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7696U -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7696U
CN212307696U CN202020433267.0U CN202020433267U CN212307696U CN 212307696 U CN212307696 U CN 212307696U CN 202020433267 U CN202020433267 U CN 202020433267U CN 212307696 U CN212307696 U CN 212307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hand
cone
hepa
fil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32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勇兵
唐为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32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7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7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7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过滤组件,其包括尘杯、多锥以及海帕,所述尘杯内部中空形成集尘腔;进气管,其设于过滤组件的正前方,用于吸取含尘气体;手持部,其设于过滤组件的正后方,还设有第一手柄,用于掌握吸尘器工作;其中,所述多锥与海帕沿轴线方向从下往上与尘杯同轴设置,所述多锥与海帕并设于集尘腔内,所述手持部的第一手柄内设有电机。本申请的手持式吸尘器通过尽可能地通过调整排布吸尘器内部结构,来减少吸尘器整体的体积,减少内部电机的体重来降低整体重量,降低用户在使用中的疲劳度。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在吸尘器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手持式吸尘器来实现吸尘功能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手持式吸尘器吸尘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吸尘器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现有的吸尘器中,内部电机普遍较大,进而使得电机在吸尘器中所占的空间也相对较大,会导致吸尘器的主体外形也随之变大;其次,电机过大会使用户在使用吸尘器的过程中,变得费力,降低了使用的手感,影响用户的体验。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通过尽可能地通过调整排布吸尘器内部结构,来减少吸尘器整体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通过减少内部电机的体重来降低整体重量。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
过滤组件,其包括尘杯、多锥以及海帕,所述尘杯内部中空形成集尘腔;
进气管,其设于过滤组件的正前方,用于吸取含尘气体;
手持部,其设于过滤组件的正后方,还设有第一手柄,用于掌握吸尘器工作;
其中,所述多锥与海帕沿轴线方向从下往上与尘杯同轴设置,所述多锥与海帕并设于集尘腔内,所述手持部的第一手柄内设有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组件内还设有进风棉。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棉位于多锥上,且位于多锥与海帕相接端。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棉与尘杯、多锥以及海帕同轴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手持部的第一手柄的下方连接有电池包。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包垂直于过滤组件,所述电池包与本体分别平行设置于第一手柄两端。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的一端与过滤组件相连接,另一端设有显示屏幕。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组件的中心轴线与进气管/本体的中心轴线分别相交。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通过对吸尘器内部的结构排布,使得内部结构所占用的空间减少,进一步使得吸尘器的外形减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将电机的体重减小并且对电机在吸尘器内部调成排布,使得吸尘器的重量减小,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的示出,可以看出,手持式吸尘器包括:
过滤组件1,其包括尘杯14、多锥13以及海帕11,所述尘杯14内部中空形成集尘腔。
进气管2,其设于过滤组件1的正前方,所述进气管2呈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进气管2的中心轴线与尘杯14的中心轴线相交,具体优选的是所述进气管2的中心轴线与尘杯14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设置。
手持部3,其设于过滤组件1的正后方,且所述手持部3的本体35上与过滤组件1相连通。
虽然没有在图中示出,应当理解,所述进气管2与过滤组件1的尘杯14之间设有接入口,所述手持部3的本体35与过滤组件1的尘杯14之间也应设有接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尘杯14除与进气管2和本体35之间的接入口之外,其他应该处于密闭状态,以形成一个可以收集灰尘的腔室,避免漏尘,使得灰尘能够集中处理。
其中,所述多锥13与海帕11沿轴线方向从下往上同轴设置于尘杯14内,可以使得从进气管2中进入过滤组件1的气流顺利依次经过多锥13等过滤件,实现对含尘气流的层层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并且还能够降低内部结构之间缝隙较大而产生噪音的几率,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所述过滤组件1内还设有进风棉12,所述进风棉12位于多锥上,且位于与海帕11相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棉12与尘杯14、多锥13以及海帕11同轴设置,所述进风棉12在含尘气流进入过滤组件1内先进行第一级过滤,对气流中的大部分灰尘进行阻拦,时大部分灰尘被阻拦在尘杯中。
进一步地,电机33在能够保证从吸尘器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减少电机的体积和重量,从而减轻了在用户在使用手持式吸尘器时的重量负担。电机33设置在所述手持部3的第一手柄32内,避免了电机设在前部引起的重心偏移而增加使用时的重量负担,在用户握住手持部3的第一手柄32时,将电机33同时握在手中,使整个机器的重心至于用户手部位置,降低使用的重量负担,提高用户体验感。
