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7527U - 一种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7527U
CN212307527U CN202020198113.8U CN202020198113U CN212307527U CN 212307527 U CN212307527 U CN 212307527U CN 202020198113 U CN202020198113 U CN 202020198113U CN 212307527 U CN212307527 U CN 212307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ircuit
communicated
main control
mo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981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金文伟
吴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981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7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7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7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Direct Current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机,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机壳和机座,机壳套设在机座上,机壳的直径小于10cm,机座上安装有电源电路和电机,电机的端部安装有用于控制食品加工机的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主控芯片、电机驱动电路和用于电机正反转的电机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食品加工机,体积小及携带方便的同时,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正反转,实现整机的堵转保护,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图1为目前市场上的小型充电式便携果汁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的小型充电式便携果汁机包括榨汁杯1、机体2和充电端口3,榨汁杯1位于机体2的上端,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可充电和不受电源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优点,满足了用户家对果汁类饮品的需求,从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此类便携果汁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榨汁杯1内的刀片4对食材的高速搅拌来实现,由于在搅拌榨汁过程中因为物料卡住而使电机堵转,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添加水或者其它液体作为介质用来带动食材运动和扰流,以实现对食材进行粉碎榨汁。
然而搅拌榨汁制作果汁的方式由于加入了水或者其它液体,会影响果汁的口感,用户无法喝到原汁原味的纯果汁,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机壳和机座,所述机壳套设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机壳的直径小于10cm,所述机座上安装有电源电路和电机,所述电机的端部安装有用于控制食品加工机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主控芯片、电机驱动电路和用于电机正反转的电机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机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通;
所述主控芯片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电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连通。
可选的,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四个MOS管Q5、Q6、Q7和Q8;
MOS管Q5、Q6、Q7和Q8的栅极G极分别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通,MOS管Q5的漏极D极和MOS管Q7的源极S极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一端连通,MOS管Q6的源极S极和MOS管Q8的漏极D极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另一端连通;
Q5和Q8、Q6和Q7分时导通,以控制所述电机正反转。例如,在MOS管Q5和MOS管Q8导通时,所述电机正转;在MOS管Q6和MOS管Q7导通时,所述电机反转。分时导通,是指当Q5和Q8导通时,Q6和Q7不导通,相应的,Q6和Q7导通时,Q5和Q8不导通。
可选的,四个MOS管中Q5和Q6为P沟道MOS管,Q7和Q8为N沟道MOS管;
或者,
四个MOS管中Q5、Q6、Q7和Q8均为N沟道MOS管。
可选的,在Q5和Q6为P沟道MOS管,Q7和Q8为N沟道MOS管时,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两个驱动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与其中一个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控制端与另一个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其中:
每一个驱动电路中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三极管的基极B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通,且其连通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三极管的集电极C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通;
每一个驱动电路中包括两个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一输出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二输出端,其中一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MOS管Q5的栅极G极连通,第二输出端与MOS管Q8的栅极G极连通;另一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MOS管Q6的栅极G极连通,第二输出端与MOS管Q7的栅极G极连通。
