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6028U - 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6028U
CN212306028U CN202020940375.7U CN202020940375U CN212306028U CN 212306028 U CN212306028 U CN 212306028U CN 202020940375 U CN202020940375 U CN 202020940375U CN 212306028 U CN212306028 U CN 212306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elastic sheet
panel
bending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03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明
黄位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03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6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6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6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设有PCBA板,所述PCBA板上设有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内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所述PCBA板电连接,所述框体的正面设有插座开口,所述插座通过所述插座开口与外部电连接;所述插座的接地线与所述插座外壳电连接,所述插座外壳与所述框体之间通过接地弹片进行接触导电,以将所述插座上的静电进行释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插座上的静电快速传导到插座外壳上,再将插座外壳上的静电快速传导到框体上,最后框体将所获得的静电导入大地或与大地相等同的装置上,可以将插座位置上所受到的静电进行快速释放出去,进而避免了静电对元器件进行干扰或损坏或者产生二次放电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车载主机总成通常会进行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试验。整机做ESD试验时,通过模拟人体接触或周边空气形成大量静电,干扰主机内部电子元器件工作。目前车载主机总成ESD试验标准一般是:空气放电15KV,接触放电8KV。而现有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做试验时静电打入插座位置,静电不能瞬间传导外部;(2)人工将线束接入插座时,人体接触释放出静电,静电不能快速释放外部;以上两种情况下的静电无法快速释放到外部均会产生二次放电的风险,影响主机正常工作,导致产品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以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插座上的静电无法快速释放到外部而产生二次放电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设有PCBA板,所述PCBA板上设有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内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所述PCBA板电连接,所述框体的正面设有插座开口,所述插座通过所述插座开口与外部电连接;所述插座的接地线与所述插座外壳电连接,所述插座外壳与所述框体之间通过接地弹片进行接触导电,以将所述插座上的静电进行释放。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开口的上侧边缘向所述框体内水平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面板,所述第一折弯面板上远离所述插座开口的一侧边缘竖直向下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面板;所述第二折弯面板与所述插座外壳通过所述接地弹片进行接触导电。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外壳位于所述第二折弯面板的前侧;所述第二折弯面板的前侧面与所述插座外壳的插座外壳后侧面通过所述接地弹片进行接触导电。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弹片包括弹片面板,所述弹片面板的背面铆接于所述第二折弯面板的前侧面,所述弹片面板的下侧边缘设有若干个朝前向上折弯形成的弹臂,所述弹臂用于对所述插座外壳后侧面进行压紧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弹臂包括由所述弹片面板的下侧边缘朝外向上倾斜折弯形成的连接折弯导向弹片,所述连接折弯导向弹片再朝内向上倾斜折弯形成折弯支撑弹片,所述连接折弯导向弹片与所述折弯支撑弹片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圆角进行过渡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弹臂之间设有第一槽位或第二槽位,所述第一槽位与所述第二槽位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槽位宽于所述第一槽位。
进一步地,在所述弹臂未对所述插座外壳后侧面进行压紧之前,所述折弯支撑弹片与所述弹片面板的前侧面之间具有间距;在所述弹臂对所述插座外壳后侧面进行压紧时,所述折弯支撑弹片受到压力而支撑于所述弹片面板的前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外壳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插座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弹臂的数量为六个,两个相邻的所述弹臂为一组,每个插座外壳分别与一组所述弹臂进行压紧接触导电。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为U型框,所述框体的下方设有底盖;所述框体为SECC框体,所述接地弹片为不锈钢接地弹片。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插座的接地线与插座外壳进行电连接,进而将插座上的静电快速传导到插座外壳上,而通过将插座外壳与框体之间通过接地弹片进行接触导电,进而将插座外壳上的静电快速传导到框体上,最后框体将所获得的静电导入大地或与大地相等同的参考电位为零的装置上,通过以上对插座位置的静电进行直接接触导电的方式,可以将插座位置上所受到的静电进行快速释放出去,进而避免了静电对元器件进行干扰或损坏或者产生二次放电的风险。