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9904U - 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9904U
CN212279904U CN202020116336.5U CN202020116336U CN212279904U CN 212279904 U CN212279904 U CN 212279904U CN 202020116336 U CN202020116336 U CN 202020116336U CN 212279904 U CN212279904 U CN 212279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ection
section
sliding
accommodating space
slid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63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冬君
胡瑞龙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63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9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9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9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防尘盖结构包括固定支架、滑动面板及弹性件,固定支架开设有插孔;滑动面板包括盖板部及延伸部,盖板部盖设在固定支架上,延伸部与盖板部相连,滑动面板的滑动行程上具有第一滑动位置和第二滑动位置;弹性件包括第一夹持段及第二夹持段,第一夹持段与第二夹持段之间形成有导向槽,防尘盖结构开设有与导向槽相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及第二收容空间,导向槽位于第一收容空间与第二收容空间之间。本实用新型在打开时滑动面板运动较柔和,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组件,使用时,电源组件向雾化器供电,从而使得气溶胶生成机质材料被加热雾化生成气溶胶,用户通过设置在雾化器上的出烟口抽吸气溶胶。通常情况下,出烟口始终显露在空气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灰尘通过出烟口落入雾化器内部,用户吸入灰尘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一种防尘盖机构,其包括滑动面板、固定支架及扭簧,固定支架设有滑槽,滑动面板的下端滑动地嵌设于滑槽内,滑动面板的滑动行程上具有第一滑动位置和第二滑动位置;扭簧包括簧体以及自簧体延伸出的两个支脚,一个支脚固定在滑动面板的下端,另一个支脚反向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当滑动面板相对固定支架滑动时,扭簧发生形变而驱动滑动面板定位至第一滑动位置或第二滑动位置,以开启或关闭出烟口。然而,通过扭簧驱动滑动面板运动时,滑动面板运动较急促,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面板运动较柔和、用户体验好的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盖结构,包括:固定支架、滑动面板及弹性件,所述固定支架开设有插孔;所述滑动面板包括盖板部及延伸部,所述盖板部盖设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盖板部相连,所述滑动面板的滑动行程上具有配置成所述盖板部打开所述插孔的第一滑动位置和配置成所述盖板部遮盖所述插孔的第二滑动位置;
所述弹性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段及第二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之间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延伸部滑动的导向槽,所述防尘盖结构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及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之间;
当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时,所述滑动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当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时,所述滑动面板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之间的导向槽沿第一方向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对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或第二收容空间滑行经由所述导向槽时提供阻尼。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段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段的对应的端部之间的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固定支架、第一夹持段及第二夹持段相连,所述定位部开设有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均呈直条形,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段的第一端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段的第一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夹持段的第二端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段的第二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呈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滑动面板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所述滑动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定位部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面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端与所述盖板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下端滑动地嵌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动面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一弹性段及第二弹性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并可拆卸插设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第二端与第二弹性段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段相连,所述第二弹性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段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第一弹性段及第二弹性段共同界定形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板体部及连接套部,所述板体部位于所述连接套部的上端并与所述连接套部相连,所述板体部开设有所述插孔、容纳槽及滑槽,所述弹性件收容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一端形成有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滑动面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端与所述板体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下端滑动地嵌设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板体部扣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防尘盖结构,所述防尘盖结构为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防尘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夹持段及第二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之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引导所述滑动面板的延伸部,使所述滑动面板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因而,当用户推动所述滑动面板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时,所述延伸部受到所述导向槽的槽壁的作用力而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所述作用力变化较小,因而所述滑动面板运动较柔和、用户体验好。此外,由于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之间的导向槽沿第一方向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因而定位较可靠。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防尘盖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防尘盖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防尘盖结构的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防尘盖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防尘盖结构的固定支架与弹性件配合时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防尘盖结构的弹性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尘盖结构,包括固定支架1、滑动面板2及弹性件3,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板体部11及连接套部12,所述板体部11位于所述连接套部12的上端并与所述连接套部12相连,所述板体部11开设有插孔111、容纳槽112及滑槽113,所述插孔111用于供烟支等插入。所述容纳槽112位于所述板体部11的上表面处,并与所述插孔111间隔设置,所述容纳槽112一端的底壁处设置有定位孔114,所述容纳槽112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收容空间115,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5位于所述容纳槽112的靠近所述插孔111的一端。
所述滑槽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槽113分别位于所述容纳槽112位置相对的两侧,并沿所述固定支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滑槽113贯穿所述板体部11设置,所述滑槽113与所述插孔111相邻的一端设置有缺口1131。所述连接套部12用于套设固定在雾化器等固定目标上。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13也可以无需贯穿所述板体部11设置,也可以无需设置所述连接套部12,所述固定支架1呈板状,通过所述板体部11直接固定在雾化器等固定目标上。
