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5420U - 电子产品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电子产品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5420U
CN212305420U CN202021401865.6U CN202021401865U CN212305420U CN 212305420 U CN212305420 U CN 212305420U CN 202021401865 U CN202021401865 U CN 202021401865U CN 212305420 U CN212305420 U CN 212305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housing
shell
clamping
electronic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018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018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5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5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5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壳,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该电子产品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锁扣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子产品的容置腔。锁扣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安装部和锁紧部,安装部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锁紧部与第二壳体扣合连接,以使锁扣件包括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锁扣件处于锁紧状态时,锁紧部与第二壳体配合固定,当锁扣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锁紧部与第二壳体分离。该电子产品保护壳通过锁扣件可以提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锁紧状态下的稳定性,以避免容纳于保护壳内的电子产品损坏,提高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子产品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Kindle)等愈加成熟的同时,对电子产品外观进行保护或装饰的科技美容这一行业也逐步诞生,例如,手机壳。
手机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手机更加美观,更能保护手机,使手机具有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的功能。
然而,现有的磁吸式保护壳,当手机跌落或者处于晃动较大的场景中时,相互磁吸的两个壳体易瞬间分离,进而导致手机跌落,防摔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壳,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提供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锁扣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子产品的容置腔。锁扣件包括安装部和锁紧部,安装部与第一壳体转动连接,锁紧部与第二壳体扣合连接,以使锁扣件包括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锁扣件处于锁紧状态时,锁紧部与第二壳体配合固定,当锁扣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锁紧部与第二壳体分离。
进一步地,锁紧部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本体上的扣合部,扣合部与第二壳体扣合。第二壳体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包括底壁,底壁上设置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与底壁形成第一台阶,扣合部包括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凸设于本体且与本体形成第二台阶。当锁扣件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二台阶与第一台阶扣合锁紧,当锁扣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锁紧部与第二壳体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锁扣件还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底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凸起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槽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槽,第一磁吸件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槽,第二磁吸件固定设置于第二固定槽。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包括与底壁连接的第一卡接面;第二凸起包括相邻的第二卡接面和配合面,当锁扣件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卡接面与第二卡接面卡接,配合面与底壁相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连通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连接槽开设于第二连接部,连接槽与第二缺口相对应,安装部可转动的嵌设于第一缺口,当锁扣件处于锁紧状态时,锁紧部同时嵌设于第二缺口和连接槽。
进一步地,锁扣件还包括转轴,安装部开设有铰接孔,第一连接部开设有与铰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转轴依次穿设于铰接孔与连接孔,使安装部与第一连接部铰接。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一壳体的两侧。第二壳体还包括与第一卡接部相对应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二壳体的两侧。第一卡接部设置有卡钩,第二卡接部设置有卡槽,卡钩卡设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边框,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边框,第一卡接部位于第一边框,第二卡接部位于第二边框。卡钩位于第一边框的靠近容置腔的边缘处,且卡钩朝向第一边框的外侧边缘方向凸出,卡槽开设于第二边框的靠近容置腔的边缘处。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壳体还包括与第一定位部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柱,第二定位部为定位槽,定位柱嵌设于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保护壳还包括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第三磁吸件沿第一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第四磁吸件沿第二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且第四磁吸件与第三磁吸件相对应,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的磁吸配合形成用于容置电子产品的容置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合后能够形成用于容纳电子产品的容置腔,第一壳体中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壳体中设置第二连接部,通过具有安装部和锁紧部的锁扣件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扣合连接,以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锁紧固定。
