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5962U -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5962U
CN212305962U CN202021016335.XU CN202021016335U CN212305962U CN 212305962 U CN212305962 U CN 212305962U CN 202021016335 U CN202021016335 U CN 202021016335U CN 212305962 U CN212305962 U CN 212305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heat dissipation
inverter
windshield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63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文进
何志军
刘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63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5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5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5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其中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箱体;挡风罩,所述挡风罩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且罩设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挡风罩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通风腔,所述挡风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排风口,所述通风腔连通于所述排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之间;风机,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挡风罩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机能够使外界空气通入所述通风腔。通过上述结构,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高,能够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因为其能量大、获取容易,太阳能电池板已广泛用于发电。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直接产生的电能为直流电,必须要经过逆变器转化成交流电后才能并入输电系统。
目前,随着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越来越大,对应的太阳能逆变器的功率也越来越大,这给太阳能逆变器的散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太阳能逆变器均在户外工作,为了防止风沙、雨水等的侵蚀,太阳能逆变器均密封设计,其散热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高,能够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箱体;
挡风罩,所述挡风罩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且罩设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挡风罩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通风腔,所述挡风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排风口,所述通风腔连通于所述排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风机,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挡风罩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机能够使外界空气通入所述通风腔。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翅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箱体、所述挡风罩和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共同形成通风子腔。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子腔与所述箱体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转动连接于所述挡风罩上,以调节所述风机出风口的朝向。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机间隔设置于所述挡风罩内。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置于所述挡风罩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散热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器间隔设置于所述挡风罩内。
作为优选,所述挡风罩还包括与所述箱体平行的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的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在所述风机处均开设有所述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的散热能力较强。
为达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变器,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用于对逆变器进行散热,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挡风罩和风机,散热器连接于逆变器的箱体上,挡风罩罩设于散热器上且连接于箱体上,挡风罩上开设有通过通风腔连通的进风口和排风口,风机连接于进风口处,使得外界空气能够从进风口进入通风腔,经过与散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后,携带有热量的空气能够从排风口排出。通过上述结构,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逆变器内部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通过风机带走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实现该逆变器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逆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去掉挡风罩的逆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风机转过一定角度后的逆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散热器;11、散热翅片;12、第一散热器;13、第二散热器;
2、挡风罩;21、进风口;22、排风口;
3、风机;
100、箱体;101、升压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用于对逆变器进行散热,如图1-图3所示,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1、挡风罩2和风机3,散热器1连接于逆变器的箱体100上,逆变器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散热器1上,挡风罩2连接于箱体100上且罩设于散热器1上,挡风罩2与箱体100之间设置有通风腔,挡风罩2上设置有进风口21和排风口22,进风口21和排风口22通过通风腔相连通,风机3连接于挡风罩2内且位于进风口21处,风机3能够使外界空气从进风口21通入通风腔中,外界空气进入通风腔中后与散热器1进行热量交换,然后携带有热量的空气从排风口22排出,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高,能够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包括散热翅片11,散热翅片11连接于逆变器的箱体100上且位于通风腔内,使得逆变器内部的逆变模块和升压模块等模块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箱体100传递至散热翅片11上,由于散热翅片11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使得逆变器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翅片11快速地传递至通风腔中,提高了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优选地,散热器1还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贴合连接于箱体100上,散热翅片11连接于底板的另一侧上,使得散热翅片11的安装方便。
