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6893U -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6893U
CN212296893U CN202021096856.0U CN202021096856U CN212296893U CN 212296893 U CN212296893 U CN 212296893U CN 202021096856 U CN202021096856 U CN 202021096856U CN 212296893 U CN212296893 U CN 212296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suction pump
pump body
shaft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68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冬梅
高枫
刘雪垠
陈健
张志会
曾梦玮
肖夏
戴莉斯
岳婷
邓宏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68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6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6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6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包括双吸泵体和轴,所述双吸泵体由泵体与泵盖组合安装而成,所述泵体的泵体腔与泵盖的泵盖腔共同构成双吸泵腔,所述轴配合安装于泵体与泵盖之间,所述轴上安装有位于双吸泵腔中的叶轮,所述双吸泵体两侧分别对应轴设有轴封腔,每个轴封腔中对应轴配合安装有轴封装置,所述双吸泵体外侧连接有与轴封装置相对应的密封压盖,所述密封压盖套装于轴上。本实用新型在双吸泵体与轴运动配合的两侧分别设有轴封腔,并分别通过密封压盖限位配合安装有轴封装置,轴封装置在双吸泵体的轴封腔中可以形成内外侧双端面、自适应平衡的轴向密封作用,显著地提高了双吸泵体与轴之间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吸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背景技术
双吸泵作为离心泵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具有扬程高、流量大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泵型的叶轮由两个背靠背的叶轮组合而成,从叶轮流出的水汇入一个蜗壳中。双吸泵具有以下特点:它相当于两个相同直径的单吸叶轮同时工作,在同样的叶轮外径下流量可增大一倍;泵壳水平中开,检查和维修方便,同时,双吸泵进出口在同一方向上且垂直于泵轴,有利于泵和进出水管的布置和安装;双吸泵的叶轮结构对称,没有轴向力,运行较平整。
现有双吸泵密封性能不好,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原因会造成双吸泵在使用过程中渗透出废水,在工作结束后,其内部也会遗留有废水,这样持续下去会严重影响双吸泵的使用效率,更会大大降低双吸泵的使用寿命。现有双吸泵由于减震效果较差,造成双吸泵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震动,而过于强烈的震动会影响泵体内部的工作运行,从而导致双吸泵极易损坏。现有双吸泵往往是定期在轴上添加润滑油,双吸泵的润滑效果太差,导致出现容易卡塞现象。综上,现有双吸泵存在密封性能差、润滑效果差、减震效果差等缺陷,导致双吸泵运行噪声较大,严重影响了双吸泵内部运行性能及密封性能,增加了双吸泵的维护成本和维护频率,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在双吸泵体与轴运动配合的两侧分别设有轴封腔,并分别通过密封压盖限位配合安装有轴封装置,轴封装置在双吸泵体的轴封腔中可以形成内外侧双端面、自适应平衡的轴向密封作用,显著地提高了双吸泵体与轴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包括双吸泵体和轴,所述双吸泵体由泵体与泵盖组合安装而成,所述泵体的泵体腔与泵盖的泵盖腔共同构成双吸泵腔,所述轴配合安装于泵体与泵盖之间,所述轴上安装有位于双吸泵腔中的叶轮,所述双吸泵体两侧分别对应轴设有轴封腔,每个轴封腔中对应轴配合安装有轴封装置,所述双吸泵体外侧连接有与轴封装置相对应的密封压盖,所述密封压盖通过螺栓连接于双吸泵体外侧并封闭轴封腔,所述密封压盖套装于轴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轴封装置包括中部联动挡板、第一弹性伸缩套、第一密封套、第二弹性伸缩套和第二密封套,所述中部联动挡板、第一弹性伸缩套、第一密封套、第二弹性伸缩套、第二密封套配合安装于轴上;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套、第二弹性伸缩套分别对称设于中部联动挡板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套靠近密封压盖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套上配合装配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伸缩套上配合装配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密封套顶持设置于第一弹性伸缩套端部并与密封压盖密封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套顶持设置于第二弹性伸缩套端部并与双吸泵体密封接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进油总管,所述进油总管与密封压盖之间连通有进油支管,所述密封压盖内部开有与进油支管、轴封腔相连通的进油通道,所述密封压盖内部还开有与轴封腔相连通的出油通道,所述密封压盖底部设有与出油通道相连通的出油管。
