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3145U -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3145U
CN212323145U CN202021140334.6U CN202021140334U CN212323145U CN 212323145 U CN212323145 U CN 212323145U CN 202021140334 U CN202021140334 U CN 202021140334U CN 212323145 U CN212323145 U CN 212323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channel
battery
disposed
pressure reli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403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飞
曾朝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403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3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3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3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电池组与电动车辆。该电池组包括:壳体,设有容置腔;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电芯组件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填充有胶水,以固定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设有隔条;以及泄压部,设于所述壳体。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中在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可顺利地经过第一通道及泄压部逸出,从而避免电芯组件热失控时不能及时排出高温气体的弊端,以消除电池组爆炸的隐患。

Description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组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的时刻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的装置。一般地,电池组包括电芯组件、电池管理组件以及用于收容上述两组件的壳体。其中,作为核心部件的电芯组件通常包括多个相邻设置并相互串联(或并联)的电芯,该多个电芯可以共同配合以实现期望功率的输出。
为保证电芯组件能够稳定地安装于壳体内而不发生位移变化,有一些厂商会采用灌封胶、硅胶等胶水对电池组进行灌胶处理,以使上述胶水填充在电芯组件的外表面与壳体内壁之间并完全包裹电芯组件,则电芯组件整体稳定地固定于壳体,进而可克服电芯组件在壳体内发生位移的缺陷。
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经过灌胶处理的电池在内部电芯组件发生短路或过量充电等异常事故时,电芯组件将发生热失控并产生高温气体,而灌胶处理使电芯组件呈一密闭的状态,难以及时排出上述高温气体,故而经过灌胶处理的电池在热失控时可能引发电池爆炸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池组与电动车辆,以解决目前经过灌胶处理的电池组在电芯组件热失控时不能及时排出高温气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组,包括壳体、电芯组件与泄压部。壳体设有容置腔。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其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电芯组件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填充有胶水,以固定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设有隔条。泄压部设于所述壳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包装袋和第一极耳,所述电极组件设于包装袋内,所述第一极耳延伸出包装袋,所述包装袋设有薄弱部,所述薄弱部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包装袋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极耳自所述第一密封部延伸出包装袋,所述薄弱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一薄弱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底壁、顶壁和多个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多个侧壁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设于电芯组件和所述多个侧壁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隔条设于所述侧壁和电芯组件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所述泄压部设于第一侧壁,所述薄弱部设于第一侧壁和电极组件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泄压部设于顶壁,所述泄压部与所述第一通道之间设有电路板和固定架,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空气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泄压部与所述第一通道之间设有电路板和固定架,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空气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电路板和第二支架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置设有间隙,所述电池组包括连接所述电芯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间隙与电路板固定,所述空气通道设于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隔条为发泡胶,所述电池组包括设于电芯组件和侧壁之间的绝缘件,所述第一侧壁包括设于第一通道的固定部,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固定部接触连接,所述隔条与所述绝缘件和固定部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