例如,手机安装在该电子产品保护壳的容置腔内,当手机在跌落的过程中或者处于晃动较大的场景中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锁扣件的锁紧作用下不易出现分离的情况,有效的保护手机不易摔坏,该电子产品保护壳可以提高容置在其容置腔中的电子产品的防摔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第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第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中锁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中第一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中第二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Ki nd l e)等也愈加成熟。人们在追求电子产品使用性能优良的同时,对电子产品的外观保护也提出了一定的需求。例如,要求电子产品具有防摔、防刮、防水、防震等功能。
在对电子产品外观进行保护或装饰的需求下,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应运而生。例如,针对手机设计的手机壳,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品让手机更加美观,更能保护手机,使手机具有防摔、防刮、防水等保护功能。
其中,手机壳可以设计为磁吸式保护壳,磁吸式保护壳可以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用于覆盖手机屏幕的一侧,后壳用于覆盖手机背面的一侧。且前壳和后壳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磁铁,通过磁铁相互吸引以使前壳和后壳扣合且将手机包覆于手机壳内,从而达到保护手机的目的。
上述磁吸式保护壳可以通过磁吸方式将前壳和后壳连接固定。然而,当手机在跌落过程中或者处于晃动较大的场景中时,相互吸附的前壳和后壳容易瞬间分离,导致手机脱离保护壳跌落,不能起到较好的防摔作用。
基于上述问题,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壳100,该电子产品保护壳100用于包覆电子产品,以保护电子产品不易损坏或损伤。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电子产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电子阅读器(Kindle)等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1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锁扣件130,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子产品的容置腔。
其中,第一壳体110可以包覆于手机的一侧,第二壳体120可以包覆于手机的另一侧。例如,第一壳体110包覆于手机屏幕所在的一侧,第二壳体120包覆于手机背面所在的一侧;或者,第一壳体110包覆于手机背面所在的一侧,第二壳体120包覆于手机屏幕所在的一侧。锁扣件130用于连接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且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能够通过锁扣件130锁紧。即使手机在跌落过程中或者处于晃动较大的场景中时,也不易从保护壳中脱离,较好的实现保护手机的作用。
请参照图3、图4及图5,锁扣件130包括固定连接的安装部132和锁紧部135。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扣合状态时,安装部132与第一壳体110转动连接,锁紧部135与第二壳体120扣合连接,以使锁扣件130包括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锁扣件130处于锁紧状态时,锁紧部135与第二壳体120配合固定,当锁扣件130处于解锁状态时,锁紧部135与第二壳体120分离。
具体地,请参照图5,锁紧部135包括本体1350和连接于本体1350上的扣合部,扣合部用于和第二壳体120扣合连接,以使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通过锁扣件130锁紧固定,且形成用于容置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的容置腔。
可选地,锁扣件130还包括转轴136,锁扣件130通过转轴136与第一壳体110铰接。其中,锁扣件130的安装部132上开设有铰接孔1320,转轴136穿设于铰接孔1320后与第一壳体110连接,即通过转轴136使得锁扣件130与第一壳体110铰接。当锁扣件130绕转轴136的中心轴线转动时,锁紧部135具有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互分离的解锁状态(如图6),和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的锁紧状态(如图7)。
可以理解的是,锁扣件130的安装部132也可以与第二壳体120连接,相应的,锁紧部135与第一壳体110扣合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锁扣件130与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的连接结构和连接位置不做限定,只要满足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通过锁扣件130扣合固定即可,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另外,锁紧部135上设置的扣合部是用于和第二壳体120扣合,当第二壳体120的相应位置为凸块状结构时,相应的,扣合部为凹陷状结构。当第二壳体120的相应位置为凹陷状结构时,相应的,扣合部为凸块状结构。扣合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满足扣合部与第二壳体120配合实现扣合的目的即可。
锁扣件130绕转轴136的中心轴线转动的过程中,锁扣件130的锁紧部135与第二壳体120具有解锁状态和锁紧状态。当锁扣件130处于解锁状态时(如图6),锁紧部135与第二壳体120相互分离。当锁扣件130处于锁紧状态时(如图7),锁紧部135与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锁扣件130的安装部132可以通过转轴136与第一壳体110铰接的方式之外。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32也可以与第一壳体110可滑动的连接,例如,通过推动锁扣件130滑动,以使锁紧部135能够与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
可选的,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1,第二壳体120包括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1与第一连接部111位置相对应,以使锁扣件130中的安装部132与第一连接部111连接,锁紧部135与第二连接部121锁紧。
请参照图8,第一连接部111包括连通的第一缺口1112和第二缺口1116。锁扣件130的安装部132用于和第一缺口1112相配合,锁紧部135的部分结构用于和第二缺口1116相配合。
