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6866U - 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6866U
CN212326866U CN202022174958.6U CN202022174958U CN212326866U CN 212326866 U CN212326866 U CN 212326866U CN 202022174958 U CN202022174958 U CN 202022174958U CN 212326866 U CN212326866 U CN 212326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hain plate
main shaft
sea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49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海
尹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ozhonghao Health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ozhonghao Health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ozhonghao Health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ozhonghao Health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49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6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6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6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底盘单元以及设置在底盘单元上的振动台单元,所述振动台单元包括下壳体和上盖,上盖位于下壳体上方,下壳体内设置有驱动上盖上下振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盘单元上设置有环形的导轨,下壳体可扭动设置在底盘单元的导轨上,下壳体与底盘单元之间设置有驱动下壳体扭动的第二驱动机构。采用上述方案,其能实现振动和扭动的动作,不仅能帮助肠胃的蠕动,而且该装置还具有健身消脂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很多人的生活状态都比较忙碌,导致了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特别是长期静坐办公的人员,其运动量较少,由此也就有很多人也存在着肠胃蠕动能力不好的情况。对于肠胃蠕动能力较差的病人或亚健康的人群来说,都希望尽快恢复胃肠道消化系统的功能,尽快恢复并保持正常人的体力与充沛的精神状态。但药物疗法却往往作用单一、普适性较差,甚至还需专业医生的诊治过程,而无法得到每个家庭的普及,更无法进行自我调理。另外,市面上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手持式的肠胃按摩装置,以及医疗专用的按摩装置,但毕竟操作不便(需手持),或医疗专用设备太庞大而无法普及到家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能实现振动和扭动的动作,不仅能帮助肠胃的蠕动,而且该装置还具有健身消脂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底盘单元以及设置在底盘单元上的振动台单元,所述振动台单元包括下壳体和上盖,上盖盖设在下壳体上方,上盖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驱动上盖上下振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盘单元上设置有环形的导轨,下壳体可扭动设置在底盘单元的导轨上,振动台单元与底盘单元之间设置有驱动下壳体扭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底盘单元置于地面上,家具设施可固定设置在上盖上,振动台单元的下壳体放置在底盘单元上,第一驱动机构可带动上盖上下振动,第二驱动机构可带动下壳体沿导轨的周向扭动,该扭动为一定角度内的来回摆动,上盖会跟随下壳体一起扭动,振动台单元可单独使用,实现其独立的振动功能,也可将振动台单元置于底盘单元上,实现振动和扭转的复合功能,不经能帮助肠胃的蠕动,对肠胃涨气、蠕动减弱、动力不足和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作用,对慢性胃炎、肠炎、胆囊炎等引起的腹涨、腹疼等和长期卧床不起、老年性便秘人群,以及血流不畅引起的如骨质松软、静脉曲张等病情起到缓解和功能恢复的作用,还具有健身消脂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座架单元,座架单元包括底板、坐凳和支撑杆,底板与上盖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坐凳和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支撑杆位于坐凳的一旁,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头枕,头枕上设置有供头部抵靠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座架单元与上盖可拆卸连接,因此座架单元可置于振动台单元上,也可直接置于地面上,并且不会影响座架单元上的控制手柄对振动与扭转的控制,空置的振动台单元可放置其它家居器材,如床垫、沙发等设施,人体可俯坐在坐凳上,此时头的额头可抵靠在头枕的凹槽处;人体可仰坐在坐凳上,此时头的后脑可抵靠在头枕的凹槽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轴和活动座,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下壳体上,主轴转动设置在下壳体上,第一电机驱动主轴转动,活动座上下活动设置在下壳体上,活动座的上端与上盖固定连接,主轴与活动座之间设有带动活动座上下移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