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3456U -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3456U
CN212313456U CN202020101495.8U CN202020101495U CN212313456U CN 212313456 U CN212313456 U CN 212313456U CN 202020101495 U CN202020101495 U CN 202020101495U CN 212313456 U CN212313456 U CN 212313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ircuit board
interior trim
lead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14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力
万祥
叶汇青
陈德刚
皮玉梅
宋选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Yanfeng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Yanfeng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Yanfeng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Yanfeng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14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3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3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3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包括内饰面板、挡光板、PCB控制电路板与后盖,所述PCB控制电路板和所述挡光板依次安装在所述后盖内,且所述挡光板位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上,所述内饰面板盖装在所述后盖上,所述内饰面板反面或所述挡光板正面对应所述内饰面板上的触控图标的位置设有金属触控层,所述金属触控层又包括数量和位置均与所述触控图标对应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中部对应所述触控图标的位置设有透光孔,每个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上设有触控引线,所述触控引线通过传输线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适用于汽车。

Description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HMI从物理按键到触控按键的发展之路伴随着汽车智能系统的普及,汽车内饰和汽车HMI相关的产品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常常说到的汽车内饰智能表面,塑电一体化,电子和内饰的融合等等概念。他们都离不开一个大的课题,那就是汽车传统的物理按键开关到当下流行的触摸开关。
现有技术触控功能的核心器件是触控薄膜,该触控薄膜是一种多层薄膜结构,由PET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导线与排线等部分组成。其中PET薄膜是一种抗高温、抗腐蚀的透明柔性塑料,纳米导线设置在PET薄膜上,纳米导线构成了触控线路,当手指触摸时,触控线路感应到触摸信号,通过排线传输到控制电路板上。这种能触控的内饰件在实际生产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PET薄膜不耐高温与高压,所以现有的触控薄膜不能放入注塑机中与内饰面板一起注塑成型,只能采用OCA胶、双面胶等材料贴合紧固在内饰面板的反面,这样良率较低,会存在透明薄膜与内饰面板之间有气泡或异物会影响触控灵敏度,硬化收缩不一致会导致色彩不均匀等问题;
2、由于触控薄膜的排线一般比较短,所以存在弯折折断纳米导线的风险,面板与后盖合件时,作业空间狭小,排线接入控制电路板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包括内饰面板、挡光板、PCB控制电路板与后盖,所述PCB控制电路板和所述挡光板依次安装在所述后盖内,且所述挡光板位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上,所述内饰面板盖装在所述后盖上,所述内饰面板反面或所述挡光板正面对应所述内饰面板上的触控图标的位置设有金属触控层,所述金属触控层又包括数量和位置均与所述触控图标对应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中部对应所述触控图标的位置设有透光孔,每个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上设有触控引线,所述触控引线通过传输线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引线也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且所述触控引线与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为一体结构,所述耐高温导电材料为耐高温导电金属或耐高温导电金属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与所述内饰面板一体注塑成型或与所述挡光板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线为导电金属传输线,所述挡光板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传输线的束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触控层还包括环绕在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外的屏蔽线路,所述屏蔽线路通过屏蔽线路引线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线路和所述屏蔽线路引线为一体结构,且所述屏蔽线路和所述屏蔽线路引线均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所述耐高温导电材料为耐高温导电金属或耐高温导电金属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PCB控制电路板上设有用于电连接所述屏蔽线路引线的屏蔽线路焊盘。
进一步地,所述PCB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用于电连接所述触控引线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焊盘,所述PCB控制电路板上对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还设有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线与所述触控引线之间通过螺钉、锡焊或弹性触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饰面板与所述金属触控层之间或所述金属触控层与所述挡光板之间设有扩散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耐高温且导电的金属触控层代替传统的触控薄膜,这样可以将金属触控层与内饰面板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将金属触控层与挡光板设计成整体结构,从而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且良率高,可卷曲;同时,通过采用传输线代替传统的排线,这样由于传输线强度高,所以进一步地提高了良率,也方便了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带扩散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