可选的,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两个延时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通过一个延时电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其中:
每一个延时电路中包括电容和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电容的一端和三极管的基极B极连通,电容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E极均接地;
其中一个延时电路中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连通,另一个延时电路中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控制端连通;延时电路用于与其连通的驱动电路先导通第二输出端后导通第一输出端。
可选的,在Q5、Q6、Q7和Q8均为N沟道MOS管时,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两个推挽电路,其中一个推挽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MOS管Q5和MOS管Q8栅极G极连通,另一个推挽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MOS管Q6和MOS管Q7栅极G极连通;
其中,在推挽电路的供电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推挽电路导通,所述预设值大于所述电机的工作电压与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的高电平电压之和。
可选的,所述线路板上还设有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通,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供电电压升至所述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电机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电流检测的采集电阻,采集电阻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7的漏极D极和MOS管Q8的源极S极连通,且其连通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采样端连通,采集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提供电源;
或者,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锂电池和充电端口,所述锂电池和所述充电端口其中一个提供电源。
可选的,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杯体,所述杯体装配于所述主机的底部或顶端,且所述主机和所述杯体的高度之和小于100mm。
本申请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机壳的直径小于10cm,且通过在线路板上设置用于电机正反转的电机控制电路,实现食品加工机的体积小且携带方便功能,同时实现直流电机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控制可以实现整机的堵转保护,防止物料过多、硬性物料以及粗纤维物料等榨汁过程中导致的堵转,从而在榨汁时无需加入水或者其它液体,可使用户喝到原汁原味的纯果汁,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另外,电机正反转控制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当电机堵转时,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可将堵转消除。
2、电机正反转控制可以降低电机堵转条件下电源电路(比如电池)的电量损耗。
3、电机正反转控制可以提升元器件的可靠性,防止堵转时间过长导致元器件损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控制电路通过MOS管的形式实现电机正反转,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通过MOS管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可以实现整机线路板的小型化,以使线路板可安装于机壳直径小于10cm的主机中,实现便携式小型食品加工机的电机正反转控制。
2、电机控制电路可以通过P沟道MOS管+N沟道MOS管组合的形式实现电机正反转,通过P+N组合的方式,主控芯片可以很容易控制电机正反转,且对电源等要求较低。
3、电机控制电路可以通过四个N沟道MOS管的形式实现电机正反转,由于N沟道MOS管导通阻抗较低,可以有效降低MOS管自身的温升,提升可靠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控制电路通过P+N的MOS管组合方式,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电机控制电路具备电流检测功能,可实现电机堵转的检测及电机空载的检测;且当根据电机电流检测到电机堵转时,主控芯片可以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反转,从而消除堵转。
2、电机驱动电路可以通过三极管来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实现电机正反转,一是成本较低,线路板占用的面积较小,线路板可小型化;二是主控芯片用于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的控制只需要2个控制端口(Motor_R和Motor_F),相对于常规主控芯片的正反转控制通过4个控制端口实现,可节约主控芯片资源。
3、以在电机驱动电路中用于驱动上桥的电路中增加延时电路,以确保驱动控制电路中的下桥先导通或关闭,确保电路安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控制电路通过四个P沟道MOS管组合方式,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电机控制电路具备电流检测功能,可实现电机堵转的检测及电机空载的检测;且当根据电机电流检测到电机堵转时,主控芯片可以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反转,从而消除堵转。
2、电机驱动电路可以通过推挽电路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可以减少线路板的面积,实现线路板小型化且提升可靠性。同时推挽电路输出电压高,可确保电机控制电路中的四个N沟通MOS管有效导通。
3、线路板上还可以设有升压电路,升压电路可以位于电源电路和推挽电路之间,将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升到预设值(比如14V),输出给推挽电路,以确保推挽电路能够有效导通控制电路的N沟道MOS管。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采用电池的方式来提供电源,使用方便,解决了食品加工机便携使用时的电源问题。
