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8204U -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8204U
CN212318204U CN202021177733.XU CN202021177733U CN212318204U CN 212318204 U CN212318204 U CN 212318204U CN 202021177733 U CN202021177733 U CN 202021177733U CN 212318204 U CN212318204 U CN 212318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urbine
main
cooling tower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77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德军
杜德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Jintud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yang Jintud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yang Jintud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yang Jintud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77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8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8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8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包括排水铜管、管道支架、盘管、叶轮、主轴、主水轮机壳体、进水铜管、扇叶、喷水管网、下端盖、电磁阀、副水轮机结构、支架、副轴和副扇叶,所述主水轮机壳体内设置叶轮,叶轮的主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水轮机壳体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废热排放水动能的充分利用,通过设置双层排风结构,可以较高效率的将动能转换成提升气流上升的能量,是用于排风口较小的冷却塔提高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对主水轮机壳体上表面浇水,通过上方较高的热量加快水分蒸发和上方排出气体的湿度,即通过增加湿度提高上方排出气体所能携带的热量,变相提高散热效率,也能够相对的直接的降低水轮机表面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免电冷却塔相关配件,具体是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背景技术
不用电冷却塔,其节能省电技术相比传统冷却塔而言主要体现在,不用电机驱动风叶运转,完全省却了电机装置。通过水机来驱动冷却塔风叶运转,其原理是用多少水流量转换成推动空气的质量,来与热水进行热交换。而电机是用多少千瓦的电功率来转换成推动空气的质量进行热交换。这就简单地变成了无电机冷却塔水机的轴功率与电机的轴功率相同,即可实现达到同样的冷却效果,冷却塔的外形、结构、尺寸、冷却原理都不需改变。
免电冷却塔以废热排出水的动能驱动水轮机工作,实现散热,而提高水轮机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故而水轮机的研发改进是该领域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包括排水铜管、管道支架、盘管、叶轮、主轴、主水轮机壳体、进水铜管、扇叶、喷水管网、下端盖、电磁阀、副水轮机结构、支架、副轴和副扇叶,所述主水轮机壳体内设置叶轮,叶轮的主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水轮机壳体上,主水轮机壳体的侧面切向方向成形有进水口并通过法兰结构连接外部的带有剩余动能的热水,主轴的顶部连接若干个扇叶;所述主水轮机壳体下方的排水口处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有下端盖,下端盖上开设若干个排水通孔,排水通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大于等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一部分排水通孔通过带电磁阀的管道连接副水轮机结构的进水端,副水轮机结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主水轮机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副水轮机结构的排水端通过另外的管道接入喷水管网,所述副水轮机结构的副轴顶端均固定连接若干个副扇叶,副扇叶均位于扇叶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另一部分的排水通孔通过管道直接连接下方的喷水管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水轮机结构的进水量为主水轮机结构的十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水轮机壳体的进水口外表面开设出水孔并连接进水铜管的一端,进水铜管的另一端连接盘管的一端,盘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水铜管的一端,而排水铜管的另一端朝向主轴对应的轴承外侧位置,通过排水铜管向主水轮机壳体上端浇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水轮机壳体的顶部成形成中间高周围低的形状且以其中轴线为起始开设螺旋凹槽用于导水,且主水轮机壳体的外表面也开设竖直凹槽导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延长轴、偏心轮、连杆、抽水筒体、活塞、筒体支架、进水单向阀、三通管和排水单向阀;所述主水轮机壳体内叶轮的主轴下端穿过下端盖设置,且主轴与下端盖之间的安装孔之间设置有轴承以及密封结构,所述主轴下端伸出的部分通过联轴器连接延长轴的一端,延长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偏心轮的转动中心,而偏心轮的偏心位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活塞上固定的中轴,同时活塞滑动连接在抽水筒体,抽水筒体背离偏心轮的一端连接三通管的一端,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排水单向阀的输入端和进水单向阀的输出端,排水单向阀保证三通管的一端只向外排水,进水单向阀保证三通管的一端只向内进水,而排水单向阀的输出端通过软管连接进水铜管的一端;所述进水单向阀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伸入到智能免电冷却塔下方的蓄水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当采用下方冷却水进行湿度增加操作的时候,主水轮机壳体的进水口外表面开设的出水孔通过堵头封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筒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筒体支架的