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2950U - 一种共阳电源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阳电源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2950U
CN212342950U CN202020736305.XU CN202020736305U CN212342950U CN 212342950 U CN212342950 U CN 212342950U CN 202020736305 U CN202020736305 U CN 202020736305U CN 212342950 U CN212342950 U CN 212342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ode
power line
positive
strip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363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惠能
钟如春
林阳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Qiangl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Qiangl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Qiangl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Qiangl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363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2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2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2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阳电源线,其包括正极电源线、第一负极电源线、第二负极电源线、正极接线端子、第一负极接线端子、第二负极接线端子、第一条形连接器以及第二条形连接器;其中所述正极接线端子、第一负极接线端子和第二负极接线端子分别与正极电源线、第一负极电源线和第二负极电源线相连;第一条形连接器与正极电源线、第一负极电源线和第二负极电源线相连,第二条形连接器与正极电源线、第一负极电源线和第二负极电源线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让共阳电源通过一个共阳电源线给两个显示模组供电,这样能有效节省电源线的数量,以节省显示屏内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共阳电源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共阳电源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显示屏迅速发展,从最初的大间距、低清晰度发展到现在的小间距、超高清的室内高端显示,技术难度不断升级,对能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节能方案越来越受重视。
现有的全彩LED显示屏的显示模组中采用的LED灯,时由红光LED灯、绿光LED灯和蓝光LED灯封装而成的RGB-LED灯;在显示模组中,红光LED灯、绿光LED灯和蓝光LED灯的阳极连接在一起并与一行管IC输出端相连,红光LED灯、绿光LED灯和蓝光LED灯的阴极则分别连接红光驱动芯片、绿光驱动芯片和蓝光驱动芯片;显示模组通常只使用5V电压供电,造成了红光LED灯和红光驱动芯片的总电压、绿光LED灯和绿光驱动芯片的总电压以及蓝光LED灯和蓝光驱动芯片的总电压是一样的,而由于红光LED灯的正向导通电压平均值约为2V,蓝光LED灯和绿光LED灯的正向导通电压平均值则约为3V,这就造成红光驱动芯片上的压降大,使得红光驱动芯片的发热大、功耗大。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现在有人开发了一种共阳电源,这种共阳电源具有正极输出端、第一负极输出端和第二负极输出端,其中正极输出端和第一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电压与正极输出端和第二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电压不同,因此这种共阳电源能提供两种电压输出;配合图1所示,共阳电源与显示模组连接时,共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与行管IC输入端相连,共阳电源的第一负极输出端与红光驱动芯片的输出端相连,共阳电源的第二负极输出端与绿光驱动芯片和蓝光驱动芯片的输出端相连;由于共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和第一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电压与正极输出端和第二负极输出端之间的电压不同,这样通过共阳电源便能给显示模组供电时,可以使得红光LED灯和红光驱动芯片的总电压低于绿光LED灯和绿光驱动芯片的总电压,从而降低红光驱动芯片的压降,使得红光驱动芯片功耗和发热量降低,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目前,这种共阳电源的各输出端与显示模组之间连接采用的电源线均为单线结构,这样共阳电源给越多的显示模组供电,则需要的电源线越多,而显示屏内部空间有限,电源线越多则电源线越凌乱;另外电源线越多,则共阳电源的输出端需要连接的电源线的接线端子越多,接线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阳电源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共阳电源线,其包括正极电源线、第一负极电源线、第二负极电源线、正极接线端子、第一负极接线端子、第二负极接线端子、第一条形连接器以及第二条形连接器;所述正极电源线包括两根正极芯线以及部分包裹各正极芯线的正极绝缘套;所述第一负极电源线包括两根第一负极芯线以及部分包裹各第一负极芯线的第一负极绝缘套;所述第二负极电源线包括两根第二负极芯线以及部分包裹各第二负极芯线的第二负极绝缘套;所述正极接线端子与正极电源线的各根正极芯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