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3972U - 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 Google Patents

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3972U
CN212293972U CN202020760688.4U CN202020760688U CN212293972U CN 212293972 U CN212293972 U CN 212293972U CN 202020760688 U CN202020760688 U CN 202020760688U CN 212293972 U CN212293972 U CN 212293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egment
parallel
mesh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06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uper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olyunion Textile Shenzhen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uper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olyunion Textile Shenzhen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uper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olyunion Textile Shenzhen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uper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606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3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3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3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该织网包括:第一网状段、平行段和第二网状段,其中,平行段与第一网状段连接,平行段包括多根单股段,多根单股段沿织网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二网状段与平行段中的单股段连接;第一网状段、平行段和第二网状段由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而成。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省去制作织带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使用该织网代替织带,减轻了成品的重量,降低成品厚度,增加用户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编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背景技术
安全护具大多以多层织物叠加的方式进行制作,其中内部结构主要是以织带为主。不足之处在于,织带的编织方法较复杂且耗费材料,使制作出的安全护具整体有沉重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一方面省去制作织带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使用该织网代替织带,减轻了成品的重量,降低成品厚度,增加用户使用舒适度。
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织网,该织网包括:第一网状段;平行段,与第一网状段连接,其中,平行段包括多根单股段,多根单股段沿织网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二网状段,与平行段中的单股段连接;其中,第一网状段、平行段和第二网状段由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而成。
其中,平行段包括12根单股段,每根单股段由纱线沿长度方向环绕5次形成。
其中,相邻单股段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且单股段平行设置形成一平面。
其中,第一网状段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段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段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段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段一端连接;第四连接段另一端与平行段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其中,第一段的一端与第二段的一端连接,第二段的另一端与第三段的一端连接,且第一段与第三段平行设置,且与第二段垂直;第二连接段包括多个第四段和多个第五段;第一段另一端和第三段另一端与至少一个第四段一端和至少一个第五段一端连接;第四段和第五段间隔设置,且相邻第四段另一端和第五段另一端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三连接段包括相间连接的第一开叉段,第一开叉段一端与第四段或第五段另一端连接,相邻第一开叉段另一端相连接;第四连接段包括相间连接的第二开叉段,第二开叉段一端与第一开叉段另一端连接,相邻第二开叉段另一端相连接且与平行段连接。
其中,第二网状段包括第五连接段、第六连接段、第七连接段和第八连接段;其中,第五连接段与第六连接段一端连接,第六连接段另一端与第七连接段一端连接,第七连接段另一端与第八连接段一端连接,第八连接段另一端与平行段连接。
其中,第五连接段包括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其中,第六段一端与第七段一端连接,第七段一端与第八段一端连接,且第六段与第八段平行设置,且与第七段垂直;第六连接段包括至少两个第九段和至少两个第十段;第六段另一端和第八段另一端与至少一个第九段一端和至少一个第十段一端连接;第九段和第十段间隔设置,且相邻第九段另一端和第十段另一端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七连接段包括相间连接的第三开叉段,第三开叉段一端与第九段或第十段一端连接,相邻第三开叉段另一端相连接;第八连接段包括相间连接的第四开叉段,第四开叉段一端与第三开叉段一端连接,相邻第四开叉段另一端相连接且与平行段连接。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织网模具,该模具包括:主体部;多个定位部,设置主体部上,将主体部分为第一网状区,平行区和第二网状区;其中,多个定位部被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形成如上述技术方案的织网。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全护具,该安全护具包括:织网;固定层,设置于织网正反两面;外层,与固定层连接,用于容置织网和固定层;其中,织网如上述技术方案的织网。