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3988U -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3988U
CN212303988U CN202021275450.9U CN202021275450U CN212303988U CN 212303988 U CN212303988 U CN 212303988U CN 202021275450 U CN202021275450 U CN 202021275450U CN 212303988 U CN212303988 U CN 212303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nnector
insulating
uni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54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邢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m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m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m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me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54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3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3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3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所述连接器包括导电组件(11)、用于容纳所述导电组件(11)的连接器外壳(12)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电组件和所述连接器外壳之间的沿所述导电组件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绝缘件(131)和第二绝缘件(132);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由多个导电柱(1121)组成的第一导电束(112);每个所述导电柱穿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中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采用陶瓷绝缘;其中,所述第二绝缘件采用弹性绝缘材料以使得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导电柱均与所述第二绝缘件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缘性,能够传递电能或电信号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油田上都广泛使用潜油电机来驱动潜油电泵实现吸取原油,传统的潜油电泵系统是由地面控制装置来驱动井下的潜油电机及潜油电泵,通过动力电缆把电流输送给井下潜油电机,实现潜油电机启动和调速控制,是一种“远程驱动”方式。这种方式的输电效率低,在启动和变载情况下难以保证驱动性能,潜油电机能量转化效率低。目前,虽然也有的潜油电机采用井下控制器对潜油电机采用井下驱动的方式,但是有的存在散热不良,有的结构复杂,有的存在绝缘、密封不良的安全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设置一种既能够在井下直接驱动潜油电机工作,又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缘性的驱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不良或者结构复杂或者存在绝缘、密封不良等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能够在井下直接驱动潜油电机工作,又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缘性,并能够实时检测井下温度和压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导电组件、用于容纳所述导电组件的连接器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电组件和所述连接器外壳之间的沿所述导电组件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由多个导电柱组成的第一导电束;每个所述导电柱穿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中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采用陶瓷绝缘;其中,所述第二绝缘件采用弹性绝缘材料以使得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导电柱均与所述第二绝缘件紧密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和所述第一导电束连接的第二导电束;所述第二导电束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束的一端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第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导电束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束的一端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第二端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支撑体和形成在所述支撑体上且沿所述导电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通孔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中的陶瓷套筒;每个所述导电柱分别穿设在对应的所述陶瓷套筒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本体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上沿所述导电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导电柱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束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后穿出所述连接器外壳的第二端。