2、采用电池+充电端口的方式来提供电源,使用方便,解决了食品加工机便携使用时的电源问题,且电源供电方式多样,拓展了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使用场景。
3、食品加工机的主机直径小于10cm,以及主机和杯体的高度之和小于100mm,可确保食品加工机具有体积小且方便携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目前市场上的小型充电式便携果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其中一个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个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其中一个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个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榨汁杯;2-机体;3-充电端口;4-刀片;①-主机;②-螺杆;③-挤汁器;④-挤汁器固定架;⑤-果渣桶;⑥-杯体;⑦-机壳;⑧-机座;⑨-电机;⑩-电池;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071
-线路板;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072
-进料管;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073
-进料通道;41-电源电路;42-主控芯片;43-电机驱动电路;44-电机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控制电路,实现电池供电条件下控制电机正反转,从而保证便携式食品加工机在榨汁过程中不会因为物料卡住而使电机堵转,从而在榨汁时无需加入水或者其它液体,可使用户喝到原汁原味的纯果汁,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其具有体积小且方便携带的功能。具体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可以包括主机①,主机①包括机壳⑦和机座⑧,机壳⑦套设在机座⑧上。机壳⑦的直径小于10cm,机座⑧上安装有电源电路41和电机⑨,电机⑨的端部安装有用于控制食品加工机的线路板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074
线路板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075
上设有主控芯片42、电机驱动电路43和用于电机正反转的电机控制电路44。
其中,电机⑨的一端安装在机座⑧上,另一端安装有线路板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076
主控芯片42可以为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
其中,电源电路41分别与主控芯片42的电源输入端、电机驱动电路43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机控制电路44的电源输入端连通;主控芯片42的控制端与电机驱动电路43的输入端连通,电机驱动电路43的输出端与电机控制电路44的输入端连通,电机控制电路44的输出端与电机⑨连通。
本实施例中,机壳的直径小于10cm,且通过在线路板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077
上设置用于电机正反转的电机控制电路44,主控芯片42通过电机控制电路44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实现食品加工机的体积小且携带方便功能,且实现直流电机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控制,一是可以实现整机的堵转保护,防止物料过多、硬性物料以及粗纤维物料等榨汁过程中导致的堵转。二是当电机堵转时,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可将堵转消除。三是电机正反转控制可以降低电机堵转条件下电源电路(比如电池)的电量损耗。四是电机正反转控制可以提升元器件的可靠性,防止堵转时间过长导致元器件损坏。
可选的,电源电路可以包括电池⑩,比如,锂电池等充电电池,采用电池提供电源。本实施例中,采用电池的方式来提供电源,使用方便,解决了食品加工机便携使用时的电源问题。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机控制电路44可以通过MOS管的形式实现电机正反转。具体的,电机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四个MOS管Q5、Q6、Q7和Q8;MOS管Q5、Q6、Q7和Q8的栅极G极分别与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通,MOS管Q5的漏极D极和MOS管Q7的源极S极分别与电机的一端连通,MOS管Q6的源极S极和MOS管Q8的漏极D极分别与电机的另一端连通。
其中,在MOS管Q5和MOS管Q8导通时,电机正转;在MOS管Q6和MOS管Q7导通时,电机反转。
本实施例中,电机控制电路44可以包括上桥2个MOS管Q5和Q6,以及下桥2个MOS管Q7和Q8,Q5及Q7组成一个半桥,Q6及Q8组成一个半桥。其中,Q5及Q8组成电机正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正转控制;Q6及Q7组成电机反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反转控制。
其中,Q5及Q8实现电机的正转控制原理为:当需要电机正转时,主控芯片给Q5低电平信号,主控芯片给Q8高电平信号,则Q5和Q8导通。同时,主控芯片给Q6高电平信号,主控芯片给Q7低电平信号,则Q6和Q7保持截止,电机电流从Q5到Q8,电机正转。
其中,Q6及Q7实现电机的反转控制原理为:当需要电机反转时,主控芯片给Q6低电平信号,主控芯片给Q7高电平信号,则Q6和Q7导通。同时,主控芯片给Q5高电平信号,主控芯片给Q8低电平信号,则Q5和Q8保持截止,电机电流从Q6到Q7,电机反转。
本实施例中,通过MOS管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可以实现整机线路板的小型化,以使线路板可安装于机壳直径小于10cm的主机中,实现便携式小型食品加工机的电机正反转控制。虽然可以通过继电器等开关器件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但继电器等开关器件控制电路体积很大,很难实现线路板的小型号,利于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整机实现。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四个MOS管中Q5和Q6可以为P沟道MOS管,Q7和Q8可以为N沟道MOS管。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整机部件可以包括直流电机M和开关S1,电机控制电路44可以包括上桥2个P沟道MOS管:Q5和Q6,以及下桥2个N沟道MOS管:Q7和Q8。其中,Q5及Q8组成电机正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正转控制;Q6及Q7组成电机反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反转控制。
