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4339U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4339U
CN212324339U CN202021922591.5U CN202021922591U CN212324339U CN 212324339 U CN212324339 U CN 212324339U CN 202021922591 U CN202021922591 U CN 202021922591U CN 212324339 U CN212324339 U CN 212324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module
power supply
functiona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25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善勇
王庆依
辛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TONE INNOVATION
Original Assignee
KING TONE INNOV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TONE INNOVATION filed Critical KING TONE INNOVATION
Priority to CN2020219225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4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4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4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耳机芯模块(A)包括前壳(1)和固定于前壳(1)内的扬声器(2),功能模块(B)包括后壳(3)和设置于后壳(3)内的电源(4)和控制电路。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具有较高的模块化程度,通过将不同的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进行组合,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便于用户进行耳机内的电源的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个性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可能需要具有不同功能、音质和外观的耳机,但是目前的耳机的功能、音质等通常在出厂时已被设定完毕,用户需要购买多种耳机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这使用户对于耳机的支出增加,同时对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能够提高耳机的个性化程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包括:
耳机芯模块,包括前壳和固定于所述前壳内的扬声器;以及
功能模块,包括后壳和设置于所述后壳内的电源和控制电路,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耳机芯模块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耳机芯模块连接时,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扬声器包括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电源相对设置,所述磁铁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源吸合以连接所述耳机芯模块和所述功能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固定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耳机芯模块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为PCB板,所述控制电路印制于所述PCB板。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功能元件被配置为进行传感或数据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具有电源容置槽和设置于所述电源容置槽外周的功能元件容置槽,所述电源固定于所述电源容置槽内,所述功能元件固定于所述功能元件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具有螺纹孔,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螺钉,所述螺钉自所述电源容置槽的底部贯穿所述基座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电源通过粘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电源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元件包括传感器和/或数据处理装置,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人体状态、外部环境状态以及/或者所述耳机的运动状态,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或音频解码器;所述功能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后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芯模块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扬声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与所述弹片连接的触点,所述耳机芯模块与所述功能模块连接时,所述弹片与所述触点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耳机芯模块和功能模块,耳机芯模块包括前壳和固定于前壳内的扬声器,功能模块包括后壳和设置于后壳内的电源和控制电路。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具有较高的模块化程度,通过将不同的耳机芯模块和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便于用户进行耳机内的电源的更换。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耳机芯模块;B-功能模块;C-入耳胶套;1-前壳;11-音嘴;12-第一开口;2-扬声器;21-磁铁;3-后壳;31-第二开口;4-电源;5-基座;51-电源容置槽;52-功能元件容置槽;6-功能元件;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的外形示意图、剖视示意图和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的剖切面为耳机的轴线所在的一个平面。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包括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耳机芯模块A包括前壳1和固定于前壳1内的扬声器2,功能模块B包括后壳3和设置于后壳3内的电源4和控制电路。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耳机的模块化程度,便于将不同的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进行组合而得到具有不同功能的耳机。
扬声器2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动式扬声器、电磁式扬声器、静电式扬声器、压电式扬声器或其他形式的扬声器。本实用新型以扬声器2为电动式扬声器中的动圈式扬声器为例进行说明。
动圈式扬声器通过向处于磁路系统产生的磁间隙中的音圈通以电信号,使音圈受到安培力而运动,推动振膜振动,从而推动空气发声。音圈受到的安培力与电流强度、导线垂直于磁感线的长度、磁感应强度正相关。磁路系统通常包括磁铁和磁碗,磁碗用于承载和定位磁铁。
