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3954U - 羊毛衫面料 - Google Patents

羊毛衫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3954U
CN212293954U CN202020617917.7U CN202020617917U CN212293954U CN 212293954 U CN212293954 U CN 212293954U CN 202020617917 U CN202020617917 U CN 202020617917U CN 212293954 U CN212293954 U CN 212293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shaped
yarn
inverte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79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星
代丽娟
张天
刘海涛
史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iemLFdlkk Golf Gar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iemLFdlkk Golf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iemLFdlkk Golf Gar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iemLFdlkk Golf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79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3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3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3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羊毛衫面料,包括编织单元,编织单元由三路组织结构构成,所述三路组织结构为第一路组织结构、第二路组织结构、第三路组织结构,三路组织结构均为成圈组织结构,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组织构成,所述第二路组织结构与第三路组织结构均通过第一纱线织入,第一路组织结构通过第二纱线织入,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由两根单绕纱线并纱成双股线且采取“S”捻向加捻形成的“S”捻向的结构,每根单绕纱线均是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形成的“Z”捻向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毛衫面料柔软,光泽好,股线结构均衡,强度大,同时具备防缩水、可机洗、抗起球、防静电、纤细柔软,不扎肉、刺痛皮肤,根除汗渍导致的异味。

Description

羊毛衫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毛衫面料的技术。
背景技术
羊毛衫是现在很多人都有的衣服,习惯象毛衣那样,先在里面穿一层棉织背心、保暖内衣或衬衫,再穿上羊毛衫。目前,羊毛衫贴身穿羊毛扎肉、有刺痛感,贴身穿着不舒适;初穿时,因羊毛纤维表层结构,纤维受摩擦后容易引起羊毛衫起小球;腋臭、汗臭,给人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不仅感觉非常不舒服,而且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交际。现有的羊毛衫虽在制作工艺、材料发生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却没有办法消除异味,没有办法解决汗液潮湿的问题;穿脱起电;洗护理方面,手洗或干洗,平铺晾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衣着上更加追求功能性、轻爽柔软、富有弹性、延伸性、悬垂性,透气性、款式新颖、色泽鲜艳等,洗护方面追求易打理,机可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羊毛衫面料,柔软,光泽好,股线结构均衡,强度大,同时具备防缩水、可机洗、抗起球、纤细柔软,不扎肉、刺痛皮肤,根除汗渍导致的异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毛衫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羊毛衫面料,所述羊毛衫面料包括编织单元,编织单元由三路组织结构构成,所述三路组织结构为第一路组织结构、第二路组织结构、第三路组织结构,第一路组织结构、第二路组织结构、第三路组织结构均为成圈组织结构,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组织构成,其相邻两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由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构成,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的间隔构成折弯口,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之间由折弯连接部连接;
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相对应,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所述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所述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
所述第二路组织结构与第三路组织结构均通过第一纱线织入,第一路组织结构通过第二纱线织入,所述第一纱线由两根单绕纱线并纱成双股线且采取“S”捻向加捻形成的“S”捻向的结构,每根单绕纱线均是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形成的“Z”捻向的结构,所述第二纱线由两根单绕纱线并纱成双股线且采取“S”捻向加捻形成的“S”捻向的结构,每根单绕纱线均是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形成的“Z”捻向的结构,所述捻向是当纱线处于铅直位置时,单根绕纱线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所述“Z”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纺纱线的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倾斜方向与“Z”中间相一致,所述“S”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倾斜方向与“S”中间相一致;所述第一纱线的两根单绕纱线均均通过丝光羊毛与咖啡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第二纱线的两根单绕纱线中的一条为丝光羊毛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另一条为咖啡碳纤维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