扩散膜时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扩散膜时另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触控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和触控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采用锡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采用弹性触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内饰面板1,触控图标103,扩散膜2,金属触控层3,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触控引线302,屏蔽线路304,屏蔽线路引线305,挡光板4,束线槽401,PCB控制电路板5,屏蔽线路焊盘501,电容触控感应线路焊盘502,LED灯503,传输线504,后盖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包括内饰面板1、挡光板4、PCB控制电路板5与后盖6,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和所述挡光板4依次安装在所述后盖6内,且所述挡光板4位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上,所述内饰面板1盖装在所述后盖6上,所述内饰面板1反面或所述挡光板4正面对应所述内饰面板1上的触控图标103的位置设有金属触控层3,所述金属触控层3又包括数量和位置均与所述触控图标103对应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中部对应所述触控图标103的位置设有透光孔,每个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上设有触控引线302,所述触控引线302通过传输线504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采用导电金属及其氧化物的丝线或箔片作为导电触控层,当手指触摸在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上方时,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感应到人手指的触摸信号,该信号通过触控引线302传输到PCB控制电路板上;PCB控制电路板根据程序,做出相应的作动控制。其中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上中间是中空区域,该区域为透光孔,透光孔不遮挡背光源,保证背光源能够透过透光孔,照射在触控图标上,在面板上显示触控图标点亮,透光孔不影响触控图标的灯光显示效果。
其中内饰面板1是装饰膜片面板、透光表皮包覆件或者透光织物包覆件等任何一种。其中装饰膜片面板的表面是木纹或钢琴黑或金属或拉丝或大理石或科技等装饰膜片纹理效果,其中透光表皮包覆件的表面是表皮纹理效果,其中透光织物包覆件的表面是织物效果。其中挡光板4是一种腔体注塑件,用于罩住单组背光源,避免背光源窜光,影响其他触控图标103点亮效果。其中PCB控制电路板5是一种提供背光源与控制的电路板,背光源是由PCB控制电路板5上的LED灯503提供的;PCB控制电路板5根据程序控制LED灯503的亮、灭。LED灯503点亮,灯光透过金属触控层3中的透光孔,照射在触控图标103上,在面板上显示触控图标103被点亮。
上述触控引线302也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且所述触控引线302与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为一体结构,所述耐高温导电材料为耐高温导电金属或耐高温导电金属氧化物。所述耐高温导电金属为铜、铁、铝、银等导电金属及其氧化物。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与所述内饰面板1一体注塑成型或与所述挡光板4为一体结构。所述传输线504为导电金属传输线,所述挡光板4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传输线504的束线槽401。
上述金属触控层3还包括环绕在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外的屏蔽线路304,所述屏蔽线路304通过屏蔽线路引线305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屏蔽线路304和所述屏蔽线路引线305为一体结构,且所述屏蔽线路304和所述屏蔽线路引线305均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所述耐高温导电材料为耐高温导电金属或耐高温导电金属氧化物。屏蔽线路304与屏蔽线路引线305也是采用导电金属及其氧化物的丝线或箔片制作。屏蔽线路304与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是间隔的,未连接到一起。屏蔽线路304作用是减少外电磁场对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通信线路的影响,起到屏蔽干扰信号的作用,提高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的信号稳定性;屏蔽线路304通过屏蔽线路引线305连接到PCB控制电路板上。
上述PCB控制电路板5上设有用于电连接所述屏蔽线路引线305的屏蔽线路焊盘501。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上还设有用于电连接所述触控引线302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焊盘502,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上对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还设有LED灯503。所述传输线504与所述触控引线302之间通过螺钉、锡焊或弹性触片电连接。PCB控制电路板5上有屏蔽线路焊盘501与电容触控感应线路焊盘502。其中触控引线302与传输线504连接方式采用螺钉连接、锡焊、弹性触片接触等任何一种方式。其中传输线504一般为铜、铁、铝、银等导电金属及其氧化物的丝线或条,传输线504限位在挡光板4上束线槽401内,避免传输线随意移动。具体来说,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感应到人手指的触摸信号,该信号通过触控引线302与传输线504传输到PCB控制电路板上,PCB控制电路板根据程序,做出相应的作动控制。也就是触控引线302通过传输线504连接上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焊盘502,实现触摸信号传输到PCB控制电路板上
触控图标103与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是一一对应,触控图标与触控图标之间是相互独立,每一个触控图标代表着不同功能,所以每一个触控图标背面对应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也是相互独立,电容触控感应线路与电容触控感应线路之间不串联,独立分开,各自单独接入各自对应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焊盘502上,实现每一触控图标对应的特定意义的触摸信号单独,互不干扰地传输到PCB控制电路板上。
上述内饰面板1与所述金属触控层3之间或所述金属触控层3与所述挡光板4之间设有扩散膜2。其中扩散膜2是使LED灯503发出的灯光均匀的照射在触控图标103上。
更具体为:当手指触摸在内饰面板1上的触控图标103上,触控图标103正下方的金属触控层3上对应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感应到人手指的触摸信号;该信号通过触控引线302传输到PCB控制电路板5上;PCB控制电路板5根据程序,做出相应的作动控制。