作为优选,所述双吸泵体的双吸泵腔中具有与叶轮相配合的叶轮腔,所述泵盖内部设有与叶轮相配合的耐磨密封环A,所述泵体内部设有与叶轮相配合的耐磨密封环B。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套两端分别具有弹簧座限位端,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套在两端的弹簧座限位端之间为曲形伸展连接部,所述第一弹簧配合连接于第一弹性伸缩套两端的弹簧座限位端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伸缩套与第一弹性伸缩套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双吸泵体外部的轴上安装有与密封压盖相对应的泵轴套,所述轴上还通过锁紧轴套安装有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泵轴套、锁紧轴套分别固定于泵体上,所述泵轴套与密封压盖之间还密封安装有辅助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压盖与泵盖之间具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部A,在台阶部A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A;所述密封压盖与泵体之间具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部B,在台阶部B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D。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压盖与第一密封套之间设有密封圈B,所述泵盖与第二密封套之间设有密封圈C。
作为优选,所述双吸泵体的泵体底部设有支座,所述双吸泵体上设有与双吸泵腔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双吸泵体上设有与叶轮腔相连通的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双吸泵体与轴运动配合的两侧分别设有轴封腔,并分别通过密封压盖限位配合安装有轴封装置,轴封装置在双吸泵体的轴封腔中可以形成内外侧双端面、自适应平衡的轴向密封作用,显著地提高了双吸泵体与轴之间的密封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泵盖内部设有与叶轮相配合的耐磨密封环A,在泵体内部设有与叶轮相配合的耐磨密封环B,耐磨密封环A与耐磨密封环B起到阻隔进水腔与叶轮腔直接连通作用,能够让双吸泵内部的叶轮全面参与工作,增加了双吸泵的整体性能。
(3)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循环润滑油的油封方式,既增加密封效果,又增强了轴与双吸泵体之间的运动润滑作用,起到了减震、密封等综合性显著效果,提高了双吸泵体整体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双吸泵体第一轴封侧的轴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泵盖,2-叶轮,3-耐磨密封环A,4-第一进油管,41-第一进油阀,5-密封压盖,51-辅助密封圈,52-密封圈A,6-轴封装置,61-中部联动挡板,62-第一弹性伸缩套,63-第一弹簧,64-第一密封套,65-第二弹性伸缩套,66-第二弹簧,67-第二密封套,68-密封圈B,69-密封圈C,7-泵轴套,8-轴承,9-轴,10-锁紧轴套,11-第一出油管,12-泵体,13-耐磨密封环B,14-进油总管,141-进油总阀,15-第二进油管,151-第二进油阀,16-第二出油管,17-支座,18-轴封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包括双吸泵体和轴9,双吸泵体由泵体12与泵盖1组合安装而成,泵体12的泵体腔与泵盖1的泵盖腔共同构成双吸泵腔,轴9配合安装于泵体12与泵盖1之间;本实施例的泵体12与泵盖1分别开有半轴孔,泵体12的半轴孔与泵盖1的半轴孔相对应并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轴孔,该轴孔与轴9相配合。轴9上安装有位于双吸泵腔中的叶轮2,双吸泵体两侧分别对应轴9设有轴封腔18,每个轴封腔18中对应轴9配合安装有轴封装置6,双吸泵体外侧连接有与轴封装置6相对应的密封压盖5,密封压盖5通过螺栓连接于双吸泵体外侧并封闭轴封腔18,密封压盖5套装于轴9上,使用时,密封压盖5套装在轴9上并通过螺栓固定于双吸泵体外侧,这样密封压盖5封闭双吸泵体对应侧所对应的轴封腔18并将轴封装置6封闭配合安装于轴封腔18中。