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6833U - 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6833U
CN212336833U CN201922481685.7U CN201922481685U CN212336833U CN 212336833 U CN212336833 U CN 212336833U CN 201922481685 U CN201922481685 U CN 201922481685U CN 212336833 U CN212336833 U CN 212336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connecting plate
backup pad
space structure
n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16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Intelligent Bear Technology Co ltd
Guizhou Yike Electric Power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4816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6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6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6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包括变电站、连接板和支撑板,连接板位于变电站的上端,支撑板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一侧,且支撑板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孔,变电站的上端中部为开口状,且连接板位于该开口处的上端,并且变电站内侧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导热石墨片,同时相邻的导热石墨片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支杆。该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通过导热石墨片的设置更能有效地进行导热,提升了散热速率,同时可使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空间,使其能有层次的容纳一定的电线等元器件,使变电站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能有序的排列固定,以避免对电线等元器件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
然而现有的变电站在实际使用时,其内部缺乏良好的散热结构,使变电站内部的热量无法有效的对外散出,并且现有变电站其内部分布的电线等元器件都较为凌乱,无法有效的分层固定,这对变电站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因此,需要在现有变电站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变电站空间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其内部缺乏良好的散热结构,使变电站内部的热量无法有效的对外散出,并且现有变电站其内部分布的电线等元器件都较为凌乱,无法有效的分层固定,这对变电站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造成了一定的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通过设置磁铁块、连接杆、支撑板、连接孔和导热石墨片,使本装置结构稳定,通过导热石墨片的设置更能有效地进行导热,提升了散热速率,同时可使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空间,使其能有层次的容纳一定的电线等元器件,使变电站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能有序的排列固定,以避免对电线等元器件造成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包括变电站、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位于变电站的上端,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一侧,且支撑板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变电站的上端中部为开口状,且连接板位于该开口处的上端,并且变电站内侧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导热石墨片,同时相邻的导热石墨片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支杆。
优选的,所述变电站内侧的一端分别设有固定挂板,且固定挂板均与变电站固定连接,同时固定挂板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钩。
优选的,所述连接钩的上端分别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一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磁铁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钩分别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在固定挂板的一侧,且连接杆分别通过磁铁块而与连接钩连接。
有益效果:
(1)该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由于变电站的上端中部为开口状,且由于连接板位于该开口处的上端,使变电站内部的热量可通过该开口传入连接板处,并且由于变电站内侧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导热石墨片,通过均匀分布的导热石墨片可主动的吸收变电站内部的热量,使热量能更集中的传入连接板处,同时由于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孔,使传入连接板处的热量可通过均匀分布的连接孔对外散发,以使本装置能有序可靠的将热量对外排出,且通过导热石墨片的设置更能有效地进行导热,提升了散热速率。
(2)该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由于连接钩分别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在固定挂板的一侧,且由于连接杆分别通过磁铁块而与连接钩连接,通过磁铁块可使连接杆能便利的与连接钩连接,方便快捷,而由于连接钩分别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可使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空间,使其能有层次的容纳一定的电线等元器件,使变电站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能有序的排列固定,以避免对电线等元器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石墨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中:1-变电站;101-导热石墨片;102-连接支杆;103-固定挂板;104-连接钩;105-连接杆;1051-磁铁块;2-连接板;201-支撑板;20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阅图1-5,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包括变电站1、连接板2和支撑板201,连接板2位于变电站1的上端,支撑板201分别位于连接板2的一侧,且支撑板201均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板201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孔202。
进一步的,变电站1的上端中部为开口状,且连接板2位于该开口处的上端,并且变电站1内侧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导热石墨片101,同时相邻的导热石墨片101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支杆102;
本实施例中,通过变电站1的上端中部为开口状和连接板2位于该开口处的上端的设计使变电站1内部的热量可通过该开口传入连接板2处,而通过导热石墨片101可主动的吸收变电站1内部的热量,使热量能更集中的传入连接板2处,使本装置更能有效地进行导热,提升了散热速率。
进一步的,变电站1内侧的一端分别设有固定挂板103,且固定挂板103均与变电站1固定连接,同时固定挂板103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钩104;
本实施例中,通过变电站1内侧的一端分别设有固定挂板103的设计可对均匀分布的连接钩104施以固定,使其对连接钩104提供支撑点。