其中金属触控层3可与挡光板4紧固在一起,一般采用嵌件注塑、胶粘、卡接等工艺中任何一种。其中后盖6是一种腔体注塑件,把扩散膜2、金属触控层3、挡光板4与PCB控制电路板5罩在腔体中,通过螺钉、卡接、焊接等任何一种或几种工艺方式紧固在内饰面板1反面上。其中金属触控层3还可与内饰面板1的反面紧固在一起,一般采用嵌件注塑、胶粘、卡接等工艺中任何一种。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包括内饰面板(1)、挡光板(4)、PCB控制电路板(5)与后盖(6),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和所述挡光板(4)依次安装在所述后盖(6)内,且所述挡光板(4)位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上,所述内饰面板(1)盖装在所述后盖(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面板(1)反面或所述挡光板(4)正面对应所述内饰面板(1)上的触控图标(103)的位置设有金属触控层(3),所述金属触控层(3)又包括数量和位置均与所述触控图标(103)对应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中部对应所述触控图标(103)的位置设有透光孔,每个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上设有触控引线(302),所述触控引线(302)通过传输线(504)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引线(302)也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且所述触控引线(302)与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为一体结构,所述耐高温导电材料为耐高温导电金属或耐高温导电金属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与所述内饰面板(1)一体注塑成型或与所述挡光板(4)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504)为导电金属传输线,所述挡光板(4)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传输线(504)的束线槽(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触控层(3)还包括环绕在所述电容触控感应线路(301)外的屏蔽线路(304),所述屏蔽线路(304)通过屏蔽线路引线(305)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线路(304)和所述屏蔽线路引线(305)为一体结构,且所述屏蔽线路(304)和所述屏蔽线路引线(305)均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成,所述耐高温导电材料为耐高温导电金属或耐高温导电金属氧化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上设有用于电连接所述屏蔽线路引线(305)的屏蔽线路焊盘(5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上还设有用于电连接所述触控引线(302)的电容触控感应线路焊盘(502),所述PCB控制电路板(5)上对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还设有LED灯(5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504)与所述触控引线(302)之间通过螺钉、锡焊或弹性触片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面板(1)与所述金属触控层(3)之间或所述金属触控层(3)与所述挡光板(4)之间设有扩散膜(2)。
CN202020101495.8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Active CN212313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1495.8U CN21231345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1495.8U CN21231345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3456U true CN212313456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9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1495.8U Active CN21231345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34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2219A (zh) * 2020-01-17 2020-06-26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2219A (zh) * 2020-01-17 2020-06-26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72055B1 (ko) 전자장치를 호스팅하기 위한 생태학적 다층 구조물 및 관련된 제조 방법
US9199608B2 (en) Keyless entry assembly having capacitance sensor operative for detecting objects
EP1446879B1 (en) Touch sensor with integrated decoration
JP2023154031A (ja) 埋め込み検知機能を有する多層構造体および関連製造方法
US20110187492A1 (en) Fascia Panel Assembly Having Capacitance Sensor Operative for Detecting Objects
CN208128217U (zh) 接近开关组件
CN113778260B (zh) 触控指示盖板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12313456U (zh)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CN110286782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84398A (zh)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氛围灯运用于含缝线装饰的包覆件
CN212313412U (zh)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氛围灯运用于含缝线装饰的包覆件
CN211878582U (zh) 带发光指示及触控功能的膜内电子结构体
CN111332219A (zh)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内饰件
CN111271653B (zh)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氛围灯运用于包覆件
CN107245848A (zh) 按键及洗衣机
JP7269985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発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装置
US1153143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12319482U (zh) 一种智能氛围灯包覆件
CN110661520A (zh) 电容触摸开关及其组装方法
CN111399702B (zh) 带发光指示及触控功能的膜内电子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12319483U (zh) 一种带智能触控氛围灯的包覆件
CN211909229U (zh) 一种带智能触控的氛围灯
US10860133B1 (en) Three-dimensional touch knob
CN215264753U (zh) 一种触控显示柔性单元及显示模组
CN209843555U (zh) 一种触摸感应式方向盘按键面板的叠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