主链板和主轴链板,主链板垂直于主轴,主链板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在下壳体上,铰接轴与主轴相互平行,主链板的一端与活动座直接或间接铰接配合,主链板的另一端通过主轴链板与主轴连接,主轴链板的两端分别与主轴和主链板铰接配合,主轴带动主轴链板做偏心运动,从而带动活动座上下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活动座的上端与上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周向联动设有第一带轮,主轴在对应第一带轮处周向联动设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第二多楔带传动,第一电机驱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主轴链板做偏心运动,当主轴带动主链板与主轴链板连接的端部下移时,主链板与活动座连接的端部上移,从而带动活动座上移;当主轴带动主链板与主轴链板连接的端部上移时,主链板与活动座连接的端部下移,从而带动活动座下移,其中主链板上铰接轴所处的位置靠近活动座设置,根据杠杆原理,主轴驱动活动座上下移动更加省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定位轴和传动轴,所述定位轴和传动轴分别转动设置在底盘单元上,定位轴和传动轴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定位轴同轴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设置在定位轴上,传动轴在偏离其中心轴处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轴与传动轴相互平行,下壳体上设置有供偏心轴穿设的通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偏心轴做偏心运动,偏心轴抵靠通孔的侧壁,从而带动下壳体扭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电机自带或者增设减速结构,从而降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转速,减速结构可为齿轮减速箱,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偏心轴做偏心运动,偏心轴在做偏心运动的过程中抵靠通孔的侧壁,从而带动振动台单元绕定位轴进行扭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定位轴可拆卸连接,便于振动台单元单独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两组活动座,每组活动座包括前活动座和后活动座,传动组件包括与前活动座相对应的前传动组件以及与后活动座相对应的后传动组件,前传动组件包括前主链板、副链板和前主轴链板,后传动组件包括后主链板和后主轴链板,前主链板一端通过副链板与前活动座连接,前主链板另一端通过前主轴链板与主轴连接,副链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活动座和前主链板铰接配合,后主链板一端与后活动座铰接配合,后主链板另一端通过后主轴链板与主轴连接,前主轴链板和后主轴链板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两组活动座对称设置,活动座总设置四个,并且包括两个前活动座和两个后活动座,四个活动座的上端可用于连接外部家具设施,一对前活动座和后活动座由主轴的一端驱动,另一对前活动座和后活动座由主轴的另一端驱动,前活动座和后活动座分别位于主轴的前后两侧,因此主轴转动可同时带动前活动座和后活动座进行上下移动,前主轴链板位于后主轴链板远离主轴的安装部的一侧,结构简单,驱动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主轴包括安装部和偏心部,安装部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下壳体上,偏心部设置有两个并且位于安装部的两端,偏心部的中心轴偏离安装部的中心轴设置,前主轴链板通过第一轴承与主轴的偏心部连接,后主轴链板通过第二轴承与主轴的偏心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偏心轴的两偏心部分别偏离主轴的中心轴设置,并且两端部处于同一直线上,下壳体上固定设有左轴承座与右轴承座,安装部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上,前主轴链板通过第一轴承外套于主轴的偏心部,后主轴链板通过第二轴承外套于主轴的偏心部,两偏心部可分别带动其上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做偏心运动,当前主轴链板下移时,前主链板带动前副链板和前活动座上移;当前主轴链板上移时,前主链板带动前副链板和前活动座下移,当后主轴链板下移时,后主链板带动后副链板和后活动座上移;当后主轴链板上移时,后主链板带动后副链板和后活动座下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支脚组件,支脚组件包括轴承座、轴承椎盘座和脚垫,轴承座固定或一体设置在下壳体上,轴承椎盘座通过第三轴承套设在轴承座上,脚垫安装在轴承椎盘座远离下壳体的一端,脚垫抵设在导轨的底面上,轴承椎盘座的侧面与导轨的侧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脚垫由橡胶支撑,其紧配的插设于轴承椎盘座,轴承椎盘座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在轴承座上,由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摩擦力更小,降低磨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设置有主锲带轮,传动轴上同步转动设置有副锲带轮,主锲带轮和副锲带轮通过第一多楔带传动,副锲带轮在偏离其中心处设置有安装槽,偏心轴插设于安装槽,偏心轴上套设有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偏心轴在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之间设置有环形抵触面,通孔成椭圆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