其中,Q5及Q8实现电机的正转控制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原理相同,Q6及Q7实现电机的反转控制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电机控制电路可以通过P沟道MOS管+N沟道MOS管组合的形式实现电机正反转,通过P+N组合的方式,主控芯片可以很容易控制电机正反转,且对电源等要求较低。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机控制电路44具备电流检测电路。具体的,电机控制电路44还可以包括用于电流检测的采集电阻,采集电阻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7的漏极D极和MOS管Q8的源极S极连通,且其连通端与主控芯片的信号采样端连通,采集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的,如图5所示,R39为电流采集电阻,其电连接在电机控制电路下桥和地线之间。当电机工作时,电机电流从R39流向地线,由于采集电阻阻抗的存在,R39上会有压降,主控芯片信号采样端AD_motor可以通过采集R39的压降实现电机工作电流的检测。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电机工作电流的监控,可实现电机堵转的检测及电机空载的检测,从而提供电机电流信号给主控芯片,以使主控芯片可以对电机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根据电机电流检测到电机堵转时,主控芯片可以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反转,从而消除堵转。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Q5和Q6为P沟道MOS管,Q7和Q8为N沟道MOS管时,电机驱动电路43可以通过三极管来驱动电机控制电路44,实现电机正反转。具体的,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其中一个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个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A和图6B所示,电机驱动电路43可以包括:两个驱动电路,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Motor_R与其中一个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主控芯片的第二控制端Motor_F与另一个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
每一个驱动电路中包括三极管(比如图6A中的T1或6B中的T2)、第一电阻(比如图6A中的R22,或6B中的R32)和第二电阻(比如图6A中的R23,或6B中的R35),三极管的基极B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通,且其连通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三极管的集电极C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通。
本实施例中,三极管T1、T2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T1和T2可以为NPN三极管。其中,T1及其外围电路R22和R23构成电机反转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电机反转;T2及其外围电路R32和R35构成电机正转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电机正转。
每一个驱动电路中包括两个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一输出端(比如图6A中的Motor_N1,或6B中的Motor_N2),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二输出端(比如图6A中的Motor_P1,或6B中的Motor_P2),其中一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MOS管Q5的栅极G极连通,第二输出端与MOS管Q8的栅极G极连通;另一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MOS管Q6的栅极G极连通,第二输出端与MOS管Q7的栅极G极连通。
本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T2及其外围电路R32和R35构成电机正转驱动电路具体为:T2的C极通过第一电阻R32电连接至正转控制上桥P沟道Q5的栅极G极,而主控芯片的第二控制端Motor_F通过第二电阻R35电连接至正转控制下桥N沟道Q8的栅极G极。
具体的,电机正转驱动电路的实现原理为:当主控芯片控制端Motor_F置高电平时,三极管T2导通,Q5栅极G极为低电平,Q5导通;而Q8由于栅极G极为高电平,Q8也导通,此时电机实现正转。
当主控芯片控制端Motor_F置低电平时,三极管T2截止,Q5由于上拉电阻R24的存在,Q5的栅极G极为高电平,Q5截止;而Q8由于栅极G极为低电平,Q8也截止,电机正转控制电路不工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T1及其外围电路R22和R23构成电机反转驱动电路具体为:T1的C极通过第一电阻R22电连接至反转控制上桥P沟道Q6的栅极G极,而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Motor_R通过第二电阻R23电连接至反转控制下桥N沟道的Q7栅极G极。
电机反转控制驱动电路:T1为NPN三极管,其C极通过R22电阻电连接与反转控制上桥P沟道MOS Q6的栅极G,而主控芯片的控制口通过R23电阻电连接与反转控制下桥N沟道MOS的Q7栅极G。
具体的,电机反转驱动电路的实现原理为:当主控芯片控制端Motor_R置高电平时,三极管T1导通,Q6的栅极G极为低电平,Q6导通;而Q7由于栅极G极为高电平,Q7也导通,此时电机实现反转。
当主控芯片控制端Motor_R置低电平时,三极管T1截止,Q6由于上拉电阻R25的存在,Q6的栅极G极为高电平,Q6截止;而Q7由于栅极G极为低电平,Q7也截止,电机反转控制电路不工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三极管实现电机正反转的驱动控制,一是成本较低,线路板占用的面积较小,线路板可小型化;二是主控芯片用于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的控制只需要2个控制端口(Motor_R和Motor_F),相对于常规主控芯片的正反转控制通过4个控制端口实现,可节约主控芯片资源。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电机正反转驱动上桥控制增加延时电路,以确保下桥先导通或关闭。具体的,如图6A和图6B所示,电机驱动电路43还可以包括:两个延时电路,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通过一个延时电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其中:
每一个延时电路中包括电容和第三电阻(比如图6A中的R26和C11,或6B中的R37和C13),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电容的一端和三极管的基极B极连通,电容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E极均接地;其中一个延时电路中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连通,另一个延时电路中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的第二控制端连通;延时电路用于与其连通的驱动电路先导通第二输出端后导通第一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主控芯片控制端与三极管T1及T2基极之间分别设置延时电路,延迟电路可以为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延时电路。具体的,如图6A所示,主控芯片第一控制端Motor_R与三极管T1基极之间设置延时电路R26和C11;如图6B所示,主控芯片第二控制端Motor_F与三极管T2基极之间设置延时电路R37和C13。当主控芯片的控制端给电平信号时,优先保证下桥先导通,防止上下桥同时导通或者上桥先导通。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电机驱动电路中用于驱动上桥的电路中增加延时电路,以确保驱动控制电路中的下桥先导通或关闭,确保电路安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还可以包括杯体⑥,杯体⑥装配于主机①的底部或顶端,且主机①和杯体⑥的高度之和小于100mm。
具体的,如图3、7所示,图7为图2的剖面图,主机①可以位于食品加工机的上部,螺杆②装配于挤汁器③内,挤汁器③装配于挤汁器固定架④内,果渣桶⑤装配于挤汁器固定架④的底部,杯体⑥装配于主机①的底部并将螺杆②、挤汁器③、挤汁器固定架④和果渣桶⑤容纳在其内部。所述机座⑧设有进料管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129
所述进料管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122
中空设置并形成进料通道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1210
所述进料通道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124
下口与挤汁器③连通,所述进料通道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125
贯穿所述主机①,以使挤汁器③与外界连通,当食品加工机工作时,物料可由进料通道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126
投入挤压器③内并被螺杆②挤压以完成加工。所述电机⑨位于机座⑧与机壳⑦形成空间内,且电机⑨与进料通道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127
并行设置,线路板
Figure BDA0002389852860000128
位于电机⑨末端的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食品加工机直接在主机设置贯通的进料通道,物料由主机直接投入挤汁器内并完成加工,加工的果汁更纯正,并且产品小巧易操作。而设置电机控制电路,当投入的物料过大而电机堵转时,可自动或手动控制反转,设置这样的控制电路,使得线路板体积小巧,能满足小体积主机的需求,即保证了产品功能的实现,又减小了产品的实际体积,特别是可通过增加电池来实现产品的可携带,满足使用者外出使用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的主机直径小于10cm,以及主机和杯体的高度之和小于100mm,可确保食品加工机具有体积小且方便携带的功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电机控制电路中四个MOS管Q5、Q6、Q7和Q8的类型不同。
本实施例中,四个MOS管中Q5、Q6、Q7和Q8均为N沟道MOS管,通过4个N沟通MOS管组成电机控制电路44。具体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机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整机部件可以包括直流电机M和开关S1,电机控制电路44包括上桥2个N沟道MOS管:Q5和Q6,以及下桥2个N沟道MOS管:Q7和Q8。其中,Q5及Q8组成电机正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正转控制;Q6及Q7组成电机反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反转控制。
其中,Q5及Q8实现电机的正转控制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原理相同,Q6及Q7实现电机的反转控制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电机控制电路可以通过四个N沟道MOS管的形式实现电机正反转,由于N沟道MOS管导通阻抗较低,可以有效降低MOS管自身的温升,提升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机控制电路44具备电流检测电路。具体的,电机控制电路44还可以包括用于电流检测的采集电阻,采集电阻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7的漏极D极和MOS管Q8的源极S极连通,且其连通端与主控芯片的信号采样端连通,采集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的,如图8所示,R38为电流采集电阻,其电连接在电机控制电路下桥和地线之间。当电机工作时,电机电流从R38流向地线,由于采集电阻阻抗的存在,R38上会有压降,主控芯片信号采样端AD_motor可以通过采集R38的压降实现电机工作电流的检测。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电机工作电流的监控,可实现电机堵转的检测及电机空载的检测,从而提供电机电流信号给主控芯片,以使主控芯片可以对电机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根据电机电流检测到电机堵转时,主控芯片可以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实现电机反转,从而消除堵转。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Q5、Q6、Q7和Q8均为N沟道MOS管时,电机驱动电路43可以通过推挽电路来驱动电机控制电路44,实现电机正反转。具体的,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其中一个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9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个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A和图9B所示,电机驱动电路43可以包括:两个推挽电路(比如图9A中的U4和9B中的U5),其中一个推挽电路(图9B中的U5)的输出端Motor_F1分别与MOS管Q5和MOS管Q8栅极G极连通,另一个推挽电路(图9A中的U4)的输出端Motor_R1分别与MOS管Q6和MOS管Q7栅极G极连通。