隔条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不同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池组包括设于第二通道的填充件,所述固定部、所述绝缘件、所述填充件、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填充区域,所述隔条设于所述填充区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隔条连接到底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芯之间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可限制所述胶水通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泄压部为设于壳体的泄压孔或防爆结构,所述防爆结构包括防爆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泄压孔包括设于壳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显示板灯孔和/或按键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接的第二侧壁,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设于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薄弱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第二薄弱部,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接的第四侧壁,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设于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所述薄弱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密封部的第三薄弱部,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包括壳体、电芯组件以及泄压部。其中,壳体设有用以收容电芯组件的容置腔。电芯组件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隔条以将两通道分隔开;其中,第一通道位于电芯组件与壳体之间,第二通道填充有用以固定电芯组件与壳体的胶水。泄压部设于壳体上。
则,与目前市场上的电池组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中的电芯组件与壳体通过第二通道内的胶水固定连接,而在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可顺利地经过第一通道及泄压部逸出,从而避免电芯组件热失控时不能及时排出高温气体的弊端,以消除电池组爆炸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的立体部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池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芯组件与壳体的多个侧壁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池组的一个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顶壁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电芯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电芯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电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电芯的展开示意图;
图11为电池管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电池管理组件一个方向的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其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的立体示意图及部分分解示意图,该电池组包括壳体100、电芯组件200、泄压部(未示出)以及电池管理组件300。其中,壳体100设有容置腔111。电芯组件200收容于容置腔111,其包括多个电芯210。同时结合图4,其示出了该电池组的一个方向的剖切示意图,该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之间设有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13,该第一通道112与第二通道113之间设置有隔条114并由该隔条114分隔开;其中,第二通道113填充有胶水,以固定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泄压部设于壳体100,第一通道112位于电芯组件200与壳体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多个”意为两个以上。
所述壳体100,请具体参照图2,并结合图4,其包括底壁110、多个侧壁120与顶壁130。其中,底壁110整体呈一板状结构。该多个侧壁120围合呈一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中空的长方体形状,该多个侧壁120的一端固定于底壁110,并与底壁110围合形成上述的容置腔111。本实施例中,上述多个侧壁120具体为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以及第四侧壁124,该四个侧壁依次连接,并围合呈所述长方体形状。其中,第一侧壁121与第三侧壁123均在靠近电芯组件200的一端设有两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固定部1211,该固定部1211靠近底壁110的一端设有螺纹孔,底壁110在对应位置设有适配的过孔,以便底壁110分别与第一侧壁121、第三侧壁123通过螺钉连接。顶壁130设于上述多个侧壁120远离底壁110的一端,并基本封闭容置腔111的开口。