参考图3,前壳1具有供扬声器2装入的第一开口12,扬声器2可以通过焊接、粘接、卡扣连接、紧固件连接(例如螺钉连接、销连接等)或其他的连接方式与前壳1固定。
耳机的佩戴形式可以是耳塞式、入耳式、头戴式或其他形式。以入耳式耳机为例,前壳1远离第一开口12的一侧具有音嘴11,音嘴11与扬声器2相对。耳机还包括入耳胶套C,入耳胶套C与音嘴11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将入耳胶套C套设在音嘴11上。入耳胶套C用于在耳机使用时放入外耳道以对扬声器2发出的声音的传播起到导向的作用。入耳胶套C可以采用硅胶、乳胶、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可选地,耳机芯模块A、功能模块B和入耳胶套C连接后可以基本形成为胶囊状,便于将耳机放置在外耳道。
图4是本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4所示,后壳3具有供电源4和控制电路装入的第二开口31,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连接时,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31相对,第二开口31与第一开口12的形状相匹配,由此可以减小前壳1和后壳3之间连接后的缝隙,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耳机内影响耳机正常工作。
扬声器2的磁碗一侧朝向前壳1的第一开口12,电源4固定在朝向第二开口31的一侧并与磁铁21相对设置。优选地,可以采用具有钢质外壳或其他能够被磁铁21吸引的材料制成的外壳的电源4,或者在电源4表面固定铁片、磁片等能够被磁铁21吸引的材料,由此,在耳机芯模块A与功能模块B靠近时,磁铁21能够与电源4之间进行吸合,从而连接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电源4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干电池、锂电池或其他形式的可充电或一次性使用的电源4。优选地,电源4的至少一侧具有较大面积的平面,便于与磁铁21之间进行稳定的吸合,例如,电源4可以是纽扣电池。通过将电源4放置在朝向第二开口31的一侧,可以便于用户对电源4进行更换,在电源4的电量耗尽的情况下可以更换新的电源4,而无须对耳机进行充电,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便于用户使用。
可选地,前壳1和后壳3之间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以连接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使耳机形成一个整体。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上述一种或多种方式实现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的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便于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实现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的连接。优选地,耳机同时通过扬声器2的磁铁21与电源4吸合以及前壳1和后壳3之间的连接两种方式进行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之间的连接,可以使耳机的连接更加稳固。
功能模块B还包括功能元件6,功能元件6固定于后壳3内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执行相应的传感和/或数据处理功能。可选地,功能元件6可拆卸地固定于后壳3内,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功能元件6进行拆卸更换,从而使耳机具有不同的功能或特性。例如,可以在功能电路设置一个或多个用于与功能元件6连接的接口,功能元件6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功能电路进行连接。进一步可选地,功能元件6设置在电源4的周向上并与基座5固定连接。功能元件6可以是用于使耳机实现发声以外的功能的元件,也可以是用于提升或改变耳机的发声效果的元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功能元件6包括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是用于检测人体状态的传感器,例如体温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氧传感器等;传感器也可以是用于检测外部环境状态的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传感器也可以是用于检测耳机的运动状态的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功能元件6包括音频解码器和/或功率放大器,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解析和放大,用于提升耳机的发声效果。
进一步地,功能元件6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外部的多媒体设备进行通信,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将传感器生成的信号向外发送,或接收/发送其他信息。也就是说,本申请的耳机可以是无线耳机。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红外线通信、无线电通信、蓝牙通信或其他形式的无线通信方式。当然,本申请中的耳机也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与外部多媒体设备连接以收发信息。
参照图2和图4,功能模块B包还包括基座5,基座5与后壳3固定连接。基座5具有电源容置槽51和设置于电源容置槽51外周的功能元件容置槽52。电源容置槽51的形状与电源4相匹配,电源4固定于电源容置槽51内。优选地,电源4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电源容置槽51内,例如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粘接、磁性连接的方式固定于电源容置槽51内。其中,对于粘接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在电源容置槽51的底部设置可反复粘黏和拆卸的粘胶层来实现。电源容置槽51内还设置有电极,电极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电源4用于向控制电路、功能元件6和扬声器2供电。
功能元件6固定于功能元件容置槽52内,功能元件容置槽52的形状可以是环形、扇环形或其他形状,具体地,功能元件容置槽52的形状可以与功能元件6的形状和数量相匹配。例如,如图4所示,功能元件6为环形,则功能元件容置槽52可以形成为相匹配的环形;又例如,功能模块B包括多个功能元件6,则功能元件容置槽52可以形成环形,多个功能元件6分布在环形的功能元件容置槽52内,或者,电源容置槽51的周向上分布有多个与功能元件6一一对应的功能元件容置槽52。
进一步地,基座5的外轮廓与后壳3内部的形状相一致,例如,后壳3的内壁具有圆柱面,则基座5的外轮廓可以为直径相匹配的圆形,由此可以便于基座5的定位以及减小基座5与后壳3连接后的晃动。
基座5与后壳3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焊接、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例如,本实施例的功能模块B还包括螺钉7,后壳3具有与第二开口31相对的螺纹孔,螺钉7贯穿基座5并与螺纹孔连接。进一步地,螺钉7可以从电源容置槽51的底部贯穿基座5,旋紧后,螺钉7端面的高度低于电源容置槽51的底面或基本与电源容置槽51的底面齐平。通过螺钉7将基座5与后壳3连接后,可以将电源4装入电源容置槽51中。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对基座5进行较为稳固的连接,同时能够提高耳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便于电源4的拆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座5为PCB板(印制电路板),控制电路印制在PCB板上,由此可以减少耳机内的部件的数量,使耳机内部的布置更加简洁。
