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8902U - 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18902U CN212318902U CN202020285206.4U CN202020285206U CN212318902U CN 212318902 U CN212318902 U CN 212318902U CN 202020285206 U CN202020285206 U CN 202020285206U CN 212318902 U CN212318902 U CN 2123189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positioning
- bushing
- casing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包括壳体和衬套,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衬套设有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顶部敞开的包裹槽,所述衬套伸入壳体内且二者相固定,第二开口将第三开口与壳体内部相接通,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使得从外形来看壳体与衬套呈一体式结构的造型。由于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使得从外形来看壳体与衬套呈一体式结构的造型,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出壳体的第一开口,使得衬套与壳体之间更具有一体化的既视感,在追求简约的当今,该种装配方式更受大众喜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
背景技术
抽取式龙头是现代家庭常用的出水组件,包括空心的弯管、出水软管和抽取头,出水软管穿过弯管一端连接抽取头,出水软管上会加挂配重块,在抽出抽取头后利用配重块的重量使抽取头回位,抽取头需要反复抽拉并复位,会造成抽取头与壳体之间会产生碰撞,所以壳体与抽取头之间还需要设置衬套以提高壳体的使用寿命。
而现有的衬套与壳体之间的装配,从外观看往往能看见二者的装配结构如装配孔、装配缝隙等,造成外观不够美观且缺乏整体性。
且,现有的抽取头复位后经常不能跟弯管很好的啮合,需要用户手动进行矫正复位,影响操作。
或者,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260013A、专利名称为一种抽拉式龙头的发明专利申请,其通过在抽取头组件上设有磁铁,在弯管与抽取头组件对接的一端内侧涂覆磁吸层,有助于抽取头更好的复位、导正。但是,该种结构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使抽取式龙头结构更加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的技术方案之一,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壳体与衬套的装配使得抽取式龙头的外形不够美观、缺乏整体性的不足,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包括壳体和衬套,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衬套设有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顶部敞开的包裹槽,所述衬套伸入壳体内且二者相固定,第二开口将第三开口与壳体内部相接通,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使得从外形来看壳体与衬套呈一体式结构的造型。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三开口朝向衬套外侧延伸出端边,该端边设有向上延伸的包裹沿,所述衬套侧壁、端边和包裹沿之间围成所述的包裹槽。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包裹沿设有定位部,所述壳体设有定位配合部,通过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定位配合以将壳体与衬套相固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与包裹沿相固接的定位片和固接在定位片内侧的定位突起,所述定位配合部为定位孔,该定位片靠抵在壳体外侧面以遮挡定位孔,且定位突起卡入定位孔内以进行定位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衬套外侧壁设有若干纵向延伸的筋条,该些筋条压抵在壳体内周面以进一步对衬套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的技术方案之二,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壳体与衬套的装配使得抽取式龙头的外形不够美观、缺乏整体性的不足,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包括壳体和衬套,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开口和定位配合部,所述衬套设有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能遮挡定位配合部的定位部,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顶部敞开的包裹槽,所述衬套伸入壳体内且通过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定位配合以将二者固定,第二开口将第三开口与壳体内部相接通,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使得从外形来看壳体与衬套呈一体式结构的造型、且定位部从外侧遮挡定位配合部以使壳体与衬套的装配后的外观完整与美观。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三开口朝向衬套外侧延伸出端边,该端边设有向上延伸的包裹沿,所述衬套侧壁、端边和包裹沿之间围成所述的包裹槽。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与包裹沿相固接的定位片和固接在定位片内侧的定位突起,所述定位配合部为定位孔,该定位片靠抵在壳体外侧面以遮挡定位孔且定位突起卡入定位孔内以进行定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的技术方案之三,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为了使抽取头更好的复位、导正,使得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包括壳体、衬套、抽取头和软管,所述壳体头端部设有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延伸至壳体侧壁,所述衬套设有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形状与第一开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衬套从壳体头端伸入壳体内并与壳体相固定,所述第二开口将第三开口与壳体内部相接通,第三开口与第一开口完全对应,且第三开口在衬套侧壁处形成具有导向功能的复位部;所述软管一端与抽取头相连接、另一端穿过衬套后伸入壳体内,所述抽取头设有复位配合部,所述复位配合部与复位部的其中一部分或全部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时该抽取头完成复位。