所述电芯组件200,请具体参照图7及图8,其分别示出了电芯组件200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分解示意图,同时结合图1至图4,该电芯组件200包括多个沿上述第一方向X依次堆叠设置的电芯210,该电芯组件200与上述多个侧壁120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12及第二通道113,该第一通道112及第二通道113分别沿第一方向X延伸,即是:第一通道112及第二通道113设于电芯组件及上述多个侧壁120之间。请结合图5,其示出了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该电池组还包括两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隔条114,该两隔条114设于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21之间,且分别与电芯组件200及第一侧壁121抵接,以将电芯组件200与上述多个侧壁120之间的间隙分隔成第一通道112与第二通道113。其中,第一通道112设于电芯组件200与第一侧壁121之间;第二通道113设于电芯组件200与第一侧壁121之外的其他侧壁(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及第四侧壁124)之间,且第二通道113填充有用以固定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的胶水,本实施例中,该胶水为灌封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胶水还可以是发泡胶、硅胶、导热胶等其他可固化的流体材料,在此不一一限定。
可选地,上述隔条114为固化后的发泡胶。该电池组设有两填充区域,以供发泡胶以预期的规则分别在两填充区域发泡成型为上述隔条114。本实施例中,上述每一填充区域均由上述固定部1211、绝缘件115、电芯组件200、填充件116以及壳体100围合形成。请具体参照图4,并结合其他附图,两绝缘件115分别与第一侧壁121上的两固定部1211一一对应,一绝缘件115嵌设于一固定部1211与电芯组件200之间,该绝缘件115可限制发泡胶通过;两填充件116分别与上述第一侧壁121上的固定部1211一一对应,一填充件116嵌设于与电芯组件200与第二侧壁122之间,另一填充件116嵌设于电芯组件200与第四侧壁124之间,该填充件116可限制发泡胶通过;如此,上述第一侧壁121的两固定部1211分别与对应的绝缘件115、对应的填充件116、电芯组件200以及壳体100围成上述的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填充区域,上述隔条设于该填充区域内。即是:绝缘件115与固定部1211接触连接,隔条116与相应的绝缘件115及相应的固定部1211接触连接,且第一通道与隔条116分别位于对应的固定部的不同侧。进一步可选地,上述隔条114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到底壁110,另一端延伸至电芯组件200远离底壁110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115是可以省略的。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填充区域亦可以同时填充发泡胶(即隔条)与胶水;具体地,在发泡胶于上述填充区域实际的发泡过程中,发泡胶可能未填满整个发泡区域,则沿图4所示的竖直方向,发泡胶可能与填充件116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述填充区域进一步填充上述胶水,使胶水填充满发泡胶与填充件116之间的间隙,即是:发泡胶与填充件之间设置有上述胶水。
对于电芯210,请具体参照图9及图10,其分别示出了单个电芯210的立体示意图及展开示意图,同时结合图7及图8,电芯210包括电极组件211、包装袋212和两第一极耳213。其中,电极组件211设于包装袋212内部,包装袋212由一整块材料弯折以包裹上述电极组件211,同时在电极组件211的周边区域通过胶粘、热熔等方式密封连接形成;上述密封连接的部位形成包装袋212的密封部(未示出)。为便于电芯210在热失控时,其内的高温气体能够及时且有针对性地从一特定部位规则有序地逸出,该包装袋212在密封部的区域设置有薄弱部(未示出),该薄弱部的强度低于其他部位的强度,电芯210产生的高温气体会迅速冲破该薄弱部逸出。本实施例中,该薄弱部设于第一通道112与电极组件211之间,即是该薄弱部设于电极组件211与第一侧壁121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薄弱部亦可以设置在电极组件211与其他侧壁之间。
第一极耳213的一端与电极组件211连接,另一端延伸出包装袋212,该一对第一极耳213分别为一正极性的极耳与一负极性的极耳。可选地,上述密封部包括设于电极组件211与第一通道112之间的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极耳213自上述第一密封部伸出包装袋212,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设于电芯的顶边,其与第一侧壁121对应,密封部还包括分别设于电芯的两侧边的第二密封部与第三密封部,该第二密封部与第三密封部分别与第二侧壁122及第四侧壁124对应。上述薄弱部包括设于该第一密封部的第一薄弱部。每一第一极耳213均包括连接部与弯折部,连接部的一端与电极组件211连接,另一端穿过上述包装袋211且沿第二方向Y朝远离包装袋212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方向Y为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方向;弯折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远离主体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沿上述第一方向X延伸。任意相邻的两电芯210之间,两相互对应的第一极耳213的弯折部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相邻两电芯210的彼此靠近的一对弯折部相互搭接并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各电芯210之间串联,各电芯210之间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极耳213的极性相反。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各电芯210之间亦可以并联连接,此时只需在上述基础上将相互连接的第一极耳设置成极性相同,同时通过一铜排连接各正极性的第一极耳,通过另一铜排连接各负极性的第一极耳即可。
进一步地,为避免弯折部因悬空而容易受到破坏发生变形,上述电芯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支撑件220。具体地,请返回参照图7及图8,同时结合其他附图,该第一支撑件220设于包装袋212靠近上述第一通道112的一端并与包装袋212、绝缘件115分别抵接,沿第一方向X,一第一支撑件220同时抵接于两电芯210的包装袋212;第一极耳213的弯折部承载于第一支撑件220远离包装袋212的一端。可选地,第一支撑件220为泡棉,所述泡棉为透气结构,第一支撑件220一方面可以用于承载第一极耳213的弯折部,另一方面还可以允许电芯210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
更进一步地,为避免该电池组在装配或使用的过程中,电芯组件200的第一极耳212与其他金属件接触而引发电路故障,该电芯组件200还包括绝缘挡片230。请具体参阅图7,绝缘挡片230设于电芯组件200设有第一极耳213的一端,其整体覆盖各电芯210的第一极耳213并与各电芯210固定。绝缘挡片230的熔化温度为第一阈值,其在受到大于上述第一阈值的温度时将发生熔化,该第一阈值小于电池组的热失控温度,则电芯组件200产生的高温气体可穿过绝缘挡片230进入第一通道112,然后经由上述泄压部逸出壳体100。