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以上所述的连接器和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两端部且轴向延伸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以及将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隔开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一孔结构,所述连接器穿设于所述第一孔结构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形成在所述隔板上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孔结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穿设于所述第二孔结构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阀门和开设在所述隔板并连通所述第二空腔和第三孔结构,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三孔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连接模块和驱动器主体、外壳体、底部单元,其中,所述连接模块设置为头部单元;所述头部单元和所述底部单元分别封堵在所述外壳体的两端,并将所述驱动器主体限制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头部单元以及所述底部单元限定的第一容纳腔中,且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头部单元以及所述底部单元和所述驱动器主体限定的第二容纳腔中充满绝缘流体。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的气囊,所述绝缘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所述气体容纳在所述气囊中。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单元包括底接头,所述第一容纳腔包括形成在所述底接头上的第四容纳腔,所述气囊容纳在所述第四容纳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包括由多个导电柱组成的第二导电束的导电组件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并在所述导电组件和所述连接器外壳之间设置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其中,每个所述导电柱穿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中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采用陶瓷绝缘;所述第二绝缘件采用弹性绝缘材料;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缘性且能够传递电能或电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有图1中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头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图3中的第一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第一连接单元的剖视图;
图7和图8是图3中连接件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连接件机体的剖视图;
图10是图2中底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图10中底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连接件机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11-导电组件;111-第二导电束;112-第一导电束;1121-导电柱;12-连接器外壳;122-线端尾盖;121-线端壳体;123-线端螺纹盖;124-板端壳体;125-第二密封圈;13-绝缘组件;131-第一绝缘件;1311-支撑体;1312-第一通孔;132-第二绝缘件;1321-本体;1322-第二通孔;2-外壳体;3-头部单元;31-连接器组件;32-第一连接单元;321-第一连接结构;322-第二孔结构;323-第三孔结构;324-第二连接结构;325-第一空腔;326-第二空腔;327-隔板;328-第一孔结构;33-第一阀门;34-第一检测单元;35-第二连接单元;351-第三连接结构;352-第一环形凹槽;353-第四连接结构;354-安装通孔;36-第一密封垫圈;4-底部单元;41-底托盘;411-第三通孔;43-气囊;44-底接头;441-第五连接结构;442-第二环形凹槽;443-第四容纳腔;444-第四空腔;445-第六连接结构;45-第二阀门;5-驱动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器1包括导电组件11、用于容纳所述导电组件11的连接器外壳12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电组件11和所述连接器外壳12之间的沿所述导电组件11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绝缘件131和第二绝缘件132;所述导电组件11包括由多个导电柱1121组成的第一导电束112;每个所述导电柱1121穿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件131和所述第二绝缘件132中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131之间采用陶瓷绝缘;采用陶瓷绝缘既提高绝缘等级又能提供导电组件11所需要的刚性,其中,所述第二绝缘件132采用弹性绝缘材料以使得所述连接器外壳12和所述导电柱1121均与所述第二绝缘件132紧密接触,这样,第二绝缘件132在起到绝缘的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缘性,能够传递电能或电信号且结构简单。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件131设置有定位结构。通过该定位机构能够限定第二绝缘件132的轴向位置。优选地,所述导电组件11包括和所述第一导电束112连接的第二导电束111;第二导电束111和第一导电束112延伸方向一致并首尾相接;所述第二导电束111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束112的一端从所述连接器外壳12的第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导电束112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的一端从所述连接器外壳12的第二端穿出。通过第一导电束112实现将动力线和/或信号线从连接器一端到连接器的另一端传输。
