132连接第二端122及第二支撑件112。并且,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一支撑件111围设形成以第一端121为顶点的三角形,第二连接部132与第二支撑件112围设形成以第二端122为顶点的三角形。
由此,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一支撑件111围设形成以中间横梁120的第一端121为顶点的三角形、第二连接部132与第二支撑件112围设形成以中间横梁120的第二端122为顶点的三角形,一方面,由于三角形结构更稳定,且连接横梁130能够承担挂点处横向、纵向、垂向载荷,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构架100结构的强度及刚度有所提高,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各挂点处运行工况下的实际偏移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电构架挂点偏移量过大导致无法满足设计标准要求的问题;另一方面,三角形结构使得连接横梁130的规格进一步小型化,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字型横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横梁120及连接横梁130的组合结构,进一步减小了变电构架100本身的自重影响,进而有效降低了自重引入的垂向载荷;除此之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构架100的结构刚度提高、偏移量减小,有效保证了变电构架100各连接处的受力可靠性,以保证整个变电构架100的运行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对称设置于中间横梁120的两端,在支撑组件110至中间横梁120的方向上,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均向上倾斜设置。具体地,在第一支撑件111至中间横梁120的第一端121的方向上,第一连接部131向上倾斜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12至中间横梁120的第二端122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132向上倾斜设置。因此,抬高了中间横梁120与地面的垂直高度距离,即使中间横梁120在悬挂导线后产生垂向偏移量,也不会因为在运行工况过大时出现导线挂点偏移量过大而导致不满足设计标准要求;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字型横梁直接连接支撑组件110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构架100中的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侧的一字型横梁,且由于支撑组件110与连接横梁130形成的稳定三角形结构,使得连接横梁130可以进行小型化设计;同时,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均能够有效承担挂点处的横向、纵向、垂向载荷,当挂点载荷较大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构架100减小自重影响的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自重引入的垂向载荷。
为了实现第一连接部131、第二连接部132与中间横梁120的连接,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均包括连接主体133以及连接连接主体133与中间横梁120的接头结构134,以通过该接头结构134实现连接主体133与中间横梁120的稳固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接头结构134与中间横梁120为法兰连接,并且,接头结构134与连接主体133也为法兰连接。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不仅实现了接头结构134与中间横梁120、接头结构134与连接主体133的稳固连接,而且安装与拆卸均十分方便,便于维修、更换。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接头结构134与中间横梁120、接头结构134与连接主体133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焊接等,只要达到实现接头结构134与中间横梁120、接头结构134与连接主体133的稳固连接的目的,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如图1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中间横梁120与接头结构134的稳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横梁120的两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一法兰123,接头结构134靠近中间横梁120的一端均形成有第二法兰1341,第一法兰123与第二法兰1341通过第一紧固件(未图示)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法兰123包括第一套接筒1231及第一法兰盘1232,第一套接筒1231套接于中间横梁120的端部。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法兰盘1232包括呈圆盘状的第一主体部12321、连接于第一主体部12321下端的第一斜挂部12322和第二斜挂部12323,第一斜挂部12322和第二斜挂部12323上设有用于悬挂导线的挂线孔,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主体部12321、第一斜挂部12322和第二斜挂部12323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法兰1341上设置用于悬挂导线的第一斜挂部12322和第二斜挂部12323,或者第一法兰盘1232直接设置为圆盘状,第二法兰1341也直接设置为圆盘状,在第一法兰盘1232和第二法兰1341之间额外设置用于悬挂导线的挂线板,挂线板固定于第一法兰盘1232与第二法兰1341之间,同样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且,第一主体部1232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法兰1341也呈圆盘状,且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三盘面和第四盘面,第二法兰1341的第三盘面与第一主体部12321的第一盘面相紧贴固定,第二法兰1341的第四盘面连接接头结构134靠近中间横梁120的一端。第一法兰盘1232的第一盘面与第二法兰1341的第三盘面对应设置有同样的第一安装孔(未图示),第一紧固件通过第一安装孔实现第一法兰盘1232与第二法兰1341的紧固安装,且第一紧固件为相互配合的螺栓与螺母。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兰123的第一套接筒1231外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1233,以增加第一法兰123的强度,保证其足够的机械性能。同时,第一法兰123和第二法兰1341均为金属法兰,可采用铝、铁、不锈钢等材质制成。