所述丝光羊毛的单根细度14.5-18μm,长度为40-50mm;咖啡碳纤维的细度为1.25D,长度为35-4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羊毛衫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特别是本实用新型中原材料采取品质80S高支羊毛,羊毛单根细度14.5-18μm,羊毛纤维长度控制在40-50mm,在丝光处理后羊毛表层鳞片变得平整与光滑,一方面羊毛纤维之间因外力作用产生顺逆向摩擦力减小,纤维不易移动收缩,使得不易起球及洗涤尺寸稳定;另一方面羊毛较丝光前更加纤细,与之混纺的功能性纤维咖啡碳纤维(聚酯纤维基)也选用细度仅1.25D,长度38mm的纤维,配以纬平针组织织造工艺,使得面料手感更柔软舒适。咖啡碳纤维(聚酯纤维基),将纳米级研磨咖啡碳植入纤维内部,多孔的咖啡碳超强吸附力,当穿着使用时,人体湿气、水分或气味,会被多孔咖啡碳吸收,从而调整了身体表层微环境湿润度,吸附异味,破坏细菌生存环境,同时咖啡碳中的丹宁酸凝固微生物体内的原生质并作用于多种酶,对多种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达到吸湿消臭功能。穿着使用时,羊毛衫与皮肤或其他衣物摩擦产生电荷时,类似于血管组织的网状导电系统,会发挥作用,第一纱线咖啡碳纤维收集电荷,传输到第二纱线,通过人体传到地面,防止电荷聚集产生静电,造成脱衣时放电,造成不适反应。这样优选与创新使得这款羊毛衫面料不再扎肉、可贴身穿着、不会有异味产生、防静电,穿着更舒适,同时洗护简单易打理。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由于采用线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反,细纱时两根单纱即单绕纱线与单绕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并纱成双股线加捻向为“S”捻,最终形成羊毛衫面料,这样股线柔软,光泽好,股线结构均衡,股线强度最大。其中由于羊毛经丝光处理,外观更加有光泽,同时具备防缩水、可机洗、抗起球等优点,丝光过程也使羊毛更加纤细柔软,不再扎肉、刺痛皮肤。咖啡碳纤维吸附及抑菌功能,根除了穿着过程中由于出汗导致异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羊毛衫面料之羊毛丝光前显微镜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羊毛衫面料之羊毛丝光后显微镜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羊毛衫面料之咖啡碳纤维表面咖啡碳多孔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Z”捻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S”捻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纱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纱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羊毛衫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羊毛衫面料功能模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织造组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羊毛衫面料,包括编织单元,编织单元由三路组织结构构成,所述三路组织结构为第一路组织结构11、第二路组织结构12、第三路组织结构13,第一路组织结构11、第二路组织结构12、第三路组织结构13均为成圈组织结构,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组织构成,其相邻两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由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构成,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的间隔构成折弯口,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之间由折弯连接部连接;第一路组织结构11的第一“几”字型111与第二路组织结构12的第一“几”字型121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12的第一“几”字型121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131相对应,第一路组织结构11的第二“几”字型112与第二路组织结构12的第二“几”字型122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12的第二“几”字型122与第三路组织结构13的第二“几”字型132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所述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所述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
第二路组织结构12与第三路组织结构13均通过第一纱线织入,第一路组织结构11通过第二纱线织入,所述第一纱线由两根单绕纱线并纱成双股线且采取“S”捻向加捻形成的“S”捻向的结构,每根单绕纱线均是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形成的“Z”捻向的结构,所述第二纱线由两根单绕纱线并纱成双股线且采取“S”捻向加捻形成的“S”捻向的结构,每根单绕纱线均是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形成的“Z”捻向的结构,所述捻向是当纱线处于铅直位置时,单根绕纱线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所述“Z”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纺纱线的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倾斜方向与“Z”中间相一致,所述“S”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倾斜方向与“S”中间相一致;所述第一纱线的两根单绕纱线均均通过丝光羊毛与咖啡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第二纱线的两根单绕纱线中的一条为丝光羊毛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另一条为咖啡碳纤维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丝光羊毛的单根细度14.5-18μm,长度为40-50mm;咖啡碳纤维的细度为1.25D,长度为35-45mm。