通过设置第一折弯面板、第二折弯面板,以及在弹片面板上设置弹臂,并用弹臂对插座外壳后侧面进行压紧作用,从而在实现导电作用的基础上防止了插座外壳与框体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现象,进而提高连接地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接地弹片的正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接地弹片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接地弹片的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接地弹片的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接地弹片的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接地弹片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接地弹片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侧视的剖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组装后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的静电释放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框体,101-第一折弯面板,102-第二折弯面板,103-插座开口;200-PCBA板,201-插座外壳后侧面,202-插座外壳,203-插座;300-底盖;400-螺钉;500-接地弹片,501-铆接点,502-第一槽位,503-弹片面板,504-弹臂,505-第二槽位,506-连接折弯导向弹片,507-折弯支撑弹片,508-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1进行观察,观察者左后方设为前,观察者右前方设为后,观察者左前方设为右,观察者右后方设为左,观察者上面设为上,观察者下面设为下,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前侧”、“后侧”、“上侧”“下侧”“内部”“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参见图1、图11、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包括框体100,作为优选地,框体100为U型框,且框体100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用于将电子元件放入框体100内部;为了更好地保护内部电子元件,在框体100的下方设有底盖300,底盖300用于盖住框体100的底部开口,当然这只是优选地,框体100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形状或结构,主要起安装机架和保护作用以及导电作用。框体100优选为金属框体,更为优选地,框体100为SECC框体,以便于进行导电作用。框体100和底盖300之间通过螺钉400进行连接固定,当然,也可以是螺栓固定等其他固定方式。框体100内设有PCBA板200,PCBA板200上设有插座外壳202,作为优选地,插座外壳202安装固定于PCBA板200上,而插座外壳202作为优选地,为金属插座外壳,以便于起导电作用,当然,其他具有导电作用的插座外壳也是可以的。插座外壳202内设有插座203,插座外壳202的正面设有外壳开口,以便于插座203与外部线束或导线进行电连接,插座203与PCBA板200电连接,框体100的正面设有插座开口103,插座203通过插座开口103与外部电连接,即通过插座203实现PCBA板200与外部进行电连接;插座203的接地线与插座外壳202电连接,插座外壳202与框体100之间通过接地弹片500进行接触导电,以将插座203上的静电进行释放,框体100可以将从插座203中获得的静电导入大地或者与大地相等同的参考电位为零的装置,这都是可以的。作为优选地,接地弹片500为不锈钢接地弹片,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导电能力的弹片。
具体地,参见图1、图2、图3,需要说明的是,图2的中的框体100是倒过来放的,具体方向以图1的为准。插座开口103的上侧边缘向框体100内水平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面板101,第一折弯面板101上远离插座开口103的一侧边缘竖直向下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面板102;第二折弯面板102与插座外壳202通过接地弹片500进行接触导电,其作用是可以使插座203上的静电可以从最近的距离快速地传导到框体100上,避免静电进入PCBA板200造成对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和干扰。
具体地,参见图1、图11、图12,需要说明的是图11、图12中的结构也是倒过来放的,具体方向以图1的为准。插座外壳202位于第二折弯面板102的前侧,以便于插座203与外部进行电连接;第二折弯面板102的前侧面与插座外壳202的插座外壳后侧面201通过接地弹片500进行接触导电,其作用是可以将插座外壳202上的静电快速传导到框体100上,同时还能够通过接地弹片500对插座外壳202进行弹性压紧作用,以防止接触不良。
具体地,参见图3、图4、图5、图12,接地弹片500包括弹片面板503,弹片面板503的背面铆接于第二折弯面板102的前侧面,更为具体地,在弹片面板503上设有若干个铆接点501,铆接点501的数量可以是五个也可以是六个,铆接点501的数量与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自行选择,当然弹片面板503也可以通过螺钉等其他方式固定于第二折弯面板102的前侧面上。弹片面板503的下侧边缘设有若干个朝前向上折弯形成的弹臂504,弹臂504用于对插座外壳后侧面201进行压紧作用,进而防止插座外壳202与框体100之间接触不良。
具体地,参见图6、图7、图8、图9、图10,弹臂504包括由弹片面板503的下侧边缘朝外向上倾斜折弯形成的连接折弯导向弹片506,连接折弯导向弹片506再朝内向上倾斜折弯形成折弯支撑弹片507,连接折弯导向弹片506与折弯支撑弹片507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圆角508进行过渡处理。
作为优选地,在弹臂504之间设有第一槽位502或第二槽位505,第一槽位502与第二槽位505间隔设置,第二槽位505宽于第一槽位502,而第一槽位502与第二槽位505的主要作用是将弹片面板503分割为多个弹臂504,而第二槽位505宽于第一槽位502的作用在于适应插座外壳202之间的间隔。
具体地,参见图8、图11、图12,在弹臂504未对插座外壳后侧面201进行压紧之前,折弯支撑弹片507与弹片面板503的前侧面之间具有间距;在弹臂504对插座外壳后侧面201进行压紧时,折弯支撑弹片507受到压力而支撑于弹片面板503的前侧面,而由于弹性作用,折弯支撑弹片507具有向外运动的趋势,因此会对插座外壳202具有压紧作用,进而增加接触力度防止接触不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压紧作用,是相对于接地弹片500与插座外壳202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言的,而并不一定需要接地弹片500真的进行实际的运动,因为力是相互的,因此在插座外壳202进行安装时,插座外壳202将由于预先设定的空间大小而对接地弹片500进行压紧作用,而接地弹片500通过弹性作用也自然地对插座外壳202进行了反方向的压紧作用,进而有效地防止接触不良现象。
作为优选地,插座外壳202的数量为三个,插座203的数量为三个,弹臂504的数量为六个,两个相邻的弹臂504为一组,每个插座外壳202分别与一组弹臂504进行压紧接触导电,当然,插座203的数量也可以是四个、五个等其他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自行选择,而插座外壳202的数量与插座203的数量相同,弹臂504的数量与插座203的数量相适应。