另外,如图1、图4和图6所示,为了实现连接主体133与接头结构134的稳固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主体133包括第一子连接段1331与第二子连接段1332,在支撑组件110至中间横梁120的方向上,第一子连接段1331与第二子连接段1332逐渐靠近,第一子连接段1331与第二子连接段1332靠近接头结构134的一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三法兰1333。相应地,接头结构134包括第一子连接头段1342及第二子连接头段1343,在支撑组件110至中间横梁120的方向上,第一子连接头段1342与第二子连接头段1343逐渐靠近,并同时连接于第二法兰1341的第四盘面。第一子连接头段1342连接第一子连接段1331,第二子连接头段1343连接第二子连接段1332,第一子连接头段1342与第二子连接头段1343靠近连接主体133的一端均形成有第四法兰1344。并且,第三法兰1333与第四法兰1344通过第二紧固件(未图示)固定安装。
具体地,第三法兰1333包括第三套接筒13331及呈圆盘状的第三法兰盘13332,第三套接筒13331均套接于第一子连接段1331及第二子连接段1332靠近接头结构134的端部。并且,第三法兰盘13332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五盘面和第六盘面;第四法兰1344呈圆盘状,且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七盘面和第八盘面,第三法兰盘13332的第五盘面与第四法兰1344的第七盘面相紧贴固定,第三法兰盘13332的第五盘面与第四法兰1344的第七盘面对应设置有同样的第二安装孔(未图示),第二紧固件通过第二安装孔分别实现第一子连接段1331与第一子连接头段1342、第二子连接段1332与第二子连接头段1343的紧固安装。并且,第二紧固件也为相互配合的螺栓与螺母。
为了加强第三法兰1333与第四法兰1344的强度,第三套接筒13331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加强筋13333,第四法兰1344的第八盘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第四加强筋1345,以增加第三法兰1333及第四法兰1344的强度。当然,第三加强筋13333与第四加强筋1345也可根据需要选择设置,例如图5所示,两个第三法兰1333上均设有第三加强筋13333,两个第四法兰1344的其中一个设置有第四加强筋1345,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第三法兰1333和第四法兰1344均为金属法兰,可采用铝、铁、不锈钢等材质制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子连接段1331靠近接头结构134一端的法兰结构、第二子连接段1332靠近接头结构134一端的法兰结构为同一法兰结构,即均为第三法兰1333;相应地,第一子连接头段1342靠近连接主体133一端的法兰结构、第二子连接头段1343靠近连接主体133一端的法兰结构也为同一法兰结构,即均为第四法兰1344。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子连接段1331靠近接头结构134一端的法兰结构、第二子连接段1332靠近接头结构134一端的法兰结构也可为不同的法兰结构,例如分别为第一子法兰、第二子法兰;相应地,第一子连接头段1342靠近连接主体133一端的法兰结构、第二子连接头段1343靠近连接主体133一端的法兰结构也可为不同的法兰结构,例如分别为第三子法兰、第四子法兰,第一子法兰与第三子法兰固定连接,第二子法兰与第四子法兰固定连接,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111与第二支撑件112对称设置,第一支撑件111与第二支撑件112均包括第一子支撑段113及第二子支撑段114,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第一子支撑段113与第二子支撑段114逐渐靠近;第一子连接段1331固定连接于第一子支撑段113,第二子连接段1332固定连接于第二子支撑段114。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子支撑段113与第二子支撑段114之间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以使支撑组件110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10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等,只要达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2均还包括连接第一子支撑段113和第二子支撑段114上端的连接子支撑段115,以及第一子支撑段113和第二子支撑段114均可以为一个通长的支撑体或者是多段支撑体拼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2均为铁制,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连接横梁130与支撑组件110的稳固连接,第一子支撑段113朝向第一子连接段1331凸伸形成有第一凸伸部1131,第一凸伸部1131形成有第五法兰1132,第一子连接段1331靠近第一子支撑段113的一端套接固定有第六法兰1334,第五法兰1132与第六法兰1334通过第三紧固件(未图示)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五法兰1132呈圆盘状,且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九盘面和第十盘面,第九盘面与第一凸伸部1131相连接;第六法兰1334包括第六套接筒13341及第六法兰盘13342,第六套接筒13341套接于第一子连接段1331靠近第一子支撑段113的一端;第六法兰盘13342呈圆盘状,且包括相背设置的第十一盘面和第十二盘面,第六法兰盘13342的第十一盘面与第五法兰1132的第十盘面对应形成有相同的第三安装孔(未图示),第三紧固件通过第三安装孔实现第五法兰1132与第六法兰1334的稳固连接,且第三紧固件为相互配合的螺栓与螺母。为了加强第六法兰1334的强度,第六法兰1334的第六套接筒13341的外周面上设有第六加强筋13343。同时,第五法兰1132和第六法兰1334均为金属法兰,可采用铝、铁、不锈钢等材质制成。