请参照图9,与第一连接部111相对应地,第二连接部121开设有连接槽1210,连接槽1210能够与第二缺口1116相对应。当安装部132通过转轴136与第一缺口1112连接,且锁紧部135与第二连接部121锁紧连接时,锁紧部135能够同时嵌设于第二缺口1116和连接槽1210中。
具体的,请继续参照图8,第一连接部111的第一缺口1112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1114,转轴136穿设于安装部132的铰接孔1320后与第一缺口1112底部开设的连接孔1114连接,以使锁扣件130的安装部132通过转轴136可转动的嵌设于第一缺口1112,即锁扣件130与第一连接部111铰接。请继续参照图9,连接槽1210包括底壁1212,底壁1212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214,且第一凸起1214与底壁1212形成第一台阶。
请继续参照图5,锁紧部135可以包括本体1350和扣合部,扣合部用于和第二连接部121扣合连接。与连接槽1210相对应地,扣合部为凸块状结构,即扣合部为第二凸起1352。第二凸起1352凸设于本体1350上,且第二凸起1352与本体1350形成第二台阶。
当锁扣件130处于锁紧状态时,锁扣件130的安装部132与第一缺口1112铰接,第二凸起1352与本体1350形成的第二台阶与第一凸起1214与底壁1212形成的第一台阶扣合锁紧,以实现通过锁扣件130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扣合连接的目的。
可选地,当锁扣件130的锁紧部135与第二壳体120的第二连接部121锁紧连接时,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能够卡接,以实现紧配合。
具体的,第一凸起1214包括与底壁1212连接的第一卡接面1215(如图9),第二凸起1352包括相邻的第二卡接面1355和配合面1357(如图5)。其中,配合面1357与连接槽1210的底壁1212相对应,第一卡接面1215和第二卡接面1355配合卡接,以使锁扣件130的锁紧部135与第二连接部121连接时,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紧配合,实现锁紧部135与第二连接部121卡接固定。
为了进一步增强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扣合后的牢固性,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9所示,在锁扣件130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扣合连接的基础上,还增设磁吸件。具体的,锁扣件130还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一磁吸件1371和第二磁吸件1373(如图3和图4)。在第二壳体120中的连接槽1210的底壁1212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213,在锁紧部135中第二凸起1352的配合面1357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353,且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扣合状态下,第二固定槽1353与第一固定槽1213相对应。第一磁吸件1371设置于第一固定槽1213,第二磁吸件1373设置于第二固定槽1353。通过第一磁吸件1371和第二磁吸件1373相互吸引,进一步提高锁紧部135和第二连接部12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以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连接的更加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磁吸件1371和第二磁吸件1373可以为相互吸引的N极和S极磁铁,或者为相互吸引的磁铁和例如铁、镍、钴等亲磁的金属。
当连接槽1210的底壁1212和锁紧部135的第二凸起1352上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吸件时,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可以不需要紧配合。通过第一磁吸件1371和第二磁吸件1373之间的相互吸引,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相互扣合的结构以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锁紧固定。
在锁扣件130从锁紧状态转换为解锁状态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打开锁扣件130,可选的,请参照图5和图6,锁扣件130的锁紧部135设置有缺部1359,方便用户从缺部1359打开锁扣件130。其中,缺部1359位于锁紧部135的边缘位置,打开时,用户可以借助于细杆类零件,例如,手机卡针、回形针等,将手机卡针的端部插入缺部1359处施加外力,根据撬杆原理打开锁扣件130。或者,直接用手抠住缺部1359向外侧施加作用力,将锁扣件130打开。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110还可以包括第一卡接部113,第二壳体120还可以包括第二卡接部123,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扣合状态时,第一卡接部113和第二卡接部123配合卡接。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卡接部113和第一连接部111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10的两侧。如图4所示,第二卡接部123和第二连接部121分别位于第二壳体120的两侧。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扣合时,第一卡接部113和第二卡接部123卡接,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通过锁扣件13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接部113和第一连接部111可以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1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二卡接部123和第二连接部121可以分别位于第二壳体12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或者,第一卡接部113和第一连接部111可以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1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二卡接部123和第二连接部121可以分别位于第二壳体12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一卡接部113、第二连接部121和第二卡接部123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只要保证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扣合状态下,第一卡接部113与第二卡接部123卡接,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通过锁扣件130锁紧连接即可。
具体的,请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卡接部113设置有卡槽1130,第二卡接部123设置有卡钩1230,卡钩1230可以卡设于卡槽1130内,且卡钩1230的朝向与卡槽1130的开口朝向相反。
值得注意的是,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锁紧连接时,先需要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通过卡钩1230和卡槽1130卡接后,再通过锁扣件130将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锁紧固定。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解锁拆卸时,先需要将锁扣件130与第二连接部121分离,在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解锁的前提下,再将卡钩1230和卡槽1130解锁分离,才可以实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拆卸分离。
