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7731U - 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37731U CN212337731U CN202020444259.6U CN202020444259U CN212337731U CN 212337731 U CN212337731 U CN 212337731U CN 202020444259 U CN202020444259 U CN 202020444259U CN 212337731 U CN212337731 U CN 2123377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impedance composite
- cavity
- muffler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包括,壳体,由侧板围成的空心柱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逐渐减小;骨架,位于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骨架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沿壳体的周向分布且相互独立的腔室;其中,所述腔室包括抗性消声腔和阻性消声腔,抗性消声腔和阻性消声腔间隔分布;以及,吸声材料,所述吸声材料填充于所述阻性消声腔内。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有效消声面积,消声量增大,空气动力性能好,具有节能作用,通流截面渐变可有效抑制高频失效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背景技术
煤矿、矿山、中央空调、空压机房等大型通风系统的噪声控制工程领域,常采用片式、蜂窝式等消声结构,消声通道对应的两个侧面均为平行状态,受消声通流面积及工程造价限制,片体制作不能过厚,导致高频失效、低频消声效果较差等现象,同时存在空气动力性能不良、阻力损失大、耗能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阻抗复合消声体存在的高频失效、低频消声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包括,
壳体,由侧板围成的空心柱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逐渐减小;以及,
骨架,位于所述壳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骨架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沿壳体的周向分布且相互独立的腔室;
其中,所述腔室包括抗性消声腔和阻性消声腔,抗性消声腔和阻性消声腔间隔分布;以及,
吸声材料,所述吸声材料填充于所述阻性消声腔内。
优选的,所述壳体由多个侧板围成;
其中,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骨架包括沿壳体的周向分布的隔板,相邻两个隔板分别与同一侧板的两侧相连接;
其中,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所述腔室。
优选的,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周向依次设置;
其中,第一侧板为微穿孔板,第二侧板为穿孔板;
其中,连接于第一侧板两侧的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所述抗性消声腔;连接于第二侧板两侧的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所述阻性消声腔。
优选的,所述骨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轴线处的中心管;
其中,所述隔板均与所述中心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为两个,第一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至两侧的所述第二端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均逐渐减小;
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端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骨架还包括中心隔板,所述中心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端处并垂直所述中心管;
其中,所述隔板关于所述中心隔板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中心隔板两侧的所述腔室相互独立;
其中,所述中心隔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交错设置。
一种阵列式消声器,包括,
框架;以及,
消声单元,所述消声单元在所述框架的消声室内阵列排列;
其中,所述消声单元由上述任一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在长度方向上连接而成;
其中,所述消声单元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变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消声单元的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相对设置或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与公知的普通消声结构相比,提升了消声效率,拓宽了消声频带。
(2)本实用新型的阻抗复合消声体的截面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的渐变形状,降低了通风阻力,空气动力性能好,降低动力设备能耗,具有节能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阻抗复合消声体阵列形成的消声器,通流截面渐变及交替变化可有效抑制高频失效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抗性消声腔和阻性消声腔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由三棱锥台形成的抗性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由八棱锥台形成的抗性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述阵列式消声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所述消声单元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处的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所述壳体的爆炸图。