所述连接器外壳12包括从所述第二导电束111到所述第一导电束112的连线方向依次布置的线端尾盖122、线端壳体121、板端壳体124板端壳体124以及第二密封圈125。所述线端尾盖122、线端壳体121、板端壳体124以及第二密封圈125限定两端开口的开放式容纳腔,第一导电束112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的一端通过穿出板端壳体124实现穿出连接器外壳12的第一端;第二导电束111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束112的一端容纳在板端壳体124中。其中,所述线端尾盖122包括半径不同的阶梯套筒;该阶梯套筒的大端和线端壳体121螺纹连接,该阶梯套筒的小端供所述第二导电束111出入,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由铜线和包覆这铜线的绝缘外层组成,该绝缘外层和所述阶梯套筒的小端的内孔紧密接触;第二导电束111通过铜线和导电柱1121连接,线端尾盖122和所述线端壳体121螺纹连接起到锁紧作用;线端壳体121设置为筒状结构以将第一导电束112、第一绝缘件131和第二绝缘件132容纳在该筒状结构限定的容纳腔中起到保护的作用,该筒状结构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该结构两端的外螺纹分别连接线端尾盖122和板端壳体124。
进一步优选地,线端壳体121包括连接在该筒状结构外周的用于固定该连接器1的法兰,所述第一导电束112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的一端容纳在该筒状结构中。在工作时,第一导电束112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的一端和驱动器主体5连接,这样,该筒状结构就可以保护第一导电束112免受外力。其中,板端壳体124和线端壳体121通过板端壳体124连接并锁紧。在板端壳体124背离所述线端螺纹盖123的一侧安装第二密封圈125,通过第二密封圈125既可起到密封作用,还能够起到绝缘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件131包括支撑体1311和形成在所述支撑体1311上且沿所述导电组件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通孔1312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一通孔1312中的陶瓷套筒;每个所述导电柱1121分别穿设在对应的所述陶瓷套筒中。通过设置陶瓷套筒,提高了导电柱1121和连接器外壳12之间的绝缘级别。第一导电束112朝向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绝缘件131后和所述第二导电束111固接在所述第一绝缘件131朝向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的一端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件132包括本体1321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1321上沿所述导电组件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1322;所述导电柱1121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1322后穿出所述连接器外壳12的第二端。这样,导电柱1121通过第二绝缘件132和连接器外壳12之间绝缘,所述导电柱1121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器外壳12的第二端可以使导电柱1121和其他部件连接。
利用以上技术设置的连接器可实现绝缘电阻大于500兆欧,耐电压1700伏以上,密封防护型式试验压力大于50兆帕,耐环境温度为-40℃~120℃。实现了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绝缘密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模块,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模块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连接器1和第一连接单元32;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的两端部且轴向延伸的第一空腔325和第二空腔326以及将所述第一空腔325和所述第二空腔326隔开的隔板327;所述隔板327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325和所述第二空腔326的第一孔结构328,所述连接器1穿设于所述第一孔结构328中。通过这样设置,保证了第一空腔325和第二空腔326之间的隔绝,可以有效隔绝液体在第一空腔325和第二空腔326之间的流通。使该连接模块具有上述连接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
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中包括多个安装在第一连接单元32上连接器1。如图2-3所示,所述连接模块中设置两个不同的连接器1形成连接器组件31;两个连接器1其中之一为动力线专用连接器,其中之另一为信号线专用连接器。这样,通过连接器组件31可以实现电信号的传递和电能的传递。
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34;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包括形成在所述隔板327上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325和所述第二空腔326的第二孔结构322;所述第一检测单元34穿设于所述第二孔结构322中。其中,第一检测单元34设置为压力变送器,通过设置该压力变送器可实现对压力的实时检测。
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阀门33和开设在所述隔板327并连通所述第二空腔326和第三孔结构323,所述第一阀门33安装在所述第三孔结构323中。如图3所示的连接模块中,所述第一阀门33设置封堵螺丝,通过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该封堵螺丝将气体从与所述第三孔结构323连通的容纳腔中排出。