可选地,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边框117,第二壳体120包括第二边框127,第一边框117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一侧凸出,第二边框127朝向第一壳体110的一侧凸出。
第一卡接部113可以设置于第一边框117上,第二卡接部123可以设置于第二边框127上。卡钩1230位于第二边框127的靠近保护壳的容置腔的边缘处,且卡钩1230朝向第二边框127的外侧边缘方向凸出。卡槽1130开设于第一边框117的靠近容置腔的边缘处,且卡槽1130的开口朝向第一边框117的内侧方向。
当卡槽1130开设于第一边框117,卡钩1230设置于第二边框127时,卡钩1230和卡槽1130在卡接过程中,先将第一壳体110具有卡槽1130的一端凸出于第二壳体120具有卡钩1230的一端。然后,将第二壳体120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沿安装方向相向运动,以使第一壳体110具有卡槽1130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20具有卡钩1230的一端对齐时,卡钩1230正好可以卡设于卡槽1130内。例如,当卡钩1230和卡槽1130设置于手机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时,在安装过程中,第一壳体110相对于第二壳体120沿长度方向相互靠近滑动,卡接后可以限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
可选地,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第一壳体110还包括第一定位部115,第二壳体120还包括第二定位部125。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扣合状态下时,第一定位部115与第二定位部125相适配,通过第一定位部115和第二定位部125的配合,实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相对位置的预定位。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115为定位柱,第二定位部125为定位槽,定位柱嵌设于定位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部115和第二定位部125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多个第一定位部115沿第一壳体11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定位部125沿第二壳体120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互之间的具体位置定位更加精确,不易出现错位或者较宽的缝隙。
可选地,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100还包括相互吸引的第三磁吸件1375和第四磁吸件1377,第三磁吸件1375沿第一壳体110的周向间隔设置,第四磁吸件1377沿第二壳体120的周向间隔设置。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扣合状态下时,第三磁吸件1375的位置和第四磁吸件1377的位置相对应,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通过第三磁吸件1375和第四磁吸件1377的磁吸配合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容置腔,且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第三磁吸件1375和第四磁吸件1377的磁吸作用下进一步吸附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磁吸件1375和第四磁吸件1377可以为相互吸引的N极磁铁和S极磁铁,或者为相互吸引的磁铁和例如铁、镍、钴等亲磁的金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100安装在手机上的安装方法如下:
首先,将第二壳体120盖合于手机的一侧(例如,手机背面);
然后,将第一壳体110盖合于手机的另一侧(例如,手机屏幕),且使第一壳体110具有卡槽1130的一端凸出于第二壳体120具有卡钩1230的一端,将第一壳体110相对于第二壳体120沿手机长度方向相向滑动,以使卡钩1230与卡槽1130卡接;
接着,将第一壳体110上的定位柱嵌设于第二壳体120的定位槽内,实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互之间位置预定位。同时,位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的第三磁吸件1375和第四磁吸件1377相互吸引,以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位置固定,当要打开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时,所施加的作用力必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力(正常打开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所需要的最小作用力)时才可以打开。
最后,将锁扣件130绕转轴136转动,以使锁紧部135卡接于第二壳体120的第二连接部121,同时,位于锁紧部135和第二连接部121中的第一磁吸件1371和第二磁吸件1373相互吸引,加强锁扣件130处于锁紧状态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该电子产品保护壳100在解锁的过程中,是需要先将锁扣件130和第二连接部121解锁,然后才可以将卡钩1230和卡槽1130解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保护壳100,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1,第二壳体120包括第二连接部121,通过锁扣件130的安装部132与第一连接部111可转动连接,锁扣件130的锁紧部135与第二连接部121扣合连接,以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锁紧。另外,通过在第二连接部121设置第一磁吸件1371,在锁扣件130设置第二磁吸件1373,可以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吸附牢固,在磁吸件和锁扣件130的双重作用下,以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锁紧更加牢固。即使手机在跌落的过程中或者手机处于晃动较大的场景中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也不易分离,提高对电子产品的保护作用,延长安装于该电子产品保护壳内部的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子产品的容置腔;以及
锁扣件,所述锁扣件包括安装部和锁紧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二壳体扣合连接,以使所述锁扣件包括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锁扣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固定,当所述锁扣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二壳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与所述第二壳体扣合;
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底壁形成第一台阶,所述扣合部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凸设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本体形成第二台阶;