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进油总管14,进油总管14与密封压盖5之间连通有进油支管,密封压盖5内部开有与进油支管、轴封腔18相连通的进油通道,密封压盖5内部还开有与轴封腔18相连通的出油通道,密封压盖5底部设有与出油通道相连通的出油管。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吸泵体两侧分别为第一轴封侧(即图1右侧)和第二轴封侧(即图1左侧),双吸泵体分别在第一轴封侧、第二轴封侧形成凹陷的轴封腔18,该轴封腔18围绕轴9外部一圈设置;双吸泵体的第一轴封侧设有与轴9相对应的轴封腔18,在双吸泵体的第一轴封侧通过密封压盖5限位安装一个轴封装置6,双吸泵体的二轴封侧也设有与轴9相对应的轴封腔18,在双吸泵体的第二轴封侧通过密封压盖5限位安装一个轴封装置6。双吸泵体的第一轴封侧的密封压盖5与进油总管14之间通过第一进油管4连通,双吸泵体的第一轴封侧的密封压盖5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油管11,进油总管14中输入润滑油,润滑油经过密封压盖5进入到第一轴封侧所封闭的轴封腔18中,经过轴封装置6、轴9然后通过密封压盖5、第一出油管11排出并循环使用,这样就对第一轴封侧轴封腔18中的轴封装置6各个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作用,同时也对第一轴封侧中的轴9进行润滑作用,减少了轴9转动过程中与双吸泵体之间的震动,由于循环的润滑油供应并参与润滑作用,起到了更好的减震作用;轴封装置6采用双端面密封结构并结合在第一轴封侧轴封腔18中油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轴封效果。双吸泵体的第二轴封侧的密封压盖5与进油总管14之间通过第二进油管15连通,双吸泵体的第二轴封侧的密封压盖5底部连通有第二出油管16,进油总管14中输入润滑油,润滑油经过密封压盖5进入到第二轴封侧所封闭的轴封腔18中,经过轴封装置6、轴9然后通过密封压盖5、第二出油管16排出并循环使用,这样就对第二轴封侧轴封腔18中的轴封装置6各个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作用,同时也对第二轴封侧中的轴9进行润滑作用,减少了轴9转动过程中与双吸泵体之间的震动,由于循环的润滑油供应并参与润滑作用,起到了更好的减震作用;轴封装置6采用双端面密封结构并结合在第二轴封侧轴封腔18中油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轴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进油总管14上设有进油总阀141,通过进油总阀141实现对进油总管14的润滑油流量及开关控制。第一进油管4上设有第一进油阀41,通过第一进油阀41实现对第一进油管4的润滑油流量及开关控制。第二进油管15上设有第二进油阀151,通过第二进油阀151实现对第二进油管15的润滑油流量及开关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出油管11可以与进油总管14连接并循环使用,也可以将第一出油管11所排出的润滑油集中收集、处理后并回收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出油管16可以与进油总管14连接并循环使用,也可以将第二出油管16所排出的润滑油集中收集、处理后并回收循环使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封装置6包括中部联动挡板61、第一弹性伸缩套62、第一密封套64、第二弹性伸缩套65和第二密封套67,中部联动挡板61、第一弹性伸缩套62、第一密封套64、第二弹性伸缩套65、第二密封套67配合安装于轴9上。第一弹性伸缩套62、第二弹性伸缩套65分别对称设于中部联动挡板61两侧,第一弹性伸缩套62靠近密封压盖5一侧(第二轴封侧的第一弹性伸缩套62靠近对应侧的密封压盖5,同理第一轴封侧的第一弹性伸缩套62靠近对应侧的密封压盖5,第一轴封侧的轴封装置6内部结构与第二轴封侧的轴封装置6内部结构相互对称设置,图4给出本实施例的第一轴封侧的轴封装置6内部结构图),第一弹性伸缩套62上配合装配有第一弹簧63,第二弹性伸缩套65上配合装配有第二弹簧66。第一密封套64顶持设置于第一弹性伸缩套62端部并与密封压盖5密封接触,第二密封套67顶持设置于第二弹性伸缩套65端部并与双吸泵体密封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压盖5与第一密封套64之间设有密封圈B68,本实用新型的泵盖1与第二密封套67之间设有密封圈C69。轴封装置6在轴封腔18中起到双吸泵体与轴9之间的密封作用,密封压盖5套装于轴9上,密封压盖5与轴9之间具有运动间隙空间B,如图1、图3所示,轴封装置6的第一弹簧63、第二弹簧66在安装时均压缩而预设弹力,轴封装置6的第一弹簧63带动第一弹性伸缩套62、第一密封套64紧密密封压紧密封压盖5,在第一弹簧63的弹力作用下密封堵塞密封压盖5与轴9之间的运动间隙空间B,起到了轴封腔18外侧端面的密封作用;双吸泵体与轴9之间也具有运动间隙空间A,轴封装置6的第二弹簧66带动第二弹性伸缩套65、第二密封套67密封压紧位于轴封腔18内侧的双吸泵体接触面,在第二弹簧66弹力作用下密封堵塞双吸泵体与轴9之间的运动间隙空间A,起到了轴封腔18内侧端面的密封作用,由此可以形成在双吸泵体的轴封腔18中形成内外侧双端面的密封作用,同时在轴封腔18旋转灌装有润滑油,轴封装置6在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63、第二弹簧66共同作用下左右整体运动并自适应地平衡内外侧双端面的密封结构,显著地提高了双吸泵体与轴9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还采用循环润滑油的油封方式,既增加密封效果,又增强了轴9与双吸泵体之间的运动润滑作用,起到了减震、密封等综合作用,提高了双吸泵体整体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