优选地,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单元35;其中,所述连接器1安装在是第一连接单元32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背离所述第二连接单元35的一端用于连接潜油电机;所述第二连接单元35背离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的一端用于连接驱动器主体5。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连接模块和驱动器主体5、外壳体2、底部单元4,其中,所述连接模块设置为头部单元3;所述头部单元3和所述底部单元4分别封堵在所述外壳体2的两端,并将所述驱动器主体5限制在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头部单元3以及所述底部单元4限定的第一容纳腔中,且在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头部单元3以及所述底部单元4和所述驱动器主体5限定的第二容纳腔中充满绝缘流体。驱动器主体5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的电子器件及电路板,支架两端受预紧力拉伸,以保证支架上面固定的器件不会碰到外壳体2的内壁;所有电路板固定孔两端都设置有弹性垫片,起到缓冲和防止振动的作用。该驱动装置通过连接器1保证了电能和电信号在驱动装置的内外连通并彼此绝缘,并通过绝缘流体为该驱动装置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器主体5上的温度第二检测单元。该温度第二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通过该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电机温度,实现对电机状态的实时监控。
该驱动装置除了具有上述连接器1所具有的技术优势还具有散热良好的技术优势。因为通过所述绝缘流体可以把驱动器主体5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壳体2进而散发出去,防止热量在外壳体2内积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的气囊43,所述绝缘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其中,注入第一容纳腔的液体包含但不限于变压器油,在本申请中,在第一容纳腔中设置一部分气体可以防止液体热胀冷缩引起压力变化时对驱动装置整体有影响。为了将气体固定在设定的位置,所述气体容纳在所述气囊43中。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单元4包括底接头44,所述第一容纳腔包括形成在所述底接头44上的第四容纳腔443,所述气囊43容纳在所述第四容纳腔443。这样,通过限制气囊43的位置进一步的限定了气体的位置,以保证液体布满驱动器主体5的周围,这样,当驱动器主体5上的电器元件工作的时候,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液体,液体受热膨胀,气囊43能够压缩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又不影响散热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3所示,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两个所述连接器,两个所述连接器其中之一中的第一导电束112包括五个所述导电柱1121,该连接器作为动力线连接器;两个所述连接器其中之另一中的第一导电束112包括十个所述导电柱1121,该连接器作为信号线连接器。当然,连接模块中可以设置多个连接器,而且动力线连接器中的导电柱1121也不限于五个,信号线连接器中的导电柱1121也不限于十个。导电柱1121的多少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其中,导电柱1121可设置为铜柱以提高可通电电流。
优选地,所述底部单元4包括覆盖在所述第四容纳腔443的开口处且具有第三通孔411的底托盘41。所述气囊43容纳在所述第四容纳腔443时并通过底托盘41限位,进一步限定气囊43在第一容纳腔中的位置。其中,气囊43中冲入气体后封闭,然后安放在第四容纳腔443中;液体可通过第三通孔411流动保证可以填充气囊43周围的空间。
为了将液体注入或排出第一容纳腔中,驱动装置上设有如图3所示的第一阀门33和如图10所示的第二阀门45;其中,上述第一阀门33安装在如图4-6所示的头部单元3的第三孔结构323中;第二阀门45安装在如图1、图13所示所示的第四空腔444中。可以将第二阀门45设置为注油阀,将第一阀门33设置为封堵螺丝,这样,可以通过往第二阀门45往第二容纳腔中注入绝缘液体,同时,打开封堵螺丝,第二容纳腔中的气体从容纳封堵螺丝的第三孔结构323中排出,这样,使得第二容纳腔中能够充入绝缘液体。反之亦然。
在驱动器主体5中,驱动器主体5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的电子器件和电路板,支架两端受预紧力拉伸,这样可以保证固定在支架上面的电子器件不会碰到外壳体2的内壁,这样设置可有效减震。为了进一步减震,所有电子器件固定孔两端都设置有弹性垫片。
其中,所述底托盘41通过外螺纹和所述外壳体2螺纹连接。所述底托盘41上还包括用于穿设连接螺栓的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该通孔后和设置在所述驱动器主体5上具有内螺纹孔的支架连接。这样,所述驱动器主体5和所述底托盘41通过所述连接螺栓连接的时候,可以给所述支架提供预紧力,使所述支架的两端受预紧力拉伸,从而保证了支架的固定稳固,进而保证了固定在支架上面的电子器件不会碰到外壳体2的内壁。
在该驱动装置中,如图3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头部单元3中,头部单元3包括第一连接单元32和两个安装在第一连接单元32上的连接器1、安装在看第一连接单元32的侧壁上的第一阀门33以及安装在第一连接单元32上的第一检测单元34和螺纹连接第一连接单元32的第二连接单元35;其中,第一检测单元34用于检测液体压力,并将检测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驱动器主体5;如图9所示,第二连接单元35背离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352,在第一环形凹槽352的周向包覆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密封垫圈36用于第二连接单元35和外壳体2之间的密封连接。
如图4-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包括为外螺纹的第一连接结构32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21与潜油电机连接。第一连接结构321在背离所述潜油电机的一端设置包括为外螺纹的第二连接结构324,通过第二连接结构324连接第二连接单元35。如图6所示,靠近第一连接结构3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空腔325,靠近第二连接结构32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空腔326,隔板327设置在第一空腔325和第二空腔326之间,在隔板327上设置第二孔结构322,第一检测单元34穿设在第二孔结构322中,其中,所述第二孔结构322的内壁形状和第一检测单元34的外形相匹配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在第一连接单元3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孔结构323,第三孔结构323分为贯通的径向孔和轴向孔两部分,径向孔用于安装第一阀门33,第一阀门33和径向孔用于当液体从第一容纳腔流入第二空腔326时,排出气体。