当所述锁扣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扣合锁紧,当所述锁扣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还包括磁吸配合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
所述底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凸起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槽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与所述底壁连接的第一卡接面;
所述第二凸起包括相邻的第二卡接面和配合面,当所述锁扣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接面与所述第二卡接面卡接,所述配合面与所述底壁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通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槽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应,所述安装部可转动的嵌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当所述锁扣件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锁紧部同时嵌设于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连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还包括转轴,所述安装部开设有铰接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与所述铰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转轴依次穿设于所述铰接孔和所述连接孔,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
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对应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有卡钩,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钩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边框,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边框;
所述卡钩位于所述第一边框靠近所述容置腔的边缘处,且所述卡钩朝向所述第一边框的外侧边缘方向凸出,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边框靠近所述容置腔的边缘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
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槽,所述定位柱嵌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产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第三磁吸件和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磁吸件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四磁吸件与所述第三磁吸件相对应,使得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的磁吸配合,形成用于容置电子产品的所述容置腔。
CN202021401865.6U 2020-07-15 2020-07-15 电子产品保护壳 Active CN212305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1865.6U CN212305420U (zh) 2020-07-15 2020-07-15 电子产品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1865.6U CN212305420U (zh) 2020-07-15 2020-07-15 电子产品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5420U true CN212305420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01865.6U Active CN212305420U (zh) 2020-07-15 2020-07-15 电子产品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54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7776A1 (zh) * 2021-11-17 2023-05-25 深圳张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组件及连接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7776A1 (zh) * 2021-11-17 2023-05-25 深圳张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组件及连接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2630B (zh) 防护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US9548785B2 (en) Protective case including lens attachment feature
CA1313514C (en) Housing and holder assembly for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212305420U (zh) 电子产品保护壳
TW201714508A (zh) 用於行動裝置之統一式可伸縮殼體系統
TW201423334A (zh) 平板電腦終端機用附屬裝置
KR101501883B1 (ko) 충전 및/또는 데이터 통신용 케이블의 탈착이 가능한 스마트폰 케이스 및 그 유에스비 케이블
KR20110086296A (ko) 휴대폰 케이스
JP5852182B2 (ja) 着脱構造、電子機器及び付属器具
CN215499131U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17957136U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
CN212305419U (zh) 电子产品保护壳
CN216959947U (zh) 可拆式全包保护套
CN219437049U (zh) 一种保护壳
CN212322289U (zh) 用于与记事本扣带连接的otgu盘装置
CN215990911U (zh) 一种磁吸式手机保护壳
KR20090092622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외장 케이스
CN218482888U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17085527U (zh) 滑动快拆式主机模组及智能手表
CN216819895U (zh) 一种翻盖式手机保护壳
KR102373525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액세서리 마운팅 모듈
CN218073788U (zh) 挂绳扣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4799578U (zh) 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
KR102302493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파지고리
KR101463606B1 (ko) 휴대폰 케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