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6105U - 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6105U
CN212326105U CN201922315759.XU CN201922315759U CN212326105U CN 212326105 U CN212326105 U CN 212326105U CN 201922315759 U CN201922315759 U CN 201922315759U CN 212326105 U CN212326105 U CN 212326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rame
mount
pot body
stick pan
protec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57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新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jiang Guanto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jiang Guanto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jiang Guanto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57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6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6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6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包括本体,本体下方安装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内部安装有滑轨,且滑轨内部安置有滑轮,滑轮一侧连接有拿持机构,且拿持机构内部包括有锅把手,锅把手内部顶端安置有第一螺丝孔,且第一螺丝孔内部安置有平角螺丝,固定架内部安置有第二螺丝孔,且固定架底端连接有卡块,固定架内部安置有锅体。本实用新型的不粘锅,在固定架底部设置的支撑杆的作用下,使得四组支撑杆通过转轴转动与固定架构成垂直支撑的关系,便于将锅体支撑起来,使得烧菜时锅体更加稳定,则便于锅体在炒菜时不易跑偏,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烫伤,大大提高了锅体炒菜时的防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生活中最少不了的就是吃,烧饭是件乐事,烧饭用到的锅也是有很多类型品种的,炒菜的,炖汤的,煮饭的,以及等等诸如此类。
现有的不粘锅,烧菜时稳定性不好,由于锅较轻,炒菜时会导致锅体跑偏,并且炒菜不具有多样化运用性,防护性能差,容易被烫伤,所以现在的不粘锅大部分只能用来炒菜,太过于单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下方安装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安装有滑轨,且滑轨内部安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一侧连接有拿持机构,且拿持机构内部包括有锅把手,所述锅把手内部顶端安置有第一螺丝孔,且第一螺丝孔内部安置有平角螺丝,所述固定架内部安置有第二螺丝孔,且固定架底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架内部安置有锅体。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支撑机构内部包括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端连接有转轴,所述支撑杆内部安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端设置有底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支撑杆等距设置有四组,且支撑杆与转轴构成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支撑杆的中轴线与螺纹杆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螺纹杆与螺纹孔构成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固定架的中轴线与锅体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固定架的横截面积大于锅体的横截面积。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固定架底部等距设置有四组卡块,且固定架与卡块呈垂直状分布。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平角螺丝与固定架呈垂直状分布,且平角螺丝通过第二螺丝孔与固定架构成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固定架底部设置的支撑杆的作用下,使得四组支撑杆通过转轴转动与固定架构成垂直支撑的关系,便于将锅体支撑起来,使得烧菜时锅体更加稳定,则便于锅体在炒菜时不易跑偏,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烫伤,大大提高了锅体炒菜时的防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撑杆内部设置的螺纹杆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可以通过螺纹孔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架以及锅体的高低能够进行伸缩控制,便于人们在吃饭时或炒菜时进行调动,且避免锅体直接烫坏桌面,则有效于锅体的安全防护性。在固定架内部设置的滑轨的作用下,使得锅把手通过与之连接的转轴可以在滑轨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得人们在端菜时可以将上下锅把手移动,人们在端菜时可以两只手对锅体两边进行端起,大大提高了锅体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支撑机构;201-支撑杆;202-转轴;203-螺纹孔;204-螺纹杆;205-底座;3-卡块;4-锅体;5-拿持机构;501-锅把手;502-第一螺丝孔;503-平角螺丝;6-固定架;7-第二螺丝孔;8-滑轮;9-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包括本体1、支撑机构2、支撑杆201、转轴202、螺纹孔203、螺纹杆204、底座205、卡块3、锅体4、拿持机构5、锅把手501、第一螺丝孔502、平角螺丝503、固定架6、第二螺丝孔7、滑轮8和滑轨9,本体1下方安装有支撑机构2,且支撑机构2顶部连接有固定架6,固定架6内部安装有滑轨9,且滑轨9内部安置有滑轮8,滑轮8一侧连接有拿持机构5,且拿持机构5内部包括有锅把手501,锅把手501内部顶端安置有第一螺丝孔502,且第一螺丝孔502内部安置有平角螺丝503,固定架6内部安置有第二螺丝孔7,且固定架6底端连接有卡块3,固定架6内部安置有锅体4。在固定架6底部设置的支撑杆201的作用下,使得四组支撑杆201通过转轴202转动与固定架6构成垂直支撑的关系,便于将锅体4支撑起来,使得烧菜时锅体4更加稳定,则便于锅体4在炒菜时不易跑偏,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烫伤,大大提高了锅体4炒菜时的防护作用。