下面更加详细描述。
两根单绕纱线的结构实施例
实施例1:两根单绕纱线均通过丝光羊毛与咖啡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
实施例2:两根单绕纱线中的一条为丝光羊毛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另一条为咖啡碳纤维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
本实用新型中原材料采取澳大利亚进口高支羊毛,与之混纺的纤维为咖啡碳纤维即聚酯纤维基;染整工艺上面羊毛经过丝光处理;织造工艺上采取纬平针组织。支数高的羊毛经丝光处理,外观更加有光泽,同时具备防缩水、可机洗、抗起球等优点,丝光过程也使羊毛更加纤细柔软,不再扎肉、刺痛皮肤。咖啡碳纤维吸附及抑菌功能,根除了穿着过程中由于出汗导致异味。以上这些基于原材料及配比创新优选、工艺优选,使得穿着舒适,打理更简单。
羊毛丝光前后显微镜对比图如图1与图2,图1丝光前羊毛鳞片明显,条干粗糙;图2丝光整理后,条干光滑。
羊毛丝光即丝光羊毛,是羊毛经过纺织品染整工艺当中的丝光工艺,即羊毛经氯化处理,破坏羊毛表层的鳞片,减少羊毛的顺向与逆向运动时摩擦系数之差异,处理后的羊毛光泽增加,同时具备防缩水、可机洗、抗起球等特性。此工艺主要用以解决起毛球,穿着扎肉,护理方面问题。
如图3,咖啡碳纤维表面咖啡碳多孔结构图,咖啡碳纤维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一是咖啡碳分子结构呈六角形,质地坚硬,细密多孔,水与养分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咖啡碳纤维的多孔结构,即图中多孔1,具有高吸附性,能够有效控制水分,破坏细菌生存的湿润环境,而咖啡碳中的丹宁酸能凝固微生物体内的原生质并作用于多种酶,对多种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多孔结构超大吸附空间,吸收腋汗、汗液,消除异味,解决汗液潮湿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原材料更具体而言:
羊毛:澳大利亚进口高支羊毛,品质支数:80S,细度14.5-18μm;
混纺纤维:纤维咖啡碳纤维(聚酯纤维基),细度:1.25D,其中的“D”是DENIER(旦尼尔)的缩写,是化学纤维长丝通用的一种细度表达方法,是指9000米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也称为旦数。D越大,表示纱线越粗;
羊毛丝光工艺:依次是原毛、备料、洗毛、炭化、中和、水洗、氯化处理(丝光)、水洗、烘干。
染色:丝光羊毛染色采取酸性染料染色;咖啡碳纤维散纤染色采取分散染料染色。
实施例1中称为第一纱线,也称为面料A纱,即采用羊毛与咖啡碳纤维混纺的纺纱,双纱合股并线工艺;实施例2中称为第二纱线,也称为面料B纱,即采用羊毛、咖啡碳纤维单独纺纱,合股并线工艺;组织结构为纬平针组织。
面料A纱与面料B纱具体成分:60%羊毛40%聚酯纤维即咖啡碳纤维;纱线支数:48NM/2;纱线线密度:横密:100;纵密:150;克重:200g/m2
下面是纺纱的具体技术内容:
捻向是当纱条即纱线处于铅直位置时,组成纱线的单元绕纱条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单元绕纱条也称为单根绕纱线。
细纱时,即单根绕纱线时,纱加捻为“Z”捻向,即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倾斜方向与“Z”中间相一致,称为“Z”捻或反手捻,如图4中倾斜线2的倾斜方向。
本实用新型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加捻为“S”捻,即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倾斜方向与“S”中间相一致,称为“S”捻或正手捻,如图5中倾斜线3的倾斜方向。
面料A纱即第一纱线6:依次是合毛即羊毛与咖啡碳纤维混合、梳毛、并条、条纺纱、细纱、倍捻、络筒、并线。为了避免单纱的捻向与股线捻向相同时,纱中纤维倾斜程度大,光泽较差,股线结构不平衡,容易产生扭结。如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纱线采用线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反,即细纱时两根单纱即单绕纱线4与单绕纱线5采取“Z”捻向加捻,并纱成双股线加捻向为“S”捻,最终形成第一纱线6,这样股线柔软,光泽好,股线结构均衡,股线强度最大。
面料B纱线即第二纱线9:为了避免单纱的捻向与股线捻向相同时,纱中纤维倾斜程度大,光泽较差,股线结构不平衡,容易产生扭结。如图7,第二纱线采用线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反,即细纱时,两根单纱即单绕纱线7与单绕纱线8采取“Z”捻向加捻,并纱成双股线加捻向为“S”捻,最终形成第二纱线9,这样股线柔软,光泽好,股线结构均衡,股线强度最大。图7中单绕纱线7,全毛纱,依次是梳毛、并条、条纺纱、细纱、倍捻、络筒;单绕纱线8,咖啡碳纱,依次是梳咖啡碳纤维、并条、条纺纱、细纱、倍捻、络筒。
如图10,本实用新型织造组织优选纬平针组织,采取三模做法,模14、模15、模16均为成圈组织,分别对应第一路组织结构11、第二路组织结构12、第三路组织结构13。模14,面料B纱线织入,模15、模16,面料A纱线织入,三个模为一个循环,沿织物纵向展开。纬平针组织,织物正面光滑、平整,穿着柔软舒适。
本实用新型原材料采取澳大利亚进口品质80S高支羊毛,羊毛单根细度14.5-18μm,羊毛纤维长度控制在40-50mm,在丝光处理后羊毛表层鳞片变得平整与光滑,一方面羊毛纤维之间因外力作用产生顺逆向摩擦力减小,纤维不易移动收缩,使得不易起球及洗涤尺寸稳定;另一方面羊毛较丝光前更加纤细,与之混纺的新型功能性纤维咖啡碳纤维(聚酯纤维基)也选用细度仅1.25D,长度38mm纤维,配以纬平针组织织造工艺,使得面料手感更柔软舒适。新型功能性咖啡碳纤维(聚酯纤维基),将纳米级研磨咖啡碳植入纤维内部,多孔的咖啡碳超强吸附力,当穿着使用时,人体湿气、水分或气味,会被多孔咖啡碳吸收,从而调整了身体表层微环境湿润度,吸附异味,破坏细菌生存环境,同时咖啡碳中的丹宁酸凝固微生物体内的原生质并作用于多种酶,对多种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达到吸湿消臭功能。穿着使用时,羊毛衫与皮肤或其他衣物摩擦产生电荷时,类似于血管组织的网状导电系统,会发挥作用,面料A纱线咖啡碳纤维收集电荷,传输到面料B纱线,通过人体传到地面,防止电荷聚集产生静电,造成脱衣时放电,造成不适反应。这样优选与创新使得这款羊毛衫面料不再扎肉、可贴身穿着、不会有异味产生、防静电,穿着更舒适,同时洗护简单易打理,如图9为功能模型图,图中示意出有本实用新型羊毛衫面料10,皮肤101,汗水异味102。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羊毛衫面料,包括编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单元由三路组织结构构成,所述三路组织结构为第一路组织结构、第二路组织结构、第三路组织结构,第一路组织结构、第二路组织结构、第三路组织结构均为成圈组织结构,即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组织构成,其相邻两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由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构成,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的间隔构成折弯口,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之间由折弯连接部连接;