一端,筒体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智能免电冷却塔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筒体的直径为主水轮机壳体进水口直径的1/20-1/30,以确保绝大部分动能用于维持扇叶工作排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废热排放水动能的充分利用,通过设置双层排风结构,可以较高效率的将动能转换成提升气流上升的能量,是用于排风口较小的冷却塔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对主水轮机壳体上表面浇水,通过上方较高的热量加快水分蒸发和上方排出气体的湿度,即通过增加湿度提高上方排出气体所能携带的热量,变相提高散热效率,也能够相对的直接的降低水轮机表面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中主水轮机壳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另一种实施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中抽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排水铜管1、管道支架2、盘管3、叶轮4、主轴5、主水轮机壳体6、进水铜管7、扇叶8、喷水管网9、下端盖10、电磁阀11、副水轮机结构12、支架13、副轴14、副扇叶15、螺旋导水槽16、下水槽17、延长轴18、偏心轮19、连杆20、抽水筒体21、活塞22、筒体支架23、进水单向阀24、三通管25、排水单向阀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包括排水铜管1、管道支架2、盘管3、叶轮4、主轴5、主水轮机壳体6、进水铜管7、扇叶8、喷水管网9、下端盖10、电磁阀11、副水轮机结构12、支架13、副轴14、副扇叶15、螺旋导水槽16和下水槽17,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内设置叶轮4,叶轮4的主轴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水轮机壳体6上,主水轮机壳体6的侧面切向方向成形有进水口并通过法兰结构连接外部的带有剩余动能的热水,主轴5的顶部连接若干个扇叶8,通过扇叶的工作带动下方气流上升,以加快对流用于散热;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下方的排水口处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有下端盖10,下端盖10上开设若干个排水通孔,排水通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大于等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和,确保排水顺利不影响叶轮转动。
一部分排水通孔通过带电磁阀11的管道连接副水轮机结构12的进水端,副水轮机结构1通过支架13固定连接在主水轮机壳体6的外表面;另一部分的排水通孔通过管道直接连接下方的喷水管网9,以便于向上喷射处水能够增加喷出水域空气换热的时间。
所述副水轮机结构1的排水端通过另外的管道接入喷水管网9,所述副水轮机结构1的副轴14顶端均固定连接若干个副扇叶15,副扇叶15均位于扇叶8的下方,副水轮机结构1的进水量为主水轮机结构的十分之一,其对主水轮机机构排出水剩余的动能进一步利用,通过设置双层扇叶进一步提高对排水水体的动能的充分利用,提高同步的排风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在动能不足以驱动更多的副水轮机结构1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电磁阀控制选择开启副水轮机结构1的数量,避免副水轮机结构1成为负担。
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的进水口外表面开设出水孔并连接进水铜管7的一端,进水铜管7的另一端连接盘管3的一端,盘管3的另一端连接排水铜管1的一端,而排水铜管1的另一端朝向主轴对应的轴承外侧位置,通过排水铜管1向主水轮机壳体6上端浇水,利用自身热量以及上升的风力使得排出的水能够快速蒸发,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而通过增大湿度能够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变相增加散热效果;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的顶部可以成形成中间高周围低的形状且以其中轴线为起始开设螺旋凹槽用于导水,且主水轮机壳体6的外表面也开设竖直凹槽导水,落下的部分水能够快速的冷却。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延长轴18、偏心轮19、连杆20、抽水筒体21、活塞22、筒体支架23、进水单向阀24、三通管25和排水单向阀26;
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内叶轮4的主轴5下端穿过下端盖设置,且主轴5与下端盖10之间的安装孔之间设置有轴承以及密封结构,所述主轴5下端伸出的部分通过联轴器连接延长轴18的一端,延长轴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偏心轮19的转动中心,而偏心轮19的偏心位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杆20的一端,连杆2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活塞22上固定的中轴,同时活塞滑动连接在抽水筒体21,抽水筒体21背离偏心轮的一端连接三通管25的一端,三通管25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排水单向阀26的输入端和进水单向阀24的输出端,排水单向阀26保证三通管25的一端只向外排水,进水单向阀24保证三通管25的一端只向内进水,而排水单向阀26的输出端通过软管连接进水铜管7的一端,同时主水轮机壳体6的进水口外表面开设的出水孔通过堵头封堵;所述进水单向阀24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伸入到智能免电冷却塔下方的蓄水区;
所述抽水筒体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筒体支架23的一端,筒体支架23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智能免电冷却塔的底部。