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一种织网,该织网包括:第一网状段;平行段,与第一网状段连接,其中,平行段包括多根单股段,多根单股段沿织网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二网状段,与平行段中的单股段连接;其中,第一网状段、平行段和第二网状段由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而成。通过上述方式,利用一条纱线制作成织网,一方面省去制作织带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使用该织网代替织带,减轻了成品的重量,降低成品厚度,增加用户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织网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平行段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网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网状段中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网状段中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网状段中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网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网状段中第五连接段和第六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网状段中第六连接段和第七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网状段中第七连接段和第八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织网模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部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纱线在织网模具上环绕的轨迹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按照图14形成的织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安全护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织网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织网包括第一网状段11、平行段12和第二网状段13。
第一网状段11与平行段12连接,平行段12与第二网状段13。
其中,平行段12包括多根单股段,多根单股段沿织网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具体地,参阅图2,平行段12包括多根单股段121,每根单股段121由纱线沿长度方向环绕5次形成。相邻单股段12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且单股段121平行设置形成一平面。具体地,单股段121的数量可以是12。
参阅图3,对第一网状段11进行说明:
第一网状段11包括第一连接段111、第二连接段112、第三连接段113和第四连接段114;其中,第一连接段111与第二连接段112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段112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段113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段113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段114一端连接,第四连接段114另一端与平行段12连接。
参阅图4,第一连接段111包括第一段1111、第二段1112、第三段1113。第二连接段112包括多个第四段1121和多个第五段1122。其中,第一段1111的一端与第二段1112的一端连接,第二段1112的另一端与第三段1113的一端连接,且第一段1111与第三段1113平行设置,第二段1112与第一段1111垂直。第一段1111另一端和第三段1113另一端与至少一个第四段1121一端和至少一个第五段1122一端连接;第四段1121和第五段1122间隔设置,且相邻第四段1121另一端和第五段1122另一端距离为第二距离。
参阅图5,第三连接段113包括相间连接的第一开叉段1131,第一开叉段1131一端与第四段1121或第五段1122另一端连接,相邻第一开叉段1131另一端相连接。
参阅图6,第四连接段114包括相间连接的第二开叉段1141,第二开叉段一端与第一开叉段另一端连接,相邻第二开叉段另一端相连接且与平行段连接。
参阅图7,对第二网状段进行说明:第二网状段13包括第五连接段131、第六连接段132、第七连接段133和第八连接段134;其中,第五连接段131与第六连接段132一端连接,第六连接段132另一端与第七连接段133一端连接,第七连接段133另一端与第八连接段134一端连接,第八连接段134另一端与平行段12连接。
参阅图8,第五连接段131包括第六段1311、第七段1312、第八段1313;其中,第六段1311一端与第七段1312一端连接,第七段1312一端与第八段1313一端连接,且第六段1311与第八段1313平行设置,第七段1312与第六段1311垂直。
参阅图9,第六连接段132包括多个第九段1321和多个第十段1322;第六段1311另一端和第八段1313另一端与至少一个第九段1321一端和至少一个第十段1322一端连接;第九段1321和第十段1322间隔设置,且相邻第九段1321另一端和第十段1322另一端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七连接段133包括相间连接的第三开叉段1331,第三开叉段1331一端与第九段1321或第十段1322一端连接,相邻第三开叉段1331另一端相连接。
参阅图10,第八连接段134包括相间连接的第四开叉段1341,第四开叉段1341一端与第三开叉段1331一端连接,相邻第四开叉段1341另一端相连接且与平行段12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一种织网,该织网包括:第一网状段;平行段,与第一网状段连接,其中,平行段包括多根单股段,多根单股段沿织网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二网状段,与平行段中的单股段连接;其中,第一网状段、平行段和第二网状段由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而成。通过上述方式,利用一条纱线制作成织网,一方面省去制作织带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使用该织网代替织带,减轻了成品的重量,降低成品厚度,增加用户使用舒适度。
参阅图11,织网模具包括主体部21和多个定位部22。其中,多个定位部22设置于主体部21上,将主体部21分为第一网状区A,平行区B和第二网状区C。
参阅图12,对定位部22进行说明,定位部22包括定位主体221和定位针体222。定位主体221设置于主体部21内,定位针体222可升缩设置于定位主体221一端,在定位针体222受到按压时缩回定位主体221内。其中,多个定位部22被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形成上述实施例的织网。具体地,定位部22的定位针体222的长度为20MM,直径为2MM,定位部22的定位主体221的长度为25MM,直径为4MM,