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复位部呈上小下大的缩口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当复位配合部与复位部的最顶端处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时该抽取头完成复位。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三开口包括位于衬套底端面的第三横向开口面和位于衬套侧壁的第三侧向开口面,第三横向开口面两端分别与第三侧向开口面两端相连接以形成一个闭合的连接面,该第三侧向开口面为所述复位部。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复位配合部为横向设置的边、柱、块或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三开口朝向衬套外侧延伸出端边,该端边靠抵在第一开口外侧。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端边处设有向上延伸的包裹沿,所述衬套侧壁、端边和包裹沿之间围成包裹槽,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包裹沿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壳体设有能与定位部相定位配合的定位配合部,通过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定位配合以将衬套与壳体固定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衬套外侧壁设有若干纵向延伸的筋条,该些筋条压抵在壳体内周面以进一步对衬套进行轴向限位。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片和固接在定位片内侧的定位突起,所述定位配合部为定位孔,该定位片靠抵在壳体外侧面且定位突起卡入定位孔内以进行定位配合。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使得从外形来看壳体与衬套呈一体式结构的造型,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出壳体的第一开口,使得衬套与壳体之间更具有一体化的既视感,在追求简约的当今,该种装配方式更受大众喜欢。
2.定位片靠抵在壳体外侧面以遮挡定位孔,且定位突起卡入定位孔内以进行定位配合使得壳体与衬套相固定,在保证二者固定的同时,定位片还能从外部遮挡定位孔,使得从外部完全看不见壳体与衬套的装配结构以及装配间隙,增加了壳体与衬套的整体性。
3.衬套外侧壁设有筋条,该些筋条压抵在壳体内周面以进一步对衬套进行轴向限位,以使衬套与壳体之间的装配更加牢固。
4.由于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延伸至壳体的侧壁和衬套的侧壁,且在第三开口位于衬套的侧壁处形成复位部,复位配合部形状与复位部的其中一部分形状完全匹配,当抽取头被拉出需要进行复位时:若复位配合部正对复位部中与复位配合部完全匹配的那一部分(以下简称那一部分),则抽取头只需继续向上移动直至复位配合部和那一部分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时该抽取头完成复位;若复位配合部未和那一部分相正对,也即,复位配合部有可能与那一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相对应时,复位部会起导向作用,所述复位配合部会沿着复位部的其他部分向上移动直至复位配合部和那一部分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时该抽取头完成复位。衬套与壳体为抽取式龙头必需的部件,在不增加额外部件的基础上,仅在衬套的第三开口处形成复位结构,且仅在抽取头上增加一个复位配合部,便可解决抽取头的复位问题,结构简单且紧凑。同时,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延伸至壳体的侧壁和衬套的侧壁,该造型与传统的抽取式龙头的造型完全不同,造型独特且美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复位部呈上小下大的缩口状,可引导复位配合部向上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6.复位配合部与复位部的最顶端处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时该抽取头完成复位,也即,那一部分为复位部的最顶端处,使得抽取头复位后不会晃动,更加稳定。
7.第三侧向开口面为所述复位部,仅通过第三开口本身的形状与复位配合部相配合完成导向及复位功能,从外形来看并未增加可视化的结构,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该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中抽取头复位到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该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中抽取头复位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绘示了该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中抽取头复位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绘示了壳体与衬套的分解示意图。
图5绘示了壳体与衬套的装配示意图。
图6绘示了图5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7绘示了衬套的结构图。
图8绘示了壳体的局部结构图。
图9绘示了该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9,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抽取式龙头结构,它包括壳体10、衬套20、抽取头30和软管40。
所述壳体10头端部设有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延伸至壳体10侧壁。如图8 所示,该第一开口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为位于壳体10底端面的第一横向开口面11,另一部分为位于壳体10侧壁的第一侧向开口面12,第一横向开口面11和第一侧向开口面12之间圆弧过渡,且第一侧向开口面12呈上小下大的缩口状,同时左右对称。第一侧向开口面12可以呈倒U形形状,也可呈三角形或梯形形状等,不以此为限,以能满足上小下大的缩口结构即可。