可夹住下壳体的底面,偏心轴的环形抵触面与通孔的侧壁相抵触,振动台单元扭动更加稳定,并且偏心轴安装方便,主锲带轮的直径小于副锲带轮的直径,起到减速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头枕通过头枕座安装在支撑杆上,头枕安装在头枕座上,头枕座套设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上设置有控制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头枕座套设在支撑杆,可调节头枕的高度位置,通过钢珠或钢柱定位头枕座,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控制手柄的一端控制振动的快慢,控制手柄的另一端控制扭动的快慢,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主锲带轮内套有磁感应开关,底盘单元在靠近定位轴处设置有磁铁,磁感应开关可感应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底盘单元设置有放置槽,磁铁置于放置槽处,定位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放置槽处,磁感应开关定位安装在主锲带轮上,当振动台单元放置于底盘单元,磁铁靠近磁感应开关,此时磁感应开关导通电路,可开启第二电机,进行扭动操作;当振动台单元单独使用时,磁铁远离磁感应开关,无法进行扭动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人体俯坐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振动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底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振动台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前传动组件和后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前传动组件与前活动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后传动组件与后活动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偏心轴与副锲带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支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座架单元上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磁感应开关与磁铁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4所示,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底盘单元1以及设置在底盘单元1上的振动台单元2,振动台单元2包括下壳体21和上盖22,上盖22位于下壳体21上方,上盖22可盖住下壳体21,下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上盖22上下振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底盘单元1上设置有环形的导轨11,下壳体21可扭动设置在底盘单元1的导轨11上,下壳体21与底盘单元1之间设置有驱动下壳体21扭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振动台单元2可单独使用,实现其独立的振动功能,也可将振动台单元2置于底盘单元1上,实现振动和扭转的复合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22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座架单元,座架单元包括底板31、坐凳32和支撑杆33,底板31与上盖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坐凳32和支撑杆33固定设置在底板31上,支撑杆33位于坐凳32的一旁,支撑杆33的上端设置有头枕34,头枕34上设置有供头部抵靠的凹槽341,人体可俯坐在坐凳32上,此时头的额头可抵靠在头枕34的凹槽341处;人体可仰坐在坐凳32上,此时头的后脑可抵靠在头枕34的凹槽34处,头枕34通过头枕座35安装在支撑杆33上,头枕34安装在头枕座35上,头枕座35套设在支撑杆33上,可调节头枕34的高度位置,通过钢珠或钢柱定位头枕座35,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支撑杆上设置有控制手柄36,控制手柄36的一端控制振动的快慢,控制手柄36的另一端控制扭动的快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1、主轴42和活动座,第一电机41固定设置在下壳体21上,主轴42转动设置在下壳体21上,主轴42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与主轴42相互平行,第一电机41驱动主轴42转动,活动座上下活动设置在下壳体21上,活动座的上端面通过垫片和垫板与上盖22固定连接,主轴42与活动座之间设有带动活动座上下移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主链板和主轴链板,主链板垂直于主轴42,主链板通过铰接轴43铰接设置在下壳体21上,铰接轴43与主轴42相互平行,主链板的一端与活动座直接或间接铰接配合,主链板的另一端通过主轴链板与主轴42连接,主轴链板的两端分别与主轴42和主链板铰接配合,主轴42带动主轴链板做偏心运动,从而带动活动座上下移动,其中主链板上铰接轴43所处的位置靠近活动座设置,根据杠杆原理,主轴42驱动活动座上下移动更加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1、定位轴52和传动轴53,定位轴52和传动轴53分别转动设置在底盘单元1上,定位轴52和传动轴53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电机51自带或者增设减速结构,从而降低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的转速,减速结构可为齿轮减速箱510,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与定位轴52同轴设置,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转动设置在定位轴52上,传动轴53在偏离其中心轴处设置有偏心轴54,偏心轴54与传动轴53相互平行,下壳体21上设置有供偏心轴54穿设的通孔211,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轴53转动,传动轴53带动偏心轴54做偏心运动,偏心轴54抵靠通孔211的侧壁,从而带动下壳体21扭动。