第二子支撑段114朝向第二子连接段1332凸伸形成有第二凸伸部1141,第二凸伸部1141形成有第七法兰1142,第二子连接段1332靠近第二子支撑段114的一端套接固定有第八法兰1335,第七法兰1142与第八法兰1335通过第四紧固件(未图示)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七法兰1142呈圆盘状,且包括相背设置的第十三盘面和第十四盘面,第十三盘面与第二凸伸部1141相连接;第八法兰1335包括第八套接筒13351及第八法兰盘13352,第八套接筒13351套接于第二子连接段1332靠近第二子支撑段114的一端,第八法兰盘13352包括相背设置的第十五盘面和第十六盘面,第八法兰盘13352的第十五盘面与第七法兰1142的第十四盘面对应形成有相同的第四安装孔(未图示),第四紧固件通过第四安装孔实现第八法兰盘13352与第七法兰1142的稳固连接,且第四紧固件为相互配合的螺栓与螺母。为了加强第八法兰1335的强度,第八法兰1335的第八套接筒13351的外周面上设有第八加强筋13353。同时,第七法兰1142和第八法兰1335均为金属法兰,可采用铝、铁、不锈钢等材质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子连接段1331靠近第一子支撑段113一端的法兰结构与第二子连接段1332靠近第二子支撑段114一端的法兰结构为不同的法兰结构,即分别为第六法兰1334和第八法兰1335;相应地,第一凸伸部1131靠近第一连接部131一端的法兰结构与第二凸伸部1141靠近第一连接部131一端的法兰结构也为不同的法兰结构,即分别为第五法兰1132和第七法兰1142。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子连接段1331靠近第一子支撑段113一端的法兰结构与第二子连接段1332靠近第二子支撑段114一端的法兰结构为相同的法兰结构,即均为第六子法兰;相应地,第一凸伸部1131靠近第一连接部131一端的法兰结构与第二凸伸部1141靠近第一连接部131一端的法兰结构也为相同的法兰结构,即均为第五子法兰,第五子法兰与第六子法兰固定连接,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由于传统变电构架中采用的全钢制或水泥结合钢结构存在如下很多问题:质量重、易锈蚀或开裂、低温性能一般;运输、安装等环节较为困难;走廊宽、高度高、占地面积大,大风工况易发生跳线风偏放电等故障,对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存在较大影响;钢制结构在运行3-5年的周期就需要对表面进行锈迹及防腐处理,运维成本较高,对设备运行可靠性存在较大影响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横梁130与中间横梁120均为复合支柱绝缘子。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有效降低构架高度、减小构架宽度和征地费用,减少了钢管支撑和基础工程量,相应的运输、安装费用也降低,节约投资;更有利于节约和利用国有资源;复合材料制品与钢构件相比,生产能耗低,减小环境污染;同时复合材料易加工、颜色可调,能够与环境协调,可增强线路的环境友好性;实现了全寿命周期内的免维护目标,大幅提升了电站构架模块运维的简捷性。并且,连接横梁130为复合支柱绝缘子的设置,使得连接横梁130具有较高的抗弯和抗压强度,以进一步有效承担挂点处的横向、纵向、垂向载荷。同时,复合构架以其优异的外绝缘性能消除了污闪、雨闪的安全隐患,提高变电站安全运行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连接横梁130与中间横梁120均为复合支柱绝缘子,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连接横梁130也可以不是复合支柱绝缘子,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横梁130的接头结构134为金属光筒结构,即第一子连接头段1342和第二子连接头段1343均为两端带有法兰的金属光筒。同时,接头结构134可以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焊接结构,在保证结构稳定强度的同时还能节约成本。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横梁120包括若干子横梁124,若干子横梁124首尾相接,中间横梁120上设有用于悬挂导线的挂线部125,挂线部125包括第一挂线板1251、第二挂线板1252及第三挂线板1253,并且第一挂线板1251、第二挂线板1252、以及第三挂线板1253上分别设有两个挂线孔。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挂线板1251、第二挂线板1252以及第三挂线板1253上也可分别设置其他数量的挂线孔,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作限制。
其中,第一挂线板1251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31与中间横梁120之间,第二挂线部125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32与中间横梁120之间,第三挂线板1253设于相邻两个子横梁124之间,因此第三挂线板1253的数量随着子横梁124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子横梁124的数量为2个时,第三挂线板1253的数量为1个;当子横梁124的数量为3个时,第三挂线板1253的数量为2个,以此类推。由于中间横梁120为复合支柱绝缘子,因此中间横梁120利用本身的绝缘性能直接使用第一挂线板1251、第二挂线板1252及第三挂线板1253悬挂导线,取消了传统变电构架中的耐张绝缘子串,即消除了传统变电构架中的跳线弧垂,能够有效解决风偏跳电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降低变电结构的高度,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便于安装运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一支撑件111围设形成以中间横梁120的第一端121为顶点的三角形、第二连接部132与第二支撑件112围设形成以中间横梁120的第二端122为顶点的三角形,一方面,由于三角形结构更稳定,且连接横梁130能够承担挂点处横向、纵向、垂向载荷,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构架100结构的强度及刚度有所提高,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各挂点处运行工况下的实际偏移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电构架100挂点偏移量过大导致无法满足设计标准要求的问题;另一方面,三角形结构使得变电构架100的规格进一步小型化,即连接横梁130的复合支柱绝缘子的规格可设计为比中间横梁120的复合支柱绝缘子的规格更小,从而减小了复合材料的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字型横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横梁120及连接横梁130的组合结构,进一步减小了本身自重影响,进而有效降低了自重引入的垂向载荷;除此之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构架100的结构刚度提高、偏移量减小,有效保证了变电构架100各连接处的受力可靠性,以保证整个变电构架100的运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原理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
中间横梁,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中间横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