如图7-9是第二连接单元35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连接单元35为筒状结构,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单元35包括为外螺纹的第四连接结构353,通过第四连接结构353和外壳体2的内螺纹连接从而将头部单元3固接外壳体2,同时,所述第二连接单元35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单元35靠近驱动器主体5的一端的安装通孔354,通过该安装通孔354和驱动器主体5连接在一起。在第二连接单元35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的一端包括设置为内螺纹的第三连接结构351,第一连接单元32和第二连接单元35通过外螺纹第二连接结构324和内螺纹第三连接结构351螺纹连接连接。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底部单元4如图10所示,底部单元4由底托盘41、第二密封垫圈42、气囊43,底接头44和第二阀门45组成。其中底托盘41用于与驱动器主体5连接,同时又与外壳体连接;通过第二密封垫圈42实现底接头44和外壳体2之间的连接密封;气囊43设置为胶气囊,以用于固定第一容纳腔中气体的位置,当第一容纳腔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的时候,气囊43起到缓冲的作用,消除热涨冷缩对驱动装置的影响的同时又不影响散热;其中,底接头44用于安装气囊43和第二阀门45,并与外壳体2连接;第二阀门45也用于向第一容纳腔注油。如图13所示,底接头44包括轴向设置且互相连通的第四容纳腔443和第四空腔444,其中,第四容纳腔443用于容纳气囊43;第四空腔444用于安装第二阀门45;底接头44的外壁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外壳体2的为外螺纹的第五连接结构441;在背离所述第五连接结构441的另一端设置有为外螺纹的第六连接结构445,通过第六连接结构445连接锚定器。在底接头44的外周包括多个第二环形凹槽442,通过将图10中的第二密封垫圈42安装在该第二环形凹槽442中,实现底接头44和外壳体2之间的密封,增强驱动装置的密封效果。
当采用这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井下潜油电机的时候,可在井下实现对电机的直接驱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电利用率和抽油效率,通过用于压力检测的第一检测单元34和用于温度检测的第二检测单元可实现在井下直接采样压力和温度,且直接采样电机编码器信号,进而实现对电机状态的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对电机的控制能力。
通过在驱动装置上设置为压力变送器的第一检测单元34以及设置为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检测单元对井下温度和压力进行实时检测,有效保证了采用该驱动装置驱动的潜油电机对井下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实现了与地面控制装置的远距离通信的目的,该通讯距离可超过2000米,使得在地面上可以实时监控井下状态,发送各项操作命令。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导电组件(11)、用于容纳所述导电组件(11)的连接器外壳(12)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电组件(11)和所述连接器外壳(12)之间的沿所述导电组件(11)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绝缘件(131)和第二绝缘件(132);所述导电组件(11)包括由多个导电柱(1121)组成的第一导电束(112);每个所述导电柱(1121)穿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件(131)和所述第二绝缘件(132)中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131)之间采用陶瓷绝缘;其中,所述第二绝缘件(132)采用弹性绝缘材料以使得所述连接器外壳(12)和所述导电柱(1121)均与所述第二绝缘件(132)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11)包括和所述第一导电束(112)连接的第二导电束(111);所述第二导电束(111)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束(112)的一端从所述连接器外壳(12)的第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导电束(112)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的一端从所述连接器外壳(12)的第二端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131)包括支撑体(1311)和形成在所述支撑体(1311)上且沿所述导电组件(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通孔(1312)以及安装在每个所述第一通孔(1312)中的陶瓷套筒;每个所述导电柱(1121)分别穿设在对应的所述陶瓷套筒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132)包括本体(1321)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1321)上沿所述导电组件(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1322);所述导电柱(1121)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束(111)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1322)后穿出所述连接器外壳(12)的第二端。
5.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和第一连接单元(32);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的两端部且轴向延伸的第一空腔(325)和第二空腔(326)以及将所述第一空腔(325)和所述第二空腔(326)隔开的隔板(327);所述隔板(327)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325)和所述第二空腔(326)的第一孔结构(328),所述连接器穿设于所述第一孔结构(328)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34);所述第一连接单元(32)包括形成在所述隔板(327)上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325)和所述第二空腔(326)的第二孔结构(322);所述第一检测单元(34)穿设于所述第二孔结构(32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阀门(33)和开设在所述隔板(327)并连通所述第二空腔(326)和第三孔结构(323),所述第一阀门(33)安装在所述第三孔结构(323)中。