如图1、图2所示,双吸泵体的双吸泵腔中具有与叶轮2相配合的叶轮腔,双吸泵体的双吸泵腔除开叶轮腔的部分为进水腔。泵盖1内部设有与叶轮2相配合的耐磨密封环A3,耐磨密封环A3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同时采用耐磨性能好的弹性材料制成;泵体12内部设有与叶轮2相配合的耐磨密封环B13,耐磨密封环B13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同时采用耐磨性能好的弹性材料制成。双吸泵体的泵体12底部设有支座17,双吸泵体上设有与双吸泵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双吸泵体上设有与叶轮腔相连通的出水管。水经过进水管进入双吸泵体的进水腔,耐磨密封环A3与耐磨密封环B13起到阻隔进水腔与叶轮腔直接连通作用,双吸泵体的进水腔中的水通过叶轮2轴向侧进入到叶轮腔中,然后通过与叶轮腔相连通的出水管排出,这样让叶轮2全面参与工作,增加了双吸泵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性伸缩套62两端分别具有弹簧座限位端,第一弹性伸缩套62在两端的弹簧座限位端之间为曲形伸展连接部,第一弹簧63配合连接于第一弹性伸缩套62两端的弹簧座限位端之间,第一弹性伸缩套62能配合适应第一弹簧63的弹性形变;第二弹性伸缩套65与第一弹性伸缩套62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双吸泵体外部的轴9上安装有与密封压盖5相对应的泵轴套7,轴9上还通过锁紧轴套10安装有轴承8。泵轴套7、锁紧轴套10分别固定于泵体12上,泵轴套7与密封压盖5之间还密封安装有辅助密封圈51,辅助密封圈51可以加强轴封外侧端面的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压盖5与泵盖1之间具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部A,在台阶部A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A52,该密封圈A52可以加强密封压盖5与泵盖1之间的密封性能。密封压盖5与泵体12之间具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部B,在台阶部B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D,该密封圈D可以加强密封压盖5与泵体12之间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包括双吸泵体和轴(9),所述双吸泵体由泵体(12)与泵盖(1)组合安装而成,所述泵体(12)的泵体腔与泵盖(1)的泵盖腔共同构成双吸泵腔,所述轴(9)配合安装于泵体(12)与泵盖(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9)上安装有位于双吸泵腔中的叶轮(2),所述双吸泵体两侧分别对应轴(9)设有轴封腔(18),每个轴封腔(18)中对应轴(9)配合安装有轴封装置(6),所述双吸泵体外侧连接有与轴封装置(6)相对应的密封压盖(5),所述密封压盖(5)套装于轴(9)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封装置(6)包括中部联动挡板(61)、第一弹性伸缩套(62)、第一密封套(64)、第二弹性伸缩套(65)和第二密封套(67),所述中部联动挡板(61)、第一弹性伸缩套(62)、第一密封套(64)、第二弹性伸缩套(65)、第二密封套(67)配合安装于轴(9)上;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套(62)、第二弹性伸缩套(65)分别对称设于中部联动挡板(61)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套(62)上配合装配有第一弹簧(63),所述第二弹性伸缩套(65)上配合装配有第二弹簧(66);所述第一密封套(64)顶持设置于第一弹性伸缩套(62)端部并与密封压盖(5)密封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套(67)顶持设置于第二弹性伸缩套(65)端部并与双吸泵体密封接触。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油总管(14),所述进油总管(14)与密封压盖(5)之间连通有进油支管,所述密封压盖(5)内部开有与进油支管、轴封腔(18)相连通的进油通道,所述密封压盖(5)内部还开有与轴封腔(18)相连通的出油通道,所述密封压盖(5)底部设有与出油通道相连通的出油管。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泵体的双吸泵腔中具有与叶轮(2)相配合的叶轮腔,所述泵盖(1)内部设有与叶轮(2)相配合的耐磨密封环A(3),所述泵体(12)内部设有与叶轮(2)相配合的耐磨密封环B(13)。