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3163U -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3163U
CN212323163U CN202021263237.6U CN202021263237U CN212323163U CN 212323163 U CN212323163 U CN 212323163U CN 202021263237 U CN202021263237 U CN 202021263237U CN 212323163 U CN212323163 U CN 212323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acid battery
lead
binding post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32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fu Shengw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fu Shengw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fu Shengw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fu Shengw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32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3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3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3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包括两个插拔式接线端子和用于安装插拔式接线端子的铅酸电池本体,两个插拔式接线端子均设置于铅酸电池本体的壳体上端,两个插拔式接线端子的槽口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移动机构,位于同一个插拔式接线端子上的两个移动机构之间设有两个防护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插拔式接线端子槽口侧壁上的滑槽,滑槽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磁性滑块和第二磁性滑块,第一磁性滑块和第二磁性滑块相对的一端侧壁吸附连接,滑槽的两端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地对极柱引出结构进行防尘,还能有效地加强极柱引出结构使用时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类安全性高、电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应用领域广泛、可低成本再生利用的“资源循环型”能源产品,端子是铅酸蓄电池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其用于实现蓄电池内的铅极柱与外部导体连接,即为铅酸蓄电池上的极柱引出结构,端子一般设置于铅酸蓄电池的壳体上端,常见的端子有插拔式接线端子,插拔式接线端子由于与外接电器进行触点式连接,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等优点,然而,一般的插拔式接线端子,由于其使用时反复的进行插拔,易造成接头松动的现象,从而导致其使用时稳固性不佳,且一般的插拔式接线端子,其槽口处未设置防护结构,进而易受到灰尘等杂质的腐蚀,使用寿命低。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大多不能有效地提高其使用时的稳固性,且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防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大多不能有效地提高其使用时的稳固性,且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防尘的现象,而提出的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其不仅能有效地对极柱引出结构进行防尘,还能有效地加强极柱引出结构使用时的稳固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包括两个插拔式接线端子和用于安装插拔式接线端子的铅酸电池本体,两个所述插拔式接线端子均设置于铅酸电池本体的壳体上端,两个所述插拔式接线端子的槽口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移动机构,位于同一个所述插拔式接线端子上的两个移动机构之间设有两个防护机构。
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插拔式接线端子槽口侧壁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磁性滑块和第二磁性滑块,所述第一磁性滑块和第二磁性滑块相对的一端侧壁吸附连接,所述滑槽的两端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根所述弹簧的自由端均分别与第一磁性滑块的一端侧壁和第二磁性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性滑块的一端侧壁和第二磁性滑块的一端侧壁均分别与两个防护机构固定连接,移动机构的设置,便于防护机构的移动。
优选地,多根所述弹簧的表层均镀锌处理,镀锌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弹簧的耐腐蚀性。
优选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与两块第一磁性滑块一端侧壁或两块第二磁性滑块一端侧壁均固定连接的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一端侧壁上连通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固定安装有与之相匹配的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一端设有弧形槽,防护机构的设置,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极柱引出结构使用时的稳固性,还能有效地对极柱引出结构进行防尘。
优选地,所述弧形槽的弧形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橡胶层的设置,能有效地提高弧形槽的密封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拔式接线端子、铅酸电池本体、滑槽、第一磁性滑块、第二磁性滑块、弹簧、防护框、通风口和防尘板等,能有效地对极柱引出结构进行防尘,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灰尘等杂质对极柱引出结构的腐蚀,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极柱引出结构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拔式接线端子、铅酸电池本体、滑槽、第一磁性滑块、第二磁性滑块、弹簧、防护框、通风口和防尘板等,能有效地加强极柱引出结构使用时的稳固性,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极柱引出结构使用时接头易松动的现象,其中橡胶层的设置,能有效地提高弧形槽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的第一局部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的第二局部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插拔式接线端子、2铅酸电池本体、3滑槽、4第一磁性滑块、5第二磁性滑块、6弹簧、7防护框、8通风口、9防尘板、10弧形槽、11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包括两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和用于安装插拔式接线端子1的铅酸电池本体2,两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均设置于铅酸电池本体2的壳体上端,两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的槽口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移动机构,位于同一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上的两个移动机构之间设有两个防护机构,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均分别为铅酸电池本体2上正负极柱的引出结构,其如何安装于铅酸电池本体2上以及其如何与铅酸电池本体2上正负极柱进行连接等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插拔式接线端子1槽口侧壁上的滑槽3,滑槽3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磁性滑块4和第二磁性滑块5,第一磁性滑块4和第二磁性滑块5相对的一端侧壁吸附连接,滑槽3的两端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两根弹簧6的自由端均分别与第一磁性滑块4的一端侧壁和第二磁性滑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磁性滑块4的一端侧壁和第二磁性滑块5的一端侧壁均分别与两个防护机构固定连接,移动机构的设置,便于防护机构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同一个滑槽3内的第一磁性滑块4和第二磁性滑块5相对的一端侧壁磁性相反,进而使其吸附连接。