图16为图14中所述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所述消声单元的爆炸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所述消声单元的阵列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所述消声单元的阵列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7、实施例8与普通片式消声器的消声量对比图。
图21为实施例9中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的壳体尺寸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9与对比试验例P1、对比试验例P2的消声量对比图。
图23为实施例9与对比试验例P1、对比试验例P2的阻力损失对比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中所述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4,提供了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包括壳体101、骨架102和吸声材料103;
壳体101由侧板101a围成的空心柱状,包括位于壳体101长度方向的第一端101-1和第二端101-2,第一端101-1至第二端101-2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逐渐减小,即壳体101整体沿长度方向呈截面变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01呈锥台形,提升了声波与壳体101表面的接触机会,增大了有效消声面积;
骨架102位于壳体101的容置空间N1内,骨架102将容置空间N1分隔成沿壳体101的周向分布且相互独立的腔室;其中,腔室包括抗性消声腔N2和阻性消声腔N3,抗性消声腔N2和阻性消声腔N3沿壳体101的周向依次设置,吸声材料103填充于阻性消声腔N3内;
其中,吸声材料103由透声的玻璃丝布、吸声毡或其它透声织物包裹,吸声材料可以选用离心超细玻璃棉、矿渣棉、木质纤维、聚苯乙烯、聚氨乙烯、聚氨基甲酸泡沫塑料、尿醛泡沫塑料、酚醛泡沫塑料等材料。
抗性消声腔N2和阻性消声腔N3呈间隔排布的方式,抗性消声腔N2形成抗性消声单元,吸收低、中频窄带噪声,阻性消声腔N3以及其内部填充的吸声材料103构成阻性消声单元,吸收中、高频宽带噪声,通过将抗性消声单元和阻性消声单元复合组合成一个整体,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组合后消声频带更宽,消声量更大。
实施例2
参照图1~4,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壳体101由多个侧板101a 围成;壳体101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壳体10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采用六块侧板101a 围成,侧板101a的形状为梯形,将侧板101a的侧边相互焊接或铆接固定形成六棱锥台,即本实施例的壳体101结构,安装简单。
当然,也可以是截面为其他正多边形的结构,如图5所示,为三棱锥台形成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如图6所示,为八棱锥台形成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为进一步提升消声效果和优化空气动力性能,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和制造工艺前提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截面为任意正多边形所形成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结构。
其中,第一端101-1的横截面的边长a为100~500mm,第二端101-2的横截面的边长b为30~100mm,边长b采用30~100mm的目的是为阻抗复合消声体之间连接准备的尺度,边长b尺寸过小则连接强度不够,边长b尺寸过大则影响消声器的尺寸和布局。
实施例3
参照图7、8,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骨架102包括隔板102a 和中心管102b;
中心管102b位于壳体101轴线处,采用六块隔板102a沿中心管102b的周向均匀分布,隔板102a呈直角梯形,隔板102a均与中心管102b焊接固定,隔板102a和中心管102b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玻璃钢或PVC等材料制作,隔板102a的厚度为1~3mm。
相邻两个隔板102a分别与同一侧板101a的两侧相连接,形成三棱锥台形的腔体,即相邻两个隔板102a之间形成腔室,共六个相同尺寸的腔室,同时,由于隔板102a的分隔作用,腔室之间相互独立。
其中,侧板101a包括第一侧板101a-1和第二侧板101a-2,第一侧板101a-1 和第二侧板101a-2均为等腰梯形,第一侧板101a-1和第二侧板101a-2沿周向依次设置;
其中,第一侧板101a-1为微穿孔板,微穿孔板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玻璃钢或PVC等材料制作,第一侧板101a-1的板厚≤1mm,第一侧板101a-1 的穿孔的孔径≤1mm,第一侧板101a-1的穿孔率≤5%;
第二侧板101a-2为穿孔板;穿孔板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玻璃钢或 PVC等材料制作,第二侧板101a-2的厚度为1~3mm,第二侧板101a-2的穿孔率为20%~30%。
此时,连接于第一侧板101a-1两侧的两个隔板102a之间形成抗性消声腔 N2;连接于第二侧板101a-2两侧的两个隔板102a之间形成阻性消声腔N3。
参见图5,若多边形的边数为奇数,则必然有相邻的两个侧板101a为相同的第一侧板101a-1或相同的第二侧板101a-2,因此,本实用新型优选多边形的边数为偶数,能够确保第一侧板101a-1与第二侧板101a-2间隔设置,提高消声效果。
实施例4
参照图9,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阵列式消声器,包括框架200和消声单元 300;
消声单元300在框架200的消声室N4内阵列排列;如果既有风道,将消声单元300阵列在风道中;如果用于通风管道的两端,即没有风道的情况下,用钢板和角钢等材料制作框架200,构成独立的消声器。
支撑件201相互平行的设置于框架200的两端,支撑件201沿消声单元300 的阵列方向设置,消声单元3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撑件201上,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01采用角钢制作,两端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采用铆接或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支撑件201上即可。
