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9280U - 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9280U
CN212269280U CN202020390160.2U CN202020390160U CN212269280U CN 212269280 U CN212269280 U CN 212269280U CN 202020390160 U CN202020390160 U CN 202020390160U CN 212269280 U CN212269280 U CN 212269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platform
tower crane
ladder
cho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01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圣佞
谢江平
钟纪红
黄志辉
武方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lian Zhongke Construction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lian Zhongke Construction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lian Zhongke Construction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lian Zhongke Construction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01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9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9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9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式起重机构件,公开了一种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包括塔架(1)、爬梯(2)和平台(3),所述爬梯(2)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内部,所述平台(3)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底部,所述爬梯(2)设置在所述平台(3)上,所述塔架(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件(3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件(32),所述平台(3)呈L形,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32)上;所述爬梯(2)倾斜设置在所述平台(3)上,且所述爬梯(2)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塔架(1)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结构简单,攀爬方便、安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该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塔式起重机。

Description

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式起重机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器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起重设备。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通常通过塔式起重机上下高空作业平台。塔式起重机内部设置有爬梯,供施工人员攀爬上下。塔式起重机通常由若干结构相同的标准节连接而成,标准节内部的爬梯相互配合形成供施工人员上下的通道。标准节内通常还设置有平台,供施工人员攀爬过程中临时休息使用,以便施工人员有足够的体力攀爬到较高的高空。
现有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通常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塔架1、爬梯2、平台3和护圈4。爬梯2直立式设置在塔架1的内部,由塔架1的底部连接到塔架1的顶部;平台3设置在塔架1的底部,爬梯2的一侧,供施工人员攀爬过程中临时休息用;护圈4设置在爬梯2的上部,以对攀爬中的施工人员形成保护。在该标准节中,由于爬梯2采用了直立式结构,即爬梯2与平台3成90°角,攀爬起来较为费力,且攀爬的安全性不高,需要在爬梯2的上部设置护圈4,防止施工人员在攀爬过程中跌落。尤其当塔机的高度较高时,施工人员的上下会导致严重的体力消耗,使得施工人员的攀爬能力下降,并且易于引发安全风险。同时,平台3的面积较小,也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施工人员上下平台不便,且存在安全风险。
尽管也存在一些采用倾斜爬梯的标准节,但现有的倾斜爬梯标准节的平台及其固定结构多较为粗重,或者在爬梯上设置了较多的防护结构,额外增加了标准节的重量,影响了塔机的承重和高空搭建。爬梯的设置位置也无助于防范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标准节,结构轻便,攀爬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结构轻便牢靠,攀爬方便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包括塔架、爬梯和平台,所述平台设置在所述塔架的底部,所述爬梯设置在所述塔架的内部且支撑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塔架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所述平台呈L形,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爬梯倾斜布置且底部设置在所述平台上、顶部安装在所述塔架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塔架包括弦杆、斜腹杆、水平腹杆、横杆和斜撑杆;所述弦杆竖向设置,所述水平腹杆连接在相邻的所述弦杆之间形成框形结构,所述斜腹杆连接在所述框形结构的一个对角之间,所述横杆水平连接在所述弦杆与所述斜腹杆之间,所述斜撑杆连接在一组不相邻的两根所述弦杆的顶部。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形成的塔架结构牢靠,且重量较轻,便于搭建形成高度更高的塔式起重机的塔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弦杆为成正方形排列的四根,所述水平腹杆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根所述弦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之间。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正方形排列的四根所述弦杆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塔架结构,且其内部能够形成较大的攀爬空间。设置在所述弦杆中部的所述水平腹杆能够较好地加强所述塔架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塔架底部一侧的所述水平腹杆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与该水平腹杆相邻的两根所述水平腹杆上,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在该水平腹杆对侧的所述水平腹杆上。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两根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一同对L形的所述平台的底部形成牢固的支撑。
优选地,所述爬梯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耳板,并通过所述第一耳板连接在所述塔架顶部的所述水平腹杆的一侧;所述爬梯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耳板,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板连接在相对的所述平台的内折弯部。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爬梯倾斜设置在所述塔架的一侧,所述爬梯的底部设置在L形的所述平台的内折弯部,便于攀爬者登上爬梯;所述爬梯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塔架顶部的一角,便于攀爬者登上上一层标准节的L形平台。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平台的周边设置有安全挡板。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平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能够防止平台与支撑件之间的滑动,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平台周边的安全挡板能够防止攀爬者的脚部从平台的边缘滑落,提高攀爬人员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平台的外侧边交角处设置有倒角,使得所述平台临近所述弦杆区域留有三角形空隙。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三角形空隙不仅留下了标准节之间组装时的操作空间,方便不同标准节的所述弦杆之间的连接,还在不影响平台站立空间的基础上减轻了平台的重量,便于高层标准节的吊装和搭建。