进一步的,连接钩104的上端分别设有连接杆105,且连接杆105一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磁铁块1051;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杆105一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磁铁块1051的设计使磁铁块1051能使连接杆105能便利的与连接钩104连接,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连接钩104分别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在固定挂板103的一侧,且连接杆105分别通过磁铁块1051而与连接钩104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钩104分别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在固定挂板103的一侧的设计可使相邻的连接杆105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空间,使其能有层次的容纳一定的电线等元器件,使变电站1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能有序的排列固定,以避免对电线等元器件造成损坏。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时,先检查本产品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当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变电站1内部的热量可通过该开口传入连接板2处,且通过均匀分布的导热石墨片101可主动的吸收变电站1内部的热量,使热量能更集中的传入连接板2处,并且传入连接板2处的热量可通过均匀分布的连接孔202对外散发,以使本装置能有序可靠的将热量对外排出,且通过导热石墨片101的设置更能有效地进行导热,提升了散热速率,同时通过磁铁块1051可使连接杆105能便利的与连接钩104连接,方便快捷,可使相邻的连接杆105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空间,使其能有层次的容纳一定的电线等元器件,使变电站1内部的电线等元器件能有序的排列固定,以避免对电线等元器件造成损坏。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包括变电站(1)、连接板(2)和支撑板(20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位于变电站(1)的上端,所述支撑板(201)分别位于连接板(2)的一侧,且支撑板(201)均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板(201)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孔(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1)的上端中部为开口状,且连接板(2)位于该开口处的上端,并且变电站(1)内侧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导热石墨片(101),同时相邻的导热石墨片(101)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支杆(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1)内侧的一端分别设有固定挂板(103),且固定挂板(103)均与变电站(1)固定连接,同时固定挂板(103)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钩(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钩(104)的上端分别设有连接杆(105),且连接杆(105)一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磁铁块(10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钩(104)分别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在固定挂板(103)的一侧,且连接杆(105)分别通过磁铁块(1051)而与连接钩(104)连接。
CN201922481685.7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Active CN212336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1685.7U CN21233683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1685.7U CN21233683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6833U true CN212336833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64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1685.7U Active CN21233683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6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36833U (zh) 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空间结构
CN203850442U (zh) 一种管母线t接伸缩载流金具以及一种管母线
CN211239239U (zh) 一种设置有固定支撑架的母线槽
CN206331220U (zh) 一种投影仪散热装置
CN209913443U (zh) 一种用于大数据的高效散热母线槽
CN214013829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吊式加固装置
CN212010629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电力变压器
CN206323073U (zh) 用于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绝缘子更换装置
CN215377969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多线路集中收纳处理结构
CN212343268U (zh) 一种母线槽接地装置
CN221149784U (zh) 便于连接的变压器导电杆
CN206894186U (zh) 一种高低压配电柜用母线槽
CN212182588U (zh) 一种高压输电设备连接器
CN214169654U (zh) 一种快速安装式网架
CN209949718U (zh) Ups控制板场效应管散热装置
CN213125524U (zh) 一种高强度密集型母线槽
CN208986556U (zh) 一种高效自散热铜母线
CN220628490U (zh) 一种电力配网建设用接地箱
CN212210765U (zh) 一种数据采集仪的装置
CN203951432U (zh) 光伏发电连接系统
CN216872797U (zh) 一种带散热器空气型母线槽
CN212011971U (zh) 一种家用数据线缆布线用便安装装置
CN218919106U (zh) 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
CN206992491U (zh) 一种嵌入式电气设备安装结构
CN213125510U (zh) 一种高效散热母线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No.8, 4th floor, No.3 building, West China (Guiyang) high tech industry R & D and production base, 28 Yangguan Avenue, Guiyang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Guiyang City, 550000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intelligent bea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1 xunliang house, hubai village, nibi Town, Xingning City, M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ng Jia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550000 room 1, 6th floor, unit 2, Wufeng group, Jinshi community, Baihuashan Road, Yunyan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YIKE ELECTRIC POWER ELECTR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 4th floor, No.3 building, West China (Guiyang) high tech industry R & D and production base, 28 Yangguan Avenue, Guiyang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Guiyang City, 550000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intelligent bea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