8.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块和驱动器主体(5)、外壳体(2)、底部单元(4),其中,所述连接模块设置为头部单元(3);所述头部单元(3)和所述底部单元(4)分别封堵在所述外壳体(2)的两端,并将所述驱动器主体(5)限制在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头部单元(3)以及所述底部单元(4)限定的第一容纳腔中,且在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头部单元(3)以及所述底部单元(4)和所述驱动器主体(5)限定的第二容纳腔中充满绝缘流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的气囊(43),所述绝缘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所述气体容纳在所述气囊(4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单元(4)包括底接头(44),所述第一容纳腔包括形成在所述底接头(44)上的第四容纳腔(443),所述气囊(43)容纳在所述第四容纳腔(443)。
CN202021275450.9U 2020-07-01 2020-07-01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Active CN212303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5450.9U CN212303988U (zh) 2020-07-01 2020-07-01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5450.9U CN212303988U (zh) 2020-07-01 2020-07-01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3988U true CN212303988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5450.9U Active CN212303988U (zh) 2020-07-01 2020-07-01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39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7061A (zh) * 2021-09-10 2021-12-07 北方斯伦贝谢油田技术(西安)有限公司 采用大电流引燃高热剂的非爆炸性动力源装置及输出器
WO2022002200A1 (zh) * 2020-07-01 2022-01-06 浙江都美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2200A1 (zh) * 2020-07-01 2022-01-06 浙江都美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CN113757061A (zh) * 2021-09-10 2021-12-07 北方斯伦贝谢油田技术(西安)有限公司 采用大电流引燃高热剂的非爆炸性动力源装置及输出器
CN113757061B (zh) * 2021-09-10 2022-08-23 北方斯伦贝谢油田技术(西安)有限公司 采用大电流引燃高热剂的非爆炸性动力源装置及输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03988U (zh)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CN111725643A (zh) 用于潜油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模块和驱动装置
EP1048102B1 (en) Arrangement in terminating a cable
US4262913A (en) High pressure gland for optical fibres and/or electrical conductors
BR112014004589B1 (pt) Conjunto de energia elétrica para suprir energia a um motor
US3739073A (en) Termination for electric cable and fluid filled cable conduit
CN105807079A (zh) 高速车用电机的速度传感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RU2572860C2 (ru) Система погружной концевой кабельной муфты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скважинном применении
BR112013006952B1 (pt) conector elétrico de potência trifásico
CN102377046A (zh) 一种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CN202127118U (zh) 一种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CN203589676U (zh) 电缆防水装置
RU34406U1 (ru) Излучатель акустический скважинный
RU2190097C2 (ru) Телеметр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аротажа в процессе бурения
CN209855778U (zh) 安装井下导向工具电池模块的壳体结构
CN209401481U (zh) 储能电容器及可控冲击波发生器
CN202308993U (zh) 水下电路连接器
CN202734981U (zh) 贯穿安装在泵壳上的热电偶结构
US20230163659A1 (en) Field attachable and pressure testable coupling for metal-to-metal motor lead extensions
AU2017272516B2 (en) Downhole completion device with liquid
RU2305182C2 (ru) Телеметр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аротажа в процессе бурения
RU2140574C1 (ru) Погружной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привод для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подводных технических средств
CN218976317U (zh) 线束密封结构及密闭设备
CN112993658B (zh) 一种用于水下高压环境的电信号连接装置
CN101577375B (zh) 高压套管接头、高压套管及高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