优选地,散热翅片11设有多个,多个散热翅片11平行间隔连接于底板上,底板、挡风罩2和相邻两个散热翅片11共同形成通风子腔,通风子腔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进风口21和排风口22,使得气流能够从通风子腔中顺畅通过,便于气流带走散热翅片11上的热量。更为优选地,通风子腔与底板垂直设置,即散热翅片11垂直连接于底板上,便于散热翅片11安装于底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包括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均置于挡风罩2内,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均连接于逆变器箱体100上,第二散热器13位于第一散热器12的下游,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对逆变器内部的模块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散热器1的散热效率。优选地,第二散热器13设有多个,多个第二散热器13间隔设置于挡风罩2内,具体地,第二散热器13设有三个,三个第二散热器13呈品字形排布,使得第二散热器13均匀布置于逆变器箱体100上,既能保证第二散热器13进行均匀散热,又能够减少第二散热器13的使用数量,有利于降低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的制造成本。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散热器12设有一个,第一散热器12连接于逆变器箱体100上,第一散热器12具有较大散热面积,有利于第一散热器12将逆变器内各模块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出来进行散失。
优选地,挡风罩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风口21开设于第一侧板上,排风口22开设于第二侧板上,使得进风口21和排风口22相对设置,有利于减小气流在通风腔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更为优选地,挡风罩2还包括与箱体100平行的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的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在风机3处也开设有进风口21,有利于提高风机3的进风量,保证该散热结构的散热。具体地,进风口21上设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对通过进风口21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飞絮等杂质进入通风腔。进一步地,排风口22为朝向逆变器的升压电感101方向设置,使得从排风口22排出的空气能够吹在升压电感101上,带走升压电感101产生的热量,对升压电感101进行降温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3设置有多个,多个风机3间隔设置于挡风罩2内,能够提高通入通风腔的空气的量,提高该逆变器的散热结构的冷却效果。优选地,风机3转动连接于挡风罩2上,使得风机3出风口的朝向能够进行调节,便于对通风腔中通过的气流方向进行调节。具体地,风机3选用轴流风机,便于通过控制风机3出风口的方向来控制气流的流向,使气流的流向控制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使得该逆变器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有助于提高逆变器可配置的功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包括散热翅片(11),所述散热翅片(11)连接于所述逆变器的箱体(100);
挡风罩(2),所述挡风罩(2)连接于所述箱体(100)上且罩设于所述散热器(1)上,所述挡风罩(2)与所述箱体(100)之间设有通风腔,所述挡风罩(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进风口(21),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排风口(22),所述通风腔连通于所述排风口(22)和所述进风口(21)之间;
风机(3),所述风机(3)连接于所述挡风罩(2)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21)处,所述风机(3)能够使外界空气通入所述通风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1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翅片(11)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箱体(100)、所述挡风罩(2)和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11)共同形成通风子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子腔与所述箱体(100)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转动连接于所述挡风罩(2)上,以调节所述风机(3)出风口的朝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风机(3)间隔设置于所述挡风罩(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为轴流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包括第一散热器(12)和第二散热器(13),所述第一散热器(12)和所述第二散热器(13)均置于所述挡风罩(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器(1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器(13)间隔设置于所述挡风罩(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罩(2)还包括与所述箱体(100)平行的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的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在所述风机(3)处均开设有所述进风口(21)。
10.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202021016335.X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Active CN212305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335.XU CN212305962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335.XU CN212305962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5962U true CN212305962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9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6335.XU Active CN212305962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5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68341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
CN204741656U (zh) 一种有源滤波通风散热结构
KR20110023345A (ko) 연료전지 차량용 쿨링시스템
CN21230596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逆变器
CN112701933B (zh) 一种逆变装置
CN208143705U (zh) 车顶变流器的散热系统
CN211789157U (zh) 一种高倍率储能电池包
CN212970536U (zh) 变流器模块和变流器机柜
CN212305962U (zh)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CN214592516U (zh) 逆变器及其散热结构
CN217427997U (zh) 三电平模组、三电平模组组件及变流器
CN115413200A (zh) 一种功率设备及光伏系统
CN210246619U (zh) 机柜散热结构及交流直流变换装置
CN211378618U (zh) 一种用于风冷散热器的翅片结构
CN21018374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CN208999750U (zh) 一种低噪音激光投影仪散热器
CN201975981U (zh) 基于热管散热器大功率电力变换装置的通风结构
CN220292425U (zh) 一种大功率逆变器散热单元
CN220087770U (zh) 电控箱组件及空调器
CN220139519U (zh) 一种智能汇流箱的风冷散热结构
CN220235311U (zh) 一种光储一体机
CN210199679U (zh) 一种具有aRGB光效的水冷散热器
CN21281225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伏逆变器
CN213937755U (zh)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CN219718106U (zh) 散热型光伏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