其中,消声单元300由上述任一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在长度方向上连接而成;其中,消声单元300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变化,即参照图9,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第一端101-1与另一个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第一端101-1连接,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第二端101-2与另一个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第二端101-2连接,这样就能够形成横截面的外周尺寸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变化的消声单元300,消声单元300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在长度方向上呈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的渐变形状,降低了通风阻力,空气动力性能好,降低动力设备能耗,具有节能作用。
实施例5
参照图10~13,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两个阻抗复合消声体100 的第一端10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301连接;两个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第二端101-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302连接;
参照图11、12,第一连接件301包括支撑件301a和限位件301b,支撑体301a 为板状,采用上述阻抗复合消声体100时,支撑体301a为正六边形板体;限位件301b贴合在支撑体301a表面,支撑体301a两侧表面的限位件301b对称分布,限位件301b为条状,限位件301b沿绕支撑体301a的径向延伸,并绕支撑体301a 的中心轴线分布,其中,支撑体301a一侧表面上的限位件301b是隔板102a数量的两倍,即十二个,两个限位件301b之间形成能够容纳隔板102a的间隙N5,共形成六个间隙N5,隔板102a在支撑件301a的中心处形成能够容纳中心管102b 的容纳腔N6,间隙N5与容纳腔N6连通,安装时,将第一连接件301贴近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第一端101-1,并使隔板102a进入间隙N5内,中心管102b 的端部进入容纳腔N6内,使得两个隔板102a之间所形成的腔室是相互独立的,再将侧板101a的端部焊接在支撑体301a上,重复上述安装过程,将另一个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固定在第一连接件301上;
参照图13,第二连接件302包括阻隔件302a、第一连接板302b和第二连接板302c,阻隔件302a呈板状,采用上述阻抗复合消声体100时,阻隔件302a为正六边形板体,第一连接板302b和第二连接板302c沿阻隔件302a的边缘轮廓依次设置,第一连接板302b和第二连接板302c分布于阻隔件302a的两侧,第一连接板302b和第二连接板302c之间围成安装腔N7,安装时将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第二端101-2插入安装腔N7;第一连接板302b的数量与第一侧板101a-1 的数量相对应,第一连接板302b上开设有与第一侧板101a-1上的穿孔相对应连接孔,第一连接板302b与第一侧板101a-1之间通过铆接固定;第二连接板302c 的数量与第二侧板101a-2的数量相对应,第二连接板302c上开设有与第二侧板 101a-2上的穿孔相对应连接孔,第二连接板302c与第二侧板101a-2之间通过铆接固定。
实施例6
参照图14~16,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第二端101-2为两个,第一端101-1位于两个第二端101-2之间,第一端101-1至两侧的第二端101-2 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均逐渐减小;其中,两个第二端101-2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相同。
参照图14,即本实施例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呈六棱双锥台形,也即将两个实施例1焊接固定于一体,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其中,参照图16,骨架102还包括中心隔板102c,中心隔板102c位于第一端101-1处并垂直中心管102b;中心隔板102c的中心采用开孔器制作一个直径4~10mm的圆孔,中心管102b安装固定于该圆孔内,中心管102b垂直中心隔板102c,中心隔板102c两侧的中心管102b长度相同,共有十二块隔板102a 关于中心隔板102c对称设置;中心隔板102c两侧的腔室相互独立;
进一步的,中心隔板102c两侧的第一侧板101a-1和第二侧板101a-2交错设置,即中心隔板102c两侧的抗性消声腔N2和阻性消声腔N3交错分布,声波连续依次经过抗性消声腔N2和阻性消声腔N3,能够提高本实施例吸收低、中、高频宽带噪声,提升了消声效率,拓宽了消声频带。
实施例7
参照图9、17、18,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本实施例公开的阵列式消声器是通过实施例6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阵列而成,两个阻抗复合消声体 100的第二端101-2之间直接通过第二连接件302连接即可。
同时,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消声单元300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相对设置,即本实施例的消声单元300并排阵列在框架200的消声室N4内,消声单元300 的第一端101-1与相邻的消声单元300的第一端101-1相对,此时,能够形成扩张室消声结构,扩张室消声结构的存在虽然增大了局部阻力损失,同时,扩张室消声结构是一种抗性消声腔抗性消声结构,具有附加的消声作用,能够提高整体的消声效果。
在此基础上,消声室N4的通流截面渐变,限制了声波的直接通透,且衍生的扩张室增加了声波的反射次数,改进了高频声波因为波长短容易直接通过气流通道的缺陷,有效抑制高频失效现象。
实施例8