其中,在推挽电路的供电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推挽电路导通,预设值大于电机的工作电压与主控芯片输出的高电平电压之和。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推挽电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在推挽电路的供电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推挽电路导通,进而U5驱动Q5和Q8导通,实现电机正转;或者U4驱动Q6和Q7导通,实现电机反转。推挽电路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不再限定和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上桥的N沟道MOS管要有效导通,驱动电压需要保证大于电机工作电压加主控芯片的输出高电平电压。本实施例中,推挽电路导通的预设值可以设置为大于电机工作电压与主控芯片输出的高电平电压之和,可确保推挽电路能够有效导通N沟道MOS管。比如,若电机工作电压最大为8.4V,主控芯片输出的高电平电压为+5V,则推挽电路U4和U5需要大于13.4V可有效导通,即推挽电路U4和U5的供电电压为+14V时,推挽电路U4和U5导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推挽电路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可以减少线路板的面积,实现线路板小型化且提升可靠性。同时推挽电路输出电压高,可确保电机控制电路中的四个N沟通MOS管有效导通。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线路板上还可以设有升压电路,将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升到预设值(比如14V)。具体的,升压电路可以分别与电源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通,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源电路输出的供电电压升至预设值。
其中,升压电路为直流-直流(DC-DC)升压电路。本实施例中,线路板上还设置有DC-DC升压电路,将电源电路电压升到+14V,输出给U4及U5,以确保推挽电路能够有效导通控制电路的N沟道MOS管。
具体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升压电路可以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3、电感L2、二极管D5、电容C9、电容C10以及若干电阻,以实现升压。电压转换芯片U3的输出电压Vout=0.6*(R23/R24+1)其中,升压电路的具体实现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不再限定和赘述。
本实施例中,线路板上还可以设有升压电路,升压电路可以位于电源电路和推挽电路之间,将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升到预设值(比如14V),输出给推挽电路,以确保推挽电路能够有效导通控制电路的N沟道MOS管。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电源电路的组成不同。
本实施例中,电源电路可以包括锂电池和充电端口,锂电池和充电端口其中一个提供电源。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还可以包括电池放电保护电路,用于保护锂电池放电。其中,电池放电保护电路设于机座或线路板上,且与锂电池连通。
可选的,食品加工机还可以包括充电管理模块,用于从锂电池和充电端口中选择一个提供电源。其中,充电管理模块设于机座或线路板上,且与锂电池和充电端口连通。
其中,电池放电保护电路及充电管理模块的具体电路和实现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和赘述。
本实施例中,采用电池+充电端口的方式来提供电源,使用方便,解决了食品加工机便携使用时的电源问题,且电源供电方式多样,拓展了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使用场景。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食品加工机,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机壳和机座,所述机壳套设在所述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直径小于10cm,所述机座上安装有电源电路和电机,所述电机的端部安装有用于控制食品加工机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主控芯片、电机驱动电路和用于电机正反转的电机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机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通;
所述主控芯片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电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四个MOS管Q5、Q6、Q7和Q8;
MOS管Q5、Q6、Q7和Q8的栅极G极分别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通,MOS管Q5的漏极D极和MOS管Q7的源极S极分别与所述电机的一端连通,MOS管Q6的源极S极和MOS管Q8的漏极D极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另一端连通;
在MOS管Q5和MOS管Q8导通时,所述电机正转;在MOS管Q6和MOS管Q7导通时,所述电机反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四个MOS管中Q5和Q6为P沟道MOS管,Q7和Q8为N沟道MOS管;
或者,
四个MOS管中Q5、Q6、Q7和Q8均为N沟道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在Q5和Q6为P沟道MOS管,Q7和Q8为N沟道MOS管时,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两个驱动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与其中一个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控制端与另一个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其中:
每一个驱动电路中包括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三极管的基极B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通,且其连通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三极管的集电极C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通;