优选地,所述爬梯与所述塔架的底面所成的夹角为70°-80°。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与所述塔架底面,也就是与水平面成70°-80°夹角的所述爬梯,攀爬时人体的受力状况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攀爬时更省力,攀爬时的安全性也更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该塔式起重机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还包括直立式爬梯标准节。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塔式起重机的塔身由所述直立式爬梯标准节与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交替组装而成,在取得结构轻便牢靠,攀爬方便安全的技术效果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直立式爬梯标准节,防止现有资源的浪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设置以简单、轻便的结构形成的L形平台的支撑,简化了平台的结构,减轻了平台的重量。倾斜设置在平台和塔架顶部的爬梯方便了攀爬者的攀爬,减轻了攀爬者的疲劳,提高了攀爬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大小和连接结构可以与传统的直立式爬梯标准节相同,能够互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结构轻便牢靠,便于起吊和搭建;攀爬安全形高,且方便攀爬过程中的休息,防止疲劳攀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俯面示意图;
图6是图3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塔架 11 弦杆
12 斜腹杆 13 水平腹杆
14 横杆 15 斜撑杆
2 爬梯 21 第一耳板
22 第二耳板 3 平台
31 第一支撑件 32 第二支撑件
33 安全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安装到塔式起重机上后,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塔架1、爬梯2和平台3。塔架1提供了标准节的支撑结构,承担了标准节自身的重量及其承受的外部负载,其可以是一种网格式框架。塔架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件3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件32,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均固定在塔架1上。平台3设置在塔架1的底部。平台3的材质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做具体限制,其可以采用板材制作而成,也可以使用带有硬质边框的金属网制成。平台3整体呈L形,其外侧边靠近塔架1的边框设置,形成了宽大、安全的过渡及休息平台;内侧折弯边与塔架1之间的空间形成安全、方便的上下平台3的通道。平台3安装在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上,由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对平台3形成支撑,以提高平台的承载力。支撑件的设置还使得平台3能够使用更为轻便的材料制作,减轻了标准节的整体重量。爬梯2倾斜设置在塔架1的内部,爬梯2的底部支撑在平台3上,顶部安装在塔架1的顶部,平台3的内侧折弯边与塔架1之间的通道空间上方,便于攀爬者从爬梯2的顶部登上上一个标准节的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塔架1是由弦杆11、斜腹杆12、水平腹杆13、横杆14和斜撑杆15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弦杆11竖向设置,形成塔架1的主要支撑。水平腹杆13连接在相邻的弦杆11之间形成框形,将各个弦杆11连接成一个整体,并维持塔架1的外形结构。斜腹杆12连接在框形结构的一个对角之间,进一步加强塔架1的机械强度。横杆14可以设置多个,水平连接在弦杆11与斜腹杆12之间,一方面能够供攀爬者攀爬时扶靠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对人体形成隔挡,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斜撑杆15连接在塔架1顶部的一组不相邻的两根弦杆11之间,既可以对塔架1形成结构上的加强,又可以用作标准节组装过程中的吊装。而塔架1的底部不设置斜撑结构,在标准节安装完成后,斜撑杆15同时对上面的一个标准节的底部形成斜支撑,节省了材料,减轻了标准节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弦杆11有四根,四根弦杆11在水平面上排列成正方形,水平腹杆13分别在弦杆11的顶部、中部和底部的水平面上连接在相邻的两根弦杆11之间,形成各自正方形的四条边。正方形排列的四根弦杆11形成了在四个方向上受力均匀的稳定的结构,同时又在塔架1的内部形成充足的攀爬空间。连接在弦杆11顶部、中部和底部的水平腹杆13在塔架1的不同部位形成了塔架1的稳定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件31有两根,两根第一支撑件31分别连接在塔架1底部平面一侧的两个角部相邻的两个水平腹杆13上,分别对平台3的两个外角部位形成支撑。第二支撑件32连接在塔架1底部平面另一侧,平台3的另一个外角处的水平腹杆13上,对平台3的另一个外角部位形成支撑。三根支撑件共同形成平台3的下方的支撑结构,提高了平台3的支撑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爬梯2的顶部与第一耳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耳板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塔架1顶部的水平腹杆13上。爬梯2的底部与第二耳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耳板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平台3的内折弯部位。使得爬梯2位于平台3与塔架1之间的通道空间的上方。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第一耳板21和第二耳板22,可以调节爬梯2的倾斜角度,使得爬梯2的倾斜角度不再仅仅取决于标准节的高度和平台3内折弯的长度,而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实现爬梯2的倾斜角度的设置。另外,爬梯2的顶部通过第一耳板21与塔架1的顶部相连接,还能够防止爬梯2的顶部与塔架1靠得太近,影响攀爬者手的扶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均固定连接在平台3上,以防止平台3与第一支撑件31或第二支撑件32之间的滑动和/或平台3自身构件之间的滑动。如图5、图6所示,平台3的周边设置有安全挡板33。安全挡板33在竖直方向上高出平台3,防止攀爬人员因各种原因在平台3上踩滑,脚部从平台3的边缘滑落引起安全风险,提高攀爬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L形平台3的三个外角部位设置有倒角,使得平台3与弦杆11的临近区域留有三角形空隙。三角形空隙的存在不仅能够方便在弦杆11上设置用于不同标准节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也能够方便不同标准节之间的连接作业,方便拧标准节螺栓时防止干涉,还能够更大程度上减轻本实用新型的标准节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一些实施例中,爬梯2与塔架1的底面,也就是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在70°至80°之间,如75°。倾斜角度为70°至80°的爬梯2攀爬时的受力更合理,更利于攀爬过程中手臂和腿部的配合,攀爬也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相对于现有的标准节,还省去了爬梯上部的护圈,使得标准节的结构更加简单,节省了成本,也减轻了标准节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其塔身由多个标准节搭建而成,其中使用了本实施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塔身由现有的直立式爬梯标准节和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混合组装而成。