所述衬套20设有第二开口21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形状与第一开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衬套20从壳体10头端伸入壳体10内并与壳体10相固定,所述第二开口21将第三开口与壳体10内部相接通,第三开口与第一开口完全对应,且第三开口在衬套20侧壁处形成具有导向功能的复位部;所述软管 40一端与抽取头30相连接、另一端穿过衬套20后伸入壳体10内,所述抽取头30设有复位配合部,所述复位配合部与复位部的其中一部分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时该抽取头30完成复位。所述抽取头30与软管40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如图6和图9所示,所述第三开口与第一开口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开口包括位于衬套20底端面的第三横向开口面22和位于衬套20侧壁的第三侧向开口面23,第三横向开口面22两端分别与第三侧向开口面23两端相连接以形成一个闭合的连接面,该第三侧向开口面23为所述复位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部呈上小下大的缩口状,也即,该复位部轨迹与第二侧向开口面23轨迹相匹配。最好,所述复位部左右对称布置。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第三侧向开口面23整体呈倒U形,也即,该第三侧向开口面23仅为一个弧面;该第三侧向开口面23整体也可呈三角形或梯形形状等,也即,第三侧向开口面23可以为多个面的组合,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复位配合部为横向设置的一圆弧面31,该圆弧面31的形状大小与第三侧向开口面23的最顶端处的形状大小相同。根据需要,所述复位配合部也可为横向设置的边、柱、块等,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当复位配合部与复位部的最顶端处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时该抽取头30完成复位。复位部的最顶端处可以是一条边,也可以是一个面或是多个面,不以此为限,如:当复位部呈U形时其最顶端处可以为一个弧形面或一条边,对应的,复位配合部可以是弧形面或圆柱体;当复位部呈三角形时其最顶端处可以为一条边或是一条边加上两个面,对应的,复位配合部可以是三角形块;当复位部呈梯形时其最顶端处可以为一个面或三个面,对应的,复位配合部可以是梯形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口朝向衬套20外侧延伸出端边24,该端边24靠抵在第一开口外侧。也即,第三横向开口面22外侧和第三侧向开口面23外侧均设有所述的端边24。根据需要,位于第三侧向开口面23外侧的端边24也可成为所述的复位部,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端边24处设有向上延伸的包裹沿25,所述衬套20侧壁、端边24和包裹沿25之间围成包裹槽26,该包裹槽26顶端敞开,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26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
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裹沿25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壳体10设有能与定位部相定位配合的定位配合部,通过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定位配合以将衬套20与壳体10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片27和固接在定位片27 内侧的定位突起28,所述定位配合部为定位孔13,该定位片27靠抵在壳体10 外侧面且定位突起28卡入定位孔13内以进行定位配合。该定位片27可以遮挡定位孔13,从外观来看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衬套20外侧壁设有若干纵向延伸的筋条29,该些筋条29压抵在壳体10内周面以进一步对衬套20进行轴向限位,以保证壳体10与衬套20之间的装配更加牢固。
所述壳体10与衬套20的安装过程为:
将衬套20的第三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应,并将衬套20的第二开口21端伸入壳体10内,直至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26内且定位突起28卡入定位孔13内,装配完成后如图5所示,壳体10与衬套20整体性更好,外形也很美观,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连接结构。
抽取头30的复位、导正过程有两种,图2为其中一种,此时复位配合部在复位过程中始终与复位部的最顶端部相正对,复位部无需对复位配合部进行导向,抽取头30在重力锤的作用下继续向上移动便可将复位配合部与复位部的最顶端处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便完成抽取头30的复位,复位状态如图1所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抽取头30都会转动一定角度,抽取头30在复位过程中存在图3的状态,复位配合部并未正对复位部的最顶端处,而是偏左一定角度,此时复位配合部只需沿着复位部的底端向上移动直至复位配合部完全靠抵在复位部的最顶端处,便完成抽取头的复位、导正,复位过程非常快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和衬套,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衬套设有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顶部敞开的包裹槽,所述衬套伸入壳体内且二者相固定,第二开口将第三开口与壳体内部相接通,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使得从外形来看壳体与衬套呈一体式结构的造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朝向衬套外侧延伸出端边,该端边设有向上延伸的包裹沿,所述衬套侧壁、端边和包裹沿之间围成所述的包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沿设有定位部,所述壳体设有定位配合部,通过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定位配合以将壳体与衬套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与包裹沿相固接的定位片和固接在定位片内侧的定位突起,所述定位配合部为定位孔,该定位片靠抵在壳体外侧面以遮挡定位孔,且定位突起卡入定位孔内以进行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外侧壁设有若干纵向延伸的筋条,该些筋条压抵在壳体内周面以进一步对衬套进行轴向限位。