实际操作时:PCBA板200安装到框体100后,插座外壳202会接触接地弹片500中的连接折弯导向弹片506,连接折弯导向弹片506受力后会向弹片面板503方向收缩,此时圆角508与插座外壳后侧面201预压接触,折弯支撑弹片507与弹片面板503的前侧面之间具有的间距会根据安装的进度而慢慢收缩减小,安装到位后折弯支撑弹片507支撑于弹片面板503的前侧面上,防止两段弹臂504继续变形,此时安装好底盖300,通过螺钉400固定好。本技术方案可以最快速地将插座203的静电最近距离输出到接地弹片500上,然后通过接地弹片500传导外部,防止静电干扰电子元器件或损坏。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包括框体(100),所述框体(100)内设有PCBA板(200),所述PCBA板(200)上设有插座外壳(202),所述插座外壳(202)内设有插座(203),所述插座(203)与所述PCBA板(200)电连接,所述框体(100)的正面设有插座开口(103),所述插座(203)通过所述插座开口(103)与外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03)的接地线与所述插座外壳(202)电连接,所述插座外壳(202)与所述框体(100)之间通过接地弹片(500)进行接触导电,以将所述插座(203)上的静电进行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开口(103)的上侧边缘向所述框体(100)内水平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面板(101),所述第一折弯面板(101)上远离所述插座开口(103)的一侧边缘竖直向下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面板(102);所述第二折弯面板(102)与所述插座外壳(202)通过所述接地弹片(500)进行接触导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202)位于所述第二折弯面板(102)的前侧;所述第二折弯面板(102)的前侧面与所述插座外壳(202)的插座外壳后侧面(201)通过所述接地弹片(500)进行接触导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弹片(500)包括弹片面板(503),所述弹片面板(503)的背面铆接于所述第二折弯面板(102)的前侧面,所述弹片面板(503)的下侧边缘设有若干个朝前向上折弯形成的弹臂(504),所述弹臂(504)用于对所述插座外壳后侧面(201)进行压紧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504)包括由所述弹片面板(503)的下侧边缘朝外向上倾斜折弯形成的连接折弯导向弹片(506),所述连接折弯导向弹片(506)再朝内向上倾斜折弯形成折弯支撑弹片(507),所述连接折弯导向弹片(506)与所述折弯支撑弹片(507)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圆角(508)进行过渡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504)之间设有第一槽位(502)或第二槽位(505),所述第一槽位(502)与所述第二槽位(505)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槽位(505)宽于所述第一槽位(50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臂(504)未对所述插座外壳后侧面(201)进行压紧之前,所述折弯支撑弹片(507)与所述弹片面板(503)的前侧面之间具有间距;在所述弹臂(504)对所述插座外壳后侧面(201)进行压紧时,所述折弯支撑弹片(507)受到压力而支撑于所述弹片面板(503)的前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20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插座(203)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弹臂(504)的数量为六个,两个相邻的所述弹臂(504)为一组,每个插座外壳(202)分别与一组所述弹臂(504)进行压紧接触导电。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0)为U型框,所述框体(100)的下方设有底盖(300);所述框体(100)为SECC框体,所述接地弹片(500)为不锈钢接地弹片。
CN202020940375.7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 Active CN212306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0375.7U CN212306028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0375.7U CN212306028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6028U true CN212306028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70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0375.7U Active CN212306028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6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80570A (en) EMI/RFI shielding for electronic assemblies
CN101472378B (zh) 弹片结构及应用该弹片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7078425B (zh) 配置为安装在电触头的阵列上的电力电缆组件
US5047898A (en) Deflectable contact for providing positive surface contact for shield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N106953188A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
CN212306028U (zh) 一种车载主机静电释放结构
JP3822980B2 (ja) ケーブル・カード間コネクタ用の固定プレート
CN102999138B (zh) 电子装置
CN209806156U (zh) 电气设备
CN210866552U (zh) 一种接地装置
CN208970850U (zh) 一种电磁屏蔽插座
CN203707416U (zh) 用于野外型外壳内部盖板接地的弹片结构
CN205790495U (zh) 电源模块连接器
CN110676624A (zh) 接触件及连接器
US4972297A (en) Device for shielding assemblies having multi-pole plugs
CN109818210A (zh) 服务器的扩充面板
CN211182000U (zh) 一种用于飞机雷达罩测试的限位开关
CN211530226U (zh) 接触件及连接器
CN211468356U (zh) 一种铜排连接的客车配电盒
CN203851392U (zh) 一种用于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静放电防护壳体
CN218888863U (zh) 车机调试系统
CN212114542U (zh) 适用于针式绝缘子的绝缘遮蔽罩
CN208401179U (zh) 电连接器
CN218105916U (zh) 超声设备的主机以及医用超声设备
US20110256762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ntact protection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