参照图9、17、19,该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7的是:相邻两个消声单元300 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交错设置,即本实施例的消声单元300交错阵列在框架 200的消声室N4内,消声单元300的第一端101-1与相邻的消声单元300的第二端101-2相对,此时,构成折板式消声结构,没有附加的抗性消声作用,但降低了局部阻力损失。
本实施例的阵列形式形成的消声器,消声室N4的通流截面呈交替变化,形成了弯折的气流通道,同样能够限制声波的直接通透,改进了高频声波因为波长短容易直接通过气流通道的缺陷,有效抑制高频失效现象。
将实施例7形成扩张室消声结构的阵列式消声器和实施例8形成折板式消声结构的阵列式消声器分别在山西晋煤集团凤凰山煤矿南风井、北风井进行试验,同时与山西晋煤集团凤凰山煤矿南风井、北风井之前采用的普通板式消声器进行对比,对比数据参照图20;
由图20可见,实施例7的消声量明显大于普通片式消声器的消声量,而且实施例7无论在吸收低、中频宽带噪声还是吸收中、高频宽带噪声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实施例8的消声量总体大于普通片式消声器的消声量,实施例8在吸收中、高频宽带噪声时,相较于普通片式消声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抑制高频失效现象。
实施例9
参照图21,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总长度L为300~2000mm,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第一端101-1的横截面的边长a 为100~500mm,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的第二端101-2的横截面的边长b为 30~100mm。
为保障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消声面积,提升消声效果,按照比例,边长a为边长b的4倍,总长度L为边长a的5倍,a:b=4以及L:a=5能够形成较为合适的锥台形状;
采用对比试验,对比试验例分别为P1和P2,其中,对比试验例P1的a:b=2、L:a=10形状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形成的阵列式消声器;对比试验例P2的 a:b=7、L:a=3形状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形成的阵列式消声器中,与本实施例的a:b=4、L:a=5形状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形成的阵列式消声器中,分别在寺河煤矿胡家掌风井、上庄风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参照图22、24,由图22可知,对比试验例P2的消声量最小,对比试验例P3的消声量最大;由图23可知,对比试验例P2的阻力损失最小,对比试验例P3的阻力损失最大。
这是因为,a:b的比值越小、L:a的比值越大,则锥台的锥度越小,近似棒状,虽然阻力小,空气动力性能好,但是声波与壳体101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不利于消声,同时棒状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之间形成的扩张室不明显,附加的抗性消声量甚微,而且短波成分不容易接触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短波能够从消声通道中直接穿透,造成高频失效;
a:b的比值越大、L:a的比值越小,则锥台的锥度越大,近似饼状,虽然爱能够提升声波与壳体101表面的接触机会,增大有效消声面积,但是锥度越大,阻力也就越大,空气动力性能不佳,将会增加动力设备的能耗。
实施例10
参照图24、25,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第一端101-1、第二端 101-2均为两个,两个第一端101-1位于两个第二端101-2之间,第一端101-1 至第二端101-2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均逐渐减小;其中,参照图24,两个第一端101-1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相同,两个第二端101-2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相同,两个第一端101-1之间通过第三侧板101a-3和第四侧板101a-4连接,第三侧板101a-3和第四侧板101a-4均为矩形板,第三侧板101a-3为与第一侧板 101a-1相同的微穿孔板,第四侧板101a-4为与第二侧板101a-2相同的穿孔板,第三侧板101a-3和第四侧板101a-4沿周向依次设置;第三侧板101a-3两侧均为第二侧板101a-2,第四侧板101a-4两侧均为第一侧板101a-1,即抗性消声腔 N2和阻性消声腔N3交错分布,声波连续依次经过抗性消声腔N2和阻性消声腔N3,能够提高本实施例吸收低、中、高频宽带噪声,提升了消声效率,拓宽了消声频带。
其中,参照图25,骨架102还包括分隔板102d,分隔板102d呈矩形,中心隔板102c为两个,两个中心隔板102c分别位于第一端101-1处并垂直中心管102b;中心隔板102c的中心采用开孔器制作一个直径4~10mm的圆孔,中心管102b安装固定于该圆孔内,中心管102b垂直中心隔板102c,中心隔板102c 两侧的中心管102b长度相同,分隔板102d位于两个中心隔板102c之间,分隔板102d为六块沿中心管102b周向均匀分布,中心隔板102c两侧的腔室相互独立。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包括,
壳体(101),由侧板(101a)围成的空心柱状,包括第一端(101-1)和第二端(101-2),第一端(101-1)至第二端(101-2)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逐渐减小;
骨架(102),位于所述壳体(101)的容置空间(N1)内,所述骨架(102)将所述容置空间(N1)分隔成沿壳体(101)的周向分布且相互独立的腔室;
其中,所述腔室包括抗性消声腔(N2)和阻性消声腔(N3),抗性消声腔(N2)和阻性消声腔(N3)依次设置;以及,
吸声材料(103),所述吸声材料(103)填充于所述阻性消声腔(N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复合消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由多个侧板(101a)围成;
其中,所述壳体(101)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抗复合消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02)包括沿壳体(101)的周向分布的隔板(102a),相邻两个隔板(102a)分别与同一侧板(101a)的两侧相连接;
其中,相邻两个隔板(102a)之间形成所述腔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抗复合消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01a)包括第一侧板(101a-1)和第二侧板(101a-2),第一侧板(101a-1)和第二侧板(101a-2)沿周向依次设置;