支撑机构2内部包括有支撑杆201,且支撑杆201顶端连接有转轴202,支撑杆201内部安置有螺纹孔203,且螺纹孔203内部连接有螺纹杆204,螺纹杆204底端设置有底座205。用于支撑锅体4。
支撑杆201等距设置有四组,且支撑杆201与转轴202构成活动连接。在四组支撑杆201相互配合的作用下,通过转动转轴202,使得锅体4的撑起工作更加便捷。
支撑杆201的中轴线与螺纹杆204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螺纹杆204与螺纹孔203构成活动连接。通过转动四组支撑杆201内部的螺纹杆204可以将固定架6进行高低切换,使得锅体4在烧菜时的工作更加完善。
固定架6的中轴线与锅体4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固定架6的横截面积大于锅体4的横截面积。在固定架6设置的作用下,使得人们在使用锅体4炒菜时,避免菜物滑出锅体4外,造成菜物浪费,使得锅体4在炒菜时具有保障性。
固定架6底部等距设置有四组卡块3,且固定架6与卡块3呈垂直状分布。在卡块3的作用下,能够对其四组支撑杆201进行固定,防止支撑杆201发生倾斜,造成对人员的损伤,使得人在烧饭时更具有安全保障。
平角螺丝503与固定架6呈垂直状分布,且平角螺丝503通过第二螺丝孔7与固定架6构成活动连接。通过转动平角螺丝503,可以将锅把手501牢牢固定在固定架6上,使得人们在炒菜或者端菜时对锅体4撑起工作更加便捷。
工作原理:使用时,人们可以将固定架6底部的支撑杆201通过转轴202进行转动,使得四组支撑杆201与固定架6呈垂直状,且在卡块3的帮助下,使得四组支撑杆201对锅体4支撑稳定,通过调动支撑杆201内部的螺纹杆204可以进行高低切换,调至好相对应位置后进行炒菜,炒菜完成后通过滑轨9将锅把手501调至锅体4两端,且通过锁紧平角螺丝503进行固定锅把手501,平角螺丝503顶部为抗高温防烫材料制成,可以通过手就可以扭动,方便快捷,同时需要切换到平时我们烧饭只需要一个把手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平角螺丝进行503进行手动扭松,将其两个锅把手501调至平行重合的状态,并锁紧平角螺丝503,这样就可以当一个锅把手501使用,这样就完成该本体1的工作原理。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下方安装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安装有滑轨,且滑轨内部安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一侧连接有拿持机构,且拿持机构内部包括有锅把手,所述锅把手内部顶端安置有第一螺丝孔,且第一螺丝孔内部安置有平角螺丝,所述固定架内部安置有第二螺丝孔,且固定架底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架内部安置有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内部包括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端连接有转轴,所述支撑杆内部安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端设置有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等距设置有四组,且支撑杆与转轴构成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中轴线与螺纹杆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螺纹杆与螺纹孔构成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中轴线与锅体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固定架的横截面积大于锅体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底部等距设置有四组卡块,且固定架与卡块呈垂直状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角螺丝与固定架呈垂直状分布,且平角螺丝通过第二螺丝孔与固定架构成活动连接。
CN201922315759.XU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Active CN212326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5759.XU CN212326105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5759.XU CN212326105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6105U true CN212326105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64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5759.XU Active CN212326105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6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3608A (zh) 一种洗碗机用搁架组件
CN212326105U (zh) 一种具有抗摔防护功能的不粘锅
KR101273447B1 (ko) 야외용 조리대
GB2531583A (en) Barbecue
KR101292452B1 (ko) 구이판 높이조절대
CN203953398U (zh) 多功能户外烧烤炉
CN21393107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锅支架
CN107854002A (zh) 一种太阳能钢管烧烤炉
CN210989614U (zh) 一种多用锅
CN210241638U (zh) 一种便于固定支架的燃气灶具
KR200467229Y1 (ko) 숯불의 높낮이 조절이 가능한 야외용 절첩식 숯불구이기
CN217185753U (zh) 带有保护机构的烧烤炉
CN105747892A (zh) 一种锅架
CN215305134U (zh) 一种多功能烧烤炉
CN212805770U (zh) 一种不锈钢双头单尾炒炉
CN204445518U (zh) 一种折叠式烤架
CN210425155U (zh) 一种节能灶用防烫伤灶头
CN109620081A (zh) 一种用于洗碗机的搁架及洗碗机
CN215127456U (zh) 一种高压锅用放菜取菜装置
CN213746900U (zh) 一种电磁煲仔灶
CN218898782U (zh) 抽拉式多功能桌
CN207555659U (zh) 一种加热面积可调式灶具
CN214619711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磁炒灶
CN220852215U (zh) 一种具备炭火加热的多用炉灶
CN110477636B (zh) 一种方便颠锅以及自储存砧板的厨房烹饪灶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1

Address after: 324000 No. 113-6, Laodong Road, Fushan street, Kecheng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uan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2215 No.144, zone 2, Hengxi village, Zhengzhai Town, Pujiang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ujiang Guanto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