所述泄压部,其设置于壳体100,并相对壳体100其他的部位更为薄弱,上述第一通道112具体位于电芯组件200与该泄压部之间,该泄压部用于在电芯组件200因热失控等因素产出高温气体时,供该高温气体通过以使该高温气体逸出壳体100之外。本实施例中,该泄压部为泄压孔结构;具体地,请结合图6,其示出了顶壁130的立体示意图,顶壁130的外表面设有与上述容置腔111连通的显示板灯孔131和按键孔132等通孔结构,上述泄压孔包括该显示板灯孔131和/或按键孔132。泄压部与上述第一通道之间还设有空气通道,即是该空气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则,电芯组件200逸出的高温气体依次经过上述第一通道、空气通道及上述泄压孔逸出壳体100。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泄压部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其能够在电芯组件产生高温气体时供所述高温气体通过即可;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泄压部还可以是防爆结构,该防爆结构包括防爆片,高温气体冲开防爆片流动到壳体100之外,该防爆片可以是壳体100本身的一个低强度的薄弱区域,该防爆片也可以是在壳体100开孔后另外再覆盖的薄膜结构,该防爆片还可以是一安装于壳体100上的防爆阀上的一个防爆膜结构。此外,泄压部亦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设于上述第一侧壁。
本实施例中,该电池组还包括缓冲组件400,具体请参照图8,同时结合其他附图。缓冲组件400具有一定弹性,其设于电芯组件200的至少部分区域与壳体100的侧壁之间,并与上述固定部1211、绝缘件115、填充件116共同配合作用,从而使各电芯210、第一支撑件220能够维持在一相对固定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400可限制上述胶水通过,有利于减少胶水用量,降低成本。缓冲组件400包括端部缓冲件410与侧部缓冲件420;其中,端部缓冲件510设于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的第三侧壁123之间,侧部缓冲件242设于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的第二侧壁122(或第四侧壁124或底壁110)之间。可选地,该端部缓冲件510和/或侧部缓冲件520为泡棉。
进一步地,上述电芯组件200还包括设于电芯210之间的隔离件240。具体地,请参照图8,隔离件240整体呈扁平的片状结构,且可限制上述胶水通过,该隔离件240的设置使得相邻的两电芯210之间具有一定的安全间隙,该安全间隙为电芯210的膨胀提供了一定的余量。可选地,隔离件240为弹性件,则在电芯热失控时,隔离件240能够通过弹性形变高效吸收电芯210的膨胀量,进而避免电芯210本体内气压过大无法形变而发生爆炸的隐患。
所述电池管理组件300,请参照图11与图12,其分别示出了电池管理组件300的立体示意图及一个方向的投影示意图,同时结合其他附图,电池管理组件300设于上述容置腔111,并位于第一通道与泄压部之间,其包括电路板310、固定架320、两铜排330(图4)以及柔性电路板340(图4)。电路板310固定于固定架320并与电芯组件200电连接,其用于控制管理电芯组件200适时完成期望工作。固定架320包括第一支架321和第二支架322。其中,第一支架321呈背向电芯组件200放置的盒体状,其限定出一收容上述电路板310及第二支架412的收容腔(未示出);沿上述第一方向X,第一支架321设于电芯组件200的一侧并位于上述高温气体自第一通道112处流向泄压部的路径上,上述电路板310具体固定于该第一支架321。第二支架322收容于上述收容腔并固定于第一支架321,并与第一支架411靠近第一侧壁12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间隙323,该第二支架322用于安装上述两铜排330。铜排330远离第二支架322的一端与电芯组件200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柔性电路板340的一端与上述各电芯210的极耳分别电连接,另一端首先穿过第一支架321靠近电芯组件200的一端,然后穿过上述间隙323与电路板310固定并电连接。
为便于上述电芯组件200产生的高温气体排出,上述固定架320设有与第一通道112连通的第一空气通道350。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空气通道350同时设置于第一支架321与第二支架322,其整体贯通第一支架321与第二支架322;具体地,其包括设于第一支架321的第一通孔,以及设于第二支架322的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上述第一通孔连通。即是,自电芯组件200逸出的高温气体依次经过上述第一通道、部分空气通道、第一空气通道、部分空气通道以及泄压部逸出壳体100。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空气通道还可以仅设于第一支架;在第二支架不收容于第一支架的收容腔时,上述第一空气通道还可以仅设置于第二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包括壳体100、电芯组件200、泄压部以及电池管理组件300。其中,壳体100设有用于收容电芯组件200的容置腔111。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之间设有第一通道112与第二通道113,该第一通道112与第二通道113之间设置有隔条114以将两通道分隔开;其中,第一通道112位于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之间,第二通道113填充有用以固定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的胶水。泄压部设置于壳体100上。则,与目前市场上的电池组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中的电芯组件200与壳体100通过第二通道113内的胶水固定连接,而在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可经过第一通道112及泄压部逸出,从而避免电芯组件200热失控时不能及时排出高温气体的弊端,以消除电池组爆炸的隐患。
