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2500U -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2500U
CN212282500U CN202021630460.XU CN202021630460U CN212282500U CN 212282500 U CN212282500 U CN 212282500U CN 202021630460 U CN202021630460 U CN 202021630460U CN 212282500 U CN212282500 U CN 212282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tube body
stomach
jejunum
gas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304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ospit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ospit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ospit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iled Critical Henan Hospit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iority to CN2020216304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2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2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2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是由依次相连的第一管体、胃管体、第二管体和空肠管体构成的一体式管体,第一管体头部与接头连接,胃管体上开有多个交错均布的胃管孔,胃管孔口部一侧管内壁上装有遮挡胃管孔的第一隔膜,第二管体内装有向下倾斜状的呈椭圆状的隔挡体,隔挡体长向直径大于管体内径,隔挡体的长向上端与管体内壁相连,另一端卡在管体内,空肠管体上开有多个交错均布的空肠管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生产,集胃管和空肠管为一体,单一原管径,减轻了在置入和手术后管道的长时间留置过程中,双管道导致病人不适和鼻粘膜及咽喉部的损伤,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进行食管或胃部手术时需插入胃肠减压管和空肠营养,输注营养液提供肠内营养是无法经口饮食患者最理想的营养支持途径,经鼻空肠管输注营养液是最符合生理的营养支持方式,现有的胃肠减压和空肠营养是通过置入胃管和空肠管两根管子来完成,一根为胃管,一根为空肠管,留置于鼻腔外的尾端管口均配有相应的管塞,胃管留于胃内,用于吸出胃液等胃内容物,起到胃肠减压的作用,空肠管则穿过幽门插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内,用于手术后营养液的输入,两根管子总管径较大,在置入和手术后管道的长时间留置过程中易导致病人不适和鼻粘膜及咽喉部的损伤,给病人带来痛苦,并且很多患者在进行空肠置管营养输注时,存在胃潴留或胃食管返流,会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现亦有将胃管和空肠管合二为一成一条管的设计,具体为将胃管和空肠管分别设计成分管,然后合并成一条管,这种设计必然减小了各分管的内径,这样同时也影响到经管注入和回吸减压的效果,增加了生产难度,因此,对胃管和空肠管结构上的改进和创造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可有效解决由于胃管和空肠管的总管径较大对患者带来不适以及胃食管返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是由依次相连的第一管体、胃管体、第二管体和空肠管体构成的一体式管体,第一管体头部与接头连接,胃管体上开有多个交错均布的胃管孔,胃管孔口部一侧管内壁上装有遮挡胃管孔的第一隔膜,第二管体内装有向下倾斜状的呈椭圆状的隔挡体,隔挡体长向直径大于管体内径,隔挡体的长向上端与管体内壁相连,另一端卡在管体内,空肠管体上开有多个交错均布的空肠管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生产,集胃管和空肠管为一体,单一原管径,减轻了在置入和手术后管道的长时间留置过程中,双管道导致病人不适和鼻粘膜及咽喉部的损伤,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第一隔膜轻微向胃管体内翘起)。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隔挡体在管体内的开、闭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隔膜开、闭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给出,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是由依次相连的第一管体101、胃管体102、第二管体103和空肠管体104构成的一体式管体,第一管体101头部与接头7连接,胃管体102上开有多个交错均布的胃管孔2,胃管孔2口部一侧管内壁上装有遮挡胃管孔2的第一隔膜4,第二管体103内装有向下倾斜状的呈椭圆状的隔挡体6,隔挡体6长向直径大于管体内径,隔挡体6的长向上端与管体内壁相连,另一端卡在管体内,空肠管体104上开有多个交错均布的空肠管孔3。
为保证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管体外壁上设有刻度线5,管体总长度为105-145cm,其中,第一管体101长度为45-55cm,胃管体102长度为15-25cm,第二管体103长度为30-40cm,空肠管体104长度为15-25cm。
所述的管体为聚氯乙烯或聚氨酯制成的头端开口的空心管体,管体内壁沿长向设有一条X光显影线(图中未示出)。
所述的第一隔膜4为聚氯乙烯制成的圆形薄膜体,薄膜体直径大于胃管孔2的直径,保证可以完全遮住胃管孔2,小于胃管体102的内径,保证薄膜体由于压力作用向管体内翘起时,不会堵住管体,薄膜体上端与胃管孔2上方的管体内壁固定在一起,正常状态下,薄膜体下端与管体内壁接触,当管体内压力小于管体外压力,薄膜体下端向管体内翘起,胃管孔2与胃管体102内连通。
所述的第一隔膜4为聚氯乙烯制成的瓣膜体,多个瓣膜体一端固定在胃管孔2周边的管内壁上(附图仅示出3个),另一端向胃管孔2的中心轴线处倾斜,当管体内压力小于管体外压力,多个瓣膜体呈盛开状分开,胃管孔2与胃管体102内连通。
所述的空肠管体104的尾部呈圆锥状,避免管体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
所述的隔挡体6为X光显影材料制成的椭圆状,便于医生在X光透视下观察隔挡体6的位置,从而判断空肠管体104和胃管体102所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经鼻孔送入胃中,继续深入通过幽门送入空肠内,管体内壁沿长向设有一条X光显影线,且有隔挡体显影,便于医生在X光透视下观察并引导胃管体102置入胃体内,并引导空肠管体104置入空肠内,第一管体101的头部与患者鼻腔保持一定距离,用于连接营养输送设备和吸引器。