每一个驱动电路中包括两个输出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一输出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二输出端,其中一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MOS管Q5的栅极G极连通,第二输出端与MOS管Q8的栅极G极连通;另一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MOS管Q6的栅极G极连通,第二输出端与MOS管Q7的栅极G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两个延时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通过一个延时电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通;其中:
每一个延时电路中包括电容和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电容的一端和三极管的基极B极连通,电容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E极均接地;
其中一个延时电路中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控制端连通,另一个延时电路中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二控制端连通;
延时电路用于与其连通的驱动电路先导通第二输出端后导通第一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在Q5、Q6、Q7和Q8均为N沟道MOS管时,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两个推挽电路,其中一个推挽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MOS管Q5和MOS管Q8栅极G极连通,另一个推挽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MOS管Q6和MOS管Q7栅极G极连通;
其中,在推挽电路的供电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推挽电路导通,所述预设值大于所述电机的工作电压与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的高电平电压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还设有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通,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供电电压升至所述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电流检测的采集电阻,采集电阻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7的漏极D极和MOS管Q8的源极S极连通,且其连通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采样端连通,采集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提供电源;
或者,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锂电池和充电端口,所述锂电池和所述充电端口其中一个提供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杯体,所述杯体装配于所述主机的底部或顶端,且所述主机和所述杯体的高度之和小于100mm。
CN202020198113.8U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2307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8113.8U CN212307527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8113.8U CN212307527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7527U true CN212307527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0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98113.8U Active CN212307527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7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6874A (zh) * 2021-11-16 2023-07-18 株式会社大都技研 咖啡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6874A (zh) * 2021-11-16 2023-07-18 株式会社大都技研 咖啡机
CN116456874B (zh) * 2021-11-16 2024-02-09 株式会社大都技研 咖啡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07527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01576767A (zh) 主板供电电路
CN102736539A (zh) 智能螺杆榨汁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1191147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吸尘器控制电路
CN215817607U (zh) 供电电路及遥控装置
CN210871171U (zh) 用于搅打设备的控制系统和搅打设备
CN208318932U (zh) 一种具有充放电功能的食品加工机
CN215772823U (zh) 快换式多功能家用工具
CN211704234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榨汁机
CN210871170U (zh) 自断电控制系统和搅打设备
CN214157134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05514001U (zh) 电动榨汁杯
CN213757712U (zh) 剥蒜器的控制电路和剥蒜器
CN213879302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4230856U (zh) 一种三重安全开关的榨汁杯
CN207949599U (zh) 一种便携式榨汁机
CN201758271U (zh) 无光耦的待机保护电路
CN207835853U (zh) 一种闪光灯模组及终端
CN214964780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0246604U (zh) 料理机电路和料理机
CN209821641U (zh) 一种用于儿童滑板车控制器的多开机选择模块
CN219918751U (zh) 料理机电路及料理机
CN219247701U (zh) 一种电压波纹抑制电路及电器设备
CN113612949B (zh) 一种直流电源开关电路及电视机
CN217285526U (zh) 控制电路和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