应当理解,即使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极耳213与第一侧壁121对应,第一薄弱部设置于电芯组件200与第一侧壁121之间,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耳213仍与第一侧壁121对应,上述薄弱部还包括设于第二密封部的第二薄弱部,即是第二薄弱部与第二密封部均位于电极组件211与第二侧壁122之间,相应地,第一通道112设于电极组件211与第二侧壁122之间。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薄弱部还包括设于第三密封部的第三薄弱部,即是第三薄弱部与第三密封部均位于电极组件211与第四侧壁124之间,相应地,第一通道112设于电极组件211与第四侧壁124之间。还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薄弱部同时包括上述第一薄弱部、第二薄弱部、第三薄弱部中的至少两个,相应地,第一通道112设于上述薄弱部(第一薄弱部或第二薄弱部或第三薄弱部)和对应该薄弱部的侧壁之间。此外,泄压部的设置位置亦可以随第一薄弱部的设置位置而相应变化,例如,当第一通道位于电极组件211与第二侧壁122之间时,泄压部可以设置在第二侧壁122;例如,当第一通道位于电极组件211与第四侧壁124之间时,泄压部可以设置在第四侧壁124。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电池组,为便于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组区分,以下将该电池组称为第二电池组,同时将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组称为第一电池组。该第二电池组与第一电池组的主要不同在于:
第一电池组仅设有一第一通道112,电芯210包括两第一极耳213,该两第一极耳213均设于电芯同一侧;
而第二电池组还设有另一第一通道,电芯210包括一第一极耳与一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极设于电芯不同侧。
具体地,该另一第一通道设置于电芯组件与第三侧壁之间。电芯组件200与第三侧壁之间设置有两上述隔条,该两隔条、电芯组件与第三侧壁共同围成另一第一通道,电芯组件与上述多个侧壁之间的间隙除第一通道之外的区域为第二通道,即是:该两隔条将上述另一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分隔开。可选地,上述密封部还包括设于电极组件与第三侧壁之间的第四密封部,包装袋还包括设于第四密封部的第四薄弱部,即是:单个电芯产生的高温气体至少部分可通过第四薄弱部逸出,然后通过该另一第一通道及泄压部逸出壳体,进一步地,第三侧壁上也可设有泄压部。
第一极耳设于电极组件与第一侧壁之间,其与上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第一极耳213的结构相同;第二极耳设于电极组件与第三侧壁之间,其亦与上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第一极耳213的结构相同,该第二极耳的一端与电极组件连接,另一端自上述第四密封部延伸出包装袋。
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组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第二电池组在热失控时可同时通过两第一通道及泄压部进行泄压,其排气效率更高,故该第二电池组的防爆效果更佳。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电池组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还可以设置在第三侧壁,或者,泄压部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泄压部设于上述顶壁,至少一泄压部设于上述第一侧壁,至少一泄压部设于第三侧壁。此外,第二电池组中,第一薄弱部和/或第四薄弱部亦可以是不与极耳对应地设置,即是第一薄弱部和/或第四薄弱部设置在电极组件与第二侧壁122(或第四侧壁124)之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组。由于包括上述电池组,故该储能装置在电池组热失控时能够及时排出高温气体,消除电池组爆炸的隐患。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其包括上述的储能装置,即是:该电动车辆亦包括上述的电池组。该电动车辆在电池组热失控时能够及时排出高温气体,消除电池组爆炸的隐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容置腔;
电芯组件,包括多个堆叠设置的电芯,设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电芯组件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填充有胶水,以固定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设有隔条;以及
泄压部,设于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包装袋和第一极耳,所述电极组件设于包装袋内,所述第一极耳延伸出包装袋,所述包装袋设有薄弱部,所述薄弱部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极耳自所述第一密封部延伸出包装袋,所述薄弱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一薄弱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壁、顶壁和多个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多个侧壁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设于电芯组件和所述多个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设于所述侧壁和电芯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
所述泄压部设于第一侧壁,所述薄弱部设于第一侧壁和电极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设于顶壁,所述薄弱部设于侧壁和电极组件之间,所述电池组包括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空气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与所述第一通道之间设有电路板和固定架,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空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电路板和第二支架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置设有间隙,所述电池组包括连接所述电芯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间隙与电路板固定,所述第一空气通道设于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条为发泡胶,所述电池组包括设于电芯组件和侧壁之间的绝缘件,所述第一侧壁包括设于第一通道的固定部,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固定部接触连接,所述隔条与所述绝缘件和固定部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隔条设于所述固定部的不同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设于第二通道的填充件,所述固定部、所述绝缘件、所述填充件、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填充区域,所述隔条设于所述填充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连接到底壁。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芯之间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可限制所述胶水通过。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泄压部为设于壳体的泄压孔或防爆结构,所述防爆结构包括防爆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泄压孔包括设于壳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显示板灯孔和/或按键孔。