负极接线端子与第一负极电源线的各根第一负极芯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负极接线端子与第二负极电源线的各根第二负极芯线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条形连接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条形连接器的第一端口分别与正极电源线的两根正极芯线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条形连接器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条形连接器的第二端口分别与第一负极电源线的两根第一负极芯线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条形连接器的第三端口和第二条形连接器的第三端口分别与第二负极电源线的两根第二负极芯线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正极接线端子夹持正极绝缘套的第一端,正极绝缘套的第二端通过正极注塑端子与各正极芯线的外皮相连。
所述第一负极接线端子夹持第一负极绝缘套的第一端,第一负极绝缘套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负极注塑端子与各第一负极芯线的外皮相连。
所述第二负极接线端子夹持第二负极绝缘套的第一端,第二负极绝缘套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负极注塑端子与各第二负极芯线的外皮相连。
所述正极接线端子、第一负极接线端子和第二负极接线端子均为U型接线端子。
采用上述方案后,共阳电源通过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共阳电源线能给两个显示模组供电,这样能有效节省电源线的数量,以节省显示屏内的空间;而且也能使得共阳电源输出端需要连接的接线端子数量减少,方便接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共阳电源与显示模组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正极电源线1,正极芯线11,正极绝缘套12,正极注塑端子13
第一负极电源线2,第一负极芯线21,第一负极绝缘套22,第一负极注塑端子23,
第二负极电源线3,第二负极芯线31,第二负极绝缘套32,第二负极注塑端子33,
正极接线端子4,
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
第二负极接线端子6,
第一条形连接器7,
第二条形连接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共阳电源线,其包括正极电源线1、第一负极电源线2、第二负极电源线3、正极接线端子4、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第二负极接线端子6、第一条形连接器7以及第二条形连接器8;其中所述正极电源线1包括两根正极芯线11以及部分包裹各正极芯线11的正极绝缘套12;所述第一负极电源线2包括两根第一负极芯线21以及部分包裹各第一负极芯线21的第一负极绝缘套22;所述第二负极电源线3包括两根第二负极芯线31以及部分包裹各第二负极芯线31的第二负极绝缘套32;所述正极接线端子4与正极电源线1的各根正极芯线1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与第一负极电源线2的各根第一负极芯线2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负极接线端子6与第二负极电源线3的各根第二负极芯线31的第二端相连;而所述第一条形连接器7的第一端口和第二条形连接器8的第一端口分别与正极电源线1的两根正极芯线1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条形连接器7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条形连接器8的第二端口分别与第一负极电源线2的两根第一负极芯线2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条形连接器7的第三端口和第二条形连接器8的第三端口分别与第二负极电源线3的两根第二负极芯线31的第二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正极接线端子4、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和第二负极接线端子6分别与共阳电源的正极输出端、第一负极输出端和第二负极输出端相连,而第一条形连接器7和第二条形连接器8则可分别与两个显示模组的接线座相连,这样共阳电源通过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共阳电源线能给两个显示模组供电,这样能有效节省电源线的数量,以节省显示屏内的空间;而且也能使得共阳电源输出端需要连接的接线端子数量减少,方便接线。其中显示模组的接线座可具有三个连接引脚,显示模组接线座的第一连接引脚用于与行管IC输入端相连,显示模组接线座的第二连接引脚用于与红光驱动芯片的输出端相连,显示模组接线座的第三连接引脚用于与绿光驱动芯片和蓝光驱动芯片的输出端相连,第一条形连接器7的第一端口至第三端口分别对应于显示模组接线座的第一连接引脚至第三连接引脚,第二条形连接器8的第一端口至第三端口也分别对应于显示模组接线座的第一连接引脚至第三连接引脚,这样共阳电源通过一个共阳电源线可与两个显示模组接线座相连,而且通过共阳电源也能使得红光LED灯和红光驱动芯片的总电压低于绿光LED灯和绿光驱动芯片的总电压,以降低红光驱动芯片的压降,从而使得红光驱动芯片功耗和发热量降低,以起到节能效果。
配合图2所示,其中所述正极接线端子4、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和第二负极接线端子6可均为U型接线端子。
配合图2所示,所述正极接线端子4可夹持正极绝缘套12的第一端,正极绝缘套12的第二端则通过正极注塑端子13与各正极芯线11的外皮相连,这样可以固定住正极绝缘套12,防止正极绝缘套12移动。配合图2所示,同样的,为防止第一负极绝缘套22移动,所述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夹持第一负极绝缘套22的第一端,第一负极绝缘套2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负极注塑端子23与各第一负极芯线21的外皮相连。同样的,为防止第二负极绝缘套32移动,所述第二负极接线端子6夹持第二负极绝缘套32的第一端,第二负极绝缘套3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负极注塑端子33与各第二负极芯线31的外皮相连。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5)