参阅图13,将织网模具中的定位部以竖排进行分类,分为排孔D、排孔E、排孔F、排孔G、排孔H、排孔I、排孔J、排孔K、排孔L、排孔M。其中,排孔D包括两个定位部22、排孔E包括两个定位部22、排孔F包括九个定位部22、排孔G包括十二个定位部22、排孔H包括十三个定位部22、排孔I包括十三个定位部22、排孔J包括十一个定位部22、排孔K包括九个定位部22、排孔L包括两个定位部22、排孔M包括两个定位部22。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排孔D与排孔E可形成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排孔E与排孔F可形成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排孔F与排孔G可形成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段;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排孔G与排孔H可形成如上述实施例中第四连接段;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排孔H与排孔I可形成如上述实施例中中平行段;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排孔I与排孔J可形成如上述实施例中第八连接段;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排孔J与排孔K可形成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七连接段;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排孔K与排孔L可形成如上述实施例中第六连接段、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排孔L与排孔M可形成如上述实施例中第五连接段。
在一实施例中,在织网模具上按照如图14所示的箭头方向进行绕纱,排孔D为绕纱起点和结束点,此处设定2个定位部,两定位部间距为23MM。排孔E也设定为2个定位部,两定位部间距为23MM。排孔D和排孔E为绕纱时上下区分各30圈的交汇点。排孔F设定9个定位部,定位部与定位部之间为绕纱轨迹,每个定位部中心距离为6.07MM,(分4个位置绕7条,等于28条,4个位置绕8条,等于32条,共60条)。排孔G设定12个定位部,定位部与定位部之间为绕纱轨迹,每个定位部中心距离为6.01MM,先5圈后6圈,(分5个位置绕6条,等于30条,6个位置绕5条,等于30条,共60条)。排孔H设定13个定位部,孔与孔之间为绕纱轨迹,每个定位部中心距离为6.01MM,每个位置5条,共12处,等于60条。排孔I绕纱方法同排孔H。排孔J设定11个定位部,孔与孔之间为绕纱轨迹,每个定位部中心距离为5.62MM,每个位置6条,共10处,等于60条。排孔K设定9个定位部,孔与孔之间为绕纱轨迹,每个定位部中心距离为5.62MM,(分4个位置绕7条,等于28条,4个位置绕8条,等于32条,共60条)。排孔L和排孔M为绕纱时上下各30圈的交汇点,排孔L和排孔M都设定为2个定位部,孔间距为23MM。排孔D至排孔E的中心距为80MM,排孔E至排孔F的中心距为50MM,排孔F至排孔G的中心中距为101MM,排孔G至排孔H的中心距为92.5MM,排孔H至排孔I的中心距为190MM,排孔I至排孔J的中心距为92.5MM,排孔J至排孔K的中心距为101MM,排孔K至排孔L的中心距为50MM,排孔L至排孔M的中心距为80MM,全长837MM。其中,在绕纱时,排孔中两端的定位部用于控制绕纱时的宽度,避免在取模具时纱线散乱。最后形成如图15所示的织网。
具体地,参阅图4,第一段1111的纱线条数为30、第二段1112的纱线条数为29、第三段1113的纱线条数为30。第四段1121的纱线条数为7,第五段1122的纱线条数为8。参阅图5,第三连接段113从上至下的纱线条数为5、2、4、4、1、6、5、3、3、4、1、6、1、4、3、3、5。参阅图6,第四连接段114从上至下的纱线条数为5、5、1、4、1、4、2、3、2、3、3、2、3、2、4、1、4、2、5、5。参阅图8,第六段1311的纱线条数为30、第七段1312的纱线条数为29、第八段1313的纱线条数为30。第九段1321的纱线条数为7,第十段1322的纱线条数为8。参阅图9,第七连接段133从上至下的纱线条数为6、1、5、3、3、3、4、2、6、6、1、5、3、3、4、2、6。参阅图10,第八连接段134从上至下的纱线条数为5、1、4、2、3、3、2、4、1、5、5、1、4、2、3、3、2、4、1、5。参阅图2,单股段121纱线条数为5。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一条纱线在上述织网模具上制作织网,一方面省去制作织带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用该模具制作出的该织网代替织带,减轻了成品的重量,降低成品厚度,增加用户使用舒适度。
参阅图16,安全护具包括织网153,固定层152,外层151。
其中,固定层152包括多个通孔,固定层152设置于织网153正反两面,即织网153设置于两个固定层之间;
外层151与固定层152连接,用于容置织网153和固定层154。
在制作安全护具时,先将织网模具置入绕纱工作台面,将CAD(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图档导入激光机内,其中CAD图档为绕纱轨迹,按织网模具位置对好绕纱运行轨迹,将一个固定层152按织网上的定位部放入模具上,然后绕纱设备控制一条纱线纱线按照绕纱轨迹进行绕纱动作,绕纱结束后形成织网153,将头尾纱打好结,再将一个固定层152按孔位放入绕好的织网153的上面,取出织网模具,置入热压机工作台,进行热压定形,然后将定好形的结构与外层151进行车缝组装。
其中,织网153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织网,模具如上述实施例的织网模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154的材料为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轻便且易塑形。纱线为无纺纤维材质,轻便且易塑形。
通过上述方式,安全护具使用织网代替织带,一方面省去制作织带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用该模具制作出的该织网代替织带,减轻了成品的重量,降低成品厚度,增加用户使用舒适度。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织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网包括:
第一网状段;
平行段,与所述第一网状段连接,其中,所述平行段包括多根单股段,所述多根单股段沿所述织网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第二网状段,与所述平行段中的所述单股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网状段、所述平行段和所述第二网状段由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段包括12根单股段,每根所述单股段由所述纱线沿所述长度方向环绕5次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网,其特征在于,
相邻所述单股段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且所述单股段平行设置形成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状段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另一端与所述平行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其中,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段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段垂直;