所述滑动面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包括盖板部21、延伸部22、限位部23及连接部24,所述盖板部21盖设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所述延伸部22与所述盖板部21相连,所述延伸部22呈柱状结构。较佳地,所述延伸部22呈圆柱形。所述滑动面板2的滑动行程上具有配置成所述盖板部21打开所述插孔111的第一滑动位置和配置成所述盖板部21遮盖所述插孔111的第二滑动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滑动位置和第二滑动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定义,其具体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限位部23与所述延伸部22相连,所述连接部24上端与所述盖板部21相连,所述连接部24下端滑动地嵌设于所述滑槽113内并与所述板体部11扣接。由于所述滑槽113与所述插孔111相邻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缺口1131,因而在组装时所述连接部24通过所述缺口1131插入所述滑槽113内,因而较便于安装所述滑动面板2。
所述弹性件3收容在所述容纳槽112内,其包括定位部31、第一夹持段32及第二夹持段33,所述定位部31与所述固定支架1相连,所述定位部31开设有第一收容空间34,当所述滑动面板2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延伸部22延伸至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内。此外,当所述滑动面板2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限位部23与所述定位部31相抵接,此时,所述滑动面板2不能再继续朝背向所述第二滑动位置的方向运动,所述插孔111处于打开状态。
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定位部31相连,并用于阻挡所述延伸部22,以使所述滑动面板2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也就是说,当所述滑动面板2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一端及所述定位部31对所述延伸部22进行限位,以阻碍所述滑动面板2任意滑动。
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二端用于阻挡所述延伸部22,以使所述滑动面板2处于所述第二滑动位置,即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二端的阻挡,以在所述滑动面板2盖设所述插孔111时,避免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而打开,从而较好地避免误触发。所述第一夹持段32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相连通的导向槽35,所述导向槽35用于引导所述延伸部22滑动,使所述滑动面板2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
所述导向槽35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板体部11所在的平面上,定义垂直于所述滑槽113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滑槽113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段32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段32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之间的导向槽35沿第一方向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22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对所述延伸部22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或第二收容空间115滑行经由所述导向槽35时提供阻尼,因而可阻碍滑动面板2任意滑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对应的端部之间的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22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即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一端之间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二端之间的宽度都小于所述延伸部22的宽度,因而较好地阻碍滑动面板2任意滑动。
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距所述第二夹持段33第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二端在第一方向上距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二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5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当所述延伸部22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时,所述滑动面板2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所述插孔111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延伸部22位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5时,所述滑动面板2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位置并盖设所述插孔111,使所述插孔111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地,所述定位部31包括第一连接段311、第二连接段312、第一弹性段313及第二弹性段314,所述第一连接段31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312相连并可拆卸插设在所述固定支架1的所述定位孔114内,以使所述弹性件3可靠安装在所述容纳槽112内。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段311与所述第二连接段312相连并可拆卸插设在所述固定支架1内,因而不仅便于装配,而且当所述弹性件3损坏时,较便于更换。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无需设置所述定位部31,所述第一夹持段32及第二夹持段33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1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段3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段31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312的第二端与第二弹性段314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段313的第二端相连与所述第一夹持段32相连,所述第二弹性段31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段313与所述第二弹性段314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312、第一弹性段313及第二弹性段314共同界定形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在一种实施例中,当无需设置所述定位部31时,第一收容空间34可以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因此,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及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5的设置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在所述延伸部22位于所述导向槽35内时,更便于所述滑动面板2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所述第一夹持段32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均呈直条形,所述第一夹持段32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因而,当用户推动所述滑动面板2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时,无需较大的推力便使所述滑动面板2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用户体验较好。
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一端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一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二端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二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因此,当所述滑动面板2处于所述第二滑动位置时,所述滑动面板2定位较可靠,此外,此种设计可使用户打开插孔111时,较便于推动所述滑动面板2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运动。