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42的两端分别设置两组活动座,两组活动座对称设置,每组活动座包括前活动座441和后活动座442,传动组件包括与前活动座441相对应的前传动组件以及与后活动座442相对应的后传动组件,前传动组件包括前主链板61、副链板62和前主轴链板63,后传动组件包括后主链板64和后主轴链板65,前主链板61一端通过副链板62与前活动座441连接,前主链板61另一端通过前主轴链板63与主轴42连接,副链板62的两端分别与前活动座441和前主链板61铰接配合,后主链板64一端与后活动座442铰接配合,后主链板64另一端通过后主轴链板65与主轴42连接,前主轴链板63和后主轴链板65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42包括安装部421和偏心部422,下壳体21上固定设有左轴承座71与右轴承座72,安装部42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左轴承座71和右轴承座72上,偏心部422设置有两个并且位于安装部421的两端,偏心部422的中心轴偏离安装部421的中心轴设置,前主轴链板63通过第一轴承73与主轴42的偏心部422连接,后主轴链板65通过第二轴承74与主轴42的偏心部422连接,前主轴链板63位于后主轴链板65远离主轴42的安装部421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21的下端面设置有四组支脚组件8,支脚组件8包括轴承座81、轴承椎盘座82和脚垫83,轴承座81固定或一体设置在下壳体21上,轴承椎盘座82通过第三轴承84套设在轴承座81上,脚垫83通过紧配插设的方式安装在轴承椎盘座82远离下壳体21的一端,脚垫83抵设在导轨11的底面上,轴承椎盘座82的侧面与导轨11的侧面接触。导轨11包括第一弧形导轨111和第二弧形导轨112,第一弧形导轨111和第二弧形导轨112,其中两组支脚组件8位于第一弧形导轨111上,另外两组支脚组件8位于第二弧形导轨111上,虽然第一弧形导轨111和第二弧形导轨112断开设置,但是由于振动台单元2的扭动幅度不大,支脚组件8不易脱离第一弧形导轨111和第二弧形导轨1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设置有主锲带轮55,传动轴53上同步转动设置有副锲带轮56,主锲带轮55和副锲带轮56通过第一多楔带57传动,副锲带轮56在偏离其中心处设置有安装槽561,偏心轴54插设于安装槽561,偏心轴54上套设有第四轴承58和第五轴承59,偏心轴54在第四轴承58和第五轴承59之间设置有环形抵触面541,通孔211成椭圆状设置。当然也可采用链轮或是皮带轮传动或是齿轮传动。
在本实施例中,主锲带轮55内套有磁感应开关91,底盘单元1在靠近定位轴52处设置有磁铁92,底盘单元1设置有放置槽12,磁铁92置于放置槽12处,定位轴5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放置槽12处,磁感应开关91可感应磁铁9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上周向联动设有第一带轮45,主轴42的安装部422在对应第一带轮45处周向联动设有第二带轮46,第一带轮45与第二带轮46通过第二多楔带47传动。当然也可采用链轮或是皮带轮传动或是齿轮传动。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底盘单元以及设置在底盘单元上的振动台单元,所述振动台单元包括下壳体和上盖,上盖盖设在下壳体上方,上盖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驱动上盖上下振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盘单元上设置有环形的导轨,下壳体可扭动设置在底盘单元的导轨上,振动台单元与底盘单元之间设置有驱动下壳体扭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座架单元,座架单元包括底板、坐凳和支撑杆,底板与上盖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坐凳和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支撑杆位于坐凳的一旁,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头枕,头枕上设置有供头部抵靠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轴和活动座,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下壳体上,主轴转动设置在下壳体上,第一电机驱动主轴转动,活动座上下活动设置在下壳体上,活动座的上端与上盖固定连接,主轴与活动座之间设有带动活动座上下移动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主链板和主轴链板,主链板垂直于主轴,主链板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在下壳体上,铰接轴与主轴相互平行,主链板的一端与活动座直接或间接铰接配合,主链板的另一端通过主轴链板与主轴连接,主轴链板的两端分别与主轴和主链板铰接配合,主轴带动主轴链板做偏心运动,从而带动活动座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定位轴和传动轴,所述定位轴和传动轴分别转动设置在底盘单元上,定位轴和传动轴相互平行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定位轴同轴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设置在定位轴上,传动轴在偏离其中心轴处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