16.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CN202021140334.6U 2020-06-18 2020-06-18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Active CN212323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0334.6U CN212323145U (zh) 2020-06-18 2020-06-18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0334.6U CN212323145U (zh) 2020-06-18 2020-06-18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3145U true CN212323145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7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40334.6U Active CN212323145U (zh) 2020-06-18 2020-06-18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31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5853A (zh) * 2021-04-07 2021-07-13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导热胶、电化学装置、电子装置及电化学装置的封装方法
WO2022218051A1 (zh) * 2021-04-15 2022-10-20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CN116171505A (zh) * 2021-05-31 2023-05-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5853A (zh) * 2021-04-07 2021-07-13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导热胶、电化学装置、电子装置及电化学装置的封装方法
WO2022218051A1 (zh) * 2021-04-15 2022-10-20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CN116171505A (zh) * 2021-05-31 2023-05-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23145U (zh)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US20220021068A1 (en) Battery, and related devic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on apparatus thereof
CN212323146U (zh)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WO2018157557A1 (zh) 电池模组
EP2637235B1 (en) Battery module
KR102616025B1 (ko) 커버판 조립체, 배터리 셀,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장치
CN113646960B (zh)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US20240030517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Improved Cooling Structure
WO2014093607A1 (en) Battery module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W202127706A (zh) 一種電池、電池模組、電池包和電動車
EP3979396A1 (en)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heat insulating member,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CN212751049U (zh)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KR20220071135A (ko) 탈기 덕트가 제공된 금속-이온 축전지, 액체 냉각을 가진 연관 배터리 모듈 또는 배터리 팩
CN113939935B (zh)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组、使用电池单体作为电源的装置及电池单体的组装方法
WO2021253329A1 (zh) 电池组与电动车辆
WO2021092754A1 (zh) 电池储能模块及电池储能装置
EP3869608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N116169414A (zh) 电池、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529115U (zh) 一种电池包
KR102547532B1 (ko) 진공차열판 및 진공차열판으로 형성된 차열케이스
JP2013004402A (ja) 二次電池セル、二次電池装置、車両、電気機器及び二次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14678652A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213483864U (zh) 电池包总成及车辆
US12009542B2 (en)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3193297A (zh) 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