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二端的端面及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二端的端面均为弧面,因而当所述滑动面板2处于所述第二滑动位置处时,较便于推动所述滑动面板2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运动,避免发生卡死的现象,有较好的防呆效果。由于所述延伸部22呈圆柱形,因而较便于所述延伸部22进入所述导向槽35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件3可以为塑料制件或者金属材料制件,其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需要打开所述插孔111时,通过对所述滑动面板2施加作用力,使滑动面板2的延伸部22克服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二端的作用力及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二端的作用力并进入所述导向槽35内。当所述延伸部22进入所述导向槽35内后,受到所述第一夹持段32及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夹持力,从而朝第二滑动位置运动,直至运动到所述第二滑动位置。通过设置所述限位部23,因而不仅可进行限位,而且较便于所述延伸部22进入所述导向槽35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防尘盖结构及雾化器,所述防尘盖结构与上述所述的防尘盖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防尘盖结构的连接套部12套设固定在雾化器上,该连接套部12的插孔111与雾化器的烟支容纳腔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烟支通过所述插孔111插入所述烟支容纳腔内,以对烟支进行烘烤。由于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所述雾化器为现有技术,因此,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由于所述弹性件3包括定位部31、第一夹持段32及第二夹持段33,所述第一夹持段32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5之间的导向槽35,所述导向槽35用于引导所述滑动面板2的延伸部22,使所述滑动面板2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因而,当用户推动所述滑动面板2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时,所述延伸部22受到所述导向槽35的槽壁的作用力而朝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或所述第二滑动位置运动,所述作用力变化较小,因而所述滑动面板2运动较柔和、用户体验好。此外,由于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距所述第二夹持段33第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4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夹持段32的第二端在第一方向上距所述第二夹持段33的第二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5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夹持段32与所述第二夹持段33之间的导向槽35沿第一方向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22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因而定位较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滑动面板及弹性件,所述固定支架开设有插孔;所述滑动面板包括盖板部及延伸部,所述盖板部盖设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盖板部相连,所述滑动面板的滑动行程上具有配置成所述盖板部打开所述插孔的第一滑动位置和配置成所述盖板部遮盖所述插孔的第二滑动位置;
所述弹性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段及第二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之间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延伸部滑动的导向槽,所述防尘盖结构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及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之间;
当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时,所述滑动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当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时,所述滑动面板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之间的导向槽沿第一方向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从而对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或第二收容空间滑行经由所述导向槽时提供阻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段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段的对应的端部之间的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均呈直条形,所述第一夹持段与所述第二夹持段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段的第一端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段的第一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夹持段的第二端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段的第二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呈圆柱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板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所述弹性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滑动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定位部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面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端与所述盖板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下端滑动地嵌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动面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固定支架、第一夹持段及第二夹持段相连,所述定位部开设有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一弹性段及第二弹性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并可拆卸插设在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第二端与第二弹性段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段相连,所述第二弹性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段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第一弹性段及第二弹性段共同界定形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板体部及连接套部,所述板体部位于所述连接套部的上端并与所述连接套部相连,所述板体部开设有所述插孔、容纳槽及滑槽,所述弹性件收容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一端形成有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滑动面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端与所述板体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下端滑动地嵌设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板体部扣接。
1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防尘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防尘盖结构。
CN202020116336.5U 2020-01-18 2020-01-18 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12279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6336.5U CN212279904U (zh) 2020-01-18 2020-01-18 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6336.5U CN212279904U (zh) 2020-01-18 2020-01-18 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9904U true CN212279904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57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6336.5U Active CN212279904U (zh) 2020-01-18 2020-01-18 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9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27054B1 (en) Heating assembly for a vapour generating device
CN109605986B (zh) 一种自扭转延伸卡扣笔
DE50301806D1 (de) Schubladen-ausziehführungen mit einzugsautomatik mit integrierter dämpfung
US8915416B2 (en) Nail guiding device for nailers
US11633839B2 (en) Safety device for tackers
US10806994B2 (en) Trigger with user adjustable sensor position
US2552714A (en) Container for combination of lipstick and brush
CN212279904U (zh) 防尘盖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US7150385B1 (en) Braking mechanism for nail driver
CN112656044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提取器组件
KR870008665A (ko) 스테이플러용 카세트
KR100936739B1 (ko) 화장품 케이스
EP0322673A1 (en) Gaslighter structure permitting push-fit assembling of its main parts
KR900016579A (ko) 래치 장치
PL369628A1 (en) Protective housing for a butterfly needle
CN217547270U (zh) 气溶胶形成装置及其防护盖结构
US820354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ecurely positioned touch control pen
CN114886157A (zh) 气溶胶形成装置及其防护盖结构
US8619032B2 (en) Mouse structure with retracting function
JP4842508B2 (ja) エアフレッシュナー
CN211241748U (zh) 一种低温烘烤烟具
US20170087698A1 (en) Nail Pushing Device for Nail Gun
CN219393791U (zh) 一种插座安全门保护装置
CN219476547U (zh) 开关机构及补水仪
ES2619195T3 (es) Mando a distanc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