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多个第四段和多个第五段;所述第一段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段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段一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五段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五段间隔设置,且相邻所述第四段另一端和所述第五段另一端距离为第二距离;
所述第三连接段包括相间连接的第一开叉段,所述第一开叉段一端与所述第四段或所述第五段另一端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开叉段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段包括相间连接的第二开叉段,所述第二开叉段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叉段另一端连接,相邻所述第二开叉段另一端相连接且与所述平行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网状段包括第五连接段、第六连接段、第七连接段和第八连接段;
其中,所述第五连接段与所述第六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段另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段另一端与所述第八连接段一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段另一端与所述平行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连接段包括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
其中,所述第六段一端与所述第七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七段一端与所述第八段一端连接,且所述第六段与所述第八段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七段垂直;
所述第六连接段包括至少两个第九段和至少两个第十段;所述第六段另一端和所述第八段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九段一端和至少一个所述第十段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段和所述第十段间隔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九段另一端和所述第十段另一端的距离为第三距离;
所述第七连接段包括相间连接的第三开叉段,所述第三开叉段一端与所述第九段或所述第十段一端连接,相邻所述第三开叉段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八连接段包括相间连接的第四开叉段,所述第四开叉段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叉段一端连接,相邻所述第四开叉段另一端相连接且与所述平行段连接。
8.一种织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
主体部;
多个定位部,设置所述主体部上,将所述主体部分为第一网状区,平行区和第二网状区;
其中,所述多个定位部被纱线按照预设轨迹环绕形成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织网。
9.一种安全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护具包括:
织网;
固定层,设置于所述织网正反两面;
外层,与所述固定层连接,用于容置所述织网和所述固定层;
其中,所述织网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织网。
CN202020760688.4U 2020-05-11 2020-05-11 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Active CN212293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0688.4U CN212293972U (zh) 2020-05-11 2020-05-11 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0688.4U CN212293972U (zh) 2020-05-11 2020-05-11 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3972U true CN212293972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6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0688.4U Active CN212293972U (zh) 2020-05-11 2020-05-11 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3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20762A1 (en) Plexus of Filaments with Linked Members
US4686134A (e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al member
CN102204523B (zh) 钓线引导件和制造钓线引导件的方法
RU2696502C1 (ru) Пластиковая сетка с двойными цепочками
CN112771218A (zh) 具有三维针织结构的上躯干服装
CN102482820B (zh) 具有连续玻璃纤维的织物芯
HUT64114A (en) Oriented fibr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212293972U (zh) 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CN102482815A (zh) 包括平行的玻璃线股的粗纱的加强件
CN111455551A (zh) 织网及织网模具、安全护具
CN201121234Y (zh) 钩编织带式的梯格带结构改良
JP3944613B2 (ja) 立体構造状ネット
TWI411409B (zh) Zipper chain and zipper chain
JP6732267B1 (ja) レース地
CN201691192U (zh) 黏扣止滑材料构造
JP6704158B1 (ja) ブラジャー用レース地
JP3932977B2 (ja) 立体構造状ネット
JP7212206B2 (ja) 人工まつげの列および製造方法
CN212223206U (zh) 高强高拉伸性的山羊绒纱线
CN209114041U (zh) 四边形十字中空的功能性锦纶纤维生产用喷丝板结构
CN213154382U (zh) 一种针织鞋面
JP7318126B2 (ja) 人工まつげの列および製造方法
CN215321097U (zh) 一种透气针织面料
CN211546838U (zh) 一种弹性3d网布
CN218969502U (zh) 不易脱散的针织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