1.一种共阳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电源线、第一负极电源线、第二负极电源线、正极接线端子、第一负极接线端子、第二负极接线端子、第一条形连接器以及第二条形连接器;
所述正极电源线包括两根正极芯线以及部分包裹各正极芯线的正极绝缘套;所述第一负极电源线包括两根第一负极芯线以及部分包裹各第一负极芯线的第一负极绝缘套;所述第二负极电源线包括两根第二负极芯线以及部分包裹各第二负极芯线的第二负极绝缘套;
所述正极接线端子与正极电源线的各根正极芯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负极接线端子与第一负极电源线的各根第一负极芯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负极接线端子与第二负极电源线的各根第二负极芯线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一条形连接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条形连接器的第一端口分别与正极电源线的两根正极芯线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条形连接器的第二端口和第二条形连接器的第二端口分别与第一负极电源线的两根第一负极芯线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条形连接器的第三端口和第二条形连接器的第三端口分别与第二负极电源线的两根第二负极芯线的第二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阳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端子夹持正极绝缘套的第一端,正极绝缘套的第二端通过正极注塑端子与各正极芯线的外皮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阳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接线端子夹持第一负极绝缘套的第一端,第一负极绝缘套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负极注塑端子与各第一负极芯线的外皮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阳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极接线端子夹持第二负极绝缘套的第一端,第二负极绝缘套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负极注塑端子与各第二负极芯线的外皮相连。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共阳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端子、第一负极接线端子和第二负极接线端子均为U型接线端子。
CN202020736305.XU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共阳电源线 Active CN212342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6305.XU CN212342950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共阳电源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36305.XU CN212342950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共阳电源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2950U true CN212342950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36305.XU Active CN212342950U (zh) 2020-05-07 2020-05-07 一种共阳电源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2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53899U (zh) 一种智能led灯串
CN212342950U (zh) 一种共阳电源线
CN218820224U (zh) 一种低压led灯带及其电源连接结构、电源接头和尾塞
CN214948370U (zh) 三线或多线点控式贴片led灯串
CN211043893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中led灯条散热结构
WO2018086180A1 (zh) 横泡式led灯头注塑式防水灯串
CN210778584U (zh) 一种侧面出光全彩led封装器件
CN210274665U (zh) 一种舞台led灯用电路板
CN207687754U (zh) 一种节能型led灯模组
CN105337067A (zh) 一种连接器及应用此连接器的led灯条
CN221125524U (zh) 显示屏的驱动电路
CN201531801U (zh) Led路灯
CN211743598U (zh) 一种led模组转接头及其接线结构
CN206600668U (zh) 一种led灯丝条
CN101561092A (zh) 一种太阳能led节日灯
CN201992599U (zh) Led模块连接装置
CN214369461U (zh) 一种四线制串灯
CN201508961U (zh) 光伏专用防倒流接插件
CN210891559U (zh) 灯带连接结构
CN211208478U (zh) Led灯丝和照明装置
CN212161810U (zh) 一种高压cob灯带
CN20900100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用软连接铜排
CN209839773U (zh) 一种两线七彩全彩360度发光管
CN201590508U (zh) 一种led日光灯电源组件
CN203552656U (zh) 一种led全彩屏驱动电路、led模块以及le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