所述手持部3的第一手柄32的下方连接有电池包34,所述电池包34垂直于过滤组件1,所述电池包34与本体35分别平行设置于第一手柄两端。所述电池包34设于第一手柄32的下方可以减少电池包34与电机33之间的连接线的使用。
所述电池包34设于整个吸尘器的底部,且众所周知,电池的重量比较沉重,设在吸尘器的下方使得吸尘器的重心下移,在不用时,能够支撑起吸尘器的整体重量。且电池包34设为扁平的长方体状,底面平整,使得在摆放时可以随意放置即可,无需调整吸尘器。
所述本体35的一端与过滤组件1相连接,另一端设有显示屏幕31。所述显示屏幕31设在靠近第一手柄的一端,可以使得用户在使用时,直接观察风力的大小,方便用户使用。
所述过滤组件的中心轴线与进气管/本体的中心轴线分别相交,具体优选的是,所述过滤组件的中心轴线与进气管/本体的中心轴线分别相互垂直。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含尘气体通过进气管2进入尘杯14内,由于所述含尘气流的流速大,能够产生负压,所述含尘气流进入多锥13,再多锥13内会产生一个旋转上升的小旋风,灰尘和各种杂质在涡旋中旋转起来,由于各种灰尘、杂质的质量不同,大重量颗粒拥有较大离心力,会被甩出气旋中心,落到尘杯中。大质量及较大质量颗粒由于较大离心力落入尘杯14中,小质量颗粒随气流继续上升,由于气流经过多锥13进入海帕11之前还会经过进风棉12,小质量颗粒进一步停留在尘杯中,随后经过海帕11,海帕11较进风棉12对更小的颗粒能够进行阻挡,经过多级过滤将气体中的灰尘保留在尘杯14中。
由于电机33与电池包34的位置靠近用户的发力点,且电机33的体积和重量有所减小,内部结构的排布更加紧凑,使得吸尘器的整体外形更加小巧,重量更加轻盈,用户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感到劳累。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组件(1),其包括尘杯(14)、多锥(13)以及海帕(11),所述尘杯(14)内部中空形成集尘腔;
进气管(2),其设于过滤组件(1)的正前方,用于吸取含尘气体;
手持部(3),其设于过滤组件(1)的正后方,还设有第一手柄(32),用于掌握吸尘器工作;
其中,所述多锥(13)与海帕(11)沿轴线方向从下往上与尘杯同轴设置,所述多锥(13)与海帕(11)并设于集尘腔内,所述手持部(3)的第一手柄(32)内设有电机(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内还设有进风棉(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棉(12)位于多锥上,且位于多锥与海帕(11)相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棉(12)与尘杯(14)、多锥(13)以及海帕(11)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3)的第一手柄(32)的下方连接有电池包(3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34)垂直于过滤组件(1),所述电池包(34)与本体(35)分别平行设置于第一手柄(32)两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5)的一端与过滤组件(1)相连接,另一端设有显示屏幕(3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的中心轴线与进气管(2)/本体(35)的中心轴线分别相交。
CN202020433267.0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Active CN212307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3267.0U CN212307696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3267.0U CN212307696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7696U true CN212307696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9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3267.0U Active CN212307696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7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81484A1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2307697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3155661U (zh) 一种吸尘器的尘气分离组件
CN111345729A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2307696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3097676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3097675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3665046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1459996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6659750U (zh) 风机机构、机头组件及清洁工具
CN211243157U (zh) 一种轻便型手持式吸尘器
CN110652249A (zh) 吸尘器
CN210354537U (zh) 吸尘器
CN206761630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0871286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0902814U (zh) 吸尘器毛刷结构
CN211270512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手持式吸尘器
CN109008787A (zh) 手持式清洁设备
CN113440048A (zh) 便携式吸尘器及吸尘系统
CN108852156A (zh) 手持式清洁设备
CN210008965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12617656A (zh) 手持吸尘器
CN209153422U (zh) 手持式清洁设备
CN209153421U (zh) 手持式清洁设备
CN209153426U (zh) 手持式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ursuit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