6.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和衬套,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开口和定位配合部,所述衬套设有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能遮挡定位配合部的定位部,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顶部敞开的包裹槽,所述衬套伸入壳体内且通过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定位配合以将二者固定,第二开口将第三开口与壳体内部相接通,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使得从外形来看壳体与衬套呈一体式结构的造型、且定位部从外侧遮挡定位配合部以使壳体与衬套的装配后的外观完整与美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朝向衬套外侧延伸出端边,该端边设有向上延伸的包裹沿,所述衬套侧壁、端边和包裹沿之间围成所述的包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与包裹沿相固接的定位片和固接在定位片内侧的定位突起,所述定位配合部为定位孔,该定位片靠抵在壳体外侧面以遮挡定位孔且定位突起卡入定位孔内以进行定位配合。
9.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包括壳体、衬套、抽取头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头端部设有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延伸至壳体侧壁,所述衬套设有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形状与第一开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衬套从壳体头端伸入壳体内并与壳体相固定,所述第二开口将第三开口与壳体内部相接通,第三开口与第一开口完全对应,且第三开口在衬套侧壁处形成具有导向功能的复位部;所述软管一端与抽取头相连接、另一端穿过衬套后伸入壳体内,所述抽取头设有复位配合部,所述复位配合部与复位部的其中一部分或全部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时该抽取头完成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呈上小下大的缩口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复位配合部与复位部的最顶端处完全对应的靠抵配合时该抽取头完成复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包括位于衬套底端面的第三横向开口面和位于衬套侧壁的第三侧向开口面,第三横向开口面两端分别与第三侧向开口面两端相连接以形成一个闭合的连接面,该第三侧向开口面为所述复位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配合部为横向设置的边、柱、块或面。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朝向衬套外侧延伸出端边,该端边靠抵在第一开口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边处设有向上延伸的包裹沿,所述衬套侧壁、端边和包裹沿之间围成包裹槽,所述第一开口伸入包裹槽内以将第一开口的边缘完全包裹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沿还设有定位部,所述壳体设有能与定位部相定位配合的定位配合部,通过定位部与定位配合部的定位配合以将衬套与壳体固定在一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外侧壁设有若干纵向延伸的筋条,该些筋条压抵在壳体内周面以进一步对衬套进行轴向限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片和固接在定位片内侧的定位突起,所述定位配合部为定位孔,该定位片靠抵在壳体外侧面且定位突起卡入定位孔内以进行定位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85206.4U CN212318902U (zh) | 2020-03-10 | 2020-03-10 | 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85206.4U CN212318902U (zh) | 2020-03-10 | 2020-03-10 | 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18902U true CN212318902U (zh) | 2021-01-08 |
Family
ID=7401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85206.4U Active CN212318902U (zh) | 2020-03-10 | 2020-03-10 | 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18902U (zh) |
-
2020
- 2020-03-10 CN CN202020285206.4U patent/CN2123189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18902U (zh) | 一种抽取式龙头结构 | |
WO1995028600A1 (fr) | Ensemble de fixation pour luminaire emboitable | |
CN113374908A (zh) | 抽取式龙头结构 | |
CN212106497U (zh) | 一种伸缩杆 | |
CN211395839U (zh) | 一种工业厨房龙头 | |
CN212250720U (zh) | 一种隐藏式家具接合装置 | |
CN210069083U (zh) | 一种阀的电磁单元 | |
CN104675311A (zh) | 一体式遮物帘卷收装置 | |
CN210611019U (zh) | 一种卡合式电子烟 | |
CN213754949U (zh) | 一种快装型扬声器 | |
CN214176295U (zh) | 连接器 | |
CN214743642U (zh) | 一种抽拉式龙头阀芯管 | |
CN216089201U (zh) | 一种双面钮扣 | |
CN220384420U (zh) | 一种直角边纽扣 | |
CN216951783U (zh) | 一种微型三通电磁阀 | |
CN219111042U (zh) | 一种可增强连接强度的卡接型环形滤网 | |
CN215372476U (zh) | 一种喷枪 | |
CN2424993Y (zh) | 脚踏车五通管的结构 | |
CN216453682U (zh) | 一种工字钮 | |
CN220769863U (zh) | 层板隐藏连接柱及层板 | |
CN216675165U (zh) | 一种新型镜柜组件 | |
CN219108932U (zh) | 一种桌腿装饰外罩组件 | |
KR810000814Y1 (ko) | 샨데리아 완간 | |
CN210014079U (zh) | 一种便于按压控制面板安装的连接装置 | |
CN213145507U (zh) | 一种龙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