连接横梁,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端及所述第二支撑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围设形成以所述第一端为顶点的三角形,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围设形成以所述第二端为顶点的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在所述支撑组件至所述中间横梁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向上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包括连接主体以及连接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中间横梁的接头结构;
其中,所述接头结构与所述连接主体、所述接头结构与所述中间横梁均为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一法兰,所述接头结构靠近所述中间横梁的一端均形成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主体包括第一子连接段与第二子连接段,在所述支撑组件至所述中间横梁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子连接段逐渐靠近,所述第一子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子连接段靠近所述接头结构的一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三法兰;
所述接头结构包括第一子接头段及第二子接头段,在所述支撑组件至所述中间横梁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接头段与所述第二子接头段逐渐靠近,所述第一子接头段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段,所述第二子接头段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段,所述第一子接头段与所述第二子接头段靠近所述连接主体的一端均形成有第四法兰;
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四法兰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第一子支撑段及第二子支撑段,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支撑段与所述第二子支撑段逐渐靠近;所述第一子连接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支撑段,所述第二子连接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子支撑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支撑段朝向所述第一子连接段凸伸形成有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形成有第五法兰,所述第一子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一子支撑段的一端套接固定有第六法兰,所述第五法兰与所述第六法兰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子支撑段朝向所述第二子连接段凸伸形成有第二凸伸部,所述第二凸伸部形成有第七法兰,所述第二子连接段靠近所述第二子支撑段的一端套接固定有第八法兰,所述第七法兰与所述第八法兰通过第四紧固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横梁与所述中间横梁均为复合支柱绝缘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横梁上设有用于悬挂导线的挂线部,所述挂线部包括第一挂线板及第二挂线板,所述第一挂线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中间横梁之间,所述第二挂线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中间横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电构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横梁包括若干子横梁,若干所述子横梁首尾相接,所述挂线部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子横梁之间的第三挂线板。
CN202021209599.7U 2020-06-23 2020-06-23 变电构架 Active CN212359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9599.7U CN212359261U (zh) 2020-06-23 2020-06-23 变电构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9599.7U CN212359261U (zh) 2020-06-23 2020-06-23 变电构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9261U true CN212359261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5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9599.7U Active CN212359261U (zh) 2020-06-23 2020-06-23 变电构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9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70083532A (ko) 송전 타워
CN104481178A (zh) 一种复合材料变电站构架
CN103122723B (zh) 一种酒杯复合材料塔
CN212359261U (zh) 变电构架
CN110159051B (zh) 变电构架
CN106400670A (zh) 一种悬索斜拉二次吊杆组合式大跨度桥结构
CN111749511A (zh) 变电构架
CN212359260U (zh) 变电构架
CN216949703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16516408U (zh) 一种悬索-桁架组合式钢结构屋架
CN204311794U (zh) 一种复合材料变电站构架
CN111749510A (zh) 变电构架
CN210508615U (zh) 变电构架
CN204558892U (zh) 一种带悬挑的架构梁结构
CN204457038U (zh) 一种变电构架横梁悬挑结构及桁架
CN206233085U (zh) 一种悬索斜拉二次吊杆组合式大跨度桥结构
CN202090662U (zh) 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路耐张塔
CN108590315A (zh) 一种三管塔用y型支架
CN212836964U (zh) 变电构架
CN221053343U (zh) 一种鹰嘴横担及电力铁塔
CN215105359U (zh) 一种钢支撑结构
CN220954914U (zh) 连接件及变电构架
CN213043226U (zh) 一种h型钢主变构架横梁结构
CN220954915U (zh) 变电构架
CN213038594U (zh) 法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