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1873U - 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01873U CN212301873U CN201921857141.XU CN201921857141U CN212301873U CN 212301873 U CN212301873 U CN 212301873U CN 201921857141 U CN201921857141 U CN 201921857141U CN 212301873 U CN212301873 U CN 2123018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fixed
- vehicle
- ground penetrating
- penetrating rad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阵列式探地雷达无法与不同高度的车辆连接、避障功能差的问题,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底端的耐磨底壳、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表面中心处的GPS天线,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的多个防撞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两个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以所述GPS天线为轴对称设置;本设计的车载装置,可适应不同高度的车辆,将阵列式探地雷达悬挂在车辆后方并保持一定的离地高度和水平,在遇到减速带、碎石等障碍物时,该机构可进行水平后移和翻转两种动作进行自动避障并及时复位,拥有较高的检测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地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车载式探地雷达多以单通道或多通道形式,以拖拽的方式装载在车辆尾部,用以对道路进行检测,缺点是检验效率低,测线不能覆盖全路面,且拖车式的安装方式避障能力不足,转弯、倒车困难,极大限制了检测效率。最主要的是也不能与各种不同高度的车辆相连接,还能确保探地雷达离地具有一定高度,以及相应的处于水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阵列式探地雷达无法与不同高度的车辆连接、避障功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底端的耐磨底壳、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表面中心处的GPS天线,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的多个防撞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两个连接机构;
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以所述GPS天线为轴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基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表面上;
第一固定轴,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后端;
连接臂,与所述基座的前端通过快锁插销活动连接;
竖直设置的高度调节架,与所述连接臂通过螺栓连接;
与拖车相连接的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高度调节架上,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一对圆孔;
第二固定轴,穿过所述圆孔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尼龙带,将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连接形成一个闭环;
拉紧器,设置在所述尼龙带上,用于调整尼龙带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壳体由下壳、与所述下壳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的上盖、安装在所述上盖上的内壳组成;
所述内壳上固定有U型安装板,
所述内壳位于所述下壳与所述上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后端侧壁上设有一对定位孔,便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轴;
所述基座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一对插销孔。
优选的,所述下壳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开设有螺栓孔;
所述固定条通过螺栓将所述耐磨底壳固定在所述下壳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防撞轮为全向轮,并可拆卸更换。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架上设有多个调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设计的车载装置,可适应不同高度的车辆,将阵列式探地雷达悬挂在车辆后方并保持一定的离地高度和水平,在遇到减速带、碎石等障碍物时,该机构可进行水平后移和翻转两种动作进行自动避障并及时复位,拥有较高的检测速度,一体化设计、重量轻、拆装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臂、高度调节架、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去除上盖的壳体示意图;
图4为下壳与耐磨底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下壳;2-内壳;3-耐磨底壳;4-上盖;5-GPS天线;6-基座;7-连接臂;8-高度调节架;9-支架;10-尼龙带;11-拉紧器;12-U型安装板;13-固定条;14-防撞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底端的耐磨底壳3、固定在壳体上表面中心处的GPS天线5,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多个防撞轮14、设置在壳体上表面的两个连接机构;防撞轮14为全向轮;可同时进行转动和水平移动,其作用是当系统作业时遇到障碍物或颠簸,阵列雷达距离地面过近时,防撞轮首先接触地面障碍物,从而使一体化雷达受力向上向后摆动避障,保护雷达本体安全;
两个连接机构以GPS天线5为轴对称设置;
连接机构包括
基座6,固定在壳体上表面上;
第一固定轴,设置在基座6的后端;
连接臂7,与基座6的前端通过快锁插销活动连接;
竖直设置的高度调节架8,与连接臂7通过螺栓连接;高度调节架8上设有多个调整孔;
与拖车相连接的支架9,固定连接在高度调节架8上,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一对圆孔;支架9通过插销固定在高度调节架8上;
第二固定轴,穿过圆孔且固定在支架9上;
尼龙带10,将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连接形成一个闭环;
拉紧器11,设置在尼龙带10上,用于调整尼龙带10的长度。
壳体由下壳1、与下壳1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的上盖4、装入在壳体内部与上盖通过基座6固定相连的内壳2组成;内壳2的两端可固定手柄,便于人收把握;
内壳2上固定有U型安装板12,
内壳2位于下壳1与上盖4之间。
基座6的后端侧壁上设有一对定位孔,便于固定第一固定轴;
基座6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一对插销孔,用于将连接臂7通过穿过的插销定位在基座6上。
下壳1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固定条13,固定条13上开设有螺栓孔;
固定条13通过螺栓将耐磨底壳3固定在下壳1的外表面上。耐磨底壳3材料为HDPE,并采用可更换设计当系统使用时间较长,耐磨底壳3磨损严重时,拆下螺栓,耐磨底壳3便可以更换,方便。
当拖车尾部高度较高时,要保持阵列式雷达的离地高度和整体水平,只需将连接臂7的螺栓拧开,向下移动至合适高度的固定孔上,后拧紧螺栓,调整拉紧器11以便拉长尼龙带10,是阵列雷达保持水平,调整完毕。