轴与传动轴相互平行,下壳体上设置有供偏心轴穿设的通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偏心轴做偏心运动,偏心轴抵靠通孔的侧壁,从而带动下壳体扭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两组活动座,每组活动座包括前活动座和后活动座,传动组件包括与前活动座相对应的前传动组件以及与后活动座相对应的后传动组件,前传动组件包括前主链板、副链板和前主轴链板,后传动组件包括后主链板和后主轴链板,前主链板一端通过副链板与前活动座连接,前主链板另一端通过前主轴链板与主轴连接,副链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活动座和前主链板铰接配合,后主链板一端与后活动座铰接配合,后主链板另一端通过后主轴链板与主轴连接,前主轴链板和后主轴链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安装部和偏心部,安装部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下壳体上,偏心部设置有两个并且位于安装部的两端,偏心部的中心轴偏离安装部的中心轴设置,前主轴链板通过第一轴承与主轴的偏心部连接,后主轴链板通过第二轴承与主轴的偏心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支脚组件,支脚组件包括轴承座、轴承椎盘座和脚垫,轴承座固定或一体设置在下壳体上,轴承椎盘座通过第三轴承套设在轴承座上,脚垫安装在轴承椎盘座远离下壳体的一端,脚垫抵设在导轨的底面上,轴承椎盘座的侧面与导轨的侧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设置有主锲带轮,传动轴上同步转动设置有副锲带轮,主锲带轮和副锲带轮通过第一多楔带传动,副锲带轮在偏离其中心处设置有安装槽,偏心轴插设于安装槽,偏心轴上套设有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偏心轴在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之间设置有环形抵触面,通孔成椭圆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通过头枕座安装在支撑杆上,头枕安装在头枕座上,头枕座套设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上设置有控制手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锲带轮内套有磁感应开关,底盘单元在靠近定位轴处设置有磁铁,磁感应开关可感应磁铁。
CN202022174958.6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Active CN212326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4958.6U CN212326866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4958.6U CN212326866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6866U true CN212326866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1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4958.6U Active CN212326866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6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93464U (zh)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CN109248056A (zh) 一种骨科用腿部康复锻炼装置
TWI686188B (zh) 按摩滾輪結構
CN108379047A (zh) 一种脊椎病人按摩椅
CN109091369B (zh) 一种护理用可倾斜按摩床
CN206822832U (zh) 一种窄小的揉捏敲击按摩机芯及具有该按摩机芯的装置
CN107157755A (zh) 一种具有双重按摩方式的护理科室按摩用设备
CN110974666A (zh) 一种膝关节理疗用具
CN203724411U (zh) 按摩沙发
CN110478186A (zh) 一种按摩椅
CN212326866U (zh) 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KR20200001545U (ko) 진자형 다리 안마기구
CN112076061A (zh) 一种有助肠胃蠕动的复合震摆运动装置
CN213049206U (zh) 儿童康复用腿部锻炼装置
CN109806137A (zh) 一种多功能保健按摩靠凳
CN215020200U (zh) 一种多功能腰椎间盘康复治疗装置
CN109568084A (zh) 一种风湿病人膝关节压紧按摩器
CN108743290A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锻炼装置
CN114948664A (zh) 一种抖动筋膜按摩手
CN211561027U (zh) 一种膝关节理疗用具
CN208160736U (zh) 一种多功能揉捏及叩击按摩机构
CN109846686A (zh) 一种机械式智能按摩床
CN112245259A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放松腿部肌肉装置
TW477717B (en) Vibration-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human body function adjustm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15385555U (zh) 一种具有音乐保健功能的磁场养生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Guohai

Inventor after: Yin G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Guohai

Inventor before: Yin G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