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相对应,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相对应,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相对应;
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所述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所述第一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二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三路组织结构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
所述第二路组织结构与第三路组织结构均通过第一纱线织入,第一路组织结构通过第二纱线织入;
所述第一纱线由两根单绕纱线并纱成双股线且采取“S”捻向加捻形成的“S”捻向的结构,每根单绕纱线均是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形成的“Z”捻向的结构,所述第二纱线由两根单绕纱线并纱成双股线且采取“S”捻向加捻形成的“S”捻向的结构,每根单绕纱线均是纱线采取“Z”捻向加捻形成的“Z”捻向的结构,所述捻向是当纱线处于铅直位置时,单根绕纱线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所述“Z”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倾斜方向与“Z”中间相一致,所述“S”捻向是纱线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倾斜方向与“S”中间相一致;
所述第一纱线的两根单绕纱线均通过丝光羊毛与咖啡碳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第二纱线的两根单绕纱线中的一条为丝光羊毛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另一条为咖啡碳纤维单独纺纱而成的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衫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光羊毛的单根细度14.5-18μm,长度为40-50mm;咖啡碳纤维的细度为1.25D,长度为35-45mm。
CN202020617917.7U 2020-04-23 2020-04-23 羊毛衫面料 Active CN212293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7917.7U CN212293954U (zh) 2020-04-23 2020-04-23 羊毛衫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7917.7U CN212293954U (zh) 2020-04-23 2020-04-23 羊毛衫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3954U true CN212293954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73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7917.7U Active CN212293954U (zh) 2020-04-23 2020-04-23 羊毛衫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3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6033B1 (ko) 대마를 소재로 한 신축성 위생직물
CN105332155A (zh) 一种针织仿毛保暖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11719217B (zh) 一种珊瑚绒手感的牛仔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7557940A (zh) 一种中空花式圈圈多功能保健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US20030089097A1 (en) Compound yarn with high absorbency and fabric made therefrom
CN113174678B (zh) 一种植物纤维混纺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1949075A (zh) 一种含竹炭纤维的毛衫原料
JP2004124348A (ja) 複合織編物
Wilson Fibres, yarns and fabric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the textile designer
CN101787599B (zh) 一种t/r/h多元功能纤维混纤高质感纱线的生产工艺
JP4584343B1 (ja) ストレッチ性に優れた起毛編地
CN202688586U (zh) 一种白竹炭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纱线
JP2004044059A (ja) 複合糸および複合織編物
CN212293954U (zh) 羊毛衫面料
CN212560591U (zh) 羊毛混纺纱线
CN214496607U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健康舒适的混纺纱线
JP4559022B2 (ja) 保水性編地
CN101311400A (zh) 无捻纱布制作工艺
CN210066044U (zh) 一种抗菌除臭吸湿快干型纱线
JP2010229568A (ja) セルロース複合糸条及び織編物
CN111155257A (zh) 一种混纺布料印染工艺
CN113005600A (zh) 一种具有抗菌、温度调节功能的家纺产品织造工艺
CN219727488U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再回收面料
CN217266201U (zh) 一种彩色轴向中空轻柔fdy丝
CN103952846A (zh) 天丝/铜氨混纺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