其中,第一侧板(101a-1)为微穿孔板,第二侧板(101a-2)为穿孔板;
其中,连接于第一侧板(101a-1)两侧的两个隔板(102a)之间形成所述抗性消声腔(N2);连接于第二侧板(101a-2)两侧的两个隔板(102a)之间形成所述阻性消声腔(N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抗复合消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01a-1)的穿孔率≤5%,所述第二侧板(101a-2)的穿孔率为20~30%。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阻抗复合消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02)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01)轴线处的中心管(102b);
其中,所述隔板(102a)均与所述中心管(102b)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抗复合消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101-2)为两个,第一端(101-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端(101-2)之间,所述第一端(101-1)至两侧的所述第二端(101-2)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均逐渐减小;
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端(101-2)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抗复合消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02)还包括中心隔板(102c),所述中心隔板(102c)位于所述第一端(101-1)处并垂直所述中心管(102b);
其中,所述隔板(102a)关于所述中心隔板(102c)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中心隔板(102c)两侧的所述腔室相互独立;
其中,所述中心隔板(102c)两侧的第一侧板(101a-1)和第二侧板(101a-2)交错设置。
9.一种阵列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200);以及,
消声单元(300),所述消声单元(300)在所述框架(200)的消声室(N4)内阵列排列;
其中,所述消声单元(300)由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阻抗复合消声体(100)在长度方向上连接而成;
其中,所述消声单元(300)的横截面的外周尺寸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变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阵列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消声单元(300)的所述阻抗复合消声体(100)相对设置或交错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4259.6U CN212337731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4259.6U CN212337731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37731U true CN212337731U (zh) | 2021-01-12 |
Family
ID=74070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4425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37731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37731U (zh)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20444259.6U patent/CN2123377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50620B2 (en) | Compact silencer | |
KR101840277B1 (ko) | 머플러의 구조 | |
CN110838281A (zh) | 一种多腔夹层式微穿孔板消声结构 | |
CN212337731U (zh) | 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 |
RU2310762C2 (ru) | Глушитель шума газового потока конусного типа | |
CN111306114A (zh) | 一种阻抗复合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 |
CN201060642Y (zh) | 组合消声器 | |
CN212337732U (zh) | 一种阻性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 |
WO2017045406A1 (zh) | 消声器及空调器 | |
CN212032640U (zh) | 一种抗性消声体及阵列式消声器 | |
CN116733787A (zh) | 一种三维复合超构消声器模块及消声器 | |
KR100555375B1 (ko) | 공명형 덕트 소음기 | |
WO2020042628A1 (zh) | 扩散消声装置、扩散共振消声装置、全频扩散消声装置、通风通道消声系统及其消声方法 | |
CN209944712U (zh) | 消声件、消声器以及通风系统 | |
CN215597743U (zh) | 一种消声器和消声装置 | |
CN212360340U (zh) | 消声结构及通风消声器 | |
CN210977634U (zh) | 双出气多管迷路结构排气消声器 | |
CN210052517U (zh) | 声学径向消音单元、消音模块及消音结构 | |
CN209944714U (zh) | 消音装置及空调器 | |
CN204225958U (zh) | 一种新型级联式抗性消声器 | |
CN210509512U (zh) | 一种空气压缩机排气消音器 | |
CN212081614U (zh) | 一种球形阵列阻抗复合消声结构 | |
CN113496692B (zh) | 用于吸声体的调频面板及包括其的吸声体和消声器 | |
CN206785449U (zh) | 一种汽车消声器装置 | |
CN211604681U (zh) | 消声元件和消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