所述抽水筒体21的直径为主水轮机壳体6进水口直径的1/20-1/30,以确保绝大部分动能用于维持扇叶工作排风。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主轴带动偏心轮运动,从而带动活塞往复运动,实现抽水和向上排水的过程,进而可以将下方的温度较低的水抽到主水轮机壳体6上,通过冷水蒸发增大吸收能量吸收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包括排水铜管(1)、管道支架(2)、盘管(3)、叶轮(4)、主轴(5)、主水轮机壳体(6)、进水铜管(7)、扇叶(8)、喷水管网(9)、下端盖(10)、电磁阀(11)、副水轮机结构(12)、支架(13)、副轴(14)和副扇叶(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内设置叶轮(4),叶轮(4)的主轴(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水轮机壳体(6)上,主水轮机壳体(6)的侧面切向方向成形有进水口并通过法兰结构连接外部的带有剩余动能的热水,主轴(5)的顶部连接若干个扇叶(8);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下方的排水口处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有下端盖(10),下端盖(10)上开设若干个排水通孔,排水通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大于等于进水口的横截面积之和;一部分排水通孔通过带电磁阀(11)的管道连接副水轮机结构(12)的进水端,副水轮机结构(12)通过支架(13)固定连接在主水轮机壳体(6)的外表面;所述副水轮机结构(12)的排水端通过另外的管道接入喷水管网(9),所述副水轮机结构(12)的副轴(14)顶端均固定连接若干个副扇叶(15),副扇叶(15)均位于扇叶(8)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另一部分的排水通孔通过管道直接连接下方的喷水管网(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轮机结构(1)的进水量为主水轮机结构的十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的进水口外表面开设出水孔并连接进水铜管(7)的一端,进水铜管(7)的另一端连接盘管(3)的一端,盘管(3)的另一端连接排水铜管(1)的一端,而排水铜管(1)的另一端朝向主轴对应的轴承外侧位置,通过排水铜管(1)向主水轮机壳体(6)上端浇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的顶部成形成中间高周围低的形状且以其中轴线为起始开设螺旋凹槽用于导水,且主水轮机壳体(6)的外表面也开设竖直凹槽导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长轴(18)、偏心轮(19)、连杆(20)、抽水筒体(21)、活塞(22)、筒体支架(23)、进水单向阀(24)、三通管(25)和排水单向阀(26);所述主水轮机壳体(6)内叶轮(4)的主轴(5)下端穿过下端盖设置,且主轴(5)与下端盖(10)之间的安装孔之间设置有轴承以及密封结构,所述主轴(5)下端伸出的部分通过联轴器连接延长轴(18)的一端,延长轴(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偏心轮(19)的转动中心,而偏心轮(19)的偏心位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杆(20)的一端,连杆(2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活塞(22)上固定的中轴,同时活塞滑动连接在抽水筒体(21),抽水筒体(21)背离偏心轮的一端连接三通管(25)的一端,三通管(25)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排水单向阀(26)的输入端和进水单向阀(24)的输出端,排水单向阀(26)保证三通管(25)的一端只向外排水,进水单向阀(24)保证三通管(25)的一端只向内进水,而排水单向阀(26)的输出端通过软管连接进水铜管(7)的一端;所述进水单向阀(24)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伸入到智能免电冷却塔下方的蓄水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下方冷却水进行湿度增加操作的时候,主水轮机壳体(6)的进水口外表面开设的出水孔通过堵头封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筒体(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筒体支架(23)的一端,筒体支架(23)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智能免电冷却塔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筒体(21)的直径为主水轮机壳体(6)进水口直径的1/20-1/30,以确保绝大部分动能用于维持扇叶工作排风。
CN202021177733.X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Active CN212318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7733.XU CN212318204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7733.XU CN212318204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8204U true CN212318204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7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7733.XU Active CN212318204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8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0491A (zh) 一种高效耐用的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CN111336069A (zh) 一种空冷式风力发电机组
CN212806624U (zh) 一种自带冷却池的双风机节能冷却塔
CN212318204U (zh)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CN202883214U (zh) 新型免电冷却塔及水轮机
WO2010009629A1 (zh) 高效节能型冷却塔用水动冷却风机
CN111608848A (zh) 一种智能免电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CN113062831B (zh) 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用发电装置
CN109083800A (zh) 一种贯流式多工况转轮灯泡一体式透平
CN203151313U (zh) 一种带有水冷装置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CN114278519A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换热结构及换热方法
TWM592463U (zh) 冷卻水塔的水輪機
CN207262979U (zh) 一种利用制冷机冷却水余压传动的三级旋叶水力风机
TWI668370B (zh) 風力壓縮空氣裝置
CN210637183U (zh) 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水轮机
CN209278153U (zh) 一种反铲式叶片微扬程泵装置
CN212027984U (zh) 一种空冷式风力发电机组
CN215373594U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控制的水轮机冷却塔
CN214533366U (zh) 一种液体搅拌式风力制热机组
CN215447496U (zh) 水轮机混流式冷却塔
CN204646549U (zh) 冷却塔风力水力混合发电装置
CN215491174U (zh) 水轮机闭式冷却塔
CN214666160U (zh) 一种取代冷却塔电动风机做功的水动力无噪免电风机装置
CN216950655U (zh) 一种带动力发电两用电机的冷却塔专用外置式水轮机
CN218480869U (zh) 一种风热型太阳能烘干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