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套(62)两端分别具有弹簧座限位端,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套(62)在两端的弹簧座限位端之间为曲形伸展连接部,所述第一弹簧(63)配合连接于第一弹性伸缩套(62)两端的弹簧座限位端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伸缩套(65)与第一弹性伸缩套(62)结构相同。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9)上安装有与密封压盖(5)相对应的泵轴套(7),所述轴(9)上还通过锁紧轴套(10)安装有轴承(8)。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套(7)与密封压盖(5)之间还密封安装有辅助密封圈(51)。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盖(5)与泵盖(1)之间具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部A,在台阶部A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A(52);所述密封压盖(5)与泵体(12)之间具有相互搭接的台阶部B,在台阶部B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D。
9.按照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盖(5)与第一密封套(64)之间设有密封圈B(68),所述泵盖(1)与第二密封套(67)之间设有密封圈C(69)。
10.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泵体的泵体(12)底部设有支座(17),所述双吸泵体上设有与双吸泵腔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双吸泵体上设有与叶轮腔相连通的出水管。
CN202021096856.0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Active CN212296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6856.0U CN212296893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6856.0U CN212296893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6893U true CN212296893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4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6856.0U Active CN212296893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6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65163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离心泵
CN212296893U (zh)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CN209990691U (zh) 一种端吸式直联双吸泵
CN111536045A (zh) 一种双端面自适应轴封双吸泵
CN2328815Y (zh) 双级串并联消防泵
CN2893246Y (zh) 液下渣浆泵用多层次密封装置
CN206129615U (zh) 一种循环水卧式离心泵
CN209145903U (zh) 一种卧式离心煤浆泵
CN210660567U (zh)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自吸式喷水电机
CN106337820A (zh) 一种核电站厂用水泵
CN202851377U (zh) 一种新型立式砂泵
CN219911159U (zh) 一种超大型抽沙船泵
CN201786719U (zh) 一种深井式离心滑油泵
CN2437876Y (zh) 立式两级单吸串并联离心泵
CN207268268U (zh) 一种吸尘滑动轴承座
CN208311057U (zh) 一种单吸式尿液泵机械装置
CN212643065U (zh) 进水口双叶轮结构矿用多级离心泵
CN2818862Y (zh) 新型水泵
CN220600066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离心泵
CN210769239U (zh) 一种能高效传递动力的隔膜泵
CN220037056U (zh) 一种双端面轴封双吸泵
CN214196678U (zh) 一种新型卧式多级泵轴向力平衡装置
CN219035029U (zh) 一种卧式离心泵
CN2151287Y (zh) 可调立式型防腐蚀离心泵
CN203939720U (zh) 深井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