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不仅保持了本实用新型的标准节的攀爬安全省力,方便攀爬过程中休息的优点,而且能够利用现有的直立爬梯标准节,防止新旧更替过程中现有标准节的浪费。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与现有的直立式爬梯标准节可以互换使用,可以由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逐步替换现有的直立式爬梯标准节,进一步降低用户对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而造成现有直立标准节在使用过程中的呆滞的担心,有利于促进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的使用和普及。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标准节能够方便地攀爬,并具有较好的休息空间可供攀爬过程中较好的休息,间隔设置的旧式直立式标准节并不会造成攀爬过程中的过渡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因而具有其结构轻便,攀爬安全的优点。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塔式起重机在攀爬过程中必须经过平台3,从而保证了攀爬过程中的休息,能够防止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攀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包括塔架(1)、爬梯(2)和平台(3),所述平台(3)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底部,所述爬梯(2)设置在所述塔架(1)的内部且支撑在所述平台(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件(3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件(32),所述平台(3)呈L形,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32)上;所述爬梯(2)倾斜布置且底部设置在所述平台(3)上、顶部安装在所述塔架(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1)包括弦杆(11)、斜腹杆(12)、水平腹杆(13)、横杆(14)和斜撑杆(15);所述弦杆(11)竖向设置,所述水平腹杆(13)连接在相邻的所述弦杆(11)之间形成框形结构,所述斜腹杆(12)连接在所述框形结构的一个对角之间,所述横杆(14)水平连接在所述弦杆(11)与所述斜腹杆(12)之间,所述斜撑杆(15)连接在一组不相邻的两根所述弦杆(1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杆(11)为成正方形排列的四根,所述水平腹杆(13)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根所述弦杆(11)的顶部、中部和底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支撑件(3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塔架(1)底部一侧的所述水平腹杆(13)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与该水平腹杆(13)相邻的两根所述水平腹杆(13)上,所述第二支撑件(32)连接在该水平腹杆(13)对侧的所述水平腹杆(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耳板(21),并通过所述第一耳板(21)连接在所述塔架(1)顶部的所述水平腹杆(13)的一侧;所述爬梯(2)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耳板(22),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板(22)连接在相对的所述平台(3)的内折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3)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3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32)固定连接;所述平台(3)的周边设置有安全挡板(3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3)的外侧边交角处设置有倒角,使得所述平台(3)临近所述弦杆(11)区域留有三角形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2)与所述塔架(1)的底面所成的夹角为70°-80°。
9.一种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直立式爬梯标准节。
CN202020390160.2U 2020-03-24 2020-03-24 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Active CN212269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0160.2U CN212269280U (zh) 2020-03-24 2020-03-24 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0160.2U CN212269280U (zh) 2020-03-24 2020-03-24 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9280U true CN212269280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84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0160.2U Active CN212269280U (zh) 2020-03-24 2020-03-24 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92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162A (zh) * 2022-09-22 2022-12-20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塔机塔身标准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162A (zh) * 2022-09-22 2022-12-20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塔机塔身标准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6190B (zh) 一種高層施工安全防護升降平臺
CN212269280U (zh) 塔式起重机用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CN212836630U (zh) 一种全钢集成型作业脚手架
CN210767927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作业的安全防护平台
CN209975993U (zh) 一种悬挂吊笼
CN211998568U (zh) 标准节及塔式起重机
CN213391149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框架
CN215331353U (zh) 一种升降脚手架的外支架组合结构
CN214575550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全钢爬架
CN21162269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落装置
CN220814839U (zh) 一种建筑工程建筑爬架
CN217173066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建筑施工用塔吊底座
CN218371405U (zh) 一种外挂式附着装置
CN21389808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平台
CN209603458U (zh) 一种施工用脚手架
CN216999305U (zh) 一种薄壁墩钢筋施工作业平台装置
CN216197788U (zh) 一种爬梯
CN215803096U (zh) 一种定型化核心筒电梯井操作架
CN213898056U (zh) 一种具有防坠落功能的脚手架
CN216587618U (zh) 一种钢铝合金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20301752U (zh)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升降平台
CN217453745U (zh) 一种岸桥大梁安装工装
CN214423952U (zh) 一种结构和装修一体的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
CN219060823U (zh) 一种操作平台
CN213806506U (zh) 一种操作架及高空安全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