耳机芯模块A还包括弹片(图中未示出),弹片由导电材料制成,弹片与扬声器2电连接并向第一开口12处延伸。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与弹片连接的触点,弹片的长度被配置为当耳机芯模块A与功能连接时能够使弹片与触点进行电连接,控制电路将包含声音信息的电信号通过弹片输入至扬声器2,使扬声器2发声。前壳1和后壳3可以具有相应的标记,以使用户或装配人员在连接耳机芯模块A和功能模块B时便于对齐弹片与触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耳机芯模块和功能模块,耳机芯模块包括前壳和固定于前壳内的扬声器,功能模块包括后壳和设置于后壳内的电源和控制电路。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具有较高的模块化程度,便于将不同的耳机芯模块和功能模块进行组合,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同时便于用户进行耳机电源的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芯模块(A),包括前壳(1)和固定于所述前壳(1)内的扬声器(2);以及
功能模块(B),包括后壳(3)和设置于所述后壳(3)内的电源(4)和控制电路,所述功能模块(B)与所述耳机芯模块(A)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功能模块(B)与所述耳机芯模块(A)连接时,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扬声器(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2)包括磁铁(21),所述磁铁(21)与所述电源(4)相对设置,所述磁铁(21)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源(4)吸合以连接所述耳机芯模块(A)和所述功能模块(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与所述后壳(3)之间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B)还包括基座(5),所述基座(5)与所述后壳(3)固定连接,所述电源(4)固定于所述基座(5)朝向所述耳机芯模块(A)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为PCB板,所述控制电路印制于所述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B)还包括功能元件(6),所述功能元件(6)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功能元件(6)被配置为进行传感或数据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B)还包括基座(5),所述基座(5)与所述后壳(3)固定连接,所述基座(5)具有电源容置槽(51)和设置于所述电源容置槽(51)周向上的功能元件容置槽(52),所述电源(4)固定于所述电源容置槽(51)内,所述功能元件(6)固定于所述功能元件容置槽(5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3)具有螺纹孔,所述功能模块(B)还包括螺钉(7),所述螺钉(7)自所述电源容置槽(51)的底部贯穿所述基座(5)并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电源(4)通过粘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电源容置槽(5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6)包括传感器和/或数据处理装置,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人体状态、外部环境状态以及/或者所述耳机的运动状态,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或音频解码器;所述功能元件(6)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后壳(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芯模块(A)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扬声器(2)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与所述弹片连接的触点,所述耳机芯模块(A)与所述功能模块(B)连接时,所述弹片与所述触点电连接。
CN202021922591.5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耳机 Active CN212324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2591.5U CN212324339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2591.5U CN212324339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4339U true CN212324339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4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2591.5U Active CN212324339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4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69081B1 (en) Wireless earbud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034076B2 (en) Earphone
US11503394B2 (en) TWS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CN215072893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装置
WO2010005039A1 (ja) イヤホン
JP7451736B2 (ja) イヤホン
CN112997510B (zh) 模块化入耳式设备
WO2016204330A1 (ko) 휴대용 음향기기
JP2019186870A (ja) 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と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用充電器と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システム
CN113949957A (zh) 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耳机装配方法
WO2021224497A1 (en) Ear worn device
CN114286219B (zh) 耳机声道的配置方法、耳机组件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2324339U (zh) 一种耳机
WO2023020322A1 (zh) 无线耳机、耳机盒及无线耳机系统
CN112040362A (zh) 一种耳机
CN211930858U (zh)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KR20050080117A (ko) 피로 감소를 위한 소형 스피커 유닛
CN111988696A (zh) 耳机
JPWO2010005039A1 (ja) イヤホン
CN220732968U (zh) 一种耳机
CN115278476B (zh) 音频换能器以及可穿戴音频输出装置
CN212572925U (zh) 耳机
KR102312187B1 (ko) 모듈형 이어폰
CN219087276U (zh) 机芯模组及耳机
TWM573114U (zh) Wireless earphon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