多根弹簧6的表层均镀锌处理,镀锌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弹簧6的耐腐蚀性,防护机构包括与两块第一磁性滑块4一端侧壁或两块第二磁性滑块5一端侧壁均固定连接的防护框7,防护框7的一端侧壁上连通设有通风口8,通风口8内固定安装有与之相匹配的防尘板9,防尘板9的一端设有弧形槽10,防护机构的设置,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极柱引出结构使用时的稳固性,还能有效地对极柱引出结构进行防尘,弧形槽10的弧形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层11,橡胶层11的设置,能有效地提高弧形槽10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位于同一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上的两个防护框7之间相匹配,两者相对的一端相抵接触时,刚好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罩形状,且位于同一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上的两个弧形槽10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防护框7的空间足够大,当将用电器上与插拔式接线端子1相匹配的连接件插入插拔式接线端子1的槽口内后,两个弧形槽10刚好对用电器连接件上的电线侧壁进行包裹,其中橡胶层11的设置,能有效地提高其包裹的密封性,弧形槽10的设置,能有效地提高用电器连接件上电线的稳固性,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插拔式接线端子1使用时的稳固性,其中防尘板9的设置,能有效地提高插拔式接线端子1的防尘性,有效地降低了灰尘等杂质对插拔式接线端子1的腐蚀。
工作原理:当需要将用电器上与插拔式接线端子1进行插接的连接件插入其槽口内时,工作人员可手动水平移动同一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上的两个防护框7,使位于同一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上的两个防护框7均水平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直至插拔式接线端子1上的槽口打开,接着将用电器上的连接件插入槽口内即可,插入完毕后,松开两个对应的防护框7,两个防护框7在对应弹簧6的作用下,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水平移动直至两者相对的一端相抵接触,另外对应的第一磁性滑块4和第二磁性滑块5吸附连接,有效地提高了两个防护框7相抵接触的稳定性,当两个防护框7相抵接触时,对应的两个弧形槽10将用电器连接件上电线的侧壁包裹,从而提高了用电器连接件充电时的稳固性,同理,当需要拔出用电器上的连接件时,继续手动移动两个相对的防护框7直至插拔式接线端子1上的槽口打开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包括两个插拔式接线端子(1)和用于安装插拔式接线端子(1)的铅酸电池本体(2),两个所述插拔式接线端子(1)均设置于铅酸电池本体(2)的壳体上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拔式接线端子(1)的槽口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移动机构,位于同一个所述插拔式接线端子(1)上的两个移动机构之间设有两个防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插拔式接线端子(1)槽口侧壁上的滑槽(3),所述滑槽(3)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磁性滑块(4)和第二磁性滑块(5),所述第一磁性滑块(4)和第二磁性滑块(5)相对的一端侧壁吸附连接,所述滑槽(3)的两端相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两根所述弹簧(6)的自由端均分别与第一磁性滑块(4)的一端侧壁和第二磁性滑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性滑块(4)的一端侧壁和第二磁性滑块(5)的一端侧壁均分别与两个防护机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弹簧(6)的表层均镀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与两块第一磁性滑块(4)一端侧壁或两块第二磁性滑块(5)一端侧壁均固定连接的防护框(7),所述防护框(7)的一端侧壁上连通设有通风口(8),所述通风口(8)内固定安装有与之相匹配的防尘板(9),所述防尘板(9)的一端设有弧形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10)的弧形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层(11)。
CN202021263237.6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 Active CN212323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3237.6U CN212323163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3237.6U CN212323163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3163U true CN212323163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3237.6U Active CN212323163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3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5827A (zh) 一种智能锂电电瓶
CN112928504B (zh) 一种高压线束插接器的操作方法
CN212323163U (zh)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引出结构
CN207994145U (zh) 一种插拔式电源连接装置
CN213692496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充电器输出的插头和对应的插座
CN205846092U (zh) 一种双向极柱的动力电池
CN210443591U (zh) 电池组充放电装置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CN209344199U (zh) 电动工具及其电池仓
CN219268531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
CN207747779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充电枪
CN21685057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防震型高分子连接器
CN215731919U (zh) 电子设备
CN208986290U (zh) 一种高密封的电连接器
CN219144622U (zh) 欧规ccs2充电枪
CN212277345U (zh) 一种ld-ls系列储能锂离子电池连接器
CN219086045U (zh)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CN110265588A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扣板
CN211744113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充电电路的防尘装置
CN210576174U (zh) 一种可折叠动力电池保护板
CN114503372B (zh) 一种导电端子、连接器、充电器以及应急启动电源
CN210246734U (zh) 一种可避免电池反装的电池仓结构
CN211089193U (zh) 一种高密封锂电池充电器
CN21698098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动车充电插座
CN220732401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