当需要向患者空肠内输入营养物质进行营养补充时,将接头7与营养输送设备相连接,营养物质进入管体,流经胃管体102时,当第一隔膜为薄膜体时,薄膜体是下方开口,由于营养物质是从外部输送到体内,薄膜体不会翘起,从而堵住胃管孔2,避免了营养物质进入胃内,当第一隔膜为瓣膜体时,正常状态下,多个瓣膜体是向管体内倾斜形成封闭的结构,因此,营养物质无法进入胃内,当营养物质达隔挡体6时,第二管体103内压力大于空肠管体104内压力,加上营养物质的冲击力,使隔挡体6向下打开,向空肠管体104开放,营养液进入空肠管体104内,经空肠管孔3进入空肠,进行营养补充。
当患者需要胃部减压时,将接头7与吸引器相连接,当吸引器向外吸时,管体内负压,管体外压力大于管体内压力,当第一隔膜为薄膜体时,由于压力不同,薄膜体下端由于吸力作用,向管体内翘起,从而打开胃管孔2,患者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经胃管孔2进入管体被吸出,当第一隔膜为瓣膜体时,正常状态下,多个瓣膜体是向管体内倾斜形成封闭的结构,由于压力作用,多个瓣膜体呈盛开状,在管体内分开,从而使胃管孔2与管体内连通,患者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经胃管孔2进入管体被吸出,第二管体103内压力小于空肠管体104内压力,由于隔挡体6长向直径大于管体内径,隔挡体6斜向下卡在管体内,将胃管体和空肠管体隔绝开,只能单向输入,吸引器向外吸时,不会使空肠内的内容物被吸出,胃里的内容物被排空后,就不会返流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根据成人和儿童身高的不同,设计不同长度的管体,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更动或者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生产,集胃管和空肠管为一体,单一原管径,管径小,患者仅需插入一根管子即可,减轻了在置入和手术后管道的长时间留置过程中,双管道导致病人不适和鼻粘膜及咽喉部的损伤,避免了胃食管返流,经多次临床实验和使用,效果非常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Claims (7)

1.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是由依次相连的第一管体(101)、胃管体(102)、第二管体(103)和空肠管体(104)构成的一体式管体,第一管体(101)头部与接头(7)连接,胃管体(102)上开有多个交错均布的胃管孔(2),胃管孔(2)口部一侧管内壁上装有遮挡胃管孔(2)的第一隔膜(4),第二管体(103)内装有向下倾斜状的呈椭圆状的隔挡体(6),隔挡体(6)长向直径大于管体内径,隔挡体(6)的长向上端与管体内壁相连,另一端卡在管体内,空肠管体(104)上开有多个交错均布的空肠管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外壁上设有刻度线(5),管体总长度为105-145cm,其中,第一管体(101)长度为45-55cm,胃管体(102)长度为15-25cm,第二管体(103)长度为30-40cm,空肠管体(104)长度为15-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为聚氯乙烯或聚氨酯制成的头端开口的空心管体,管体内壁沿长向设有一条X光显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膜(4)为聚氯乙烯制成的圆形薄膜体,薄膜体直径大于胃管孔(2)的直径,小于胃管体(102)的内径,薄膜体上端与胃管孔(2)上方的管体内壁固定在一起,正常状态下,薄膜体下端与管体内壁接触,当管体内压力小于管体外压力,薄膜体下端向管体内翘起,胃管孔(2)与胃管体(102)内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膜(4)为聚氯乙烯制成的瓣膜体,多个瓣膜体一端固定在胃管孔(2)周边的管内壁上,另一端向胃管孔(2)的中心轴线处倾斜,当管体内压力小于管体外压力,多个瓣膜体呈盛开状分开,胃管孔(2)与胃管体(102)内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肠管体(104)的尾部呈圆锥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挡体(6)为X光显影材料制成的椭圆状。
CN202021630460.X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Active CN212282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0460.XU CN212282500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0460.XU CN212282500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2500U true CN212282500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30460.XU Active CN212282500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2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6518B (zh) 具有下咽抽吸能力的医疗仪器
WO2007095541A2 (en) Plural lumen gastrostomy tube insert for placement into the duodenum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feeding
EP2969861A2 (en) Fluid and nutrition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6197044B1 (en) Feeding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nfants
JP2018531670A (ja) 吸引及び栄養供給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装置のためのデュアルポートチューブ
CN212282500U (zh)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CN211912254U (zh) 一种可以减少胃损伤的鼻胃管
CN111744094A (zh) 一种一体化防返流单腔胃空肠管
CN206482869U (zh) 一种胃肠减压鼻饲营养管
CN213553851U (zh) 一种双腔带负压吸引用新生儿胃管
CN102319182A (zh) 自旋进型肠胃营养引流管
CN202179715U (zh) 胃肠营养引流管
CN211326981U (zh) 鼻胃肠管
CN213219319U (zh) 胃造瘘空肠营养管
CN202179714U (zh) 自旋进型肠胃营养引流管
CN213251381U (zh) 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置管的导管
CN218106393U (zh) 一种新生儿胃管
CN216908659U (zh) 一种肠胃减压鼻饲营养管
CN212997492U (zh) 婴幼儿胃管引流喂药一体装置
CN215133675U (zh) 一种医用防拔管、防压疮型胃管
CN214485283U (zh) 一种直肠给药器
CN215133691U (zh) 一种两用胃肠管
CN213284458U (zh) 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
CN218793118U (zh) 一种多功能胃造瘘管
CN217593386U (zh) 双腔胃肠管及具有它的双腔注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