整个连接机构为斜拉悬挂的方式,收起更方便,只需拔下基座6上的插销、支架9上的插销,设备便整理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底端的耐磨底壳、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表面中心处的GPS天线,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的多个防撞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两个连接机构;
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以所述GPS天线为轴对称设置;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基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表面上;
第一固定轴,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前端;
连接臂,与所述基座的后端活动连接;
竖直设置的高度调节架,与所述连接臂通过螺栓连接;
与拖车相连接的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高度调节架上,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一对圆孔;
第二固定轴,穿过所述圆孔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尼龙带,将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连接形成一个闭环;
拉紧器,设置在所述尼龙带上,用于调整尼龙带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由下壳、与所述下壳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的上盖、固定在所述上盖上的内壳组成;
所述内壳上固定有U型安装板,
所述内壳位于所述下壳与所上盖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的前端侧壁上设有一对定位孔,便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轴;
所述基座的后端侧壁上设有一对插销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开设有螺栓孔;
所述固定条通过螺栓将所述耐磨底壳固定在所述下壳的外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撞轮为全向轮,并可拆卸更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架上设有多个调整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57141.XU CN212301873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57141.XU CN212301873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01873U true CN212301873U (zh) | 2021-01-05 |
Family
ID=73932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57141.XU Active CN212301873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0187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37619A (zh) * | 2021-07-21 | 2021-12-03 | 上海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载道面检测的检测机构 |
CN113752950A (zh) * | 2021-07-21 | 2021-12-07 | 上海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道面检测的探地雷达搭载机构 |
CN113978374A (zh) * | 2021-10-19 | 2022-01-28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全地形车与探地雷达仪器检测的缓冲连接装置 |
-
2019
- 2019-10-31 CN CN201921857141.XU patent/CN2123018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37619A (zh) * | 2021-07-21 | 2021-12-03 | 上海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载道面检测的检测机构 |
CN113752950A (zh) * | 2021-07-21 | 2021-12-07 | 上海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道面检测的探地雷达搭载机构 |
CN113752950B (zh) * | 2021-07-21 | 2023-10-20 | 上海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道面检测的探地雷达搭载机构 |
CN113978374A (zh) * | 2021-10-19 | 2022-01-28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全地形车与探地雷达仪器检测的缓冲连接装置 |
CN113978374B (zh) * | 2021-10-19 | 2023-08-04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全地形车与探地雷达仪器检测的缓冲连接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01873U (zh) | 一种阵列式探地雷达的车载装置 | |
US4973082A (en) | Roll cage for personal motorized vehicles | |
US6739613B2 (en) | Tow hitch rear bumper assembly | |
CA2664775C (en) | Atv safety system | |
US20060091641A1 (en) | Integrated tow hitch and bumper assembly | |
US8684410B2 (en) | 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multi-purpose utility vehicle and vehicle body having the same | |
EP2180544A1 (en) | Motorcycle | |
BRPI0904060A2 (pt) | motocicleta | |
CN107604853A (zh) | 一种智能高速公路防护栏碰撞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US4043568A (en) | Mud flap assembly | |
US11472244B2 (en) | Skid plate with recovery point | |
US3451713A (en) | Safety enclosure and cab for tractors | |
RU2693620C1 (ru) |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обнаружением воды | |
US7334713B1 (en) | Rack support assembly for an ATV | |
JP6435922B2 (ja) | 乗用型草刈機 | |
CN211973277U (zh) | 一种装配式高速公路护栏 | |
CN207433654U (zh) | 一种与后处理器集成的重型卡车前轮后挡泥板装置 | |
CN211196131U (zh) | 一种卡丁车用安全带 | |
CN216849174U (zh) | 一种夜间led移动闪光警示牌 | |
EP1728926A1 (en) | Vehicle blocking device | |
CN201415639Y (zh) | 机动车自动报警呼救装置 | |
WO2003093077A1 (en) | Security system for vehicles | |
CN220973839U (zh) | 一种具有警示作用的车辆拖车绳 | |
CN212933770U (zh) | 一种急弯道车辆违规变道预警装置 | |
AU2021107604B4 (en) | Tow bar assembl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